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合集下载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课件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课件1

动物和植物尸体、残骸或排泄物
为食,是地球上最勤劳、最伟大
的“保洁员”,在生物圈物质流 和能量流的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据统计,在森林生态系 统中,有90%的植物枯枝落叶等
是由动物分解利用的,其中昆虫
起主要作用。

药用和食用昆虫
很多昆虫或其产品,是名贵的营养补品或中药材,可
作药用。如冬虫夏草、斑蝥、桑螵蛸、蝉蜕、蝉花、蚂蚁

文化昆虫
指能够美化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昆虫,包括
漂亮昆虫、发音昆虫、发光昆虫、争斗昆虫、节日昆虫和图腾昆虫, 以及这些昆虫对人类文学、语言、音乐、艺术、历史、宗教、民俗、 娱乐等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与昆虫相关的节日就达100多个 。在古埃及,蜣螂被称为“神圣甲虫”,是势力和主权象征。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昆虫对经济植物及其产品的危害
直接危害:危害作物
棉花害虫 水稻害虫 苹果害虫 510多种 300多种 400多种
储粮害虫
110多种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直接危害:危害森林及木材 中国常见森林害虫约400种。
2 昆虫的有害方面
间接危害:传播植物病害 世界已知植物病毒病626种,其中由昆虫传播 的是262种。
家蚕、天蚕和柞蚕为人类生产绢丝。
蚕吐的丝,也不再是只限用于传统的丝绸 工业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蚕丝蛋白已在 医疗诊断、医用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
天蚕丝是无价之宝,被称之 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
柞蚕丝是织造各种柞蚕茧 绸、装饰绸以及一些工业 、国防用丝制品的原料。
白蜡虫为人类提供虫白蜡。
五倍子蚜为人类提供单宁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主要内容
昆虫的有益方面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昆虫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蝴蝶为例学号:20084071010 姓名:肖艳班级:08生教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

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

昆虫在生态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

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

全世界大约有15000余种蝴蝶,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蝴蝶与人类生活于同一地球上,它们与人类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蝴蝶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蝴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绝大多数蝴蝶的幼虫取食各种植物的叶子、花蕾、茎和果实。

当某一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时,就算是害虫了。

例如危害水稻的稻弄蝶、稻眉眼蝶,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的菜粉蝶,危害柑橘的玉带凤蝶和柑橘凤蝶,危害樟树的樟凤蝶,危害铁刀木的迁粉蝶。

但在一般情况下,蝶类幼虫由于个体小,分布稀,还不至于造成大害。

少数蝴蝶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熙灰蝶的幼虫取食危害柚木和咖啡的介壳虫,竹蚜灰蝶嗜食竹蚜,它们属于益虫。

蝴蝶成虫后大多数是吸吮花蜜的,它们在采蜜过程中,对自然界植物起到了传花授粉,维持生态平衡,美化大自然的作用。

如果地球上没有蝴蝶与蜜蜂,就会少很多艳丽的花朵,大地将黯然失色。

2蝴蝶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凤蝶幼虫取食茴香与胡萝卜等,其幼虫在药典中称为“茴香虫”,捕捉后以酒醉死,焙干研成粉,每次用二到三只,有理气、止痛、止呃等功能,可治胃病、小肠疝气。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是一道众所周知的题目,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昆虫就与我们息息相关,虽然在人类眼中,昆虫比不上其他哺乳动物那样温顺可爱,甚至还被视为害虫和祸害,但昆虫的作用却客观存在,不可忽视。

昆虫是一类智慧活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食物链营养组成部分。

它们是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昆虫通过与其他生物展开的互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关系,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的稳定。

如果没有昆虫,整个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昆虫的作用还表现在它们能够利用鲜花和风力为植物传播花粉,维护植物生存的多样性。

这些昆虫包括蜜蜂、蝴蝶、甲虫等,它们在花园中还能为其增添生机与繁荣。

此外,昆虫通过分解食物残渣和动植物死亡体,与脊椎动物一样,是自然界的垃圾处理人员。

它们能够将这些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和化合物,有助于维持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

