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开发的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三皇寨游玩实践报告(2篇)

三皇寨游玩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三皇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三皇寨的魅力,我们一行人于近日进行了实地游玩。

以下是本次游玩的实践报告。

二、游玩背景三皇寨景区以“三皇”文化为主题,三皇指的是伏羲、女娲和神农,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人文始祖。

景区内山峰耸立,奇石嶙峋,植被繁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此次游玩,旨在感受三皇寨的自然风光,了解其历史文化,体验宗教信仰。

三、游玩过程1. 出发前的准备在出发前,我们一行人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三皇寨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门票价格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必要的防晒用品、饮用水、零食等物品。

2. 景区游览(1)抵达景区我们于早上8点抵达三皇寨景区,首先办理了门票,然后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前往登山口。

(2)登山过程从登山口开始,我们沿着石阶一路向上,沿途欣赏着奇峰异石、古树参天。

一路上,我们还遇到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游客,大家互相问候、交流,增添了游玩的乐趣。

(3)参观景点在登山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以下几个景点:①伏羲台:位于三皇寨最高峰,相传伏羲在此发明了八卦。

②女娲洞:位于半山腰,洞内供奉着女娲雕像,传说女娲在此炼石补天。

③神农顶:位于山顶,相传神农氏在此尝百草,开创了中医药文化。

④飞来石:位于半山腰,形状奇特,如同一块飞来的巨石。

(4)下山过程下山时,我们选择了乘坐索道,体验了一把刺激的空中之旅。

3. 景区购物在游玩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景区内的购物区,购买了一些当地特色小吃、纪念品等。

四、游玩感受1. 自然风光三皇寨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历史文化三皇寨不仅是一处自然景区,更是一处历史文化景区。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三皇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3. 宗教信仰在景区内,我们参观了伏羲台、女娲洞等宗教景点,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发展-一栾J11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地处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抢抓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机遇,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整体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协调管理、全域配置资源、全域共建共享、全域开展“旅游+”和“+旅游”活动,实现了城市乡村景区化、景区发展全域化、旅居福地品质化,形成了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市繁荣、强化产业融合、推动富民增收的发展格局,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活动中走在了全省前列,在推进县域经济“成高原”中创造了新成就,为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和机遇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既反映着栾川人立足于自身优势谋发展的务实精神,又反映着栾川人敏锐的机遇意识。

1.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栾川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资源禀赋和旅游产业两大优势。

优质的旅游资源。

栾川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国家生态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和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有50多种,鸨钳储量大、品位高,属于世界级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

全县拥有国家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5家,乡村景点35个。

兴旺的旅游产业。

栾川全域旅游起步早、发展快,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了一批高端景区和景点。

202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得了示范区“八项优先”政策。

在未遭受突发性疫情影响的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6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5%o2.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全域旅游带动县域发展,既是栾川对旅游业作出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预判,也是栾川抢抓重大战略转型的机遇选择。

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

新的时期、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国家发展格局和“两山”理论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栾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实践与研究

栾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实践与研究

栾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实践与研究作者:魏敏强来源:《资源导刊》 2013年第11期栾川县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敏强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矿产四大类50余种。

目前,全县有效矿业权241个,矿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的钼铅锌重要矿产地,是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的47片整装开发区之一,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钼都”。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栾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昔日的深山穷县变成了经济强县。

60年前,栾川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穷乡僻壤。

近十几年来,栾川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工矿强县”战略后,以矿业为主的采矿、选矿、冶炼业星罗棋布、迅猛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的247家工业企业中,工矿业就占据了77.3%。

其中,钼采选企业67家,日采矿量11万吨,选矿规模14.75吨/日;铁采选企业41家,选矿规模61.350吨/日;铅锌采选企业30家,选矿规模8850吨/日;萤石企业9家;黄金采选企业7家;白钨企业4家;钼、锌、铜、银等深加工企业28家。

“工矿强县”战略的高歌猛进,先后培育和壮大了一批企业:以钼钨采选冶深加工为一体的在香港上市的洛钼集团公司,其市值跃居世界矿业前30位,成为国内钼业的巨头;以钼采选为一体的龙宇钼业、鑫达矿业、启源矿业等大型矿业集团如日中天;以铅锌开发为主的鑫川矿业、金山矿业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以黄金采选为一体的金兴矿业、潭头金矿等矿山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矿业的开发和利用,也催生出了一批批运输、餐饮、旅游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仅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

其中,矿业经济就占到了80%,在河南省118个县(市)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居第8位。

栾川先后被授予“中国钼都”、“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卫生县城”等6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

