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唱歌幸福拍手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唱歌幸福拍手歌》教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在合唱中加入自己的动作、改变歌曲的节奏等。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对自己的表达能力缺乏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歌曲合作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对于创新实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创意模板,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以降低创新难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幸福拍手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幸福。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创新。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幸福拍手歌》的基本旋律和歌词。这首歌是以2/4拍为基础,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易懂。它能够帮助我们感受和表达幸福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注意听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感受歌曲中所传递的幸福氛围。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二年级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二年级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唱歌阿西里西人教版()二年级阿西里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歌曲的歌词。

2. 能够跟随节奏正确唱出歌曲。

3. 能够理解歌曲的意思,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

2. 放映设备及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趣的歌曲,叫做《阿西里西》。

这是一首很有节奏感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 预习导入:老师:同学们,请你们打开教材第XX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

这首歌的歌词很简单,是不是很好记呢?3. 歌曲教学:老师:首先,我们一起朗读歌词。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师生齐读歌词)。

读的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学唱这首歌。

老师:播放音乐,我们一起听歌,跟着节奏拍手。

(播放音乐,同时老师示范拍手节奏,学生跟随)老师:请大家站起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这首歌。

一,二,三,开始!(师生一起唱歌,重复多次,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歌曲)4. 歌曲欣赏: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的这首歌很好听吧?现在请大家坐下,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的演唱。

(播放原版歌曲)5. 总结: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很有趣的歌曲《阿西里西》。

这首歌曲的歌词很简单,但是节奏感很强,大家唱得很好!在后续的课堂中,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歌曲,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正确朗读歌曲的歌词,能够跟随节奏正确唱出歌曲。

同时,通过欣赏原版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后续的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2、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3、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4、创编:《开火车》《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与春天户外活动相关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歌曲,随音乐进行表演。

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试唱歌曲唱名。

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重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引入春天话题。

2、引导倾听。

3、师生即兴呼唤,模仿回音效果。

4、发声练习,用回音体会声音的强弱。

二、重难点解决:1、师演唱歌曲第二句(难点),生做回音跟唱。

2、听唱法学唱全曲。

3、有表情地演唱,分组练习。

三、创编《山谷回音真好听》回音游戏。

分组: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另一组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 2、节奏 3、唱名音高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讨论:游戏还可怎样进行?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2、认识小节、小节线。

3、创编《开火车》游戏教学目标:1、听辨并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

教学重难点:听辫并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初步感受《出发》的节奏。

2.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4.随音乐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二、聆听《出发》,随音乐律动。

1、学生列队,做火车车厢状,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着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

X X。

X X。

X X。

X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

(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单元目标: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使他们的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单元重点:体会歌曲《大风车》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单元难点:能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准确地进行相互评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3螃蟹歌》 (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3螃蟹歌》 (1)

螃蟹歌课型:以学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1、认识螃蟹。

2、歌曲《螃蟹歌》。

3、模仿和创编螃蟹活动的动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钢琴、活螃蟹。

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2、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扩展进行开平民歌表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律动:学生在歌曲“小毛驴”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边走边拍手,小跳步,找位置站好,跟随音乐律动。

2、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1、唱一唱关于动物的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关于动物的歌曲吗?生:略。

师:想一想,你们都会唱一些什么样的动物歌?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唱出多首学过的动物歌)生:略。

(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边拍手边念唱)《两只老虎、唐老伯、小兔乖乖》师:那你们会不会唱关于螃蟹的歌?生:略(可以思考,可以回答没有)2、介绍螃蟹。

师:你知道螃蟹生长在什么地方吗?生:海边。

师:你听到了多少关于螃蟹的介绍?生:讨论。

(可以讲吃螃蟹、有毛蟹、膏蟹、花蟹、河蟹等)师:先别急,我给小朋友一首关于螃蟹的儿歌。

(出示螃蟹图片)3、念儿哥。

小螃蟹、小螃蟹,八只脚,扛着钳刀横着跑,眼睛竖起四处瞧,嘴巴还在吹口哨,吹什么?听不到,只见满嘴白泡泡。

4、模仿螃蟹走路。

(学生自己先模仿)师:哎,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耐不住性子了,两只脚都已经象螃蟹一样行走了。

