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合集下载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甘为人师,默默奉献》。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

教师的一生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伟大誓言而应该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默默奉献。

在大山深处有这么一位英雄,长年累月支撑着一个学校,学校校长、班主任、老师都是他,他就是莫纯通。

学生都是大山深处多罗岗村的孩子,如果没有多罗山小学,这些孩子根本不可能上学。

莫纯通今年已经58岁了,再教两年就退休了。

他说:“如果我退休后仍然没有老师愿意来多罗山小学接班,我还是要教下去的,不能让山里的孩子没书读啊!”莫老师的故事,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折射着平凡,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多了一份敬意。

从教工作十六年,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20xx年的新学期,班里转来一名新同学,是个柔弱的女生,家长在外地打工孩子需要住宿,然而,新的环境加上第一次离开父母,孩子极度的不适应。

第二天她向我要求回家,可是孩子的家长都不在家啊。

经过我的开导,孩子没有再坚持。

可是第三天下班时,我看到了让人心酸的一幕,那孩子守在学校大门口,泪汪汪的看着其他同学由家长接走。

我实在看不下去,当天将她接回了家,看着熟睡的她让我意识到教师的另一个含义——母亲。

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这份职业所带给我的生命价值!古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也愈来愈热爱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句简短的话虽然朴实无华,但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

它的基本含义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操守。

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

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为了学生,我不断地研究、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认真阅读了___等名师的专著,广泛收集和观看名师的光碟,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在工作中,我不仅担任全校的英语课,还主动承担了三年级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我始终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我不断地查阅资料、虚心求教、精心修改、刻苦钻研、精心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我们要育人,就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我们要德高身正,时刻关爱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曾经回忆起他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他所认为的最令他感激和鼓励的老师之一。

虽然这位老师的名字不为人所知,但他的性格在___的眼中和心中是伟大的。

这位老师改正的讲义,___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______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

老师的教诲和人格成了___为正义、为自由奋笔疾书的不懈动力,也使他具有了不怕邪恶的钢铁般斗志。

在学生的成长期,教师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教师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时时刻刻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总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自古以来,总是有许许多多赞扬教师的名言。

从《论语·子罕》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到清朝郑燮的“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再到美国布鲁纳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超越时间、国度的跨度,人们对教师总是抱有最崇高赞扬,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呢?“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庄重典雅,寓意深刻,是著名教育学家、古典文献专家、书法家启功教授对师范教育的深思与感悟,并由他亲自题写,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学是指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问、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备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求教师时时刻刻都能成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典范。

启功先生还著有著名的《上课须知》:1.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

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2.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3.以鼓励夸奖为主。

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和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发现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4.不要发脾气。

你发一次脾气,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没新途径,又是怎样下场?你虽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信任。

5.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

自己研究几个月的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课时间讲的。

6.批改作文时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写一篇。

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7.要有教课日记。

自己和学生的优缺点,都记下来,以备比较。

8.讲评作文时,要举例讲解。

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9.要关注课堂气氛,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

学生打哈欠,或在抄别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得多么用力也是白费。

要在学生座位间走走。

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以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在为人处世上,不可以只考虑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还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正所谓“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尤为重要。

也许老师自己觉得自己一些小小不然的不良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乱扔垃圾,比如闯红灯。

但是这些事情很快就会被学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行为。

因为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模仿的阶段,在他们眼中,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老师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上去思考,去行动,谨言慎行,不肆意妄为,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

当然,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只有爱和责任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因为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还要向其他的教师虚心请教,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这并不是找捷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让孩子喜欢学习,乐在其中,才是成功的教学。

成人先成德,为师先为仁。

私以为,仁、德二字正是教师的精神所在。

作为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进教师,一定积极进取,审慎自勉,争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真正的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先进事迹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先进事迹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先进事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先进事迹【篇1】我叫__,是__小学的一名教师,做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做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我的教学得失。

我对教育事业更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中师毕业的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刻苦努力,于2005年和20XX年分别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毕业证书,并在2005年拿到了普通话水平一级乙等证书。

