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1语文含答案
2019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

2019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踯躅(zhí zhú)瞭望(liào)隽永(juàn)锲而不舍(qiè)(答案)B. 慰藉(jiè)缄默(zēn)攻讦(jié)繁文缛节(rù)C. 赝品(yàn)倥偬(zǒng)桎梏(gù)按图索骥(jì)D. 裨益(bì)恪守(kè)酝酿(niàng)沆瀣一气(hàng xiè)二、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大量读者。
(“抑扬顿挫”使用错误,此处应指情节起伏,非声音高低)B.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答案)C. 这幅画色彩缤纷,栩栩如生,仿佛把人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栩栩如生”使用错误,此处应指画面生动,非人像逼真)D. 他的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真可谓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使用错误,此处应指技艺高超,非文章条理)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C. 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答案)D. 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重庆青年的友好。
(语序不当,“充分”调至“发挥”前)四、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__ ____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__ ___ __ __ 卷 _ _ 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考 __ __ _-------------------- 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__ __ __ _ ___ _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__ __ 答__ -------------------- 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_ _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_ __ __ _ _ ___ _ 题__ -------------------- 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 ------------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 -------------★启用前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在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 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语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诚然,娱一、现代文阅读(36分)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高考全国乙卷语文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2.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A.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二、古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3)___________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2019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语文答案

2019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语文答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6分)。
A、氤氲牝马连篇累牍。
B、缥缈后喘息甫定。
C、虔诚苍劲煞费苦心。
D、驾驭恐吓小心翼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热烘烘不假雕饰要言不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闭门羹一弘清泉坚韧不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挖墙脚瞬息万变无稽之谈千里之堤,馈于蚁穴。
D、澄突如奇来人情世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觑。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XX认为XX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