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增加辅食一定要从稀到稠

合集下载

婴儿添加辅食原则

 婴儿添加辅食原则

婴儿添加辅食原则[夏季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婴儿添加辅食原则一是要注意食品的卫生。

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往往难变质,细菌滋长。

如果就是宝宝的辅食那么就要特别注意一定必须新鲜的,现食料喝,不要喝隔天的饭菜或者上一顿剩去的饭菜。

因为宝宝还不大,肠胃系统还没发育全然,加之抵抗力比较高,所以如果不出心喝什么不整洁的食物就很难引发消化道疾病。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整个过程的卫生。

二是要多给宝宝喂水。

正常来说婴儿体内水的比重比大人的高,夏天天气热宝宝难流汗就可以损失很多水分,所以宝宝对于水分的市场需求就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通常必须内要两个小时就给宝宝喂食一次水,如果真的宝宝的嘴唇和尿比较太少的话可以多喂食些水。

但是必须特别注意一次不要喂食太多,可以减少喂食水的频率。

除了必须特别注意的就是不要给宝宝喂食市面上所谓的果汁饮料,这适宜辅食期的宝宝食用。

三是夏天不要断奶。

夏天天气炎热,宝宝体内的胃酸等消化液排泄相对较太少,食欲减少,不香甜可口东西,这就是很正常的。

但是在这个时期最出色就是不要给宝宝断奶,因为宝宝食欲不好,营养的补足就无法妥当,而母乳中的营养较为全面,而且还所含抗体,可以防治疾病。

所以如果就是必须给宝宝断奶最出色挑选比较凉爽的天气,而且必须使宝宝的饮食生活平衡了才比较不好展开。

四是要调整饮食结构。

夏天无法像是冬天一样喝,最出色就是增加肉类的摄入,多给宝宝准备工作一些温和的辅食,比如说蔬菜泥等,如果宝宝还吃,则可以通过发生改变食物的造型使宝宝讨厌。

而主食最出色就是多清心,比如说小米粥或者大米粥等等。

1、从少量到多量:以添加鸡蛋黄为例,开始添加的时候应从1/5或1/4加起,历经1—2周,可加至一个,让宝宝的胃肠道功能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2、由一种至多种:在1—2天之内,给宝宝所提食物的种类不必少于两种,必须先使宝宝对相同种类、相同味道的食物存有一个逐渐、循序渐进的拒绝接受过程。

3、由稀到稠:米汤→米粉→米糊→米粥→软饭→成人吃的米饭(以大米为例)。

宝宝辅食策划书3篇

宝宝辅食策划书3篇

宝宝辅食策划书3篇篇一宝宝辅食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宝宝的成长,需要逐渐引入辅食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然而,对于许多新手父母来说,如何为宝宝准备合适的辅食是一个挑战。

因此,我们制定了这份宝宝辅食策划书,旨在为父母提供科学、合理的辅食添加建议和方案。

二、目标受众本策划书的目标受众主要为宝宝家长或照顾者,包括新手父母、祖辈等。

三、策划内容1. 辅食添加时间宝宝能够独坐对食物感兴趣,看到大人吃东西会张嘴或伸手挺舌反射消失2. 辅食添加原则由少到多: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辅食的量。

由稀到稠:从液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

由单一到多样: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观察宝宝的反应,适应后再添加其他食物。

由细到粗:随着宝宝的咀嚼能力发展,逐渐将食物加工得更粗糙。

3. 辅食添加顺序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红肉、蛋黄等,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添加蔬菜和水果,可选择南瓜、胡萝卜、香蕉、苹果等。

添加蛋白质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4. 辅食制作方法蔬菜泥:将蔬菜洗净煮熟,然后用搅拌器或勺子压成泥状。

水果泥:将水果去皮去核,用搅拌器或勺子压成泥状。

肉泥:将肉类煮熟,然后用搅拌器或勺子搅碎。

蛋黄泥: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用勺子压碎成泥状。

5. 注意事项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避免给宝宝食用过期或不新鲜的食物。

逐渐增加辅食的质地和口味,让宝宝适应不同的食物口感和味道。

避免给宝宝喂食过甜、过咸或刺激性食物。

每次喂食后,要给宝宝喝适量的水,以清洁口腔。

6. 辅食工具推荐搅拌器或食物料理机:用于制作辅食。

蒸锅:用于蒸煮蔬菜和肉类。

刀具和砧板:用于切菜。

餐具:适合宝宝使用的碗、勺子、杯子等。

四、推广方式1. 社交媒体宣传: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宝宝辅食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2. 线下活动:举办宝宝辅食制作讲座或亲子活动,邀请专家现场讲解辅食添加的知识和技巧,并提供辅食制作示范。

