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
感觉可以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五种,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其中,视觉主要通过眼睛感知可见光图像,是人类接收信息最多的感觉。
听觉则通过耳朵感知声音,触觉通过皮肤中的机械感受器感知压力。
嗅觉和味觉则分别通过鼻子和味蕾感知食物和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以及五种基本味道。
而这五种感觉,都被认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特别是视觉,能够为人类接受的信息提供80%。
感觉也可以按照感受刺激的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则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的变化,比如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平衡觉的稳定性可以经过训练而得到改进。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是了解和掌握人体感官和感觉功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深入探索。
理解感官和感觉的分类,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些能力,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人类感官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人类感官的基本原理与功能人类的感官是指我们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和感受外界的刺激和信息。
感官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变化。
以下是关于人类感官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的详细介绍。
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觉之一、我们的眼睛是视觉感知的主要工具,通过眼睛中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来感受光线,然后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发送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我们能够感知到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运动。
视觉不仅有助于我们感知周围的物体和环境,还能够帮助我们解读文字、图像和表情。
嗅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辨别不同的气味。
我们的鼻子中有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悬浮的化学物质。
嗅觉信号会通过鼻腔中的嗅觉神经直接发送到大脑中的嗅觉中枢。
嗅觉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食物的品质和危险物质,还能够唤起回忆和情感。
味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辨别不同的味道。
我们的舌头上有味蕾,每个味蕾能够感知到甜、酸、苦、咸和鲜味。
味觉信号会通过舌头上的神经发送到大脑中的味觉中枢。
味觉不仅帮助我们享受美食,还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触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和感受物体的刺激和触感。
我们的皮肤是触觉感知的主要器官,有大量的感受器官分布在皮肤的表面。
当物体接触我们的皮肤时,会产生压力、温度和疼痛等感觉。
触觉信号会通过神经系统发送到大脑中的触觉中枢。
触觉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冷却,还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身体,寻找食物和交流感情。
除了这五种基本感官,我们还有其他感觉,比如温度感知、痛觉和平衡感。
温度感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痛觉是一种警示机制,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受伤,而平衡感则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
总的来说,人类的感官让我们能够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它们不仅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的刺激,而且帮助我们与他人交流,并且给予我们美妙的感受和体验。
感官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自己的感官,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和探索世界。
人类的感官与反应

感 官 检 查 室 的 设 计
感官品评室
理想的感官检查室实例
食品感官鉴评室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二节 影响感官判断的心理物理学因素
1. 期望误差:所提供样品信息可能导致偏差,而人总是寻找 自己所期望的,或先入为主的印象。 2. 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 觉状态,当刺激和感觉早已发生了变化,被试还以先前的感 觉来报告。 3. 逻辑误差:指因逻辑推理错误而产生评估误差。 4. 光环效应:指当评价样品多个属性时,评价员对某个属性的 评价会影响其对其他属性的评价,即多个属性之间发生相互 影响。
五. 感觉的分类 1. 视觉 (1) 视觉的生理特点 (3) 视觉的感官检查 2. 听觉 (1) 听觉的生理特点 (3) 听觉的感官检查
(2) 视觉的敏感性
(2) 听觉的敏感性
3. 嗅觉 (1) 嗅觉的生理特点 敏感性 强度识别能力差 适应能力 混合物掩盖和抑制 (2) 气味: 易挥发、脂溶性或水溶性 (3) 嗅觉的感官检查
四. 食品的口感 1. 硬度 2. 黏附性 3. 紧密性 4. 弹性 5. 粘着性/聚合性 : 黏、咀嚼性、脆性、 粘稠度、 胶性
6. 几何性能 平滑性、 沙砾感、 颗粒感、 粉末感、 纤维状 的、多块的 7. 水分性能 湿润程度、水分溢出、多油的、多脂的 8. 声音
五. 食品的风味包括: 香气 味道 化学感觉因素
( 二) ( 三) ( 四) ( 五)
大小和形状 表面质地 透明度 充气(CO2)情况
二.食品的香气 1.食品的香气 2. 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浓度、食品的质地、表面 状态 3. 香气值 香气值 = 呈香物质的浓度 / 阈值 4. 气味的分类
三. 食品的味道 1. 酸味 2. 甜味 3. 苦味 4. 咸味 5. 辣味 6. 涩味 7. 鲜味
了解感官与感知

感官与感知的神经传导过程
感刺 激信号通过神 经纤维传递到
大脑皮层
大脑处理:大 脑对信号进行 解释、分析和 综合,形成感
知
感知输出:大 脑将感知结果 输出到相应的 效应器官,产
生反应
感官与感知的生理反应
感官刺激:通过感觉器官接收 外界刺激,如光、声、味、触 等
质保证。
嗅觉营销:利 用香气来营造 愉悦的购物环 境,提高消费 者的购买欲望 和品牌忠诚度。
05
感官与感知的未来发展
感官与感知技术的创新方向
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神经科技:研究大脑如何处理感官信息,为感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和模型优化,提升感知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处理。 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和生物材料等手段,开发具有更高感知能力的生物传感器。
感官与感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远程医疗诊断:通过感官与感知技术,医生可以在远程进行医疗诊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康复:利用感官与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 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虚拟现实医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模拟手术过程,提高手术 成功率。
