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生物教师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3.教学的重难点依据: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依据:规范操作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所以教学难点是: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二.关于学法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是很强。

2.学法运用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确立的学法主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形式。

三.关于教法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1.显微镜、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写有“上”字的玻片2.课前将每台显微镜找到木本植物茎横切片的物像。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能力目标: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演示、自学引导法、演示法、合作交流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时长:1课时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写有“e”字的永久装片,擦镜纸,纱布等实验用品2学生准备:提前完成练习册P18自主预习部分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1、问题导入: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细胞)你想了解吗?可是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我们用什么仪器来观察细胞呢?2、导学新课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对显微镜的构造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师:介绍一下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先用2分钟时间对照显微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看谁记得准。

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显微镜的零部件名称,并介绍其功能。

师:介绍使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示范并讲解注意事项。

生:同学以2人一组尝试各自使用一次显微镜。

师:简单点评同学们在使用显微镜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师生:师生共同总结出下面的结论:1、观察的材料必须透明,形成的是倒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放大的倍数越高像就越大,看到的数目就少。

4、像偏向左方就向左移动玻片,像就被移到了中央。

七、课堂小结:强调实验的关键步骤。

同时出示歌诀记忆法: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首先,我会讲解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如物镜、目镜、载物台、调焦装置等。接着,我会阐述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光学显微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然后,我会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等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如保护镜头、避免强光直射等。
4.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线上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将讨论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提交给老师。
5.阅读一篇关于显微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的拓展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并撰写一篇阅读心得,字数不少于300字。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b.终结性评价:以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显微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放大镜下的蚂蚁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观察更微小的生物结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使用显微镜”。接着,我会追问:“那你们知道显微镜是如何工作的吗?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结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我会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显微镜和生物玻片标本,让学生按照刚才讲解的方法,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在观察过程中,我会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心得。此外,我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解答,如“你观察到了哪些生物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特点?”等。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学分析(一)地位、作用因为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课程理念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练习使用显微镜。

2、过程与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三)重点、难点:1、重点:显微镜的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依据: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学能力。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物象的同时,右眼睁开)。

依据:这是个“习惯养成”问题,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所以,是难点。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他们还没有上过生物课,生物实验能力差,但是,上实验课的热情却很高。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通过读第二单元开篇语;(2)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演示辅导和“小先生”辅导为辅;(4)小组竞赛;(5)练习;(6)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方法、1、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法。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多媒体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小先生”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学生比较感爱好的话题,但是如何观察却不知道,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并回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回纳整合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熟悉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留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回纳植物细胞结构。

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细胞实验,不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装片观察,而且学生也从未看到过细胞。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依据:能否回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并绘制出植物细胞结构图的条件。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看,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温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进。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设疑质疑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身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温习、展示导进、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温习提问与情境导进: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3、观察老师预备好的玻片标本,挑起学生观察微小细胞的欲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课件(共21张PPT)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爱护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
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二、教法设想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 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 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 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 的方法。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1021 .8.10T uesday , August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5:38:3315 :38:331 5:388/1 0/2021 3:38:33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015:38:3315 :38Aug -2110- 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5:38:3315:3 8:3315:38Tues day , August 10, 2021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各位评委教员: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生物教员xx,明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运用显微镜»。

下面,我从教材剖析、学法、教法、课前预备和教学进程五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停止说明。

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讨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运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艺之一,学习看法、运用显微镜是先生在前面进一步从微观看法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规范〔实验稿〕的规则,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的为:〔1〕知识目的:阐清楚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才干目的: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的: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保护显微镜。

3.教学的重难点依据:先生可以独立操作运用显微镜是必需具有的生物技艺,确立教学重点为:显微镜的运用方法,先生独立操作才干的培育。

依据:规范操作是先生入手才干的培育,需求重复强化练习,所以教学难点是:规范运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明晰的物像。

二.关于学法1.学情剖析七年级的先生还是处于一个生动好动的年龄,思想生动,乐于入手,但实验操作才干没有失掉充沛的锻炼,不是很强。

2.学法运用由于兴味是先生最好的教员,所以确立的学法主要有:入手实际、自主学习、协作探求、小组竞赛等方式。

三.关于教法由于本节课内容比拟笼统,让先生直接入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点法,经过教员的演示与指点使先生明白规范操作的方法。

四.课前预备1.显微镜、草本植物茎的横切片、写有〝上〞字的玻片2.课前将每台显微镜找到草本植物茎横切片的物像。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及部分结构作用。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三、课前准备:1.搜集显微镜的相关图片以及操作显微镜的相关视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写有“上”字的玻片和写有“上”字的不透明纸片,写有六个部分功能的小纸条。

四、教学流程:1.导入:这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和他制作的复合式显微镜,他正是用这台显微镜第一个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吧。

(播放视频:罗伯特·胡克)这就是罗伯特·胡克的著作《显微图谱》,这些就是在这本书中记录的他依据观察到的各种生物所绘制的图片。

据说,罗伯特·胡克因为绘制这些图片,绘画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显微镜的使用,为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是我们科技不断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显微镜怎么使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2.显微镜的结构从发明显微镜至今400多年来,显微镜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放大倍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百分之一毫米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的细菌和病毒的图片,(细菌病毒图片)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是这种普通光学显微镜,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果肉细胞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练习使用显微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的内容,也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成为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因此,"练习使用显微镜",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用法
依据:认识显微镜的结构,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依据:规范操作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强化练习。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获得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三维教学理念,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选择了讲授法、演示、分组实验法等教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动手实践法、小组竞赛法等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分组竞赛)→展示交流→课堂总结”等程序进行
(一)、导入新课:对于这一环节我采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显微镜下一滴水"的视频导入让学生们了解到一滴水中世界,竟如此丰富多彩,认识到显微镜世界的奇妙,对于这一环节是我的第一个创新点。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明确要想自己也能找到清晰地物像,就必须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入显微镜的学习。

激发
学生想亲自操作使用显微镜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显微镜的构造(3分钟)
学生二人一组在教师指导带着如下4个问题看书
1、显微镜有哪些部件构成
2、显微镜的各部件有何作用
3、如何使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更大些呢怎样计算放大倍数
.
4、反光镜有两个面,何时使用平面镜,何时使用凹面镜为什么
学生通过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如图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自学完成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检查预习效果,同组成员互查,教师以开火车形式抽查,教师对关键部分进行讲解,如图2。

设计意图:给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使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教学中观看视频《显微镜的使用》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形象生动的特点,让学生先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视频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也为中考实验奠定了基础。

.
2.教师演示图3,使用显微镜多媒体课件同步展示如图4。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落实教学重点.
|
(三)学生练习(分组竞赛)
练习使用显微镜(图5)
竞赛一:比一比哪个小组叙述的操作步骤最准确(每组派一名同学)
竞赛二: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要求:(观察“上”字玻片)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探究是本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以小组合作、小组竞争方式来达到本节课目标的实现及重难点的突破。

4.展示交流秀一秀
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做《大家来找茬》如图6(10分钟),以小组讨论,教师评价的方式归纳出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这是我的第二个创新点,在这些活动中我侧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
5.课堂总结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观察到的物像展示出来,学生总结。

如图7。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初次使用显微镜,对看到的图像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实验室条件有限,因此,我加入了自己的一点创意,直接使用手机镜头对准目镜镜头拍照,然后将图片上传至电脑,向学生展示,这是本节课第三个亮点。

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分组积分表使大家合作意识更加增强,如表1.
五、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能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且能规范操作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本节课的优点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大都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

以小组为单位对显微镜进行学习、交流、展示并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时间紧张,教学组织需要严谨。

可以使用课余时间。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