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 教案

合集下载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题。

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文章的结构。

3、体会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的作用,感受作者对梨花的赞美之情。

4、学习文中人物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感受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美好品质。

2、难点(1)理解文中设置悬念、误会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分析法:对文中的人物、情节、语言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云南的哀牢山深处,有一处美丽的梨花林。

在这片梨花林旁,发生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去感受那份人间真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彭荆风,江西萍乡人,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大多反映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77 年5 月。

当时,作者经历了“文革”七年牢狱之灾后,重新拿起笔来写作。

作者想起了边疆地区那些朴实、善良的人们,想起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相互帮助、无私奉献的精神,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思考:文章围绕“驿路梨花”写了哪些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2、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2、从这些人物的言行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品质?(六)品味语言,体会表达效果1、文中有许多描写梨花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通用8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通用8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向雷锋学习。

教学设想:本篇不是从解放军盖起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而是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按“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除饥饿疲劳和见闻顺序,组织材料,结构篇章,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叙中融情,叙后抒情,抒情结尾;其中两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并在叙写所见所闻当中,先设置出一个悬念,穿插两个误会,步步深化悬念,最后彻底解开悬念;从而体现出了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达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篇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譬喻恰切,形象鲜明,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在分析作品基础上体会标题含意,培养鉴赏能力。

本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分析梨花树林中发现小屋。

教学过程:1.由新单元教学的开始,引出《驿路梨花》(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句意、全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驿:篾:陋:撵:麂:葺: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5.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

(1)本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 学历案

《驿路梨花》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会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题。

(2)学习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巧妙构思。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可能会让我们感动,有些可能会让我们深思。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充满温情的文章——《驿路梨花》。

(二)作者简介彭荆风,江西萍乡人,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边疆色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四)理清思路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他们与小茅屋的关系。

2、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的情节发展。

(五)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文中多次提到“梨花”,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梨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文章设置了哪些悬念和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六)主题探讨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仅仅是赞美梨花吗?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七)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讲述自己身边类似于文中人物的感人故事。

2、推荐阅读彭荆风的其他作品,如《鹿衔草》等。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驿路梨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也明白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文中的人物一样,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九)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身边的温暖”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驿路梨花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驿路梨花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驿路梨花》【教学目标】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3.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4.学习文章中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2.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天边遐思。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2.你能说说古代诗人吟咏梨花的诗句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二、作者及作品彭荆风,当代作家,江西萍乡人。

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

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云南边寨,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

如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绿色的网》等,还有与别人合作的电影剧本《芦笙恋歌》、《边寨峰火》等。

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内收描写云南边地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11篇。

本文是其短篇小说集中的一篇同名小说。

三.整体感知(一)阅读课文阅读方法指导:做到“三动”,“四不”。

“两动”是动眼、动手、动脑;“四不”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

并能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概括故事情节。

(二)复述课文挑战1:请你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的经过来复述小说。

挑战2:请你以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的过程来复述小说。

挑战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见课件)四.合作探究1、本文中几次写到梨花?试找出。

四写梨花第一次:“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实写,飘落的梨花作用:烘托茅屋,带入优美意境。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优秀)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驿路梨花》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概括作品主题及情节。

教学方法:1.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听说过“驿路梨花”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场景或故事。

2. 介绍作者:介绍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

3. 介绍作品背景:讲解《驿路梨花》创作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及创作动机。

4. 概括作品主题及情节:简要介绍《驿路梨花》的主题及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作者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帮助学生理解《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

1. 作者巴金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讲解作者巴金的生平:介绍巴金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文学创作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讲解《驿路梨花》的创作背景:介绍《驿路梨花》创作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及创作动机。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对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第三章:情节梗概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内容:1. 《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1. 讲解《驿路梨花》的基本情节:概括地讲解作品的情节,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对作品情节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第四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分析《驿路梨花》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驿路梨花》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1. 讲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本文在立意、构思、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设想一、这是一篇小说,但根据初一册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仍按记叙文教学。

因此不必象分析小说那样重点放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而应着重放在对有关事物具体生动的描写,反映几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

二、预习时要求学生事先完成课后习题一,填好表格以熟悉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在立意、构思、写景、标题等方面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具准备:幻灯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理清文章线索,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揭示文章主题,明确写景的作用及标题设立的巧妙。

一、检查习过程中字词的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到黑板上注音)⑴ A 驿路() B 荆棘() C 陡峭()⑵ A 竹篾() B 简陋() C 恍惚()⑶ A 麂子() B 修葺() C 讴歌()2.解释下列词语,(本题结合课文语境进行讲解,由学生回答)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修长:长。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闲:闲适自得。

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上新课第二十一课《驿路梨花》。

板书课题:二一. 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我们到一座深山去玩或到荒无人烟的野外去玩,就在我们玩得十分开心而肚子开始饿起来、腿开始酸起来时,天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这个时候你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有个落脚点,哪怕是一座破旧的小茅屋供休息也好。

)要是没有怎么办?(只好露宿山林或野外了。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最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最新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优秀6篇】主持词已成为各种演出活动和集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主持词的实用频率越来越高,一般我们都会做好相关准备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驿路梨花》教案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驿路梨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 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 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 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驿路梨花教案5篇

驿路梨花教案5篇

驿路梨花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写教案是我们必须专心学习的事情,在下笔写一份教案时,我们都要有着较强的思维规律能力,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举的驿路梨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驿路梨花教案篇1(一)教学建议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解读文本,以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叙述手法和主题思想为重点。

2.课前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根据时间挨次理清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

3.老师要留意思维方法的指导和点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及表达效果。

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2.难点:小说深厚的思想内蕴分析。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引入新课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是彭荆风。

(板书标题、)二、问题探讨(一):结构分析阅读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本文以“我们”的行止和见闻为主线。

根据你的理解,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点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8自然段),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和老余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9—12自然段),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惫;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写“我们”遇到梨花妹妹,梨花妹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自然段),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点名主题,收束全篇。

三、问题探讨(二):人物分析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挨次是怎样的?他们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章在刻画这些人物是采纳了怎样的手法?要点①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挨次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法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
学书


梨花
发现小屋小屋
雷锋精神
高尚品德
驿周到
路解除饥饿疲劳细心
梨老人述说梨花
花小屋来历解放军
热情赞美以花喻人




第2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用梨花喻雪?看几张梨花的图片引入课题《驿路梨花》
教案
第1页
课题
驿路梨花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_月_日(星期_)
第1课时(共2课时)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清文章写作顺序的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感受作品中体现的爱心。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写作的顺序
主要教法
7.学习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见投影)(10分钟)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7)听写词语(5分钟)
陡峭修长露宿喷香恍惚修葺折损
简陋悠闲晶莹竹篾漆黑撵走麂子
4.结合注释理解“驿路”的意思。
5.感知课文内容,划分部分,概括大意。
(投影板书)(10分钟)
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思考回答问题
引入情景
学习目标
掌握作家作品
一生到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积累到导学案上。
共同学习
辨析
在练习本上写
结合注释和投影理解。
第3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6.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二、新课探究学习:
1.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1分钟)
2.学习掌握本课的作家作品。(2分钟)
3.积累本课词语。
(1)检查导学案做的情况,让学生互判。(2分钟)
(2)投影检测,给红字注音。(2分钟)
(3)学生互判。(1分钟)
(4)学习积累多音多义字。(2分钟)
(5)词语解释(3分钟)
(6)辨析形似字组词。(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