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育种知识讲义
家禽饲养中的猪育种与种猪管理技巧

家禽饲养中的猪育种与种猪管理技巧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养殖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育种和种猪管理技巧在家禽饲养中显得极其重要。
正确的猪育种和种猪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猪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禽饲养中的猪育种和种猪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
一、猪育种的基本知识1. 猪的遗传特性:了解猪的遗传特性对猪育种至关重要。
猪具有遗传倾向,包括外貌特征、生长速度、生育能力等。
合理地选择优质遗传资源对猪的后代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2. 猪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选育和交配等方式改善猪的品种和性能,提高其生产力和抗病能力。
创新的猪育种技术可以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益。
3. 猪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
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二、种猪管理技巧1. 种猪的选配:选取种猪时应考虑其遗传背景、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优质的种猪能够传递良好的遗传特征,提高繁育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2. 种猪的饲养环境:为种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对其生产力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确保饲养场具备良好的通风、温度和卫生条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3. 种猪的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种猪的体检和疫苗注射,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
合理设计饲养计划,控制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密度,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4. 种猪的营养需求:根据种猪的生长阶段和性能特点,提供合理的营养饲料。
平衡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可以提高种猪的生产力和繁殖能力。
三、猪育种与种猪管理的案例分析以杜洛克猪为例,介绍猪育种与种猪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杜洛克猪作为种猪,确保其父母代的繁育能力和品质。
其次,在饲养环境方面,提供清洁、适宜的温度和通风条件,为种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次,定期检查种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疫苗注射和疾病防治。
最后,根据杜洛克猪的生长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饲料和营养补充。
猪育种基础知识培训(试行稿)

前腿比较
正常
卧系
立蹄
外八字 内八字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后腿比较
正常
镰刀型 柱状型
卧系
外八蹄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前蹄趾轻微、均匀开张, 脚掌骨的斜度合适及脚掌 良好, 前蹄落地受力均匀;
正常肢蹄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前蹄小而闭合, 脚掌短, 小母猪成年后难以 堪负体重;
前蹄小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受力不均, 容易导致关节 和脚的损伤;
内趾过小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正常后脚趾
后蹄趾轻微、均匀开 张,脚掌骨的斜度合 适及脚掌良好,蹄落 地受力均匀;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后蹄小 后蹄小而闭合,脚掌 短,小母猪成年后难 以堪负体重;
1
4.2、肢蹄结实度的选择
后内趾短
脚趾损伤又会引起受 力不均、脚部受伤和 关节压迫;
品种 长白、大白、 杜洛克、皮特兰
皮杜
选留标准
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优秀血缘后 代尽量多留,平均每窝选1.5-2头。
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的全部选留, 发育明显不良,肢蹄差的不选留。
1
2、各阶段种猪的选留-保育选留
雌性仔猪:
类型
纯种
杂交 品种
品种 长白、大白 杜洛克、皮特兰 长大、大长
选留标准
肢蹄结实、健康状况良好的全部选留, 发育明显不良,肢蹄差的不选留。
1
3:种猪测定操作-测定背膘
正确固定探头的方法:拇指和 食指捏住探头,轻压在猪体上, 与猪体保持紧密结合,而另外 三个手指及手腕根部用力压住 猪身,手随猪体的运动而运动, 但探头并不离开猪身,尽量减 少误差。
第三章 猪的育种

养猪生产的发展,包括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数量的增加,不仅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质量的基础;而猪群质量的提高,又将促进猪群数量的不断增长,猪的育种工作是养猪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对发展养猪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章在总结我国在建国后猪种选育和发展的经验基础上,介绍猪种选择的方法,猪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选择指数法的应用和大型猪场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的方法,使养猪生产提高到一个水平。