医疗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技术,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轻医生 的工作负担。
感官与感知技术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的应用前景
添加标题
提升沉浸式体验:通过感官 与感知技术,实现更加逼真 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体验, 使用户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 虚拟世界。
添加标题
实现交互式操作:利用感官与 感知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手势、 语音等方式与虚拟现实和增强 现实中的内容进行交互,提高 操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认识自己人体感官器官

认识自己人体感官器官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拥有五种感官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官器官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外界的事物,使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互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感官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强大的感官之一,它通过眼睛来实现。
眼睛是感知光线和图像的窗户,它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当光线穿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睛时,晶状体会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包含大量的视觉感受器,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最终产生视觉的感知和认知。
视觉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和多样性。
我们可以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距离等特征,并能够识别和辨认不同的物体。
此外,视觉还能帮助我们判断和理解环境的变化,以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听觉听觉是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和声波的感官器官。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当声波进入外耳,它们会通过外耳道到达中耳。
中耳中的鼓膜会受到声波的振动而产生震动,然后震动经过骨链传递到内耳中的耳蜗。
内耳中的耳蜗含有感音细胞,能够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听觉中枢,最终产生听觉的感知和认知。
听觉让我们能够听到世界的声音和音乐。
我们可以感知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调等特征,并能够辨别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声音。
同时,听觉也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声响,提醒我们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变化。
三、嗅觉嗅觉是通过鼻子来感知气味和气体的感官器官。
鼻子中的嗅觉细胞能够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嗅觉中枢,最终产生嗅觉的感知和认知。
嗅觉让我们能够嗅到世界的芬芳和臭味。
我们可以感知不同的气味,如花香、食物的香味、烟味等,并能够辨别和识别不同的气味。
嗅觉还能够引发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使我们对特定的气味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味觉味觉是通过舌头来感知食物的味道的感官器官。
感官人类学

感官人类学一、什么是感官?简单的说,从人类器官的角度看,可以感觉外界事物并传导到大脑里的器官都叫感官。
从人类感觉外界事物的方式看,人类感官一般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我们这里主要针对后一个方面意义上的感官。
解释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强调:人生活在他自己所编织起来的文化意涵的网络中。
这提醒我们:要能够编织、生活于文化意涵的体系中,人们恐怕更需要先能够组织辨认感官所感受到的讯息,将某些感官的讯息归入软硬、粗细、轻沉、明暗、酸甜、香臭等等。
甚至不同感官讯息结合成具有文化独特性之美味、恶心、亲密、温柔、有礼、粗鲁、亲和、骄傲、美丽、可爱、可憎、庄严、精致、粗俗、洁净、污染、有价值等、及〈再见〉中之肥胖、精瘦的感觉,或人类学常讨论之神圣/世俗或阴/阳的对比。
我们总是经由感官讯息的操作、传递与接受,维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组织生活的意义。
二、感官人类学的基本假设作为器官的感官,是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人类个体都具有的,但人类感觉世界的方式不仅因文化而异,而且即便在同一文化系统中也有所不同。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感官的数量也不相同。
西方历史上曾经有4、6、7等各不相同的分类结果,比如把味觉和触觉合并为一种感官。
来自尼日利亚的田野调查资料说,当地豪萨人把感官分成两大类:视觉感官与非视觉感官。
不同文化认可的感官划分标准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说明,感觉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因此,人类感觉也就既是身体行为,也是文化行为。
人类感官不仅是理解物理现象的手段,也是传递和表达文化价值观的渠道。
这也是感官人类学的基本假设。
三、感官与社会文化(一)文化对感官的规定我们能够感受/组织/分辨/运用/操弄自身感官经验的讯息,并非与生俱有的能力,而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即开始于文化环境中长期培养,因而我们可以分辨巧克力的甜/苦,并从这些甜食呈现于感官之视、味、嗅、触等觉讯息的综合,而更精致地品尝、体会赠礼者亟欲传递之亲密的象征意涵、或熟练地利用这些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感官和感觉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和感知的重要方式。
在人类身体中,我们有五种主要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这些感官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
在感官中,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分类为外部感官和内部感官,每种感官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视觉是我们最主要的感官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转化为视觉感知。
视觉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辨别颜色、形状和运动。
听觉是我们通过耳朵接收声音波并转化为听觉感知。
听觉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音乐和语言,是人际交流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感官。
触觉是我们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触觉感觉,包括温度、压力和痛觉。
触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外部世界的触觉刺激,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味觉和嗅觉是我们感知食物和化学物质的两种感觉,味觉使我们能够感知食物的味道,而嗅觉使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气味。
此外,我们还有内部感官,包括平衡感觉、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