3. 口碑传播:通过提供优质的辅食产品和服务,让客户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客户。

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原则(1)从少到多,如蛋黄从1/4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3天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

2)由稀到稠,米汤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软饭。

(3)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5)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

2.辅食添加时间安排(1)4个月后先从晚餐开始,先加辅食后喂奶,按上述原则进行,根据孩子情况,一般1个月后,晚餐可完全由辅食代替。

(2)6--7个月,晚餐逐渐由辅食代替同时,从中餐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到第9个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或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辅食,孩子可由5次喂奶改为3次喂奶,早晨5--6点一次,晚上9--10点一次,中午1--2点一次即可。

(3)一周岁可基本过渡到以粮食、豆类、肉蛋、蔬菜水果为主的混合饮食。

3.添加辅食方法(1)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进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训斥、打骂孩子,并先做好准备,如给孩子洗手、围餐巾、使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2)从一勺开始: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都从小量开始,用小勺挑一点食物,轻轻放入宝宝嘴里,待宝宝吞咽后再取出小勺。

(3)观察反应:每次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有无拉稀和未消化的食物,如孩子加辅食后拉稀或有食物原样排出,应暂停加辅食,过一两天后,孩子状况较好又可进行,孩子不吃不要强迫,下次再喂。

不吃某种食物,并不等于以后不吃,应多试几次。

尽可能使食物多样化。

4.辅食添加顺序: 4--5个月:鸡蛋黄、稀粥、豆制代乳粉、菜泥、胡萝卜、果泥、肉汤。

6--8个月:蛋羹、豆腐、肝泥、鱼泥、瘦肉未、稠粥、烂面、饼干、碎菜、碎水果。

别忘了给宝宝添加辅食:无论是母乳喂养或牛乳喂养的宝宝,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较好,但是到后半年母乳或牛乳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为此应给宝宝添加含热量高的固体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也就是常说的辅食,以保证宝宝继续良好地生长发育。

如何科学添加辅食科普文

如何科学添加辅食科普文

如何科学添加辅食科普文辅食添加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如何科学地添加辅食却是一门学问。

下面我们将从辅食添加的原则、注意事项、推荐食物和添加顺序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添加辅食。

一、辅食添加原则循序渐进:初次添加辅食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无过敏或不适症状,再逐渐加量。

种类多样化:辅食的种类应尽量丰富多样,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保持适量:辅食的量要适当,不可过多或过少,要根据宝宝的食量和需求进行调整。

二、辅食添加注意事项注意卫生:在给宝宝制作和喂食辅食时,要确保食物的卫生,避免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选择合适的时间:初次添加辅食最好在白天,方便观察宝宝的反应。

避免在宝宝生病或接种疫苗后的一周内添加新的辅食。

关注过敏反应:在添加新的辅食时,要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呕吐、腹泻等。

如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三、推荐食物蔬菜:胡萝卜、南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是不错的选择。

水果:苹果、香蕉、梨等常见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宝宝的健康有益。

谷物:米粉、燕麦、小麦胚芽等谷物制品是宝宝辅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能量和膳食纤维。

肉类:鸡肉、猪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四、添加顺序从单一到多样:初次添加辅食时应从单一食物开始,逐渐引入多种食物,以增加宝宝的味觉体验和接受度。

先稀后稠:辅食的质地应从稀糊状开始,逐渐增加稠度,以适应宝宝的吞咽和消化能力。

先素后荤:初次添加辅食时,建议先从蔬菜和水果开始,逐渐引入肉类等较为复杂的蛋白质食物。

尊重宝宝的意愿:在给宝宝喂食辅食时,应尊重宝宝的意愿和需求,不可强迫喂食。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和自主进食的能力。

总之,科学地给宝宝添加辅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注意食物的卫生、过敏反应等问题。

同时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

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

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合理的饮食,而辅食的引入是宝宝饮食发展的重要阶段。

正确的引入辅食和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宝宝辅食的引入和时间表,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为宝宝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一、宝宝辅食的引入1. 引入时机宝宝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通常在4-6个月时,宝宝的胃肠功能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开始引入辅食。

