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硬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
4.以太网及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局域网标准( ):IEEE802标准集 局域网标准( 续):IEEE802标准集
•IEEE802.1------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IEEE802.3-------以太网 CSMA/CD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4-------令牌总线网 Token-Bus •IEEE802.5-------令牌环网 Token-Ring •IEEE802.6-------城域网 •IEEE802.7-------宽带局域网 •IEEE802.8-------光纤技术 FDDI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802.12------需求优先 •IEEE802.13 ------(未使用) •IEEE802.14 ------电缆调制解调器 •IEEE802.15 ------无线个人网 •IEEE802.16 ------宽带无线接入 •IEEE802.17 ------可靠个人接入技术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mac地址表的形成过程 数据帧的转发/ 数据帧的转发/过滤
地址学习
MAC地址表 地址表 初始的MAC地 初始的MAC地 址表为空 E0: E1: E2: E3:
主机A: 主机 : 00-D0-F8-00-11-11
E0
E1
主机B: 主机 : 00-D0-F8-00-22-22
矿用本安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

科技信息0.引言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及时了解和处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参数,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传统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中,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是RS-485总线、CAN总线或通过电话线的调制传输,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系统的结构,存在传输速率慢,传输距离受限和传输协议标准不统一等缺点,影响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监控系统所要求的实时性,这些系统会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被淘汰。
现代化的煤矿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矿井和全矿区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工业以太网是基于TCP/IP协议的开放式通信网络,是现代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主要通信网络,现代煤矿的信息化平台也应当以以太网为基础发展起来。
而且,现在许多新建矿井已经着手建立以以太网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
传统的矿用以太网交换机设计在10M/100M的传输速率[1],已经不适应煤矿大信息量的传输,快速的千兆级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才能满足现代煤矿信息化平台的要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千兆矿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
1.工作原理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二层,类似于一台专用的特殊计算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和操作系统。
它利用专门设计的芯片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数据包,而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的标准技术,为所连接的两台设备之间提供一条独享的点到点的虚电路,避免冲突,因此,它比同在二层利用软件进行转发的网桥速度快的多[2]。
以太网交换机通过如下功能实现数据包的交换:地址学习: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学习所有连接到其端口的MAC地址,通过监听所有流入的数据帧,对其源MAC地址进行检验,形成一个MAC地址到其相应端口号的映射,并且将这一映射关系存储在其MAC 地址表中。
帧的转发和过滤:当一个帧到达交换机后,交换机通过查询MAC 地址表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H3C交换机方案

H3C S5500-28F-EI交换机产品概述H3C S5500-EI系列交换机是H3C公司最新开发的增强型IPv6强三层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具备业界盒式交换机最先进的硬件处理能力和最丰富的业务特性。