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在古代,昆虫常常被用于治疗疾病。

中医药学中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是从昆虫身上提取的,如蝎子、蛇、蚂蚁等。

另外,蚕丝、蜂蜜、蜡、壳粉等常见物品都与昆虫密切相关。

此外,在一些文化中,昆虫被视为通讯的代表,传递着祝福和爱的信息。

例如,昆虫常被用作庆祝结婚和婴儿诞生等重要生活事件的礼物。

但是,我们对昆虫畏惧之情也随处可见。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昆虫被视为真正的害虫或者有害生物,从而受到人类的打击。

这种态度存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段性认识。

人类开始将自然迁移到城市,原本熟悉的山、水、田都变成了不再熟悉的草地、楼房、交通工具等。

在这种环境下,所有昆虫都被视为威胁,被认为是可厌的存在。

所以,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消灭它们。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昆虫被视为传染疾病的源头,为了治理疫情,杀虫喷剂和其他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总的来说,昆虫在自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人类对它们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却始终存在。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昆虫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关系。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其与人类的互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分析这一独特而复杂的联系。

昆虫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昆虫是人类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蜜蜂为人们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珍贵的蜂蜡,而蚕蛾则为人类提供了丝绸。

另外,很多昆虫还扮演着自然界的“清道夫”角色,清理环境中的腐败有机物。

例如,蜘蛛会捕食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昆虫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的饮食选择,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发展和影响不可避免地对昆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大量的农药使用导致了昆虫死亡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陆续有昆虫种群面临濒危的危险。

除此之外,城市化的过程也导致了昆虫栖息地的减少,使得它们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

人类对昆虫的无意破坏最终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因此,保护昆虫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需要。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昆虫资源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对昆虫栖息地的保护,减少对昆虫种群的破坏。

同时,人们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减少过度使用农药,合理利用昆虫资源,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昆虫。

只有保护好昆虫,才能保护好人类自己。

总的来说,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关系,珍惜昆虫资源,保护昆虫栖息地,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昆虫和谐相处,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愿我们能够更加关注昆虫世界,保护昆虫,保护地球的美好生态。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直有着复杂的互动,不仅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层面都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昆虫对于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在生态土壤系统、花粉传播、水循环、有机物分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昆虫也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助手,例如在生物农药、生物控制害虫、土壤肥料等方面。

2. 昆虫在经济上的重要作用昆虫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昆虫物种可以从中提取营养,如蚕丝、蜜蜂的蜜汁、金丝雀的卵、蚂蚁的蚁酸等。

同时,昆虫也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集装箱包装、纺织和药品、医疗用品、染料和身体化妆品等。

昆虫还可以被用于调节和控制害虫,促进农业生产。

3. 昆虫在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文化和艺术形式中,昆虫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昆虫形象常常被描绘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小说、绘画、动画和电影等。

例如,文学作品《蝴蝶效应》、科幻小说《异形》、电影《虫虫特工队》等。

昆虫也成为玩具、礼品和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4. 昆虫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对科学研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如表型表达、基因组学、行为研究、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研究等。

培养昆虫、观察昆虫行为、种群分析和基因组分析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总结起来,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昆虫在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昆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本身,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和我们周围的环境。

浅谈昆虫与人类关系

浅谈昆虫与人类关系

浅谈昆虫与人类关系
昆虫与人类关系可以追溯到最悠久的远古历史,昆虫是人类最常见的邻居和伴侣,为
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虽不可或缺,但往往比其他物种更易被忽视。

其实,昆虫对人类的
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昆虫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象征。

从古老的庆典到天文台,从民间艺术到民俗文化,昆虫主题占据了完整的文化领域,丰富了我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促进了文
化进步和发展。

其次,昆虫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动物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其生活的节奏确定了生态系统的行为及其维持,如果没有昆虫,动物的种类可能会失落,从而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昆虫作为害虫也给人口带来了很多伤害。

