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人师 身正为人范”
师德为本-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为本,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
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必须严格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许多年来,每当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时,就会想起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不知疲倦,将一块巨石推向山顶再滚下来,然后在推上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吗?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
“学高为师”就是说老师要有很高的学问,才能教给我们好多好多的知识。
就像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知道好多好多的汉字,能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数学老师会好多好多的算术题,能教我们怎么快速算出答案。
他们因为有丰富的知识,所以能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那“身正为范”呢?就是说老师不仅要有学问,还要行为端正,给我们做个好榜样。
比如,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说谎,答应我们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他们还很有礼貌,见到别人会主动打招呼。
老师还教育我们要爱护环境,他们自己也从不乱丢垃圾。
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学高又身正。
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知识,做一个行为端正的好孩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先来说说“学高为师”。
老师就像一本大大的百科全书,不管我们问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回答出来。
有一次,我问科学老师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老师就给我讲了好多好多关于宇宙的知识,让我听得入了迷。
这就是学高为师呀,他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再来讲讲“身正为范”。
我们的老师总是很守纪律,上课从不迟到。
他们还很爱帮助别人,有同学摔倒了,老师会马上跑过去扶起
来。
老师还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他们自己在办公室也是这样做的。
我觉得有这样的老师真好,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他们一样!。
浅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浅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
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
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师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面对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
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有真诚的敬意。
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
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
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
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北师大的校训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意思是说学识高即为老师,品行端正才能为人所示范。
《后汉书·文苑传·赵壹》有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
仰高希骥,历年滋多。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云:“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师者,学生的榜样,行为的向导。
育人先正己,自身德识端正才能服理于他人。
以身作则,才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做人的道理,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句话,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高为师”就是说呀,老师要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懂得特别多,这样才能教给小朋友们。
比如说,你们的语文老师知道好多好多的字,数学老师会做很难很难的算术题,这就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呢,是说老师的行为要很端正,给小朋友们做个好榜样。
就像老师从来不说谎,很有礼貌,爱护环境,小朋友们就会跟着学。
“学为人师”就是要一直学习,让自己能当别人的老师,把知道的教给别人。
“行为世范”是说做的事情要能让大家都学习。
比如说,有个老师上课讲得特别好,下课还帮助同学,大家都喜欢他,都想跟他一样,这就是做到了这些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咱们来谈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哟。
“学高为师”,就好像老师是一个大大的知识宝库,什么都知道,能回答小朋友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身正为范”,比如老师总是排队不插队,爱护花草树木,小朋友们看在眼里,也会跟着做。
“学为人师”,就是要不断努力学习,变得很厉害,能教给别人东西。
“行为世范”,像有个老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大家看到了,也会学着去帮助别人。
小朋友们,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要努力做到这样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来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高为师”,老师知道的知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能教给小朋友好多好多东西。
“身正为范”,老师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也会养成好习惯。
“学为人师”,就是要不停地学习,让自己能当别人的老师。
“行为世范”,比如老师主动给老人让座,大家都会觉得这样做很棒,也跟着学。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的意思是:学问高的人才能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源头水。
同时,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给学生做出正向的示范。
要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在学高为师的层面来说,要积极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
向老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向书本学习,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向网络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向学生学学习他们的创新和实践精神。
在身正为范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
这不仅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等方面,更涉及到教师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等方面。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端正的行为,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个人学识高即为老师,身正才能为人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指教师风范。
“身正”,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人格,道德等。
“学高”,一个老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在横向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纵向要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
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人格,道德等。
【读音】xué gāo wéi shī shēn zhèng wéi fàn【释义】学识高即为老师,身正才能为人示范。
指的是教师风范。
【近义词】1.为人师表[ wéi rén shī biǎo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例句】人民教师要~,就必须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2.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释义】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例句】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言行一致的。
3.率马以骥[ shuài mǎ yǐ jì ]【释义】用好马带领马群。
比喻能者居先。
【例句】刘领导真的是率马以骥,真的是有能力带领大家取得更好的收益。
【反义词】误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释义】误:耽误。
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例句】早知道当时就不应该把儿子送这里读书,这的老师真是误人子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说要想成为老师,先要品德端正,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典范和榜样。
一个优秀的教师,既为师,又为范。
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又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正所谓教书育人。
《左传》中有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意思就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最后再学做学问。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这两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工作之前,我对教师这个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教书上,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每每说起对哪位老师印象深刻,必然是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老教授。
工作之后,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我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体的。