支持最多4个万兆扩展接口,支持IPv4/IPv6硬件双栈及线速转发,使客户能够从容应对即将带来的IPv6时代;除此以外,其出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多业务支持能力使其成为大型企业网络和园区网的汇聚,中小企业网核心、以及城域网边缘设备的第一选择。
产品特点高扩展性保护投资随着用户端速度不断提高,用户最终会使集群千兆链路达到饱和,而能够拥有多条集群10GE链路将是我们的未来发展方向。
H3C S5500-EI系列交换机支持两个扩展槽位,每个槽位支持最大两端口的10GE扩展模块及两端口的CX4扩展模块,在实现千兆汇聚或接入时保留进一步支持10GE的扩展能力,尽力保护用户投资。
IPv4到IPv6的演变是以太网发展的大势所趋,网络设备对于IPv6的支持不仅是简单的可用就行,而是需要达到商用的标准,S5500-EI已经通过了国际最权威的IPv6 Ready第二阶段认证,而且通过了信息产业部严格的IPv6入网测试。
这个系列产品是基于硬件的IPv4/IPv6双栈平台,支持丰富的IPv4和IPv6三层路由协议、组播协议和策略路由机制,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升级。
智能弹性架构H3C S5500-EI系列交换机支持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就是把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IRF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好处:简化管理IRF架构形成之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就以登录统一的逻辑设备,通过对单台设备的配置达到管理整个智能弹性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成员设备的效果,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
简化业务IRF形成的逻辑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算,而随着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原有的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可以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
计算机技术在边防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信息图4软件设计的分层结构图管理模块:通过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完成交换机的配置。
通常用作网络协议的选择和实现,以保证交换机快速,高效的实现数据交换。
本设计中使交换机实现自协商,全双工通信,10/100/1000Mbps 自适应模式。
命令解析模块:主要用来根据需要转发决策和MAC 表,实时计算,实时更新。
以保证交换机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数据交换。
通信协议模块:主要包括协议驱动和协议栈,实现802.1d 、802.1w 、802.1q 等协议以及PING 、ARP 、IP 、TCP 、UDP 等网络协议。
驱动程序:即交换机的底层驱动,负责上层软件(TCP/IP 协议栈和管理软件)和低层硬件系统的信息交换。
也就是把上层软件的管理和配置命令转换为底层硬件系统能识别的格式,同时,设备把底层硬件接收到的控制管理帧和收集到的各种统计信息传递给相应的上层软件处理。
最终,也可以通过RS-232接口和IE 浏览器来设置交换机。
交换机在安装时利用串口控制台或超级终端来设置工作模式,或配置IP 地址。
软件中设计了Web Server 服务程序,用户可以通过IE 浏览器来管理交换机。
5.测试及应用交换机设计完成后,首先在实验室搭建小局域网进行测试。
局域网中计算机上分别装上10M 网卡、10/100M 自适应网卡和10/100/1000M 自适应网卡,利用TCP&UDP 调试工具检测通信状况。
网内所有计算机装上10M 网卡时,查看通信状态为10M ,通信正常;当计算机都装有10/100M 自适应网卡时,查看通信状态为100M ,且通信正常。
当计算机都装有10/100/1000M 自适应网卡时,通信状态显示1G ,通信正常。
而且,设置完成后可以正常上网浏览网页。
这说明该千兆交换机功能正常。
功能测试完毕后,又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交换机连续开机一周,运行稳定,未出现死机和重启现象,而且通信正常。
从整体测试效果看,交换机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交换。
局域网技术复习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1】:1.在10BASET以太网系统中,网卡上用(A)这对双绞线作为数据信息的发送。
A.l-2B.3-4C.3-5D.4-52.1000BASEF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介质是(C)。
A.单模光纤B.多模光纤C.双绞线D.钢缆3.矩阵交换结构的以太网交换机是主要采用(D)的方法实现。
A.软件和硬件B.软件、硬件和控制处理C.软件D.硬件4.100BASETX的全双工以太网段最长距离为(A)米。
A.100B.2KC.185D.5005.描写令牌环网的标准是(D)。