从古至今害虫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所以,人们要重视科学昆虫防治,以最大规模保护农作物,贯彻“科学防治、除害利用、始终如一”的原则。

再次,昆虫还为人类提供了肥料、提成物质以及艺术作品的材料,而它们的广泛应用
对人类的正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熊掌、龙虾、甲壳类动物等,在日常饮食中被认可。

最后,昆虫的学习和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们的观察、发现和研究使
得学术界充满活力,昆虫与物种分类和进化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尽管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昆虫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昆虫与人类之间存
在着深刻而多样的关系,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为人类贡献良多,所以,我
们要尊重昆虫,并为它们所做的一切付出赞赏。

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一直以来就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且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繁衍。

然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昆虫既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服务和好处,同时也时常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一、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分类繁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坚硬且外壳厚重。

他们的体型较小,因此体积与体重之比非常小,即便翅膀张开,他们的飞行也比较轻盈优雅。

1. 昆虫的食性不同的昆虫有着不同的食性,有些昆虫以植物为食,如蚜虫、蝗虫等,有些昆虫则以动物为食,如虎甲、蚂蚁、蛛形纲等。

此外,还有些昆虫以死亡的动物、植物为食,他们是清除环境垃圾的好帮手。

2. 昆虫的繁殖方式大部分昆虫都是卵生动物,并且卵的孵化时间短,能够快速地孵化出许多幼虫;有少数昆虫则为胎生动物。

卵孵化后,昆虫一般可以生活很久,成熟后进行交配、产卵。

3. 昆虫的行为有些昆虫是社会性昆虫,如激发在环西部的蜜蜂和白蚁等,他们在群体中有着完整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共同完成着一些能够惊奇人类的任务。

此外,还有一些昆虫是单身行动者,如蝴蝶、蜻蜓等,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活动。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昆虫与自己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的影响其实是多方面的。

1. 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些昆虫能够传播疾病,如蚊子、苍蝇等。

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病等,其中疟疾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原因之一,限制了许多亚洲、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

苍蝇在食品上会留下病菌,导致肠炎等疾病,因此,在人类的居住区域也需要进行蚊虫防治和卫生清洁活动。

2. 昆虫对人类食品的影响很多种昆虫都会以人类的食物为生或为食,如墨西哥豆甲、玉米象二化螟等。

这些昆虫的侵袭不仅会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人类的饮食造成影响。

生物教案: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生物教案: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生物教案: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一、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1.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昆虫是自然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昆虫是植物的传粉者和病虫害的天敌。

此外,昆虫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如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它们对许多重要生态功能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昆虫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昆虫不仅对食物链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些昆虫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保护者,它们通过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土壤通气等途径,帮助保持土壤的健康性和结构稳定性。

另一方面,虽然昆虫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也有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一些昆虫物种在人为干预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形成过度密度的种群,对作物和植被造成较大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衡。

二、昆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昆虫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昆虫不仅是自然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和饲料的来源。

例如,由蚕蛹、蜂蛹等昆虫幼虫发酵而成的蛋白粉在人类食品和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被证实具有高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提高动物产品的品质。

2.昆虫在药品制造中的应用昆虫在药品制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药品如肝素、青霉素、链霉素、脲霉素等都是从昆虫中提取的。

此外,昆虫还可以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探索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

3.昆虫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昆虫在环境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昆虫作为自然的生态控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从而降低使用农药的频率和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此外,昆虫也可以作为指示生物来监测和评估不同环境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和指导。

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尽管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类对于昆虫的态度和对待方式也发生过很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有害方面:农林牧害虫 、 医学害虫
昆虫的有益方面 传粉昆虫 工业原料昆虫 药用和食用昆虫
腐食和粪食昆虫 天敌昆虫 文化昆虫
2.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3. 触角的基本构成、类型(常见昆虫)
4. 昆虫眼的类型、功能
5. 昆虫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的组成,危害特征。