第一节种猪的选择要养好猪,首先的问题是挑选好的种猪。
关于种猪的挑选,目前世界各国已趋向一致:即衡量养猪企业效率和利润高低的一个指标,乃是年度内的“饲料成本”与“售出的猪的价值”之比。
这里涉及到生长快及瘦肉多的性状,也和很多因素有关,如繁殖性能、体型、食欲、适应性等等。
关于种猪的选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早在五、六十年代,首先看体型外貌,依次为繁殖性能、产肉性能和商品价值。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选种的标准首先考虑商品价值,依次为产肉性能、繁殖性能和体型外貌。
猪种选择今昔对比比较如下。
种猪选择今昔对比一品种选择的原则种猪的选择首先是品种的选择,主要是经济性状的选择。
应该指出,在品种选择时,还必须考虑父本和母本品种对经济性状的不同要求。
父本品种选择着重于生长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重点要求日增重快,瘦肉率高;而母本品种则着重要求繁殖力高、哺育性能好。
当然,无论父本品种或母本品种都要求适合市场的需要,具有适应性强和容易饲养等优点。
不同品种其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品种很有必要。
现把选种的原则介绍如下:1.应根据市场的要求,出口与内销任务的不同。
出口的猪要求瘦肉率高,但瘦肉多的猪对饲料要求高。
而内销的猪则要求肥瘦适中,容易饲养,生产成本低。
在大城市,瘦肉率高的猪售价也越来越高。
2.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
如在我国华南地区则要求猪种耐热、耐湿,而在东北地区则要求猪种耐寒性好。
又如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往往饲料条件较好,可以饲养生长快、瘦肉多、肉质好的猪种,而在饲料条件较差的地区,则要求猪种耐粗性能好。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5 、 产 仔 数 的 间 接 选 择 ( indirect selection for litter size)
• 关于猪产仔数间接选择的研究,目前主要 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一般多对排卵数进行直接选择,并观察产仔数的 间接选择 反应。
• 排卵数与胚胎成活率之间存在着遗传颉颃关系。 • 为了提高产仔数不能单选排卵数,而应采取综合
措施,尤其在胚胎成活率上下功夫。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6 、 母 猪 生 产 力 指 数 (sow productivity index , SPI)
• 断奶窝重不仅仅反映母猪的繁殖能力,而且能 反映一头母猪的总产肉能力。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6. 育成率(Percentage of Foster)
•
断奶仔猪头数
• 哺育率(育成率)= ------------------------ ×100%
•
活产仔数-寄出+寄入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二)繁殖性状的选择
专题讲座猪育种技术
第一节 猪的数量性状遗传
一.繁殖力性状 (一)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相关 • 猪的繁殖力性状主要包括:母猪的窝产仔
数、初生活仔数、仔猪初生重、乳头数、 泌乳力、断奶时育成仔猪数、断奶窝重等。 • 繁殖性状间的产仔数和初生重、断奶时全 窝仔猪重、育成仔猪头数等性状有着密切 的关系。
• 这种选择方法大致经历筛选、回交和繁殖三个阶 段:
–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多产母猪(hyperprolific sow); – 然后被选择的母猪与其后代公猪回交,直到使后代群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四章猪的育种第一节概述一.猪育种的意义:使猪群的重要经济性状得到遗传改良使生产者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使群体基因频率得到改变有计划有目的有依据有控制地繁殖后代育种的核心是选择二.我国猪育种取得的成就查清了我国猪种资源培育了一批新品种(系)筛选了一大批“最佳”杂交组合制定了猪育种操作标准(技术营养)进行了猪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种质参数)成立了全国猪育种学术组织(组研会)三.今后猪育种及生产科研重点猪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高效杂交组合的持续研究猪的环境及猪对环境反应阈值的研究提高种猪质量和养猪效益系列技术研究猪肉安全高效生产系列技术研究工厂化养猪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猪育种软件开发的研究第二节猪的性状与选择一.质量性状的遗传与选择质量性状的特点是:表型上很容易区分,表现出不连续的变异,一般是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所控制,其表型受环境的影响不大。
属于这一类的性状有毛色、耳型、遗传缺陷等质量性状质量性状是表现为非连续变异的性状(一)毛色毛色猪的毛色是品种的重要标志,尽管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不大(有时特殊如香港市场),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品种相对纯杂)。
尤其是在进行杂交育种(保持相对一致)或利用杂种优势时,弄清各种毛色的遗传规律,有利于获得所需要的毛色类型毛色类型毛色类型很多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不同所造成的。
黑色素有两种:1.真黑色素,黑色、褐色2.褐黑色素,黄色、红色黑色素是一种结合蛋白质,各种猪都含有它,只是所含的数量和分布不同,如白色的大约克夏猪被毛中的含量为0.07%,黑猪则含6.18%毛色遗传1.全白毛色对有色为完全显性遗传2.白环带毛色显性遗传Hampshire与Duorc、Bekshire交配,白环带趋向显性遗传,但白带对我国的某些黑猪为不完全显性3.黑毛色对棕红色基本上是属于显性遗传。
因显性强度不同又可分为:(1)完全显性遗传(2)不完全显性遗传(二)耳形研究发现猪的耳朵形状大小和位置是分别独立遗传的,有人估计主要受三对基因控制另外还有大量的修饰基因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猪的垂耳对立耳呈显性或不完全显性(立耳纯垂耳杂)(三) 遗传缺陷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基因、染色体)变异而引起猪的某种形态缺陷、生理机能失常或生化紊乱的一种猪遗传病或先天性缺陷有害性状包括致死、半致死和畸形性状,它们都是由有害基因所引起。
