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微生物问答题重点总结

微生物问答题重点总结

微生物问答题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1.1.试比试比试比较较G +菌与G -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表一2.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1)与染色有关:G +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 -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 +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 -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 -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 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 -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3.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a 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b 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c 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 质粒。

d 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4.4.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微生物的结构B. 微生物的分类C. 微生物的生理和生态D.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答案:C2.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A. 球形、杆形、螺旋形B. 球形、杆形、弧形C. 球形、杆形、线形D. 球形、杆形、椭圆形答案:A3.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什么组成?A. 纤维素B. 几丁质C. 肽聚糖D. 蛋白质答案:B4.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以下哪种?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A、B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病毒答案:A二、多选题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哪些角色?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寄生者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营养物质答案:A、B、C、D3.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哪些?A. 二分裂B. 孢子生殖C. 出芽生殖D. 有性生殖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错误)2. 微生物可以作为生物指示器来监测环境变化。

(正确)3.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能独立生存。

(正确)4. 微生物的耐药性是由于遗传变异产生的。

(正确)5.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只能用于发酵,不能用于食品保存。

(错误)四、填空题1.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微生物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

答案:形态、生理2. 微生物的______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代谢活动产生新物质的能力。

答案:代谢3. 微生物的______是指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答案:生态4. 微生物的______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产生的新特性。

答案:遗传5. 微生物的______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后代的能力。

答案:繁殖五、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微生物32道问答题及答案
临床取标本: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至第3周均可取骨髓液
30、肥达试验的定义,意义,及结果判断
定义: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H鞭毛抗原、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鞭毛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生长曲线的分期及各期的应用
生长曲线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选对数期的细菌;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特点: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致病力。
4、细菌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意义如何
荚膜:抗吞噬作用,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抗杀菌物质损伤,如溶酶体、补体;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形成生物膜
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鞭毛蛋白有抗原性:H抗原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性菌毛传递质粒
26、抗O试验的定义,意义及诊断标准
抗O试验(ASO 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
意义:活动性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
诊断标准:效价大于400单位
正常菌群: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同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粘膜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菌落:菌丝几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都能发生分枝,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的圆形轮廓的菌落。

2、蘑菇圈:菌丝体通常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外围的菌丝体生活力最强,而中心区的菌丝体相继老化死去,于是形成了天然的菌丝环,当产生担子果时,在地面上呈现了环形排列的蘑菇圈,3、内生菌丝:内生菌丝-菌丝体穿透寄主细胞,通过吸器来获取营养。

并不穿破寄主的质膜,而是一种简单的凹入。

4、侧泡复合体:单核的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全包住。

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线粒体内侧紧靠细胞核,线粒体的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

线粒体—微体—类脂体外围由被称为背膜的双膜系统包围而构成侧泡复合体,侧泡复合体可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

5、同宗配合:单一的核型含有完成表达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同宗配合的交配因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不需要经过两个菌丝的交配就能完成性的生活史,这是雌雄同体并且自身可孕的结合。

6、“孢子印”:将伞菌的菌盖悬挂在白纸的上方,外罩钟罩,过几天后,在白纸就有由菌褶上落下的孢子形成的印迹,与菌褶同形,可作分类依据。

7、侧囊体:囊状体生在担子间,来源与担子相同,因着生位置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生在菌褶边缘两侧的叫侧囊体8、协调的最适温度: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为了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常常要求比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生理最适温度)略低2-3℃,这就是“协调的最适温度”。

9、菌丝生长单位(G):Trinci 1974年提出了一个菌丝生长单位(G)与菌丝分枝数目的相关公式。

G=菌丝总长度/菌丝顶端数目在菌落生长中,任何一种的菌丝生长单位是不变的,所以菌丝顶端的数目总是与菌丝的长度和细胞质的体积保持一定的比例。

10、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的菌丝体紧密地包裹在植物根系的表面,形成外拟薄壁膜层称为菌鞘(哈氏网),不侵入根细胞内,仅在根细胞的间隙间蔓延,对植物体的营养索取量甚微,故与植物平安相处。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一、绪论复习题绪论中应认识的问题:1、什么是真菌?真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2、Whittaker(1969)五界系统的内容及特点,真菌独立成界的理由。

