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课件1

动物和植物尸体、残骸或排泄物
为食,是地球上最勤劳、最伟大
的“保洁员”,在生物圈物质流 和能量流的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据统计,在森林生态系 统中,有90%的植物枯枝落叶等
是由动物分解利用的,其中昆虫
起主要作用。
药用和食用昆虫
很多昆虫或其产品,是名贵的营养补品或中药材,可
作药用。如冬虫夏草、斑蝥、桑螵蛸、蝉蜕、蝉花、蚂蚁
文化昆虫
指能够美化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昆虫,包括
漂亮昆虫、发音昆虫、发光昆虫、争斗昆虫、节日昆虫和图腾昆虫, 以及这些昆虫对人类文学、语言、音乐、艺术、历史、宗教、民俗、 娱乐等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与昆虫相关的节日就达100多个 。在古埃及,蜣螂被称为“神圣甲虫”,是势力和主权象征。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昆虫对经济植物及其产品的危害
直接危害:危害作物
棉花害虫 水稻害虫 苹果害虫 510多种 300多种 400多种
储粮害虫
110多种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直接危害:危害森林及木材 中国常见森林害虫约400种。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间接危害:传播植物病害 世界已知植物病毒病626种,其中由昆虫传播 的是262种。
家蚕、天蚕和柞蚕为人类生产绢丝。
蚕吐的丝,也不再是只限用于传统的丝绸 工业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蚕丝蛋白已在 医疗诊断、医用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
天蚕丝是无价之宝,被称之 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
柞蚕丝是织造各种柞蚕茧 绸、装饰绸以及一些工业 、国防用丝制品的原料。
白蜡虫为人类提供虫白蜡。
五倍子蚜为人类提供单宁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主要内容
昆虫的有益方面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是一道众所周知的题目,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昆虫就与我们息息相关,虽然在人类眼中,昆虫比不上其他哺乳动物那样温顺可爱,甚至还被视为害虫和祸害,但昆虫的作用却客观存在,不可忽视。
昆虫是一类智慧活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食物链营养组成部分。
它们是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昆虫通过与其他生物展开的互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关系,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的稳定。
如果没有昆虫,整个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昆虫的作用还表现在它们能够利用鲜花和风力为植物传播花粉,维护植物生存的多样性。
这些昆虫包括蜜蜂、蝴蝶、甲虫等,它们在花园中还能为其增添生机与繁荣。
此外,昆虫通过分解食物残渣和动植物死亡体,与脊椎动物一样,是自然界的垃圾处理人员。
它们能够将这些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和化合物,有助于维持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
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在古代,昆虫常常被用于治疗疾病。
中医药学中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是从昆虫身上提取的,如蝎子、蛇、蚂蚁等。
另外,蚕丝、蜂蜜、蜡、壳粉等常见物品都与昆虫密切相关。
此外,在一些文化中,昆虫被视为通讯的代表,传递着祝福和爱的信息。
例如,昆虫常被用作庆祝结婚和婴儿诞生等重要生活事件的礼物。
但是,我们对昆虫畏惧之情也随处可见。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昆虫被视为真正的害虫或者有害生物,从而受到人类的打击。
这种态度存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段性认识。
人类开始将自然迁移到城市,原本熟悉的山、水、田都变成了不再熟悉的草地、楼房、交通工具等。
在这种环境下,所有昆虫都被视为威胁,被认为是可厌的存在。
所以,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消灭它们。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昆虫被视为传染疾病的源头,为了治理疫情,杀虫喷剂和其他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总的来说,昆虫在自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人类对它们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却始终存在。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昆虫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关系。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其与人类的互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这一独特而复杂的联系。
昆虫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昆虫是人类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蜜蜂为人们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珍贵的蜂蜡,而蚕蛾则为人类提供了丝绸。
另外,很多昆虫还扮演着自然界的“清道夫”角色,清理环境中的腐败有机物。
例如,蜘蛛会捕食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昆虫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的饮食选择,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发展和影响不可避免地对昆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大量的农药使用导致了昆虫死亡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陆续有昆虫种群面临濒危的危险。
除此之外,城市化的过程也导致了昆虫栖息地的减少,使得它们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
人类对昆虫的无意破坏最终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因此,保护昆虫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需要。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昆虫资源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对昆虫栖息地的保护,减少对昆虫种群的破坏。
同时,人们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减少过度使用农药,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昆虫。
只有保护好昆虫,才能保护好人类自己。