然而,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发育状况来决定引入辅食的时机。

2. 引入顺序宝宝的辅食引入应该从稀糊状的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细腻的食物。

一般来说,宝宝的辅食引入顺序如下:(1)米粉或米糊:米粉或米糊是宝宝辅食引入的第一步,可以选择添加母乳或配方奶制成。

(2)蔬菜泥:在宝宝适应米粉或米糊后,可以引入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

注意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蔬菜。

(3)水果泥:宝宝适应蔬菜泥后,可以引入水果泥,如苹果泥、香蕉泥等。

同样,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水果。

(4)肉类:在宝宝适应蔬菜和水果泥后,可以引入肉类,如鸡肉泥、鱼肉泥等。

肉类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蛋白质和铁元素。

(5)谷类:最后引入谷类,如小米粥、燕麦粥等。

谷类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

二、宝宝辅食的时间表1. 4-6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主要以米粉或米糊为主,每天一次,可以选择在早上或下午进行。

开始时,每次喂食量应该控制在1-2勺,逐渐增加至4-5勺。

2. 6-8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两次,早上和下午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可以引入蔬菜泥和水果泥。

每次喂食量逐渐增加至6-8勺。

3. 8-10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三次,早上、中午和下午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蔬菜泥和水果泥,可以引入肉类。

每次喂食量逐渐增加至8-10勺。

4.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引入可以增加到四次,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各一次。

除了米粉或米糊、蔬菜泥、水果泥和肉类,可以引入谷类。

辅食喂养顺序

辅食喂养顺序

辅食喂养顺序一、如何给宝宝开始加辅食第一、辅食品种要从一种到多种:宝宝消化能力非常薄弱,每接受一种新的食物都需要一个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尤其在刚刚为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的品种越单一越有利于宝宝消化,而且从一种辅食开始添加还利于观察出宝宝对此种食物的接受能力,是否有过敏的情况发生。

因此,建议妈妈为宝宝先选择一种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辅食,待尝试3~7天,宝宝排便正常消化良好后,再尝试添加另一种食物。

第二、辅食添加量要从少到多:在添加一种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少量开始添加,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对这种食物适应的很好就突然加大食量,这同样会增加宝宝胃肠的负担。

宝宝刚开始吃辅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作为一餐解决饥饿的问题,而是让宝宝接受一种新食物,例如妈妈们经常给宝宝添加的鸡蛋黄,我们可以从1/4甚至1/8开始添加,3~7天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到1/2或1/3个蛋黄,依此规律逐渐增加至一个。

第三、辅食质地要从稀到稠:宝宝消化系统十分娇嫩,出生后所能接受的只有母乳或奶粉等流食,甚至妈妈饮食过油腻或奶粉冲调的过浓,都不能很好的消化而出现奶瓣或腹泻等不适。

因此,为宝宝所添加的辅食也要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为半流食、软食最后到接近成人的食物,例如菜水、菜泥、碎菜;果汁、果泥、果肉;米汤、米糊、稀粥、稠粥等,这样可以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减少肠胃负担。

第四、辅食制作要从细到粗:宝宝学习吃东西大致遵循从吞咽、舌碾、牙床咀嚼到牙齿咀嚼的一般规律过程,如果过早添加粗糙、颗粒大的辅食就会增加宝宝吞咽难度也不易消化,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拒绝吃此类食物,因此,妈妈为宝宝制作的辅食,要从口感细腻、颗粒较小的食物逐渐过渡到颗粒较大或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以便于培养宝宝吞咽功能,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宝宝今后接受成人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接受辅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不要深怕宝宝营养不足而迫不及待的添加各种新食物,这对宝宝的消化功能是个极大的挑战。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小儿辅食添加是指在宝宝已经逐渐适应了纯母乳或是奶粉喂养后,逐渐添加一些固体食品,以增加营养和满足宝宝成长发育的需要。

但是,在添加辅食时,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和健康。

以下是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1.逐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需要逐渐进行,首先需要先从少量开始,如果宝宝适应后再逐渐增加。

刚开始每次添加的辅食量以几勺为宜,再根据宝宝的食欲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

2.选择新鲜食材辅食的选材也很重要,最好选择新鲜的食材,做成浓汤或是泥状的食物。

比如可以选择煮熟或是蒸熟的三文鱼、鸡肉、鲫鱼等食材,再把它们磨成泥状或是混合在米饭中服用。

3.多种食材搭配除了单一的肉类和蔬菜外,宝宝的食谱还应该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食材,如谷物、豆类、水果等。