平衡感觉是通过内耳感知身体的平衡和方向,使我们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
位置感觉是通过肌肉和关节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使我们能够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运动感觉是通过神经系统感知肌肉的运动和力度,使我们能够进行精细的动作和运动。
总的来说,感官和感觉是我们感知世界和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我们能够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内部感觉,我们能够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感知的机制和作用,进而更好地适应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是认知神经科学和感觉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我们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是我们感知世界和理解自身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身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
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是我们感知世界和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感官和感觉的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感觉,进而更好地适应和理解我们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人类的五种感官是什么

人类的五种感官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人们询问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思想时,首先会问的就是人类的五种感官是什么?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每一种感官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努力克服它们造成的不利影响。
下面,我将阐述人类五种感官:(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它使得我们可以观察周围的世界,了解和记忆其中的一切信息。
视觉有助于人类理解特定的语言、演示不同的动作和记住事物的概念。
视觉还可以实现空间感。
(二)听觉:听觉是人类的第二位感官,它让人能够感受和表达声音。
从轻微的鸟鸣声到强烈的爆炸声,听觉能够向人们发出警告,帮助他们预测和控制周围世界发生的事件。
它也可以帮助人们更正确地理解世界,尤其是当他们需要听取别人的话语时。
(三)嗅觉:嗅觉是人类的第三种感官,可以让人们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气味。
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嗅觉来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空气是否清新等等。
有时候,嗅觉还可以帮助人们恢复衰竭期间失去的记忆。
(四)触觉:触觉是人们能感知身体与环境的接触区域,它让人们能够分辨到物体上涂有不同颜色、摩擦状态、温度和质地等,从而构成形象。
触觉是一种直接的、飞速的感官,它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意外伤害,使他们能够拥有更柔软的肌肉运动。
(五)味觉:最后一种我们要讨论的感官就是味觉。
味觉是一种让人们能够分辨不同种类食物的能力,并从中获得营养的能力。
使用味觉,人们可以学习更多关于食物的知识,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品尝食物的乐趣。
味觉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和宽裕的食物选择场景。
以上就是人类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它们是人类活着、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们应当学会平衡使用五种感官,以保持生活的色彩、快乐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约有95%以上的 信息来自视觉。 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波长370~740nm的电 磁波)。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AP
视觉中枢→视觉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7
弱光 高(弱光→兴奋) 弱(分辨粗大轮廓)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26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 紫 红 质 光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视黄醛异构酶
(暗处,需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 醇脱氢酶
视黄醛还原酶 11-顺视黄醇(VitA) 异构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注:①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合成>分解,亮处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0
(三)眼的折光异常
正常眼 (正视眼 ) 通过调节,可以分别 看清远、近不同的物 体。 若眼的折光能力 异常,或眼球的形态 异常,平行光线不能 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称为屈光不正(非正 视眼)。 常见类型:远视 近视 散光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原因: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可能因为缺乏对相
应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所致),极少数是因视网膜病 变引起的。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原因: 色弱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 胞,• 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 而 多为后天因素引起。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32
强光照射 瞳孔缩小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弱光照射 瞳孔扩大
18
3.眼球会聚
当双眼凝视一 个向前移动的物体 时,两眼球同时向 鼻侧会聚的现象称 为眼球会聚。 它也是一种反 射活动,• 反射途 其 径与晶状体调节反 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为效应器(内直肌)。 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 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
三、几种视觉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⑴概念:指从明处→暗
处,最初看不清→逐渐恢 复暗视觉的过程(约25~ 30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的 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 ∵在亮处视锥和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都被分解 →杆素剩余量低+锥素对光的敏感度低→最初看不清 任何东西。当锥素的合成量↑+对光的敏感度↑→第 一时相;当杆素的合成量↑+本来对光的敏感度高→ 第二时相(暗视觉)。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锥细胞受到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光刺激时,各自将发生 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由专线传入中枢,经视 中枢整合后便产生各种色觉。