A.802.2B.802.3C.802.4D.802.56.假如网卡中心连接器为ST,请问网络的传输介质为(D)。
A.双绞线B.细缆C.粗缆D.光纤7.10BASET以太网络的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型8.在TOKEN-RING的帧格式中,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的地址是表示(B)。
A.单地址B.广播地址C.组地址D.无效地址9.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同轴电缆一般称为(A)。
A.基带电缆B.频带电缆C.信号电缆D.传输电缆10.如采用中继器来扩展网络,Ethernet最多可用(B)中继器。
A.3B.4C.5D.611.在以太网的帧结构中,前导码的作用主要是(A)。
A.建立同步B.信息数据C.保证传输D.应答信息12.FastIP的主要技术基础是采用(A)协议。
A.NHRPB.RARPC.HROPD.ICMP13.新型结构的高性能L3交换是基于(A)层的网络设备。
A.网络B.数据链路和网络C.数据键路D.传输和网络14.在IEEE802标准系列中,规定今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准是(C)。
A.802.2B.802.3C.802.4D.802.515.传输媒体是计算机数据通信时,收发双方进行数据交换的(A)通路。
A.物理信号B.逻辑信号C.编码信号D.调制信号16.在以太网帧中插入VIA:N头部,头部插在(B)之后。
自考《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考《⽹络系统集成技术》第⼀章——⽹络系统集成概述1.什么是⽹络系统集成?答:⽹络系统集成就是根据应⽤领域的需要,将硬件平台、⽹络设备、系统软件、⼯具软件和相应的应⽤软件集成为具有优良性价⽐的计算机⽹络系统及应⽤系统的全过程。
2.局域⽹⽹络系统的集成模式有哪三类?答:群组模式部门模式企业模式3.简述⽹络系统集成的三个基本⽬标、⽅法和内容?答:三个⽬标:多⽬标性优先性层次性三个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性三种⽅法:独⽴进⾏联合进⾏⽹络系统集成商进⾏监督和考察要点:理论指导技术保证⽹络系统建⽴经验⼯程化的管理测试验收标准4.简述⽹络系统集成的⽣命周期?答:启动阶段——概念阶段(conceive)、计划阶段——开发阶段(develop)、实施阶段——执⾏阶段(execute)、收尾阶段——结束阶段(finish)5.简述⽹络系统集成的步骤?答:⾸先要跟客户沟通得到客户需求,再进⾏需求分析,分析完后进⾏⽅案设计,要进⾏⼀个⽅案论证的过程通过后才能进⾏⼯程的实施。
完⼯后经过反复的测试最后验收,并进⾏后期系统的维护与服务。
6.简述⽹络系统集成项⽬的特点。
答:(1)⽹络系统集成要以满⾜⽤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络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为,⽽是要选择最合适⽤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络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投资,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其本质是⼀种技术⾏为。
(4)⽹络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是⼀项综合性的系统⼯程。
技术是系统集成⼯作的核⼼,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5)性能价格⽐的⾼低是评价⼀个⽹络系统集成项⽬设计是否合理的实施成功的重要参考因素。
7.简述⽹络系统集成的⼯作分解结构模板和WBS的编码设计⽅法?答:⼯作分解结构模板是由项⽬各结构部分组成的、⾯向成果的树形结构。
WBS编码由三位数组成,第⼀位数表⽰出于0级的整个项⽬;第⼆位数表⽰出于第⼀级的⼦项⽬要素(或⼦项⽬)的编码;第三位数是处于第⼆级的集体活动单元的编码。
PTN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

? 包转发率=交换容量(单向)*1.488 ? 交换容量=包转发速率*8*(64+8+12)*2
? 以6100为例: 包转发率=5*1.488=7.44Mpps 交换容量=7.44*8(64+8+12)*2=10G
(*2表示:交换容量全双工,双向)
内部公开▲
ZXCTN 6200简介
Power 1+1
功耗
<1200W
产品定位 汇聚层设备
ZXCTN 9004 主要定位于网络汇聚层,提供大容量的交换能力 提供设备级关键单元冗余保护 ,包括电源板,主控、交换、时钟板 1+1保护等
内部公开▲
ZXCTN 9002
风扇 1+1电源
业务槽位( 2个)
1+1主控交换 时钟
尺寸
482.6*177*560mm(宽×高×深),4U 高,可安装到600mm深机柜