多种食材的搭配可以保证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还可以避免过多的某种营养素。

4.注意营养均衡小儿辅食的添加,需要注意营养均衡,根据宝宝的年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营养需求进行搭配。

比如,0-6个月的宝宝可以添加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食品,但是需要避免添加鸡蛋、鲜奶等食品。

5.忌口和饮食限制小儿辅食的添加也需要注意忌口和饮食限制,以避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比如,一些蜂蜜、酱油、盐等食品不适合宝宝或是需要少量使用,宝宝还需要遵守一定的饮食限制,如不能食用辣椒、生冷等食物。

6.避免添加添加剂小儿辅食中最好不要添加人工添加剂,如防腐剂、调味剂、色素等,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可以选择没有添加人工添加剂的有机蔬菜和水果,或是自己动手做辅食。

7.逐渐适应固体食物在宝宝逐步增加辅食的同时,也需要逐渐适应固体食物,如自己抓着吃的饼干、水果、肉条等。

这些固体食物可以激发宝宝吞咽和咀嚼的功能,促进口腔的发育,同时也可以让宝宝有良好的吃饭习惯。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原则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原则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添加辅食的原则: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新食物的适应能力弱,易发生消化、吸收紊乱,因此添加补充食物时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

1.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如添加蛋黄可以从1∕4个开始,观察婴幼儿令人和大全,如果在4-5天内都正常,则可增加到1∕2,以后再增加到1个。

同样先喂养米汤,再喂稀粥,稠粥到烂饭。

蔬菜则先喂菜泥,再是碎菜。

2.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

新食物要一样一样添加,每一种食物需要试吃4-5天,如试吃期间无厌食、过敏、腹泻等情况,则可再试另一种食物。

这样除了能了解婴幼儿是否能耐受这种食物外也能确定何种食物会引起过敏。

3.在婴幼儿健康时添加。

婴幼儿患病时,食欲常减退,消化能力也有所下降,此时添加新食物,常使婴幼儿不能适应。

4.要用小匙喂。

因为添加食品的同时,也是训练婴幼儿用匙、吞咽和咀嚼的能力。

尤其是纯米粉类不应该与奶粉调配后放在奶瓶中让婴幼儿吸吮。

小匙应适合婴幼儿口形,并采用比较浅、平的小匙。

5、当婴幼儿熟悉一种食物后仍然要保持进食的频率。

如当婴幼儿习惯蛋黄后又添加了菜泥和鱼泥,但蛋黄仍要经常吃。

6.泥状食品的味道要清淡不宜信用过量糖、盐和化学添加剂,更不主张用味精,会破坏锌的吸收。

7.要坚持试喂。

当婴幼儿开始吃一种新食物时,会本能地用舌头将食物推出或恶心,这并不表示婴幼儿不喜欢吃,而只是他自身的一种保护动作,因此,只要经常坚持喂,待婴幼儿熟悉后就会接受。

8.不强迫婴幼儿进食。

9.吃流食或泥状食品不宜过长。

会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10.不可很快让辅食替代乳类。

11.选择食物,尽量选当地当季盛产的蔬菜水果。

婴幼儿对食物的爱好和适应能力有圈套的个体差异,因此,补充食品添加的月龄、数量,增加的快慢也应因人而异,灵活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宝宝增加辅食一定要从稀到稠,从素到荤,让宝宝慢慢适应!下面为大家介绍22种辅食制作方法,相信总有一款是你的宝宝的最爱!
1.米粉
原料:1匙米粉,温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2.米汤
原料:大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g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维生素B等。

3.鱼泥胡萝卜泥米粉
原料:河鱼或是海鱼,胡萝卜
做法:选择河鱼或是海鱼,蒸熟,取出肉,并小心将鱼刺全部除去,压成泥即可。

将做好的少量鱼泥,连同胡萝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4.蛋黄泥
原料: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适量开水或配方奶调匀即可。

最初要从1/8个蛋黄开始,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补充宝宝逐渐缺失的铁,蛋黄中的铁含量高,同时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6.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7.牛奶红薯泥
原料:红薯1块,奶粉1勺
做法:将红薯(马铃薯)洗净去皮蒸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

奶粉冲调好后倒入红薯(马铃薯)泥中,调匀即可。

8.鸡汤南瓜泥
原料:鸡胸肉1块,南瓜1小块
做法:将鸡胸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将鸡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