3、举例说明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4、真菌个体发育循环及其在病害传播上的意义。

5、准性生殖的内容及意义,与有性生殖区别。

6、悉尼法规(1981)中有关真菌命名的重要改动。

①命名起点:1753年5月1日②复型真菌:{无性型-代替了不完全阶段anamorph{有性型-代替了完全阶段teleomorph同时引入了全型的概念holomorph:全型=无性型+有性型7、Ainsworth(1973)与Alexopoulos(1979)分类系统的区别。

Ainsworth 粘菌门;真菌门:五亚门、18纲、68目Alexopoulos 裸菌门、鞭毛菌门(单鞭毛菌门、双鞭毛菌门)、无鞭毛菌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8、生物的8界分类系统?菌物共分入那3界?二、鞭毛菌亚门复习题1、在新的菌物分类系统中,为何说卵菌不是真菌,应划入哪一类?2、在新的菌物分类系统中,为何把根肿菌从鞭毛菌中分出、而归入原生动物界?三、接合菌亚门复习题1、掌握本章中的一些概念:1、孢子囊sporangiunm:含有多个孢子的孢子囊。

2、小孢子囊sporangiolum:含有几个孢子的小型孢子囊;或只含有一个孢子的单孢孢子囊。

3、柱孢子囊merosporangium:柱形的小孢子囊。

4、囊轴columella:又称菌柱,在孢子囊中或其它子实体中,一种不孕性的结构,常常是菌柄的一种延伸。

5、囊托apohysis:与孢子囊相连残留的囊丝称~或中轴基。

6、芽孢子囊qerm sporangium:接合孢子休眠一时期后,萌发生芽管,或在短芽管上生孢子囊,称作芽孢子囊。

7、单性(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单从雌配子独自发育出正常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8、拟接合孢子azygospore:由单性生殖发育出来的接合子(单性接合孢子),即无配合子。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

菌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菌落:菌丝几乎沿着它的长度的任何一点都能发生分枝,由于分枝的不断产生而形成一个特征的圆形轮廓的菌落。

2、蘑菇圈:菌丝体通常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外围的菌丝体生活力最强,而中心区的菌丝体相继老化死去,于是形成了天然的菌丝环,当产生担子果时,在地面上呈现了环形排列的蘑菇圈,3、内生菌丝:内生菌丝-菌丝体穿透寄主细胞,通过吸器来获取营养。

并不穿破寄主的质膜,而是一种简单的凹入。

4、侧泡复合体:单核的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全包住。

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线粒体内侧紧靠细胞核,线粒体的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

线粒体—微体—类脂体外围由被称为背膜的双膜系统包围而构成侧泡复合体,侧泡复合体可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

5、同宗配合:单一的核型含有完成表达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同宗配合的交配因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不需要经过两个菌丝的交配就能完成性的生活史,这是雌雄同体并且自身可孕的结合。

6、“孢子印”:将伞菌的菌盖悬挂在白纸的上方,外罩钟罩,过几天后,在白纸就有由菌褶上落下的孢子形成的印迹,与菌褶同形,可作分类依据。

7、侧囊体:囊状体生在担子间,来源与担子相同,因着生位置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生在菌褶边缘两侧的叫侧囊体8、协调的最适温度: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为了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常常要求比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生理最适温度)略低2-3℃,这就是“协调的最适温度”。

9、菌丝生长单位(G):Trinci 1974年提出了一个菌丝生长单位(G)与菌丝分枝数目的相关公式。

G=菌丝总长度/菌丝顶端数目在菌落生长中,任何一种的菌丝生长单位是不变的,所以菌丝顶端的数目总是与菌丝的长度和细胞质的体积保持一定的比例。

10、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的菌丝体紧密地包裹在植物根系的表面,形成外拟薄壁膜层称为菌鞘(哈氏网),不侵入根细胞内,仅在根细胞的间隙间蔓延,对植物体的营养索取量甚微,故与植物平安相处。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学问答题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试比较G+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答:2.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理学意义?答:(1)荚膜:a,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的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b.黏附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鞭毛: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根据细菌能否运动(有无动力),鞭毛的数量。

部位和特异的抗原性,可用于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

(3)菌毛: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如淋球菌。

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芽胞: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将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答:(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含量高,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1. 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答:(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菌物学试题及答案