如何根据口器类型正确选择农药。

6.足的基本构造、类型(常见昆虫)
7.翅的基本构造、翅的连锁、翅的类型(常见昆虫)
8.鳞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叶蜂科幼虫的区别
鳞翅目幼虫5对腹足,着生于3-6腹节及10腹节,有趾钩
膜翅目叶蜂科幼虫6-8对腹足,从第二腹节开始着生,第九节一般没有,无趾钩9.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
背血窦(围心窦)、围脏窦、腹血窦(围神经窦)
10.昆虫内部器官在体腔内的位置
消化器官纵贯于围脏窦内体腔的中央;
背血管位于背血窦内消化道上方,是主要的循环器官;
腹神经索位于腹血窦的中央;
呼吸器官主要以分布全身的气管系统通过体壁上的开孔——气门进行呼吸;
生殖器官位于消化道的两侧,并各以一对侧输卵管或侧输精管伸到消化道的下方,合并成中输卵管或中输精管,以生殖孔开口于体外;
肌肉系统附着于体壁内方和内脏上方;
分泌器官比较分散,着生在体躯前、后段的体腔内。

11.消化系统的组成。

前中后肠的功能。

胃毒剂、内吸剂
昆虫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与消化有关的腺体(唾液腺)。

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12.刺吸式口器引起煤污病的原因。

刺吸式口器昆虫消化道的特殊结构——滤室,使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吸收的多余水分和糖分直接从中肠前端进入后肠。

粪便中含有糖分,称为蜜露。

分泌的蜜露,容易滋生其它病原菌,引起煤污病的发生
13.昆虫循环系统的组成
循环系统包括推动血液流动的背血管和辅搏器
14.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
主要排泄器官——马氏管
15.昆虫呼吸系统与熏蒸杀虫剂应用基本原理
呼吸作用包括两个过程
一个是气体交换,即氧气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另一个是细胞呼吸作用,即呼吸基质(糖、氨基酸、脂肪)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被氧化并释放出ATP的过程。

昆虫的呼吸系统又称为气管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至需氧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由微器官进行直接交换,同时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昆虫气管系统包括气门、气管、气囊和微气管
熏蒸杀虫剂应用基本原理
通过虫体呼吸和气体扩散,当空气中含有一定有毒气体时,毒气可随空气进入虫体而引起中毒。

16.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17.昆虫的外激素概念
又名信息激素,由昆虫个体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有时也影响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

如:性抑制外激素、性外激素、集结外激素、标迹外激素和告警外激素等。

外激素——作用于其他个体
内激素——调控昆虫自身生殖发育。

如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促前胸腺激素
18.生殖系统的组成
昆虫的生殖系统是产生卵子或精子、进行交配、繁衍种族的器官。

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

内生殖器位于消化道背侧方。

19.生活史、世代概念
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世代的个体发育史。

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
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世代:昆虫由卵到成虫开始产生后的个体发育史。

20.昆虫的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
1两性生殖: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受精,由雌虫将受精卵产出体外,卵经过孵化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偶发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社会性昆虫的孤雌生殖)
3多胚生殖: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的生殖方式。

4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的生殖方式。

21.变态及类型(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概念和区别)
变态:昆虫从幼虫孵化后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须经过一系列形态上和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不同。

是个体发育的重要特征。

不完全变态(直接变态):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翅在幼期虫态体外,
成虫的特征随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半变态:卵——稚虫——成虫;
渐变态:卵——若虫——成虫;
过渐变态:卵——幼虫——拟蛹——成虫
全变态:翅在体内发育,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大,须经过一个蛹的阶段来完成这类形态的转变过程
卵——幼虫——蛹——成虫
22.昆虫各虫期的生命活动特征、常见类群幼虫和蛹的类型
幼虫期大量取食和不断生长——防治的重点时期
蛹期:表面上不食不动,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生理变化,分解幼虫原来的器官,形
成成虫的器官,为成虫羽化作准备。