总的来说,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关系,珍惜昆虫资源,保护昆虫栖息地,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昆虫和谐相处,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愿我们能够更加关注昆虫世界,保护昆虫,保护地球的美好生态。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直有着复杂的互动,不仅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层面都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昆虫对于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在生态土壤系统、花粉传播、水循环、有机物分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昆虫也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助手,例如在生物农药、生物控制害虫、土壤肥料等方面。
2. 昆虫在经济上的重要作用昆虫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昆虫物种可以从中提取营养,如蚕丝、蜜蜂的蜜汁、金丝雀的卵、蚂蚁的蚁酸等。
同时,昆虫也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集装箱包装、纺织和药品、医疗用品、染料和身体化妆品等。
昆虫还可以被用于调节和控制害虫,促进农业生产。
3. 昆虫在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文化和艺术形式中,昆虫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昆虫形象常常被描绘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小说、绘画、动画和电影等。
例如,文学作品《蝴蝶效应》、科幻小说《异形》、电影《虫虫特工队》等。
昆虫也成为玩具、礼品和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4. 昆虫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对科学研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如表型表达、基因组学、行为研究、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研究等。
培养昆虫、观察昆虫行为、种群分析和基因组分析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总结起来,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昆虫在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昆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本身,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和我们周围的环境。
浅谈昆虫与人类关系

浅谈昆虫与人类关系
昆虫与人类关系可以追溯到最悠久的远古历史,昆虫是人类最常见的邻居和伴侣,为
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虽不可或缺,但往往比其他物种更易被忽视。
其实,昆虫对人类的
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昆虫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象征。
从古老的庆典到天文台,从民间艺术到民俗文化,昆虫主题占据了完整的文化领域,丰富了我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促进了文
化进步和发展。
其次,昆虫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动物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其生活的节奏确定了生态系统的行为及其维持,如果没有昆虫,动物的种类可能会失落,从而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昆虫作为害虫也给人口带来了很多伤害。
从古至今害虫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所以,人们要重视科学昆虫防治,以最大规模保护农作物,贯彻“科学防治、除害利用、始终如一”的原则。
再次,昆虫还为人类提供了肥料、提成物质以及艺术作品的材料,而它们的广泛应用
对人类的正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熊掌、龙虾、甲壳类动物等,在日常饮食中被认可。
最后,昆虫的学习和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们的观察、发现和研究使
得学术界充满活力,昆虫与物种分类和进化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尽管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昆虫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昆虫与人类之间存
在着深刻而多样的关系,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为人类贡献良多,所以,我
们要尊重昆虫,并为它们所做的一切付出赞赏。
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一直以来就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且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繁衍。
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昆虫既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服务和好处,同时也时常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一、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分类繁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坚硬且外壳厚重。
他们的体型较小,因此体积与体重之比非常小,即便翅膀张开,他们的飞行也比较轻盈优雅。
1. 昆虫的食性不同的昆虫有着不同的食性,有些昆虫以植物为食,如蚜虫、蝗虫等,有些昆虫则以动物为食,如虎甲、蚂蚁、蛛形纲等。
此外,还有些昆虫以死亡的动物、植物为食,他们是清除环境垃圾的好帮手。
2. 昆虫的繁殖方式大部分昆虫都是卵生动物,并且卵的孵化时间短,能够快速地孵化出许多幼虫;有少数昆虫则为胎生动物。
卵孵化后,昆虫一般可以生活很久,成熟后进行交配、产卵。
3. 昆虫的行为有些昆虫是社会性昆虫,如激发在环西部的蜜蜂和白蚁等,他们在群体中有着完整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共同完成着一些能够惊奇人类的任务。
此外,还有一些昆虫是单身行动者,如蝴蝶、蜻蜓等,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活动。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昆虫与自己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的影响其实是多方面的。
1. 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些昆虫能够传播疾病,如蚊子、苍蝇等。
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病等,其中疟疾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原因之一,限制了许多亚洲、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