将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锅内蒸熟,用勺子碾成泥。

当鸡肉汤熬成一小碗的时候,用消过毒的纱布将鸡肉颗粒过滤掉,将鸡汤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鸡肉富含蛋白质,南瓜富含钙、磷、铁、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

9.肉末茄泥
原料:圆茄子1/3个,精肉末1勺,湿淀粉少许,蒜1/4瓣,盐、麻油少许
做法: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湿淀粉和盐搅拌均匀,腌20分钟。

圆茄子横切1/3,取带皮部分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内,将腌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上锅蒸至酥烂,取出,淋上少许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利于小儿补充钙质。

10.青菜汁
原料:青菜
做法:将一碗水在锅中煮开,洗净的完整的青菜叶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切碎约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钟。

将锅离火,用汤匙挤压菜叶,使菜汁流入水中,倒出上
部清液即为菜汁。

11.南瓜汁
原料:南瓜100g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南瓜用勺压烂成泥。

在南瓜泥中加适量开水稀释调匀后,放在干净的细漏勺上过滤一下取汁食用。

南瓜一定要蒸烂。

也可加入米粉中喂宝宝。

12.肉末粥
原料:新鲜猪肉
做法:将肉整块煮烂,取出剁烂成末。

将适量肉末加入菜粥或烂面条中煮沸后食用。

13.香蕉粥
原料:香蕉1小段、奶粉2勺
做法:将香蕉剁成泥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边煮边搅拌,成为香蕉粥。

奶粉冲调好,待香蕉粥微凉后倒入,搅拌匀。

功效: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和镁,其他维生素和糖分、蛋白质、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此粥不仅是很好的强身健脑食品,更是便秘宝宝的最佳食物。

14.牛奶蛋黄米汤粥
原料:米汤半小碗,奶粉2勺,鸡蛋黄1/3个
做法:在烧大米粥时,将上面的米汤盛出半碗;鸡蛋煮熟,取蛋黄1/3个研成粉。

将奶粉冲调好,放入蛋黄、米汤,调匀即可。

功效: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小儿生长和大脑发育有好处。

15.鲜玉米糊
原料:新鲜玉米半个
做法:用刀将玉米粒削下来,搅拌成浆。

用纱布将玉米汁过滤出来,煮成粘稠状即可。

功效:玉米富含钙、镁、硒、维生素(E、A)、卵磷脂和18种氨基酸等30多种营养活性
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脑细胞活动,健康益智。

16.梨酱
原料: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梨去皮去核,切碎,与冰糖一起入锅煮,待梨酥烂以后,一边煮一边用勺子碾压,成糊状即可。

功效:不仅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对咳嗽的宝宝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17.鲜橙汁
原料:橙子
做法:将一只橙子横向一切为二,然后将剖面覆盖在玻璃挤橙器上旋转,使橙汁流入下面的缸内。

喂食时,可以加一些温水,兑水的比例从2:1,到1:1,然后是原汁。

18.西瓜汁
原料:西瓜瓤适量
做法:将西瓜瓤放入碗中,用匙捣烂,再用消毒纱布过滤后取汁即成。

19.苹果胡萝卜汁
原料:胡萝卜1个,苹果半个
做法:将胡萝卜、苹果削皮洗净后切成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约10分钟可煮烂。

用清洁的纱布过滤取汁即可。

功效:胡萝卜中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增强视网膜的感光力,是婴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20.胡萝卜山楂汁
原料:新鲜山楂1—2颗,胡萝卜半根
做法:山楂洗净,每颗切四瓣;胡萝卜半根洗净切碎。

将山楂、碎胡萝卜放入炖锅内,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煮15分钟后用纱布过滤取汁。

功效:山楂富含有机酸、果胶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多倍。

与胡萝卜搭配的山楂汁可健胃消食生津,增进宝宝食欲。

21.西红柿苹果汁
原料:新鲜西红柿半个,苹果半个
做法:将西红柿洗净,用开水烫后剥皮,用榨汁机或消毒纱布把汁挤出。

苹果削皮蒸熟或直接榨汁,取1-2汤匙兑入番茄汁中。

功效:新鲜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

22.白萝卜生梨汁
原料:小白萝卜一个,梨半个
做法:将白萝卜切成细丝,梨切成薄片。

将白萝卜倒入锅内加清水烧开,用微火炖10分钟后,加入梨片再煮5分钟取汁即可食用。

功效: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铁冬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止咳润肺,帮助消化等保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