若 • 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1∶1∶1→白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4∶1∶0→红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2∶8∶1→绿色觉。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机制。 10时31分22秒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9
⑵色觉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产生的 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色觉是一 种复杂的物理和心理现象。
19世纪初,Young和Holmholtz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混合理 论提出了视觉三原色学说:假设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 绿、蓝光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3种感光色素;• 这3种视 当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二、感受器:是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是能量转换的特 殊结构。其分类: 分布部位分:内、外感受器。 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光和声感受器等。 结构形式分: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1 10时31分22秒
二、眼的感光功能
感光系统由视网膜构成。 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分四层: 色素细胞层
由外到内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4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两种感光细胞的功能和分布
1.视锥细胞 2.视杆细胞 分布于周边 对光敏感性高 司弱光 不能辨颜色 视杆系统
视网膜周边部
(向外周递减)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联系方式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视蛋白 + 视黄醛)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 辨 力 用 专司视觉 视 力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功
10时31分22秒
强光 低(强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明视觉 + 色觉 强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与成像
折光系统组成: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房水
角膜 晶状体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玻璃体
8
简化眼:
将眼复杂的折光系统简化为折光效 果基本相同的光学系统模型。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10
(二)眼的调节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反应: 晶状体变凸:
实验发现,红光只作用于视锥细胞,对视杆细胞 的刺激极微弱,因此,在亮光处配戴红色眼镜能防止 视紫红质的分解,到暗处时便能获得迅速的暗适应。 所以,对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是必要的。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34
(二)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
看到的空间范围。•
生理状态下,引起瞳孔缩小的情况有两种: 瞳孔调节反射(瞳孔近反射) : 意义:瞳孔缩小后,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
像差,• 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使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中脑
意义:生理意义: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 保护视网膜; 弱光时散大, 使视网膜上的物像保持适宜 的亮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临床意义: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 双侧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5 10时31分22秒 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28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分布于中央凹
对光敏感性差
司白光
辨颜色 视锥系统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5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项
结
构 特 征 感光色素 种族差异
目
布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
视网膜黄斑部
(中央凹为主)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30
三种视锥细胞 红、绿、蓝
420nm 534nm 564nm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色盲:缺乏色觉; 色弱:辨色能力低
31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 ●分类:
(通常将红-绿色盲认为全色盲,因视紫红质也可分辨蓝色)
10时31分22秒 33
2.明适应:
⑴概念 : 从暗处→明处,最初看不清(耀眼的光
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1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杆素在暗处大量蓄积+对光的敏感度强,∴到 明亮处被迅速大量分解,产生和传入大量视觉冲动, 从而出现耀眼的光感。
[附]:为什么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
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 编码作用 适应现象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刺激的特异敏感性): 指感受器对之最敏感的刺激。 如:眼:一定波长的光波=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耳:一定频率的声波=是听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非适宜刺激也可使某种感受器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 如压眼球产生光感。)
双眼视觉的视野大部分重叠,互相弥补, 故无生理盲点投射区; ③双眼视觉视野比单眼视觉大得多; ④ 双眼视觉能增加对物体距离、三维空间的 判断准确性,从而形成立体感。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②
10时31分22秒 37
2.立体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视觉对物体的“深度”(三 维特性)的视觉。
⑵特点: ①立体视觉只是对物体感知相对“深度”的经验: 即判断一点比另一点的远近(判断有一定的限度: 1m远的物体两点差1.5mm); ②产生立体视觉的主要因素是视网膜像位差,
10时31分22秒 21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时31分22秒
22
折光异常 近视
远视
散光
原因 眼球前后径过长 或折光能力过强 物象在视网膜之前 眼球前后径过短 物象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方法 配戴适宜的 凹透镜 配戴适宜的 凸透镜
角膜经纬曲率不一致 配戴与角膜经 纬曲率相反的 圆柱形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