菌物学试题及答案

菌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菌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真菌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真菌的特征?A. 细胞壁B. 叶绿体C. 菌丝体D. 孢子答案:B3. 蘑菇属于哪一类真菌?A. 酵母菌B. 霉菌C. 蕈菌D. 细菌答案:C4. 菌物学中,"myc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哪个词?A. "mykes"(蘑菇)B. "mykes"(真菌)C. "mycetozoa"(真菌动物)D. "mykes"(霉菌)答案:B5. 以下哪种真菌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A. 青霉菌B. 曲霉菌C. 毛霉菌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菌物学中,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______。

答案:孢子2.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构成。

答案:几丁质3.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答案:分解者4.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______。

答案:无性生殖5. 真菌感染在医学上通常称为______。

答案:真菌病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

答案: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在于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而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也相对简单。

2. 描述一下真菌的生命周期。

答案:真菌的生命周期包括孢子的形成和释放、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和分化、以及最终形成新的孢子。

这个过程可能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3. 列举三种常见的真菌疾病。

答案:1) 脚气病;2) 灰指甲;3) 念珠菌感染。

4. 为什么说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答案: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分解者,能够分解死亡的植物和动物组织,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为植物提供养分,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真菌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答:1.细胞具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一系列的细胞器;核糖体为80S,而细菌为70S2.通常为分枝繁茂的丝状体,菌丝呈顶端生长;真菌是典型的丝状体,单个的丝状物—菌丝,具顶端生长、顶端优势,在顶端之后分枝而产生网状的菌丝—菌丝体3.有硬的细胞壁,大多数真菌的壁为几丁质;4.通过细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胞外酶降解不被吸收的多聚物为简单化合物而吸收,是异养型;5.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族。

2)丝状子囊菌的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答:在丝状菌中,形成子囊的过程一般常以火丝菌属为例,子囊是由产囊丝顶端的子囊钩(钩状体)而形成的。

双核同时分裂,产生4个子核,在钩状体内生出横隔形成三个细胞,四核之一在钩状体尖端细胞内,两核在弯曲的细胞内,另一核在基部细胞中。

弯曲细胞内的两核,一雄一雌,核配发生在此。

核配后的细胞即为子囊母细胞,发展成为子囊。

子囊母细胞内核分裂完毕后,在子囊内出现许多双层膜的泡囊,泡囊连接成囊状物,把子囊内的大部分原生质和全部细胞核包裹在里面,然后双层膜向里收缩包围各个子核形成双层膜的子囊孢子。

3)用核酸分析技术对真菌进行分类,其理论基础及主要方法答:核酸分析技术大都以D NA同源性为基础,这就为那些具有表型特征相似的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给以界定。

(1分)?主要是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 D NA)序列测定、DNA分子杂交技术、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 LP)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 D)技术等。

4)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进行真菌的育种,步骤?答:基因工程1)准备材料(2)体外重组(3)载体传递(4)复制、表达原生质体融合细胞工程(1)原生质体分离培养(2)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再生(3)杂种细胞的选择5)隔膜的是如何形成的?隔膜有哪些功能?答:隔膜的形成:是由菌丝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在几分钟内即可形成,是细胞壁向内生长的横壁。

结构与细胞壁结构相似,成熟的隔膜往往有一几丁质的内层,镶嵌在蛋白质或葡萄糖中,外层被蛋白质或无定形的葡萄糖所覆盖。

隔膜的功能:①有隔膜的菌丝更能抵抗干旱条件②隔膜是用于防止机械损伤后细胞质流失的有效结构。

③起着支持菌丝强度的作用,增加了最大的机械强度而对细胞内含物的运动起着最小的阻碍6)子囊果有哪五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答:①裸果型,子囊没有包被;②闭囊壳,子囊着生球形的缺乏孔口的子囊果;③子囊壳,子囊着生在球形或瓶状具孔口的子囊果内;④子囊盘,子囊着生在一个盘状或杯状开口的子囊果内与侧丝平行排列在一起形成子实层;⑤子囊座,子囊单独地、成束地或成排地着生于子座的腔内,周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这种含有子囊的子座称为子囊座,内着生子囊的腔称为子囊腔。