苍蝇在食品上会留下病菌,导致肠炎等疾病,因此,在人类的居住区域也需要进行蚊虫防治和卫生清洁活动。
2. 昆虫对人类食品的影响很多种昆虫都会以人类的食物为生或为食,如墨西哥豆甲、玉米象二化螟等。
这些昆虫的侵袭不仅会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人类的饮食造成影响。
生物教案: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生物教案: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一、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1.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昆虫是自然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昆虫是植物的传粉者和病虫害的天敌。
此外,昆虫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如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它们对许多重要生态功能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昆虫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昆虫不仅对食物链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些昆虫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保护者,它们通过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土壤通气等途径,帮助保持土壤的健康性和结构稳定性。
另一方面,虽然昆虫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也有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一些昆虫物种在人为干预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形成过度密度的种群,对作物和植被造成较大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衡。
二、昆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昆虫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昆虫不仅是自然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和饲料的来源。
例如,由蚕蛹、蜂蛹等昆虫幼虫发酵而成的蛋白粉在人类食品和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被证实具有高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
2.昆虫在药品制造中的应用昆虫在药品制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药品如肝素、青霉素、链霉素、脲霉素等都是从昆虫中提取的。
此外,昆虫还可以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探索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
3.昆虫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昆虫在环境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昆虫作为自然的生态控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从而降低使用农药的频率和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此外,昆虫也可以作为指示生物来监测和评估不同环境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和指导。
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尽管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类对于昆虫的态度和对待方式也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课件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对人类的帮助
昆虫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具有医学价值, 同时也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人类的威胁
昆虫可以传播疾病、损坏农作物和破坏建筑,对 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三、昆虫与人类的互动
昆虫的驯化
蜜蜂作为可驯化的昆虫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 蜂蜜和其他宝贵产品。
昆虫作为宠物
一些昆虫也可作为宠物,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好奇心。
昆虫的研究
昆虫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生物学和行为研究领域。
四、昆虫保护
1
昆虫的重要性
我们将介绍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昆虫数量与作用的关系,以及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2
昆虫保护的方法
• 保护昆虫栖息地 • 控制化学物质使用 • 加强昆虫保护知识的普及
五、结论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昆虫保护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参考文献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PPT课件
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之一,我们与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本 课件将介绍昆虫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与昆虫互动和保护它们。
一、引言
昆虫作为一类生物群体,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研究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对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昆虫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探讨昆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研究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以蝴蝶为例
学号:20084071010 姓名:肖艳班级:08生教
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
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
昆虫在生态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
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