昔日有名的深山穷县,一举成为全省县域经济腾飞的一颗新星。

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栾川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1.1 调研目的和背景1.2 调研对象和范围1.3 调研方法和过程二、栾川县经济概况2.1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2.2 历史文化底蕴2.3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2.4 政策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三、发展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2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4 引导企业创新发展3.5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3.6 推进区域合作和开放发展四、结论4.1 主要问题和优势4.2 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4.3 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参考文献一、引言1.1 调研目的和背景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

该县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但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该县的经济现状、产业特点、政策环境等情况,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1.2 调研对象和范围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栾川县的政府机构、企业、产业园区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调研范围包括该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文化旅游资源、政策环境等方面。

1.3 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

在实地走访中,调研团队会深入到该县的产业园区、企业、旅游景点等地点,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在问卷调查中,调研团队会采用深度访谈或网络调查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和企业进行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

在数据分析中,调研团队会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汇总,得出相应的结论。

本次调研的过程将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栾川县经济概况2.1 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陕西省毗邻,地理位置优越。

该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其中,矿产资源以铝土矿、大理石、花岗岩等为主,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汉江、灞河等河流,森林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九台山、昆仑山等山脉。

栾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实践与研究

栾川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实践与研究
口栾川县地质矿产局党组书 记、局长
魏敏强
( 三 )打好 矿业 秩序 整顿 攻坚 战 ,
栾 川县 总 面 积 2 4 7 7平 方 公里 ,已 区生 产 总值 完成 1 6 8亿 元 ,财政 一 般
i l 矿 业 经 济 撑 起 一 片 蓝 天 。矿 探 明金属 、非 金属 、能源 和 水汽 矿产 预 算 收 入 完 成 1 5 亿 元 。其 中 ,矿 业 为 栾 J 四大类 5 0余 种 。 目前 ,全 县 有 效 矿 经 济就 占到 了 8 0 %,在河 南 省 l 1 8个 业 让 栾 川 县 冲 出 贫 困, 多 了几 分 喜 业权 2 4 1 个 ,矿证 面 积 占全县 总 面积 县 ( 市) 综 合实 力排 名 中位 居 第 8位 。 悦 的 同 时 ,也 给 栾 川 矿 业 经 济 带 来
的5 0 % 以 上 ,是 中 国 1 6个 重 要 多 金 栾 川先 后被 授予 “ 中国钼 都 ” 、“ 中国
了挥 之 不去 的 阴影 。 仅 1 9 8 8年 ,全
属成 矿带 核心 区域 的钼 铅 锌重 要矿产 最 美的小城 ” 、“ 全 国卫 生县城 ”等 6 0 县钼选厂总数就发 展到 5 0 8 7个 ,从
地 ,是 国家 实施找矿 突破战略 的 4 7片 余项 国家和 省部 级荣 誉称 号 。昔 日有 业 人 员 2 7 8 0 0人 ,最 多 时两 三平 方 公
整装 开发 区之一 ,是 闻名 遐迩 的 “ 中 名 的深 山穷 县 ,一 举 成为 全省 县域 经 里 的 山头 就 分 布 着 大 小 矿 洞 1 2 0个 。
矿 业航母 ” 。2 0 0 4年 , 体 的在 香港 上市 的洛 钼集 团 公 司 ,其 人 履行 法定 义 务情 况相 结合 、与 探矿 金、萤 石四 大 “

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因素及借鉴意义

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因素及借鉴意义

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因素及借鉴意义
栾川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
1.资源优势:栾川地处豫西山区,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2.历史沉淀:栾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质的人文环境,有便于开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游的土地、建筑和人文遗产。

3.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政策保障,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动力因素:
1.大众健康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众对休闲、旅游、聚会等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

2.产业转型需求: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受到限制,乡村经济发展需求愈发迫切,发展休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3.政策导向:政府积极扶持和引导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为乡村投资提供了新方向。

借鉴意义:
1.发挥地域特色:根据当地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资源特点,寻找最为适合的休闲农业业态。

2.创新业态模式: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使之与传统农业结合,形成多种形态,实现精准发展。

3.政府引导:政府定位清晰,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和投资氛围,全力推动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2023年暑期河南考察报告与思考

2023年暑期河南考察报告与思考

2023年暑期河南考察报告与思考2023年暑期,我参加了一次河南考察活动,对于这次经历,我有一些报告和思考。

首先,我想报告的是我对河南的整体印象。

河南是我国中部的一个省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参观了郑州、洛阳和开封等地,深刻感受到了这里的繁荣和发展。

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十分强大,高楼大厦re层出不穷,街道车水马龙,给我一种现代化的感觉。

洛阳则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而闻名,我参观了白马寺、龙门石窟等地,被这些精美的古建筑和雕刻所深深吸引。

开封则是宋代的元素最为浓厚的地方,我参观了开封府、祥符寺等,感受到了宋代文化的魅力。

在这次考察中,我还特别关注了河南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状况。

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不仅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还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随着郑州的崛起,河南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同时,河南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次考察中我见识到了河南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