猪的育种

二、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4)肌肉品质
• • • • • • • • 肉色(meat color) 肌肉pH值 肌肉大理石纹 失水率 熟肉率 贮存损失 肌肉嫩度 肌内脂肪含量
二、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肌肉pH:PH测定的时间是屠宰后45min以及宰后 24h 测定部位是背最长肌中心部位可采用玻璃电极(或 固体电极)直接插入测定部位肌肉内测定 现公认: 宰后45min和24h眼肌的pH分别低于5.6和5.5是 PSE肉 宰后24h半膜肌的pH高于6.2是DFD肉
营养
Genetics遗传
Transport Time/Distance运输时 间/距离
Social/Physical Environment社会与自
然环境
Cooking烹调
Animal Handling
动物处理 待宰时间
Slaughter屠宰
Aging Time熟化时间
Lairage Time
Past slaughter treatment宰后处理
肉色meat color比较
二、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系水力:指肌肉蛋白质在外力作用下保持水分的能力 采用贮存损失、熟肉率及失水率测定肌肉的系水力
– 系水力是肉质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肉品加工的产 量 – 也影响肌肉的嫩度 – 肌肉系水力的高低,取决于宰后肌肉的PH – 中国通常采用加压重量法来度量肌肉失水率,以估 计肌肉的系水力,即失水率越高,系水力越低 – 失水率(%)=(压前肉样重—压后肉样重)÷压前 肉样重×100%
第四章 猪的育种
本章主要内容
一、猪育种概况 二、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三、种猪的选择 四、种猪的选配 五、种猪测定 六、纯种、品系选育 七、猪的杂交利用
养猪学讲义2

一、猪的生产力性状
(二)猪的肥育性状
1.平均日增重: 指整个育肥期间猪(种猪指断奶到180日龄)平均每天 体重的增长量,用g/d为单位。多用20~90kg活 25~90kg期间平均每天的增重来表示。 平均日增重 = 2.饲料利用率: 育肥期总增重(终重-始重) 饲养天数
指育肥期内育肥猪每增加1kg活重的饲料消耗量。 = 育肥期内饲料消耗总量 育肥期总增重(终重-始重)
大长杂种母猪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杜大长杂种猪 三元杂交示意图
三、猪的杂种优势利用
(二)提高杂种优势的措施
1.杂交亲本的选优与提纯 2.选定最佳杂交组合 3.建立专门化品系和杂交繁育体系 4.改善杂种的培育条件
养猪学讲义
南皮职教中心
郑玉华
第二讲
主要内容:
猪种选择与杂交利用
一、猪的生产力性状 二、种猪的选择与选配 三、猪的杂交优势利用
一、猪的生产力性状
(一)猪的繁殖性状
1.产仔数: 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畸形胎在内。 2.初生重: 仔猪出生时的个体重,在出生后12h以内测定,只测出生 时存活仔猪的体重。全窝出生仔猪重量为出生窝重。 3.泌乳力: 以仔猪20日龄的全窝重量来表示,包括寄养的。 4.断奶仔猪数: 指断奶时全窝仔猪头数,包括寄养的。 5.断奶窝重: 断奶时全窝仔猪的重量,包括寄养的,并注明断奶日龄。 6.情期受胎率: 受胎母猪数占配种母猪总数的百分率。 7.哺乳期仔猪成活率 = 育成仔猪数/产活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寄入仔猪数 8.每头母猪年产仔胎数 = 365/妊娠期+哺乳期+空怀期
二、种猪的选择与选配
(三)猪的选配 1.猪的选配原则 (1)有明确的目的 (2)尽量选择配合力好的公母猪交配 (3)公猪的品质要高于母猪 (4)具有相同缺点或相反缺点的公母猪不能交配。 (5)正确使用近交。 (4)合适的年龄选配。 2.选配方法及应用 (1)品质选配 a.同质选配 b.异质选配 (2)亲缘选配
养猪学讲义1

猪种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和 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PSS)
(4).矮小特性贵州和广西的香猪、海南的 五指山猪、云南的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 小耳猪,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
成年体高在35~45cm,体重只有40kg左右 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易饲养和肉
特性之二是杂交优势强。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 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 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实践证明, 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 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 世界许多国家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本国 猪种的繁殖力。 特性之三是肉质鲜美独特。太湖猪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 38.8%~45%,肌肉pH值为6.55,肉色评分接近3分。肌蛋白含量 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及 苏氨酸比其它品种高,肌间脂肪含量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纹 评分3分
质好等特性 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的最 佳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 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 品种,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00六年六月二日