全世界大约有15000余种蝴蝶,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蝴蝶与人类生活于同一地球上,它们与人类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蝴蝶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蝴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绝大多数蝴蝶的幼虫取食各种植物的叶子、花蕾、茎和果实。
当某一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时,就算是害虫了。
例如危害水稻的稻弄蝶、稻眉眼蝶,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的菜粉蝶,危害柑橘的玉带凤蝶和柑橘凤蝶,危害樟树的樟凤蝶,危害铁刀木的迁粉蝶。
但在一般情况下,蝶类幼虫由于个体小,分布稀,还不至于造成大害。
少数蝴蝶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熙灰蝶的幼虫取食危害柚木和咖啡的介壳虫,竹蚜灰蝶嗜食竹蚜,它们属于益虫。
蝴蝶成虫后大多数是吸吮花蜜的,它们在采蜜过程中,对自然界植物起到了传花授粉,维持生态平衡,美化大自然的作用。
如果地球上没有蝴蝶与蜜蜂,就会少很多艳丽的花朵,大地将黯然失色。
2蝴蝶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凤蝶幼虫取食茴香与胡萝卜等,其幼虫在药典中称为“茴香虫”,捕捉后以酒醉死,焙干研成粉,每次用二到三只,有理气、止痛、止呃等功能,可治胃病、小肠疝气。
迁粉蝶带有核多角体病毒和无包涵体病毒,可供生物防治之用,这些可是蝴蝶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呢。
3蝴蝶文化
蝴蝶色彩斑斓,美丽动人,被誉为“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它们在鲜花丛中飞舞,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诗情画意,引人浮想联翩,寄托情怀。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之留下了无数篇诗歌、佳作,如李白的“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等,“梁祝化蝶”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的佳作。
蝴蝶画,是用蝴蝶翅膀取代油墨创作的全新的蝶翅艺术,那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蝴蝶艺术品,从远处看去真让人难以置信那些作品不是画出来的。
蝴蝶还被广泛的运用于邮票设计中,而成为集邮的专题。
色彩鲜艳的蝴蝶深受人民的喜爱。
织物、刺绣、以及各式工艺品中,都能见到蝴蝶的身影。
蝴蝶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3蝴蝶给现代科技的启示
3.1蝴蝶翅上的鳞片
蝴蝶翅上有一层极其细小的鳞片,是蝴蝶调节自身体温的保护伞。
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照射到这些鳞片上时,这些很小的鳞片会自动地张开,以减小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小对阳光热能的吸收,而当外界的气温过低的时候,这些鳞片则会自动地闭合,让阳光直接照射到鳞片上,以便能够吸收足够多的热量。
这样,在气温即便是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蝴蝶依然能够把自己的体温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遨游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有时候会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温度会一下子上升到200多度,而如果没有阳光照射,进入到地球的阴影区域时,温度又会一下子降到负200多度,变化这样大的温差,很容易地损坏人造卫星上的设备。
科学家们通过对蝴蝶的鳞片的研究,设计了一种与蝴蝶鳞片相似的控温系统,外形犹如百叶窗,每个叶片是两面的,但是辐射、散热的能力却又不同,一面很大,一面很小。
百叶窗的转动部分由很灵敏的热胀冷缩的金属丝控制,当温度上升,金属丝会受热膨胀,叶片就会张开,使辐射、散热能力大的一面转向太阳,这样就可以散热降温,达到保护人造卫星的目的;反之,如果温度下降,金属丝会冷缩,叶片就会收缩,把辐射、散热能力小的一面转向太阳,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另外,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电脑,为了能让电脑芯片迅速冷却下来呢。
有关科学家利用仿生学原理改善电脑芯片的散热装置。
美国马里兰州塔夫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凤蝶、粉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求揭示蝴蝶翅膀散热的秘密,从而提高电脑芯片的散热效率。
电脑芯片的发展趋势是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厚度却越来越薄,芯片中晶体管的间距越来越小。
如何散热,实际上是制约芯片速度提升的关键之一,所以芯片的有效散热性能就变得特别重要。
材料热处理实验室主任彼德说,先进的半导体是内部构造复杂化和外型小型化的统一。
这牵涉到许多亟需解决的热转
换问题。
当芯片变薄时,热转换效应就无法预测了,而且传统的热转换方式,如散热片和风扇也会失去效果。
蝴蝶翅膀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所有的冷血动物都是保持其体内的热转换来维持生命的。
蝴蝶在温暖的阳光下时,翅膀的构造会辨别其摄入的不同热量。
人们用手去抓蝴蝶时,手指就会沾上它们的粉末——鳞片。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这些粉末是由100微米长的扁平囊状物组成的。
囊状物由无数对称的角质层构成,角质层是生物的体外骨骼,由几丁质组成,其表面并不光洁。
阳光照在蝴蝶翅膀上后,之所以能立即被均匀分散,是受到了角质层的反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看到的蝴蝶翅膀总是闪闪发亮的缘由。
因此,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模拟蝴蝶翅膀的结构和功能,尽快研制出可以使电脑芯片持续均匀散热的装置。
3.2 蝴蝶翅膀与防伪
在一般人看来,蝴蝶翅膀与防伪纸币或防伪信用卡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可是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有关一种印尼蝴蝶翅膀颜色的报告,却为人们研制无法伪造的防伪纸币打开了一条思路。
英国埃克赛特大学薄膜光子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乌维西克和两名同事,在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一种名叫大凤蝶的蝴蝶翅膀。
这种蝴蝶的翅膀颜色本来有黄有蓝,但在人们眼里却成为闪闪发光的绿色。
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竟然布满了下凹的小坑,这些小坑尺寸只有大约万分之四厘米,坑底是黄色,而坑的斜坡是蓝色的。
乌维西克解释了大凤蝶的翅膀呈绿色的原因。
当光线照射到坑底时,它被反射而呈黄色,而照射到小坑一个斜坡的光线也被反射,但此反射光线又入射到另一斜坡再被反射,此时,由于小坑太小,人眼无法将从坑底发射的黄色光与周围两次反射的蓝色光区分开来,从而感觉到的是绿色。
乌维西克等人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仿照大凤蝶翅膀的结构,在纸币或信用卡上也布满小坑,这样无论制造伪钞者将假币印制得在外表上多么与真币相似,他们绝没有技术也在假币上布满大小都与真币一样的小坑。
只要一照,就会真假立现。
昆虫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文化,科技都有紧密的联系,我们要充分利用昆虫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