河南正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根据这次考察的经历和对河南的思考,我认为河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首先,河南作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高铁的普及和发展,更多的人可以方便地前往河南。

因此,河南可以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业,提升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其次,河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河南还有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加强旅游开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不过,河南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河南的经济发展尚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较落后。

因此,河南需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共同提升。

其次,河南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景区的管理和保护问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等。

必须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洛阳栾川调研报告

洛阳栾川调研报告

洛阳栾川调研报告洛阳栾川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洛阳市栾川县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旅游资源情况,为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栾川县的城市规划、交通设施以及重点产业区域。

2. 访谈调研: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农民以及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栾川县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状况栾川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主要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导经济构成。

其中,农业以蔬菜、水果、花卉种植为主,工业则以建材、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

2. 产业结构栾川县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种植蔬菜和水果的收入在逐年增加。

同时,该县经济发展也在逐渐转型,工业产业规模日趋扩大,尤其是化工和机械制造行业。

3. 旅游资源情况栾川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栾川溶洞、云台山等。

但是,当前该县的旅游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栾川县的经济以传统农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绿色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2. 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栾川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中心。

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增强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发展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绿色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发展旅游业: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提高栾川县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六、总结栾川县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地方,在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以及加强宣传推广,栾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开发的考察报告关于赴焦作、栾川学习旅游业发展经验的考察报告市旅游考察组6月10日至14日,我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在市政府副市长刘希运同志、市政协副主席刘玉荣同志带领下,赴河南省焦作市、洛阳市栾川县考察学习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考察团一行先后听取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焦作市云台山、栾川县鸡冠洞、养子沟等景区。

这次考察活动筹划周密细致,组织领导得力,准备充分,目的明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全体考察团成员通过参观考察都深深地感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对做好滕州的旅游业信心倍增。

现将这次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焦作市、栾川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

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焦作市是韩愈、李商隐等历史名人的诞生地或生活地,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竹林七贤”的隐居地。

xx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7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前列。

焦作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面积190平方公里,是集世界地质公园和六个国字号(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云台山景区xx年接待游客170万人次,门票收入1.03亿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门票收入2380万元。

焦作山水已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识。

xx年3月31日,“焦作山水”和“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xx年1月8日,焦作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xx年 2月13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共同被评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成为世界级的旅游产品。

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社会各界称为“焦作现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xx年9月12日,“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xx年2月17日,焦作旅游服务顺利通过国际评估,被评为“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

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距洛阳市148公里,全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2万。

栾川独特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形成了旅游、矿产、森林、水能、中药材土特产等五大资源优势。

目前,境内已有3个国家4A级景区,2个景区正在申报国家4A级景区。

有鸡冠洞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道教圣地——老君山、北国水乡——重渡沟等12处各具特色的景区(点)。

栾川生态旅游资源在中原地区独具特色,有些景观在长江以北乃至全国都具有垄断优势,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

栾川县旅游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市场化道路,整合自然人文资源,强力发展度假娱乐项目,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创新营销方式,优化旅游环境,着力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叫响“休闲栾川”品牌,把栾川建设成为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中原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老君山为代表的山水游,以龙峪湾为代表的森林游、以鸡冠洞为代表的溶洞游,以重渡沟为代表的农家游,以九龙山为代表的温泉游,以伏牛山滑雪度假区为代表的滑雪游组成的旅游景区群。

特别是自2000年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以来,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游客数量连年翻番,旅游收入成倍增长。

xx年,全县接待游客269万人次,门票收入3720万元,旅游总收入7.6亿元。

目前,全县20%以上农民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

xx年10月29日,《中国旅游报》头版刊发了该报副总编邵春的署名文章《“栾川模式”考》,将栾川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发展旅游拉动经济迅速崛起总结为“栾川模式”。

二、焦作市、栾川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经验1、领导高度重视,致力于发展大旅游。

为搞好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经济,焦作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强市”列为一号工程,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任副主任。

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几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

每年都要召开全市旅游工作大会,表彰先进,部署工作。

科学决策,领导带头,大抓精品工程、服务工程、营销工程,促进焦作旅游业超常规的高速发展。

同样,栾川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摆到了突出位置。

__带头抓、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抓旅游业的决策和协调,并于2000年8月份召开了县委八届三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

在全县掀起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高潮。

成立了由1名县委副书记为组长,5名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25个委、局长为成员的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处理具体问题。

通过体制创新,着力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推诿扯皮等弊端。

事实证明,领导重视是搞好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2、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

打造旅游经济,就是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把旅游产业运作模式以政府管理体制为主,改造成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焦作市云台山景区xx年开始实行公司化运作,打破景政合一的体制,成立了焦作市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同时,成立了云台山旅游景区管理局(副县级),统筹协调景区的管理工作。