猪的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八眉猪、民猪、 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 芜猪、河套大耳)、 汉江黑猪、两广小花猪(陆 川猪)、粤东黑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 、香猪 (含白香猪)、槐猪、五指山猪、华中两头乌猪 (通城猪)、宁乡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 金华猪、嵊县黑猪、莆田猪、太湖猪(二花脸、 梅山猪)姜曲海猪、内江猪、荣昌猪 、关岭猪、 乌金猪、里岔黑猪、清平猪、藏猪、浦东白猪、 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 猪、河西猪、安庆六白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16
12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选育方法: 以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为理论指导,运用现代 联合育种技术,对彼此具有遗传联系的核心群体 进行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选育中以品系核心群 作为育种单位,以实现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
2020/9/16
13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选育基础群的管理:
以现各种猪场已有的猪群作为选育基础群, 各群体在选育过程中不封闭,对选育群以外的优 秀个体(包括公猪和母猪)可引入选育群。但在 引入外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所引个体必须是具 有优异的性能,且体型外貌与选育群个体一致, 以保持整个选育群体的一致性。在继代选育的过 程中应将各世代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0.02以内, 各选育群内全部实现人工授精技术并按选育标准 选留后备种公猪,以保证公猪数量和质量。
屠体重,Kg
87.3 75.8 78.5 78.5 75.9
屠宰前活重,Kg
114 99 103 103 99
瘦肉率 %
58.2 59.6 58.9 61.2 59.8
2020/9/16
10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种猪(长白猪、约克夏、杜洛克)品种选育:
第一期选育计划结束时(五年),各品种选育群种 猪性能达到以下标准:
核心群选育技术指标 1.核心群种公猪选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g/d) 030kg
日增重(g/d) 30- 瘦肉率(%) 100kg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71
汉普夏
358
长白
375
大白
357
1022 843 969 943
59.8 61.9 62.2 61.4
2.92 2.94 2.94 3.04
2020/9/16
2020/9/16
22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资料收集与总结
记录表格:
1、种公猪登记卡
4、公猪配种成绩表
2、种母猪登记卡
5、母猪繁殖哺乳记录
3、配种记录
以上记录表格,使用育种公司制定的统一表式。
6、生长发育测定记录 8、屠宰和胴体分离记录
7、饲料消耗记录
9、肉质测定记录
2020/9/16
23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2020/9/16
9
二、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丹育最好的 5 个商品猪场的生长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
商品猪场编号
12345
每年出栏商品猪 1888 4145 8218 3437 1904
日增重( 30 - 100 kg),克 1044 1039 1020 1000 1000
料肉比(耗料/增重) 2.41 2.47 2.33 2.33 2.55
2020/9/16
2
育种目标
(1)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主选日增重);
(2)胴体瘦肉量和肌肉品质; (3)母猪的繁殖力和育成率(主选母猪年
育成幼猪数)。 (4)乳头数、腿的结实度和抗逆性(或健
康状况)。 目的就是要提高上述指标。
2020/9/16
3
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2020/9/16
20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肥育性能测定 1、基础群或一世代和选育结束时,各测定一次。 选育过程中,各选育群可增加测定次数。 2、测定从70日龄开始至体重达100千克结束
2020/9/16
21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肥育测定后对后备猪进行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 以上各项测定的项目和方法,严格按《后备猪、 肥育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
24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核心群选育技术指标 1.核心群种母猪选育指标:
品种
日增重(g/d) 0- 日增重(g/d)
30kg
30-100kg
瘦肉率(%)
使用寿命
其它
杜洛克
368
973
59.9
3.02
汉普夏
359
807
61.8
3.08
长白
378
937
62.1
3.09
大白
358
913
61.3
3.12
2020/9/16
2020/9/16
6
二、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日增重(1.5-30 kg) 日增重(30-100 kg)
料肉比
瘦肉率
产仔数(母系猪)
体型
母系猪
父系猪
pH 值
屠宰损失率
选择标准
0.016
$/克
0.020
$/克
14
$/kg 耗料/头猪
1.1
$/% 瘦肉率/头猪
3.4
$/产仔数/头猪
4.3
$/分/ 头猪
2.1
计划中用作终端父本.自进口以来,一直对丹育杜洛克进行改良,尤其是 瘦肉率、屠宰率改良显著.现在丹育杜洛克的群体数量位居欧洲第一,作 为终端杂交公猪,丹育杜洛克与父母代母猪一丹育LY/丫L的杂交配合力 最好,产仔数多、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另外商 品猪的胭体品质极其优良,肉色鲜红.