由于我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在20XX年10月县教文体局举办的“任县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做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不仅仅基础扎实,并且对教育事业更是充满了爱心,在我所教的班级内,经常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学生是教师心目中的骄傲。

20XX年,我教了一个二年级,当时班里有一名叫裴晓华的女孩,她上课纪律松懈,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并且爱与同学打架。

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及时地对她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这次家访中,我了解到晓华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原先与她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她从小就没有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原因,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只留下这么小的孩子,独自照顾自我的生活起居。

看到这种情景,我明白了,因为晓华缺少母爱,才构成了这种性格,唯有母爱的呵护,才能让这棵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唯有母爱的滋润,才能抚慰孩子心中的不平,弥补孩子心中的缺憾。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向其他同学讲她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她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

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她补习功课,教给她如何合理利用时间;生活上更是倾心而为,每逢家里做好吃的就让同龄的女儿请她回家一齐吃饭。

暑假期间,她的爸爸外出打工,我就把晓华叫到家里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并经常送她一些适宜的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晓华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用4篇)师德演讲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我请我们的老师举起自己的右手,放在自己的心上,回想一下,有没有做过缺乏师德的事情。

记得刚来大程中学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在等待着我体罚学生。

想让我体验一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

为此,当我第一次体罚学生的时候,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挫折感。

我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帖子为师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有一位网友给我的回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我当时感到这句话太可怕了,对于老师的要求太高了。

但是我还是从心理上接受了,每天我都在问:我所掌握的知识达到为人师的水平了吗?我的行为可以作为学生的示范吗?在一年中,我不断的否定自己,重新塑造着自己。

我发现了爱,同样我也收获了幸福与满足。

有老师问我:何必这样卖力?我回答:为了自己的良心。

我要对得起国家给我的每个月六百元钱。

听到这个,我们有的老师也许在心里冷笑,我知道你们想对我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我也在冷笑,我们有的老师就是太现实了,现实的有点可怕,人活着还是单纯一点好。

你要问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收获了学生的心。

现在的高一学生,当他们遇到什么挫折和烦恼的时候,会来找我或者写信给我,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为什么呢?我想因为他们清楚我会回答他们,我可以解答他们遇到的困惑,他们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侯玉笛送梨子给我,是因为她还记得我喜欢吃梨;薛金鑫还记得我喜欢吴奇隆的《一路顺风》每次上网都点这首歌给我听;在珠海打工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仅仅为了一句:老师,我想你。

------同样现在的七年级一班,虽然学习上不算什么突出,但是我可以说:我的孩子是大程中学最单纯的。

很多老师说我班有正气,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追求。

也许是我的行为影响了他们。

我们有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只懂得棍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历史渊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历史渊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它是启功教授在1996年的夏天,响应学校的校训征集活动提出的。

这一校训一经提出,不仅立即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而且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深切共鸣。

除了社会各界人士在各种场合援用并称赞外,很多学校尤其是师范学校的校训也仿效而制,表现出浓烈的依傍的印记。

这一校训之所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是由于它学行并重,突出了师范的意义,形式上简洁明快,恰切允当,言近而旨远,辞约而意丰。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了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可以看做是中国两千五百年优秀教育传统的厚积薄发,也可以看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教师的郑重誓言。

中国传统文化对士人尤其是教师学和行的一贯强调,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结晶出众多形式整齐、简洁明快的句式。

说到这样的语句,一般都会举列《世说新语》中的那段话:“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世说新语.德行》)实际上,这里所标举的言和行,都可以归并到行的范畴。

在此之前,无论是就时间的早晚、内容的全面,还是句式的典型而言,都另有先例。

如在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在向光武帝推荐伏湛的上疏中,就说伏湛“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

(《后汉书》卷五十六)东汉和帝之初,窦宪也上疏称桓郁,“结发受学,白首不倦,经为人师,行为儒宗”。

(《后汉纪》卷十二)汉朝末年的陈?,在一篇碑文中称颂主人“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三国时期的邓艾,12岁读到陈?的碑文后,为其标树的境界和表述的精到而折服,“遂自名范,字士则。