11主控板power11高速业务槽位接口槽位内部公开zxctn9008尺寸48268882560mm20u高可安装到600mm深机柜总槽位数12业务卡槽位81632无槽位限制支持单板混插背板容量252tbps交换容量16tbps包转发率476mppslcd显示显示温度功耗版本等状态功耗2500w产品定位核心层设备zxctn9008主要定位于网络核心层提供大容量的交换能力提供设备级关键单元冗余保护保护交换31保护业务槽位8个11主控板交换时钟11电源交换槽位2个风扇内部公开zxctn9004尺寸48263993571mm可安装到600mm深机柜总槽位数业务卡槽位4816无槽位限制支持单板混插背板容量126tbps交换容量800gbps包转发率238mpps功耗1200w产品定位汇聚层设备zxctn9004主要定位于网络汇聚层提供大容量的交换能力提供设备级关键单元冗余保护保护等业务槽位4个11主控交换时钟11电源风扇内部公开zxctn9002尺寸4826177560mm可安装到600mm深机柜总槽位数业务卡槽位248无槽位限制支持单板混插背板容量630g交换容量400g包转发率119mpps功耗700w产品定位汇聚层设备zxctn9002主要定位于网络汇聚层提供大容量的交换能力提供设备级关键单元冗余保护保护等业务槽位2个11主控交换时钟风扇11电源内部公开zxctn9008硬件体系结构switchingfabricpccpuipmcinternalcommunicationswitchingfabriccardlinecardmmscgeserdesgeserdescpuswitchingfabricipmbclkcpuipmcclkfadtmppbitsserdespowermanagementbusmlvdsmlvdsmlvdslineinterfacecardclkconsolesdgpsspi4ipmcpowerfadtmfanfanlcdlineprocessingcardppgeserdesipmbclkserdeslinecardlineinterfacecardipmbipmbserdesgeserdesclkipmbipmbclkserdescpuipmcclkfadtmppspi4fadtmlineprocessingcardpp时钟支持系统时钟和同步时钟系统内部公开zxctn90049002硬件
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如果网络更小的话,核心层设备可以直接与接
入层设备连接,分层结构中的汇聚层被压缩掉
了,如图13-5所示。
精选课件
20
图13-4 核心层采用冗余高端交换机 图13-5 核心层与接入层连接
核心层
分布层
Si
Si
接入层
图13-4
核心层
接入层
图13-5
精选课件
21
有效地使用分级设计模型的指 导准则如下:
选择最合适需求的分级模型。 不要使网络的各层总是完全网状的。 不要把终端工作站安装在主干网上。 通过把80%的通信量控制在本地工作组内部,
精选课件
14
1.核心层
核心层一般采用高端交换机。对核心交换要求 能提供线速多点广播转发和选路,以及用于可 扩展的多点广播选路的独立于协议的多点广播 协议。而且还要求所选用的核心交换机保证能 提供园区网主干所需要的带宽和性能。
精选课件
15
2.分布层
分布层也叫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之 间的分界点。该分层提供了边界定义,并在该 处对潜在的费力的数据包操作进行处理。
精选课件
31
如图13-6所示便是一个网络的 布线方案结构图。
精选课件
32
13.2.6 安全设计
从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数据受 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更改、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主要考虑安全对性和安全机 制,安全对象主要有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 据库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信息介质安 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
路由器地址
客户机网段
192.168.1.10 192.168.2.10 192.168.3.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负 载 也 成 比 例 地 增 加 。 其结果是性 能 明 显 下 降 , 扩展性 不好。 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采用如图 $ 所示的分布式 的结构。 这 种 分 布 式 结 构 支 持 线 速 性 能 并 可用 编 程 来 满 足 各 种 应 用 。每 个 交 换 引 擎 独 立 地 进 行 包 转 发 决 定 , 通 过片内缓存和片外内存相结合来实现优先队列和调度 策略。由于每个交换引擎都带有自己独立的内存, 避免 了共享式存储器结构中交换引擎对内存的争用,并减 少了包在总线上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包通过直接进入 交换引擎查找地址表, 经过 $ 次 或 不 通 过 总 线 而 到 达 输 出端口。
交换总线
!
交换机硬件体系结构的选择
传统的交换机体系结构采用的是交叉矩阵或共享式
存储器, 但 在 实 际 运 行 中 性 能 都 不 太 理 想 。交 叉 矩 阵 结 构 引入了难以管理的延迟、 抖动和争用, 影 响 了 !" 组 播 等 应用的性能。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不充分。存储器在所有的端口中 间静态分配,无论它们是一直活动的 还 是 只 在给 定 时 间 里 需 要 存 储 器 , 缓 冲 区都会 在 一 个 数 据 突 发 期 内 很 快 用 光, 从 而 导 致 不 必 要 的 数 据 重 传 。 #&%
!"$ 管 理 模 块 的 功 能
管 理 模 块 可 在 D2 位或 T0 位 的 !"# 中 选 择 , 以 相 应 的测试板为参照, 经过必要的裁减和调整, 便可以制作出 管 理 模 块 。 交 换 模 块 和 管 理 模 块 之 间 通 过 !"# 接 口 相 互 通 信 , 完 成 管 理 信 息 的 交 换 。 在 选 择 外 部 !"# 上 有 极 大 的 灵 活 性 。 当 前 可 供 选 择 的 !"# 有 :%’%@%+* 1UU 、 =6.
