2020广西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五篇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五篇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五篇“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下面是精心为大家精心精选的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一)No.1五色糯米饭壮乡人在三月三、清明等节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
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
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栀子具有清凉解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则是枫叶。
《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的作用。
用枫叶煮出来的饭,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
”后来,壮乡人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每到节庆日,五色糯米饭的清香便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广西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曲调悠扬,歌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讲求平仄押韵。
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伴奏乐器一般为二弦、竹萧、南胡等,配合歌声抑扬变化,听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No.3抢花炮抢花炮是一种流行侗族、壮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传统文娱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长盛不衰。
传统的抢花炮方法,场地通常在河滩或山坡上,不限人数,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抢。
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放在炮架(送炮器上)。
炮架用的是旧式铁笼,内装火药点燃火炮,先后把三个花炮轰上天空,带落下时,所有人员都可奋力夺取。
按民间传统,抢得头炮者,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吉祥如意。
因此,参与抢花炮的人个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
花炮最终被某人抢到后,唢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胜利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就是壮族农历“三月三”的风俗。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二)“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广西侗族三月三抢花炮作文

广西侗族三月三抢花炮作文篇一《广西侗族三月三抢花炮:一场热闹非凡的狂欢》在广西侗族,三月三那可是个超级大的节日,而抢花炮,就像是这个节日里最耀眼的那颗星。
还记得那次去广西侗族体验三月三,刚到村子,就感受到了那种热烈的气氛。
整个村子就像被点燃了一样,人们都喜气洋洋的,像是被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来到抢花炮的场地,好一片热闹景象啊。
那场地里的草都被踩得平平整整的,周围围满了男女老少。
老人们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眼睛紧紧盯着场地中央,嘴里还念叨着以前抢花炮的故事。
小孩子们则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一会儿在这边看看,一会儿又跑到那边,兴奋得不得了。
女人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个小伙子最壮,可能会抢到花炮。
那放花炮的东西有点像个大铁筒子,被安置在场子的一头。
抢花炮的小伙子们呢,一个个摩拳擦掌,有的还赤着膀子,肌肉鼓得硬邦邦的。
只听“轰”的一声,那花炮像一颗出膛的炮弹窜到了空中。
一瞬间,人群就沸腾了起来。
那些小伙子们像发疯的牛一样朝着花炮可能掉落的地方冲去。
只见一个长头发的小伙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头发都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他左挤右挤,想从人群中突围。
旁边一个壮实的小伙,胳膊一伸,把好几个人都挡在了身后。
但是另一个灵活的小个子,瞅准了一个空子,一下就钻到了前面。
他刚想伸手去抓已经落在地上的花炮,突然被后面一个人猛地一拽,差点摔倒。
这时候,周围的观众都大喊大叫起来,有的喊着自己看好的人的名字,有的在那瞎起哄。
这场面上,动人心魄又趣味满满。
那些帮忙裁判的老一辈人也特别认真,眼睛紧紧盯着角力的人群,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家在这欢腾的气氛里尽情享受着节日的乐趣,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一想到广西侗族的三月三,就会想到那场疯狂又充满欢乐的抢花炮。
篇二《广西侗族三月三抢花炮:狂欢乐趣多》广西侗族的三月三抢花炮,那场面就像一锅煮开的热粥,咕噜咕噜地沸腾着。
我有次就正好赶上他们三月三的这个大活动。
那天早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优秀作文5篇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优秀作文5篇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精心精选的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
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
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
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
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
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
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
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
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壮族传统歌节。
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歌的世界。
(话题作文)家乡的风俗广西三月三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广西三月三作文15篇农历三月三,叫上巳节。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
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是怎么过的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家乡的风俗广西三月三作文最新15篇,欢送大家前来参阅。
家乡的风俗广西三月三作文篇1提到三月三大家一定会想起特别美好的游玩经历吧!如:听名人对山歌去郊游去吃好吃的……..这次的三月三更是让我恋恋不舍。
经过大家的再三考虑决定去楼顶自助烧烤。
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烧烤工具的我们,只需等叔叔一家人来就可以烧烤了这时饥饿的.我看到了那香喷喷的鸡腿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只盼他们快快到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叔叔他们一两分钟就赶来了,我连忙拿起那妈妈提前烤好的鸡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当然我不是只顾吃的,我拿起一个鸡翅在烧烤工具上,左滚滚右滚滚,看见它差不多熟了便吃了起来,刚咬一口才发现我什么都没有放就吃了,难怪那么难吃,因为太熟了,不能放油了,我只能加上孜然粉和酸甜酱,才困难的把它吃了下去。
爸爸和叔叔在喝酒,妈妈和婶婶在聊天,我和弟弟也不会闲着,我决定和弟弟一起来一次烧烤比赛,我拼命的拿着要烤的东西在烤,而弟弟呢就在一旁谈定的边看漫画书边烤,我觉得弟弟一定会输,我必赢我很有信心!过了半个小时,我烤的太干了。
弟弟的刚刚烤好,我恨不得把它吃个精光。
不用比就知道我输了。
俗话说得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不应该太骄傲。