回想那些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无不是师德高尚的老师,原来,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这和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在这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德育是方向和动力,智育是核心,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
这五育,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因为,教师是曾经的学生,现在又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要求学生做到的,先要自己做到,才算是合格的老师,才能不负众望,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然而,要做到合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老师要如何去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呢?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总是一起出现,爱岗是前提,敬业是升华,爱岗敬业是我们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是尊重工作的体现。
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关心学生。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勤劳的蜜蜂,是蜡烛,是春蚕,是灵魂的铸造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郭德仁老师是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的副教授,担任学院研究生、MBA和本科生《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他以谦虚务实、不求名利的态度对待他的工作,以真挚的情感和满腔的热忱对待每一位学生,用不断提高和更新的知识和智慧武装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影响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引导学生,以坦诚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除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巧妙地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品德、情感、心理、意志等方面培养和锻炼。
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
在2007年获得东北大学第四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同年又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之“最具教师风范”光荣称号。
一、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学生信赖和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面向全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不只是辛辛苦苦,早来晚走可以奏效的,而是应该加强学习,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准方向,不断改革,潜心研究,在科研与教学结合中.不断提高教师本人的素质。
因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直接左右一个人的积极情绪,所以郭德仁老师首先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爱经济学课,从而为目的教学打开局面。
他在讲每一节课程
的时候动都动脑筋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直接学习动机,通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案例,组织学生多观察,多看书,多实践,讲究教法,通过通俗易懂的讲授和恰当贴切的比喻,抓住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施教,学生产生了直接学习动机,就喜欢上经济学这门课,盼望上这门课,愿意接近教师并提出问题,愿意发言,愿意讨论,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这种心理倾向产生了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活动的能力。
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之外,同学们还踊跃地地撰写心得体会或学术论文,在授课班级形成了积极思考、探索求新的学习风尚。
另外他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名校的讲义、案例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知识新颖,信息量大。
在组织讨论和回答同学问题时,他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同学们都能得到较满意的答案。
郭德仁老师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制作课件,用多媒体教学。
搜集数千册有关经济管理的电子图书,定期地发给同学们阅读,包括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文字资料、音视频材料等等。
还在Internet网上开辟公共社区,供同学们交流讨论。
郭德仁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尊重和信赖。
二、运用感情的心理因素,建立师生友谊
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来对待学生。
假如没有认识到情感力量对学生的巨大作用,经常居高临下,随意地或习惯地用简单、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那么学生产生反感,导致厌学是必然的,而所谓“育人”
离开这样一个基础,便成为空中楼阁,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结果。
郭德仁老师深知这一点,从接触每一个班开始,他除了激发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直接动机外,在此基础上运用感情的心理因素,通过建立师生间情谊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热情,达到“情与趣”的紧密结合,形成学生学习的间接动机。
他与同学的感情沟通从四个方面开展的:
1、真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民主平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3、以心灵接触做到师生间相容的心理关系;
4、从科学的民主管理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从这四个关系的恰当处理与相互转化.使学生从学习兴趣转入学习志趣,运用间接动机,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教师教书育人,要学生愿学才行。
愿不愿学是情感问题,须用情感手段解决,逼、卡、压只会适得其反,唯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
教师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把学生当作弟弟妹妹,当作朋友,当作教学中的伙伴或同事,一言一行都尊重学生,符合学生心理,与学生心灵相通,真正确立为学生服务、教学相长、师生互助的良好关系,则学生当然愿意学,当然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所以平等待生,情感就能“化”人。
有了这样的沟通,学生们都把郭老师当作了知心朋友,有什么心里话都能真实袒露。
同学们有什么困惑,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家庭的、心理的各种困惑和矛盾都愿意与郭老师倾诉,郭老师的电子邮箱中,常常有许多同学们
发来的信件和贺卡,郭德仁老师都能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位同学给郭老师写信,倾诉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复杂,自己总是无法适应和调节自己的心态,郭德仁老师立即与他联系,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帮助那个同学尽快正确认识环境,调整自己心态,能以包容的胸怀接受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真诚地与同学相处。
有位同学因家里遭遇自然灾害,郭德仁老师给他家里寄去1000元钱,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日后那名同学给郭老师发来了积极向上的回信,并表示了决心。
还有一名同学遭受失恋的痛苦,整日垂头丧气,影响了学习,郭老师就及时给他帮助和鼓励,运用意念转移法刻苦读书,忘掉不快,后来那名同学勤奋学习,要报考研究生。
三、育人于潜移默化之中
学校“以德育人”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道德素质决定的。
因此,在我们强调“以德育人”的同时,更要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地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把道德的公正、平等、诚实意识贯彻到一切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郭德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用大量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实现育人的目的的,而是通过课程内容和个人的表现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在讲述课程内容时,同学们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其中的用意。
比如,在讲到“机会成本”时,他给同学们讲选择和奋斗的重要性;在讲到消费者收入时,他指出“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道理;在讲到市场经济秩序时谈到了雷锋精神;在分析某企业的竞争与联合时,鼓励同学间真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等等。
他自己也经常利用
业余时间组织参与各种学生工作,包括“心灵港湾”心理咨询活动,“学生辩论赛”、“大学生风采展示”、“财经狂飙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
郭老师亲善、和蔼、平易近人,对学生的问题总是有求必应,而且百问不烦,这种亲和力和个人修养等魅力,使郭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爱和最有影响力的老师之一。
很多学生反映,听郭老师讲课,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使自己的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评选东北大学“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过程中,同学们数千人次在先锋网的评比活动中为我留言。
当我当选这一光荣称号时,主办者送给我一份及其珍贵的礼物——一份由同学们饱含着深情写给我的真情感言。
在教学中,郭德仁老师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天职,重视“以德育人”。
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同学们学习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懂得珍惜友情、亲情。
作为教师,他关爱每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和赞扬,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他及时批评纠正。
郭德仁老师说:“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认真去履行这一神圣职责,教好书育好人,惟有此你方能称得上—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你才能自豪地说,我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工作,不爱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学工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