硬件纵横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硬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
武 汉 华 中 理 工 大 学 电 子 与 信 息 工 程 系 !"#$$%"& 马 涛 石冰心 杨树堂 曾庆徽
摘
要: 从体系结构的选择、 交换机的组成框架、 驱动程序的设计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快速以 体系结构 驱动程序 实时操作系统
太网交换机硬件的总体设计。 关 键 词 : 快速以太网交 换 机
《 微型机与应用》 !""# 年第 $ 期
$<
—
硬件纵横
所示。这种结构编程灵活、 可提供高层服务、 允许软件升 级; 由于采用了专用网络交换器件, 使运行速度较快、 批 量生产成本较低、 性能价格比好。
!"# $%&’(%)*+,
护、 数据包的缓冲及操作所需数据结构的存取。 内 存 中 地 址 表 的每 个 表 项 为 T0 位 , 其 中 包 括 01 位 与该地址有关的交换引擎号及其端口号以及 :9! 地 址 、 其它辅助信息。 地 址 表 最 长 可 达 1P 项 即 包 含 1P 个 单 播
3>:?&< .@*)<AB(CB@ $D EF*G,
交换机组成框图
图 2 为 采 用 -*+(+B%
.BAJ)%+%KL 公 司 的 2 个
-.01232 交 换 芯 片 实 现 20 个 3>: 端 口 和 2 个 3>: M 3>>: 自 适 应 端 口 的 快 速 以 太 网 交 换 机 。交 换 机 的 组 成 部
!"! 交 换 引 擎 和 分 布 式 内 存
图2
换引擎, 其它设备也将执行同样的填表操作。在进行包
-./01232 32 :== 3>>:?&< "HI 7689:
7689:
交换时, 从某个端口收到包的交换引擎利用包中的目的 地址检索自身的地址表。如果在表中找到了该地址, 便 将该地址所对应设备的特定端口作为目标进行包交换。 如果未找到这个地址, 则将该包作为未知包处理执行广 播操作。 消息交换协议交换引擎所执行的交换可分为 2 种, 一种是同一设备内不同端口之间的交换,且交换在交换 引擎内部进行, 无须消息交换协议; 另一种是不同设备之 间 的 交 换 。此 交 换 则 需 利 用 消 息 交 换 协 议 , 经 过 "!= 总 线 进行交换。
97=! 交 换 引 擎 , 采 用 基 于 硬 件 的 :9! 地 址 映 射 加 速 了
数据包的传送。 交换引擎有如下特点: $3, 基 于 工 业 标 准 的 每 个 交 换 引 擎 可 直 接 连 到 "!= 总 线 上 。$2, 利 用 "!= 总 线 , 特 定 消 息 交 换 协 议 , 在 无 须 !"# 干 预 的 情 况 下 , 交 换 引 擎 之 间 可 无 缝 连 接 并 交 换 包 。 $D, 先 进 的 地 址 学 习 与 识 别 机制, 每 个 交 换 引 擎 可 识 别 多 达 1PQ 个 单 播 :9! 地 址 以 及 任 意 多 个 组 播 和 广 播 :9! 地 址 。 $0, 可 通 过 !"# 干 预 方式, 将 交 换 的 包 送 给 !"# 进 行 处 理 。 $R, 交 换 引 擎 为 其 每 个 端 口 提 供 若 干 统 计 计 数 器 , 以 支 持 :=Q 和 7S:" 的 网管功能 。 可动态 $T, 交 换 引 擎 各 端 口 具 有 自 动 协 商 能 力 , 地 设 置 半 双 工 及 全 双 工 和 3>:?&< 或 3>>:?&< 操 作 方 式, 以便与终端主机接口匹配。 交换方式完成用户信息包的交换是交换机的基本功 能。 交换的速度是决定交换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在一个完 全由交换引擎构成的以太网交换机中,通过消息交换协 议, 可 以 高 效 率 地 执 行 包 的 交 换 。消 息 交 换 协 议 主 要 是 靠 交换引擎的硬件来实现的。
:9! 地 址 。 每 当 交 换 引 擎 学 习 到 一 个 新 的 :9! 地 址
时, 便将该地址及其相应的设备号与端口号填入自身的 地 址 表 中 。同 时 该 设 备 还 要 利 用 消 息 通 知 系 统 中 其 它 交