三月三。
快乐的节日!你们快乐了吗家乡的风俗广西三月三作文篇2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
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快乐了。
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
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
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
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
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
广西三月三家乡风俗作文4篇

广西三月三家乡风俗作文篇1壮族传统歌节。
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
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广西三月三家乡风俗作文篇2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今年三月三的主题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
节目可多可热闹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表演和畲族服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陰冷,但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摄影展。
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
左手边的是移民搬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
移民满脸笑容,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的道路。
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举行畲族婚嫁表演。
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出来就罚酒。
广西三月三节日写作文

广西三月三节日写作文篇一《广西三月三:独特的民族狂欢》在广西,三月三那可是相当热闹的节日,就像一场超级大派对。
这个节日,各个民族都像过年一样高兴,大家都把自己民族最特色的东西拿出来显摆,哦不,是展示。
就说我们村儿吧。
这一大早,空气中就弥漫着糯米饭的香味。
三月三的糯米饭那可不是一般的糯米饭,那是五颜六色的。
黑的是枫叶染的,紫的好像是用什么草药染的,红的也有它独特的染法。
我跟着奶奶去做这个五彩糯米饭。
奶奶可熟练了,只见她把枫叶捣碎,加水泡着,过个几天那水就变得黑乎乎的。
然后把洗好的糯米放进去,泡上一会儿,等拿出来的时候,糯米就像是穿了一件黑袍子。
我在旁边看得新奇,就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结果呢,我把糯米弄得满手都是,连脸上可能都有,自己还不知道,奶奶看到我这模样,笑得直不起腰来。
村子里的广场上搭起了大舞台。
壮族的阿哥阿妹们穿着漂亮的服饰就像彩色的蝴蝶在舞台上飞舞。
他们唱着山歌,声音婉转嘹亮。
我听着那些歌词,有些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些是男女之间互相调侃逗趣呢。
男的这边唱一句,女的那边马上回一句,就像在斗智斗勇。
我这种不会唱山歌的人在一旁只有干瞪眼和鼓掌欢呼的份儿。
这边舞台热闹,那边还有好玩的抛绣球呢。
姑娘们手里拿着精心制作的绣球,那绣球做得可精致了,五颜六色的布缝起来,上面还绣着各种图案。
姑娘们把绣球往空中一抛,小伙们就疯抢,抢到的那个小伙满脸得意,周围的人就起哄打趣。
这一天啊,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这广西三月三啊,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有着独特风情的节日。
篇二《三月三:广西的民俗宝藏》广西的三月三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大宝藏,每年这个时候都能发现好多好玩的东西。
记得有一年的三月三,我跟着爸妈去城里赶文化集市。
哇,那场面才叫一个壮观。
一进集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手工艺品。
有一个阿婆在卖她自己手工编织的壮锦,那颜色搭配得特别鲜艳。
阿婆拿着小梭子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我在旁边看入了迷,就问阿婆这壮锦怎么织出来的呀。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精选15篇)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精选15篇)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姥姥家去过农历三月三,农历三月第三是广西壮族传统的节日。
广西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
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姥姥家,我叫姥姥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姥姥笑了笑就答应了。
开始,姥姥把枫叶放到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姥姥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姥姥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
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姥姥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姥姥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
姥姥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
经姥姥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姥姥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到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
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姥姥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广西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
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2020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作文五篇

2020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作文五篇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
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精心精选的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作文,欢迎阅读。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天是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在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习俗,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
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
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
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
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
明天就是“三月三”。
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在这个日子里,要约几个好朋友野炊。
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宫练跆拳道,所以奶奶决定把这个活动提前到今天。