”(《三国志》卷二十八)与邓艾同时的刘靖,在《请选立博士疏》中,建议“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三国志》卷十五),以改变太学设立20年来少有成效的状况。

这几则材料,都比《世说新语》的说法要早,有的要早三、四百年,而且赅括了学和行两翼。

《世说新语》之后,类似的说法在历史文献中时有所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课件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课件
好学
榜样示范:以 身作则,率先 垂范,成为学 生成长道路上
的引路人
终身学习:不 断提升自身素 质,与时俱进, 为学生树立良 好的学习榜样
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 事业
关注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帮 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 出贡献
如何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引言:介绍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 含义和重要性
知识储备:阐 述教师需要具 备的专业知识
和教育技能
行为示范:强 调教师需要以 身作则,成为
学生的榜样
情感沟通:讲述 教师需要与学生 建立良好的情感 沟通,关注学生
的成长
总结:强调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是 教师的职业素
养和责任
案例分享
案例一:优秀教师的代表
案例二:教育改革的先锋
案例三:师德师风的楷模
案例四:教育创新的典范
总结与反思
本次PPT课件的 亮点与特色
本次PPT课件的 不足之处
未来改进的方向 与建议
对听众的期望与 建议
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 世范”
“学为人师”的含义
具备精深的学科专 业知识
拥有高尚的道德品 质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卓越 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 和价值观
掌握跨文化交流的 基本技巧
具备跨文化合作和 项目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师德建设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王勤勤在如今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调皮、不顺从的学生,往往采取训斥、威胁、甚至惩罚的手段,造成学生的心理恐惧。

教师来了,学生在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教师对此十分满意,以为自己有威信,有办法。

却不知这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基于威慑,表面上暂时的遵从。

当教师一走,教室里又是翻天复地,乱作一团。

教师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呵斥的基础上的,他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之上。

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教师的师德,寻根溯源,怎样让学生尊重教师,让教育在爱中开展,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师德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我认为这些表现都是基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情感,教书育人的前提是自己做一个优秀的人。

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谈吐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存在问题,便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让教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怎样去加强这方面的师德建设呢?首先,在语言上起到示范作用,常言道,教师就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学生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也就是说每天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老师的熏陶和影响下生活着,加上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又有着一定的向师性,喜欢听老师的话,乐意模仿老师的言行。

因此,教师就必须要用规范、文明、人性化的语言去影响他们。

在一次教学中,我将平时的语言“哇靠”不经意的说出来,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接着在课下,我走过教室时,发现有学生在学我说的那句话。

我便自我反思,在课堂上,在教书育人上,再小的错误也不可以范,因为孩子的眼
睛在看着你。

其次,在行动上起到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经常发现学生虽然听老师的话,但他不一定会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可是当我们亲自把语言落实到行动上时,就有可能会带动一大批人。

上课时,将用剩下的粉笔,整齐的摆放在粉笔盒里。

看到教室中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有一次,带着孩子到操场做操时,看到地上有砖头,怕孩子不小心踩到扭伤了脚,我便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本来是个无心之举,但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孩子们当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默默地捡起来,也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再次,在言行一致上起到示范作用。

部分教师常常会出现语言和行为的脱节,说的和做的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教师言行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会养成两面三刀的性格,对学生养成良好品质的形成极其有害。

所以,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小事也不能马虎,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可做表率也。

在这点上,我做的很不好,尤其是在给学生发小红花的问题上,由于事情多,有时会忘发,胆小的孩子也不敢向我要,久而久之孩子对得不得到小红花便没有了原来的那种激情,小红花便失去了他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

陶行知老先生曾告诫对学生实施惩罚的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他们所想做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这取决于他们爱上我们的课,爱上我们所传授的知识,爱上我们的人格,爱上我们带领他们走进得世界……而做好这份“世范”,赢得这份尊重,才是一切根本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