成虫期:交配、产卵以繁衍种族
全变态幼虫类型: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
蛹的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24.昆虫蜘蛛螨的形态区别
螨与昆虫的区别:
① 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三段之分,常合在一起;
② 无翅,无复眼,或有1一2对单眼;
③ 足4对或2对;
④ 变态经卵—幼螨—若螨—成螨四个阶段。

螨与蜘蛛的区别:
① 螨头、胸、腹合一,蜘蛛分头胸部和腹部2体段;
②足4对或2对,着生在足体部;蜘蛛足有4对,位于头胸部。

蛛形纲特征昆虫纲
蜘蛛蜱螨体躯分头、胸、腹3部分分头胸和腹2部分头胸腹合一腹节有明显分节无明显分节无明显分节触角有触角,与口器无关无触角,有螯肢为口器附肢无触角
眼有单眼和复眼只有单眼有的有单眼口器咀嚼和吸收口器吮吸口器吮吸口器
足成虫3对成蛛4对成螨4对翅多数有翅2对或1对无翅无翅
纺器无防器,纺足虫除外成蛛有复杂纺器无纺器
25.植物虫害、多(无、寡)足型幼虫、孵化、蜕皮与虫龄、羽化、补充营养、化蛹、雌
雄二型、多型现象、世代重叠、世代交替、休眠与滞育、迁飞
植物虫害:由危害各种植物的昆虫和螨类引起的各种植物伤害
多足型幼虫除发达的胸足外,还有腹足或其他腹部附肢,如鳞翅目幼虫
寡足型幼虫具发达的胸足,但腹部附肢都已消失,如一般鞘翅目幼虫
无足型幼虫没有行动器官,有的头部完全缩入胸部内,如双翅目幼虫
孵化: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

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脱下的皮叫蜕。

羽化:全变态类蛹或不完全变态类若虫最后一次脱皮后,变成成虫的过程。

补充营养:羽化后继续取食一定时期,对性腺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营养.
化蛹:前蛹蜕皮后变成蛹
雌雄二型: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还常常表现在个体的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方面。

多型现象:除雌雄二型外,同种昆虫的同一性别的个体中也会出现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现象。

世代重叠:成虫发生期和产卵期长的种类,前后世代间有明显重叠现象,世代的划分变得很难。

世代交替:两性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相交替。

停育:昆虫有或长或短的生长发育或生殖中止的现象。

常表现为越冬或越夏。

休眠: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可以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不是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

当不利的环境条件还远未到来以前,就进入滞育,而一旦滞育即使给与最适环境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生长发育。

兼性滞育:由于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昆虫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滞育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世代。

专性滞育:滞育发生在固定的世代,多为一年一代的昆虫。

迁飞:昆虫在环境条件不适或食物不足时,会发生近距离的扩散或远距离的迁移,有些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季节性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转迁到另一个发生地的习性,叫迁飞。

26.昆虫的哪些习性和行为可以被人类利用用于害虫防治
假死性、群集性——捕杀
趋光性——灯光诱杀
趋食性——食饵诱杀
潜伏习性——潜所诱杀
对颜色的偏好——色板诱杀
趋化性:对糖、醋、酒液有较强的趋性
27.虫害发生的原因及虫灾防治途径
原因:①虫源和侵入②适宜害虫生存和种群发生的环境因素
虫灾防治途径:①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破坏越冬虫源②生态控制
28.五类防治方法的定义,各防治方法中的代表性措施(如杀虫灯、色板、生物导弹、寄
29.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特点、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系统,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在投入/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之下。

3个基本观点: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社会学观点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即经济受害允许水平和经济受害允许的害虫密度
经济阈值(ET):即害虫达到的某一密度时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国内常将经济阈值称作防治指标,常以害虫密度和受害率表示。

30.具体蔬菜、果树害虫的危害部位及危害特征
蔬菜害虫(菜蛾、菜粉蝶、夜蛾类、菜蚜类)
果树害虫(柑橘螨类、柑橘蚧类、柑橘天牛类、柑橘吉丁甲、柑橘花蕾蛆、食心虫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