456 -./01232 32 :== 3>:?&< .@*)<AB(CB@ $D EF*G, ;*<’ :== 3>>:?&< "HI
"
交换机的组成框架
交换机的组成主要分为交换板和管理板二部分。其
中 单 独 的 交 换 板 可 实 现 一 个 无 管 理 交 换 机 的 功 能 。通 过 可选的管理板可以实现许多基于软件的功能。 目 前 大 多 数 交 换 机 产 品 均 采 用 9!*- 和 -!*- 高 性 能 通 用 微 处 理 器 :;*!- 网 络 交 换 芯 片作 为 核 心 结 构 , 如图 & —
通常所说的“ 三网合一” 或“ 统一网络” 是将 语 音 通 信 网络、 视 频 通 信 网 络 及 数 据 通 信 网 络 汇 集 到 统 一 的 !" 网 络 。在 这 种 统 一 的 !" 网 络 中 , 交 换 机 和 路 由 器 是 网 络 互 连 的 核 心 设 备 。本 文 从 硬 件 体 系 结 构 的 选 择 、 交换机的组 成框架、驱动程序的设计等方面来分析快速以太网交换 机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图$
分布式交换结构
一 般 每 个 交 换 引 擎 可 独 立 处 理 一 定 数 量 的 $+, 或
$++, 端 口 。每 增 加 $ 个 交 换 引 擎 则 支 持 的 端 口 数 目 成 倍
增 加 。各 个 交 换 引 擎 间 使 用 特 定 消 息 传 送 协 议 来 相 互 通 信, 如: 地址表的升级和更新信息在各个交换引擎间高速 转 发 。 通 过 工 业 标 准 "-! 总 线 来 扩 展 支 持 和 提 供 与 管 理 板之间的连接。 这种体系结构可实现高速数据通信流量,在时钟频 率 为 ..,/0 时 , 背 板 带 宽 可 达 &1$2345#..,/06’&3785% , 并可通过多片级联来支持更多端口, 支持热插拔, 并可通 过扩充支持消息协议来支持更多的应用。
012XX 含 有 一 个 简 单 的 机 制 来 阻 止 HY4 阻 塞 。 接 收 缓 冲
区 和 传 送 队 列 在 689: 中 分 配 。 接 收 缓 冲 区 空 间 分 成 R32 块 或 2>01 块 ( 每 块 3ZRPQ ) 分配给每一端口, 足 以 放 下 最 大 的 以 太 帧 。这 可 通 过 发 送 队列传送一个指示到内存分配机,将一个单播数据包转 发 到 !"# 端 口 。 传 送 给 !"# 的 包 还 有 组 播 包 、 未 知 包 、 所 需 监 听 的 端 口 的 所 有 包 。将 一 个 单 =-:" 包 、 Q"6# 包 、 播 数 据 包 转 发 到 !"# 端 口 的 顺 序 是:
存储器 交换引擎 端口
存储器
交换引擎 端口
存储器
交换引擎 端口
存储器
交换引擎 端口
!" 组 播 实 现 困 难 即 严 重 的 阻 塞 问 题 。
由多个出端口决定的入站通信量必须被多次复制并放在 多个存储器位置。 #’% 线 路 头 部 阻 塞 即 在 网 络 中 央 的 拥 塞 。 当分组的目标是一个接收忙的端口时,该分组经常会遇 到“ 线路头部阻塞” 。因 为 其 目 标 是 一 个 非 活 动 接 收 端 口 , 基于端口的入站缓冲使线路头部阻塞在网络中产生人为 的、 不 必 要 的 拥 塞 。交 叉 矩 阵 存 储 器 提 供 静 态 的 存 储 器 池 存在线路头部阻塞等问题, 很 难 提 供 可 靠 的 ()* 支 持 。使 用这种结构的交换在端口对端口的基础上,经常会限制 对有优先权的通信过程的处理能力。 共享式存储器体系结构是基于总线的。这种结构克 服了交叉矩阵交换的某些限制。在共享存储器总线结构 中, 通过一个共享的总线接入中央存储器, 这样就取消了 基于端口的存储器,与交叉矩阵交换相关的端口线路头 部阻塞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使用系统存储器的效率 很 高 。但 这 种 结 构 需 要 大 量 昂 贵 的 内 存 , 并依靠一个中央 交换引擎, 随着端口数增加, 内存消耗量和中央交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