栾川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资本运作,不断拉长产业链条。

xx年栾川县委县政府邀请房地产开发商召开发展旅游业恳谈会,出台优惠政策。

目前,该县利用社会投资先后新建、改建四星级宾馆饭店3家,增加中档以上接待床位3000余张。

景区经营管理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全县10余处景区景点基本上都找到了投资开发、管理经营的“婆家”。

3、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打造一流旅游目的地。

焦作市先后聘请了中国林业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编制旅游景区规划。

聘请国家旅游局原规划司司长魏小安牵头制作第 5 期(总第23期)商城县旅游开发联席办 __办公室 xx年9月29日南阳栾川焦作旅游工作考察报告县旅游局赴南阳栾川焦作学习考察组:杨刚胡成源9月5日至10日,县人大主任王平、县委统战部长周守京、县政协副主席李先学带领县政府办、旅游局、环保局、国土局、四顾墩乡、达权店乡、长竹园乡等县直部门和乡镇17人组成的旅游、钼矿考察团对我省南阳内乡、西峡,洛阳栾川,焦作云台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对旅游和钼矿开发及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

现就旅游考察情况和对我县旅游工作建议报告如下:一、对“栾川模式”和“焦作现象”的认识近年来,栾川和焦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被业界分别誉为“栾川模式”和“焦作现象”。

究其成功原因,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之处。

(一)领导高度重视,致力于发展大旅游。

为搞好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经济,栾川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摆到了突出位臵,成立了由1名县委副书记为组长,5名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25个委、局长为成员的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通过体制创新,着力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推诿扯皮等弊端。

同样,焦作市委、市政府也是将“旅游强市”列为一号工程,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任副主任。

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几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

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全市旅游工作大会,表彰先进,部署工作。

科学决策,领导带头,大抓精品工程、服务工程、营销工程,促进焦作旅游业超常规的高速发展。

事实证明,领导重视是搞好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二)思想解放,改革力度大。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栾川县的领导思想非常解放,凡是对发展旅游业有利的都敢闯敢干。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栾川旅游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xx年来先后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开发了伏牛山滑- 2 -(三)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大力度投入,打造一流旅游目的地。

栾川确定“把栾川县城建成旅游服务基地和洛阳南部山水休闲胜地”的建设目标,县里先后投资5.9亿元兴建了伊河七级水面、伊滨休闲区、君山广场等一大批旅游配套- 3 -项目,实施了“三线入地”、亮化、美化、沿街楼顶平改坡改造等工程。

县政府提出,“游客走到哪里通讯设施就发展到哪里”。

栾川还抓住国家交通扶贫的机遇,先后投入2.8亿元新修建了25条旅游公路,有力支撑和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焦作市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快速提升景区的品位、档次,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线路日趋成熟,旅游服务功能日臻完备。

全市现已形成了以“四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大的山水旅游格局和框架,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焦作市还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环境上下功夫。

先后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焦郑高速路口等处设臵了旅游宣传广告牌和通往景区的道路指示标识,对所有通往景区的道路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并且每到旅游旺季,在主要旅游干道,均有公安交警全天候轮岗值班,通力保障游客旅途安全,形成焦作旅游“绿色通道”。

(四)宣传促销形式多力度大。

洛阳市由于有充足的宣传促销资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非常大。

仅与《中国旅游报》合作,全年就推出60个洛阳旅游形象宣传专版。

栾川县在旅游宣传中实行品牌整合、景区整合、资金整合、人员整合、手段整合,迅速树立了“休闲栾川”的整体形象和品牌。

同时实行部门联动、- 4 -全员推介,连续四年动员县直单位和旅游企业按照“经费自行解决、人员统一培训、奖罚严格分明”的方法,分别到周边9省40多个城市宣传促销;先后邀请2300多家旅行社到栾川考察踩线;每年争取上百场次市级以上专业会议在栾川召开;先后举办了老君山文化旅游节、中原滑雪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等,提高了栾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客源的稳步增长。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知名度经济。

焦作旅游之所以异军突起,与其强大的宣传促销密不可分。

一是政府财力的强力支持。

自xx年起,焦作市财政每年单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促销,确保各项宣传促销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是科学划分旅游客源市场。

为不断开拓、占领、巩固旅游客源市场,焦作市将旅游客源市场划分为三个级别,即一级市场为300公里内的周边城市,二级市场为300公里以外的国内市场,三级市场为国外市场。

三是多渠道、多层次整体促销。

近年来,焦作市适时在全国多家重要报刊上刊登旅游宣传广告,与多家新闻媒体合作,拍摄播放了焦作山水旅游宣传片,开通了焦作山水旅游网站,组织举办云台观瀑节、国际太极拳年会等宣传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