一个子囊座内可以有一到多个子囊腔。

含单腔的子囊座为假囊壳。

7)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答:主要有D 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法、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 D NA)序列测定、D NA分子杂交技术、线粒体D 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 LP)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 D)技术、核型脉冲电泳等。

8)简述担孢子是如何形成的答:担孢子是担子菌所产生的有性孢子。

在担子菌中,两性器官多退化,以菌丝结合的方式产生双核菌丝。

在双核菌丝的两个核分裂之前可以产生勾状分枝而形成锁状联合,有利于双核并裂。

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为担子,担子内两性细胞核配合后形成一个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

同时在担子顶端长出四个小梗,小梗顶端稍微膨大,最后四个核分别进入小梗的膨大部位,形成四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

9)伞菌目担子果有哪些基本结构?其担子果有哪些类型,简述其发育过程?答:基本结构:菌盖、菌褶、菌柄担子果类型及发育:(1)裸果型;子实层一开始就是裸露的,子实体在整个发育期中一直都是开放的。

(2)假被果型;最初子实层的形成是开放式的,外生的,裸果型的,其后幼小菌盖的边缘向柄内侧弯曲,子实层与封闭式的被果型子实层相同。

当子实体成熟后,菌柄长大,子实层又裸露出来,菌柄上有菌环。

(3)半被果型;子实体发育初期子实层就封闭。

子实体继续发育,菌盖扩展而内菌幕被撕裂,在菌柄上留下菌环,有些在菌盖上留下丝膜。

有些类群,其幼小时外被外菌幕,当子实体成熟后,菌盖扩展,外菌幕在菌盖上形成鳞片,在菌柄上,留下杯状的菌托。

10)泡囊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产生和在真菌生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答:泡囊三重作用:①运输细胞壁溶解酶去破坏原来壁组成之间的键;②运输新的壁物质,并在壁合成酶的作用下并入细胞壁中,增加了壁的面积;③在生长期间增加了原生质膜的表面积。

(2)细胞质的泡囊是从内质网上水泡状的形式转移至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行浓缩加工,并把泡囊的类内质网膜转化成类原生质膜,然后,泡囊从高尔基体释放并转移至菌丝顶端,与原生质膜融合,释放它们的内含物到细胞壁中,这一融合过程不但使泡囊内含物进入膜壁之间,使泡囊内含物被用来合成细胞壁,而且泡囊的膜也并入原生质膜,使原生质膜增加了面积,从而导致了菌丝顶端的生长。

这就是泡囊学说。

(3)促使泡囊运输到顶端的推动力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细胞质的流动驱使和带动泡囊移向顶端;第二,泡囊借助于顶端和亚顶端区域之间水的电位势梯度而驱动;第三,在菌丝细胞中,微管与菌丝生长方向平行,因此,可能微管运输泡囊到菌丝顶端。

11)内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真菌生长过程中它们是如何联系一起发挥作用的?答:在核模、内质网、高尔基体、泡囊和质膜之间有一功能上连续的区域,这一相互联系的整体就构成了内膜系统。

其中内质网可能被视为核膜的延伸,并成网状遍布整个细胞。

靠近高尔基体的内质网形成泡囊,向高尔基体迁移,然后在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形成潴泡,这些潴泡由形成面迁移至成熟面,在成熟面产生泡囊。

在这一过程中,高尔基体形成面潴泡的形成与成熟面潴泡破裂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潴泡的数目达到相对的恒定,由此产生的泡囊可能迁移至质膜,与之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到膜外。

泡囊与质膜的融合使质膜的面积增加,同时其内含物参与新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促使真菌细胞生长。

12) 请简述本学期实验中从平菇菌种生产到栽培出菇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答:一)母种的制作,接种培养 1. 菌种的选择:在出菇场要选择肉厚肥大、鲜嫩,出菇早、菇形整齐、菌柄短且无病害的做种。

2 在超净工作台上实验。

(二)栽培培养基的制作其制作过程是:拌料(含水量60%左右);装瓶2/3;压实;打洞;洗瓶;用防水纸包扎瓶口;灭菌。

(三) 接种:必须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

(四) 发菌与出菇管理 1 发菌: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潮湿、阴暗的环境,培养20-30天,等菌丝长满瓶。