我很期待这个活动,因为可以和很久没见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别兴奋,一大早就起床了,催着妈妈出发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真漂亮,金黄金黄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还睡着些不知名的小草,绿黄相间,真美!我问妈妈:“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儿就会自然开放?”妈妈对我说:“是啊!花儿收到春姑娘的邀请函就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了”妈妈还告诉我,这些油菜花谢了以后就会长出油菜籽,油菜籽经过压榨就变成我们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么能变成香喷喷的菜油呢……一阵春风吹到我的小脸上,我感到有点冷,妈妈让我抱紧了,因为她要加足马力直冲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广西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五篇每年农历三月,正是风和日丽,春花灿烂的时节,广西壮族同胞也迎来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三月三。
三月三,壮族人的节日,武鸣应该是最热闹的吧。
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
斗牛。
下面是小编推荐的广西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仅供大家借鉴。
三月三,壮族人的节日,武鸣应该是最热闹的吧。
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
斗牛。
窗外,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天边包裹这一层层薄薄的丝衣,天外想起一声声清脆对额鸡鸣,打破了宁静的武鸣,迎接着三月三的开端,蒙蒙的睡梦还没醒,便响起了迎接三月三的激情。
十点左右,天边摸过一丝丝的彩云,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悠悠的来到主会场,进入眼帘的是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小摊小贩,一眼望过去,人山人海,每个人都穿着自己专属的衣服,颜色缤纷多彩,形成了五颜六色的世界,犹如彩虹一般的颜色。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式各样都有,挤满了整个街道。
一阵阵风吹过,不同的香气扑鼻而来,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美食的画面,,有烤羊串,烤鱿鱼,烤鸡,臭豆腐。
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简直就是天下美食,人间美味。
踏这轻快的步伐,怀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美食的世界,嗅着不同的味道,犹如进入食品的世界。
天慢慢暗了下来,摸过一层层浓厚的乌云风犹如一个个淘气小精灵一样,哗啦啦的吹,随着时间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演唱会刚开始,天空便翩飞着朦朦胧胧的细雨,一缕缕,一片片,一丝丝,一条条,一阵阵。
布满了整个世界,我们的热情并没有被抹灭,我们并没有多在意,但是。
老天就是这样无情,雨越来越大,一滴滴又一滴如豆点般,纷纷散入大地,无情的雨,无情的时间,无情的世界把我们逼入帐篷里,无奈伴随着,哎~我轻轻地叹了叹口气,我用失望的眼神望着这雨,心中不知是什么感情。
时间不等人,雨一下就下了好久,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都已经没有了,哎~无奈,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回家了。
风遗憾的吹着,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悲凉了。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浓烈氛围,我们学校举行了“传承传统文化,走进三月三”的活动。
当天早上8点钟左右,我们班分成八大组,在课桌拼成的大桌上,摆上各自带来的美食。
哗,真美!每组的食物都是那样丰富多彩,有五色糯米饭、茶叶蛋、三角粽、鹌鹑蛋……但每组都少不了一种食品,那就是五色糯米饭,有的平铺在小簸萁上,看似一朵五色花,有的躲在透明的碗里,宛若一朵五色花苞,有的则被捏成一团团,像一个个彩球……看着那么精美的食物,我们真舍不得吃掉它们,只静静地看着,轻轻地赞叹。
最后在老师的命令下,我们才动起了手。
品尝完了美食,已是8点半左右了,我们便拿好小凳子排好队到操场参加活动。
没几分钟,台上激动人心的音乐响了起来,第一个节目以非洲鼓开场,接着就是老师们跳舞,走秀……节目都完了,接下来就是让大家都很期待的竹竿舞了。
“开开合合,开开合合……”这是竹竿摆动的节奏,我们跳竹竿舞时就要跟着这个节奏来跳。
“开开”的时候,我们要把一只脚放在里面,点两下,“合合”的时候,我们要把脚放在外面,点两下,需要重复这些动作两次,到了第三次“开开合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把一只脚跳在里面,另一只脚进去的时候,我们还要把刚刚跳在里面的脚给伸出来,伸到地面后,我们把还在里面的脚,像刚才一样跳出来,就这样竹竿舞就跳得又顺畅又好了。
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已到了活动结束时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收起了竹竿。
虽然是这样,可大家的情绪还停留在那开心的时刻,脸上写满了兴奋。
那天我们都很开心,既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壮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吃到壮族的特色食物和跳上了令人身心愉悦的竹竿舞,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
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
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
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
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
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
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
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
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
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
”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
”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
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
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
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
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
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
”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
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
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
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
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
“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
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
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
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
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
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
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
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
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
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
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
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绕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