$/分/ 头猪
0.7
$/0.1 pH
-0.7
$/kg/头猪
2020/9/16
7
二、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1)丹育长白 丹育长白在丹育杂交计划中作为母系猪使用,生产父母代母猪一丹育
L丫/丫L, 丹育长白的繁殖性能和母性非常优秀.丹育长白体型长、四 肢强壮,以优秀的胭体品质闻名于世.
(2)丹育杜洛克 丹育杜洛克来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于1977-1979年进口.在丹育杂交
2020/9/16
16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亲缘关系: 为避免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要求公猪个体间、 公猪和母猪间无亲缘关系,母猪个体间尽量避免 有亲缘关系,使遗传基础广泛。
2020/9/16
17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外貌特征: 符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良好、四肢健壮、体长、 体高、后躯发育良好,健康无病。外生殖器发育 正常,有效奶头数不少于6对。
2020/9/16
18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无遗传疾病: 凡有遗传疾病或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均不能选 入基础群。各场根据基础群数量要求按上述条件 选出场内优秀个体,组成联合育种选育的零世代 选育基础群。
2020/9/16
19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后备猪生长发育测定 1、每繁殖一个世代,均需进行测定 2、测定头数:后备母猪每窝选测1-2头,后备 公猪选测1头 3、测定期:从出生至100千克(80-105千克) 体重结束
(1)选择目标性状;
(2)计算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或经济重 要性)。
2020/9/16
4
二、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丹育种猪育种体系
(1)以丹麦种猪为基础,采用与丹麦丹育公司 同步的种猪育种策略,建立中宝丹麦种猪同步育 种计划,主要进行猪肉产品质量的遗传改良。
(2)为了成功地执行育种计划,丹育联合了42 个农场主的71个种猪场进行联合育种。丹育的育 种目标是通过改良四个猪种(长白猪、大白猪、 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以期达到整个养猪业(包 括:养猪生产和屠宰加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020/9/16
5
二、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纯种公猪
纯种母猪
杂优公猪
作进一步遗传改良的纯种公猪
作进一步核遗心传群改的良种的猪纯种母猪
人工授精站使用的杂优公猪汉杜HD
扩繁场的使用祖代公猪
用于商品群使用的父母代公猪的生产 :汉杜公猪(HD)和杜大公猪(YD)
扩繁场的使用祖代母猪
用于商品猪生产的父母代公猪,HD,YD
25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育种值测定方法 育种值测定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BLUP)
Y = S + K + a + I + p +e S: 场年季效应 K: 性别效应 A: 育种值效应 I: 窝效应 P: 圈舍效应 E: 随机误差效应
2020/9/16
26
种猪育种知识讲义
Female estrus
2020/9/16
1
一、育种目标
育种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猪的个体生长性能,风味良好。 外种猪单位面积中肌纤维根数少、肌纤维粗,大理石纹状少,其中结缔组 织比例大,脂肪比例小,肌内含脂肪量低,长白与大白都在2%以下,口感 风味当然不佳。我国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在3.7%~5.42%,新培育的 猪种均达到3.6%~4.6%,其瘦肉率达到57%以上。
(4)丹育汉普夏 丹育汉普夏于1970年代末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在丹育杂交计划中
用作终端杂交父本.丹育汉普夏主要用于生产终端杂交公猪.在丹麦普遍 使用的终端公猪是丹育杜洛克和丹育汉普夏的杂交公猪一丹育日D.商品 猪生产者使用丹育日D与丹育L丫//YL杂交生产商品猪,可获得最佳的杂 交优势.丹育汉普夏的优势是瘦肉率高、肉质好.
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
160天
达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
15毫米
或 胴体瘦肉率:
60.1%
料 肉 比:
2.6:1
经产母猪产仔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头
2020/9/16
11
三、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主要育种内容
采用开放式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方式,以种猪 性能测定技术为基础,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 以人工授精技术为支撑,将外源优秀基因导入选 育核心群,并在促进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的同时 通过共同种公猪的使用,建立各基础群体间的遗 传联系,实现全育种公司种猪超级核心群的形成;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各种猪场间遗传信息共享, 最终达到联合育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