2 出菇管理:解开瓶口→披膜→通风保湿催蕾→掀膜通风→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

出菇期间注意一定的光照。

13)真菌孢子休眠的类型、原因及破休眠的方法答:一些孢子由于不适应环境条件而不能繁殖,但一旦外部条件合适繁殖就会进行,这种现象称为外源性休眠。

内源性休眠孢子主要是由于内部的因素影响其萌发,这类孢子在理想的条件下也不能繁殖。

引起外源性休眠的因素有:(1).真菌孢子在不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和p H下是不能萌发的(2).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来萌发(3).由存在于环境中的抑制剂所决定。

(4).由于非寄主生物的存在与真菌孢子竞争营养或产生毒性物质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渗透性、自身抑制因子和代谢损伤。

引起内源性休眠的原因是:(1)渗透性可能是萌发所需的物质,如营养物、水、氧气或其他化合物不能进入细胞;(2)自身抑制因子某些真菌的孢子含有抑制自身萌发的化合物;(3)代谢损伤内源性休眠的孢子不能萌发与代谢障碍的存在有关。

对于外源性休眠只要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重新萌发;对于内源性休眠要以非正常生活条件予以激活。

处理方法:温度处理, 化学试剂处理, 后熟复合处理。

14)简述锁状联合的过程,并用图表示答:(1)菌丝的双核细胞开始分裂之前,在二核之间生出一个钩状分枝(2)细胞中的一个核进入钩中。

(3)两个核同时分裂成四个核(4)新分裂的两个核移动到细胞的一端,一个核仍留在钩中(5)钩向下弯曲与原来的细胞壁接触,接触的地方壁溶化而沟通,同时在钩的基部产生一个隔膜(6)最后钩中的核向下移,在钩的垂直方向产生一个隔膜,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每一个细胞具有双核,锁状联合完成。

15)典型担子是如何形成的,并图示之答:典型的担子是次生菌丝顶端的一个细胞形成的。

形成担子的细胞经常是经过锁状联合的,一般是无隔、单胞、棍棒状。

16)真菌有那些营养方式,每种营养方式均举两个典型例子答:腐生,香菇、平菇;寄生,冬虫夏草、皮肤真菌;共生,鸡纵菇和白蚁、地衣;捕食,捕虫霉目真菌、丛梗孢科真菌17)担子菌生活史中菌丝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简要描述三种菌丝的特征答:绝大多数担子菌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具桶孔隔膜。

三种菌丝:(1)初生菌丝(单倍体n):由单核的担孢子萌发产生,初期为无隔多核,不久产生隔膜将细胞核分开,成为单核菌丝。

(2)次生菌丝(双核体n+n):经过初生菌丝的两个单核细胞结合,但只进行质配而不进行核配,形成双核体n+n。

具有双核细胞的次生菌丝常以锁状联合的方式来增加细胞的个体。

(3)三生菌丝(双核体n+ n):是次生菌丝特化形成的.特化后的三生菌丝形成各种子实体.子实体中通常有三种三生菌丝:(1)生殖菌丝(2)骨干菌丝(3)联络菌丝18)何谓主动释放,何谓被动释放,四种主动释放的机制?都涉及哪类真菌?答:当孢子从亲本产生后,必须被释放以便达到一个新的地方,真菌孢子的释放可以由内在压力推动,称为主动释放;也有的孢子是由环境因素的压力被释放的,称为被动释放。

真菌孢子的主动释放:许多真菌的子实体往往具有某种特殊的发射机构,如水玉霉属在光照的感应下能把孢子囊向光射到1-2厘米高。

有些子囊菌的子囊孢子的释放借助于子囊孢子内部可溶性物质的增加,吸收临近组织的水分以提高子囊的膨胀压力,最后冲破子囊顶部将子囊孢子释放。

担子菌具有强制释放机制。

19)菌丝的主要变态类型有那些,试简述之?答: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形成吸器、附着胞、附着枝、假根、菌套和菌网等多种特殊的变态结构。

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有球状、指状、掌状及丝状等。

附着胞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面,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附着枝:是一些菌丝两旁生出的具有1-2个细胞的耳状分枝,起着附着或吸收养分的功能。

假根:有些真菌某个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枝、外表像根的根状菌丝,可以伸几基质内吸收养分,并固着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