5、观察活螃蟹走路。

师:来,我们看看真的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出示螃蟹)生:(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次模仿,请个别上台表演)6、画螃蟹(分小组比赛,派一位代表上黑板画,画出千姿百态的螃蟹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评价,奖励表现出色的)师:你们学螃蟹走路这么聪明,要是让你们画螃蟹,可以吗?(在音乐停止时要画出一只螃蟹)7、小结。

师:螃蟹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在我们周围的江边、河边就有螃蟹的兄弟姐妹,它们的队伍庞大,生存的本领很强,因为它们有一对大夹子,因此人们写了一首关于螃蟹的歌,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1、学会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

2、通过回音游戏,感受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教材分析: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地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难点:通过回音游戏,感受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感受音乐的美妙。

2、认识小节、小节线,理解乐曲的结构。

教材分析:管弦乐合奏《出发》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通过欣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同时,通过认识小节、小节线,可以更好地理解乐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的结构。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

2、认识小节、小节线,理解歌曲的结构。

教材分析: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是一首优美的民歌,通过学唱可以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

同时,通过认识小节、小节线,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结构。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郊游》并表现出郊游的情景。

教材分析:歌曲《郊游》是一首生动的歌曲,通过学唱可以表现出郊游的情景。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郊游》。

教学难点:表现出郊游的情景。

在本节课开始前,师生互相问候并交流寒假的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

接着,学生们听了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并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教师随后即兴呼唤,让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

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

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目的要求: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通用21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通用21篇)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天鹅》1、提问导入师:天上飞的有哪些动物?既可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又有哪些?谁愿意说说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感受天鹅2、初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

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

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

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

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出发》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郊游》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

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二、新歌教学:(一)创设情境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

)(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2、多媒体,听歌曲,出示春天图片,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三)熟悉歌曲一、二乐句: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

)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四)学唱歌曲: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五)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第一和第三大乐句要欢快、活泼地唱,而第二大乐句却与它们不同,要优美、柔和地唱。

2、有感情地唱歌:学生有感情地轻唱一遍歌曲,然后学生再有感情地随伴奏音乐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一)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双响筒或者小鼓等)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三角铁或者碰铃等。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师:让我们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四、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1、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同学们能用一句话说说郊游时的发现吗?2、全体随着音乐声律动出教室教学内容:《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

引入春天的话题。

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

例如:1=C 4/41 2 3 —|1 2 3 —|5 4 3 2 5 4 3 2 |1 ———‖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生: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 2 3 4 |5 —| 1 2 3 4 |5 —|啊啊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

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

如:X X X ,X X . X X X X X ,等等。

3、唱名音高。

如:mi —sol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教学内容:《健康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知道有关健康的好习惯。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

难点是演唱教学中前半拍休止节奏;三、教学准备1、课件音乐:“健康歌”;2、音乐课本人手一本。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它的名字叫“健康歌”,想不想听啊?(想)播放《健康歌》2、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想干什么?(想动,想跳舞)师:那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想动,想跳起来?(二)听一听:《健康歌》1、师:小朋友们都喜欢这首歌,那我们再听一遍,听完了告诉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再次播放《健康歌》2、师:谁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那你们听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在运动?3、师:那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说一遍好吗?(好)播放伴奏4、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要注意该停的地方要停哦。

跟着音乐唱歌(三)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

1、复习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1)提问:刚才“爷爷”在做什么?“爷爷”做运动时唱的是什么歌?(2)复习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由学生扮演“爷爷”和“小萱萱”分组进行对唱(3)提问:“爷爷”做运动时,做了哪些动作?你认为应该配上什么样的动作更好看?(4)动作创编。

①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

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有创新。

四、结束部分师:刚才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快乐不快乐?好的,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健康,我快乐!希望大家天天健康。

教学内容:《小雪橇》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能用甜美的声音,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雪橇》。

2、通过创设情景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感受音乐的美,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首先,让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雪地里感受一下,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老师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播放录音)2、生:孩子们在玩小雪橇,他们多快乐呀!二、歌曲学唱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小雪橇》。

(板书课题)2、师:好,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去感受滑雪的心情。

老师为大家播放《小雪橇》3、听教师范唱,大家注意老师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的?(听后,学生交流回答。

)4、熟悉旋律:听旋律用“啦”哼唱。

(播放录音)5、请你们做老师的回声,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师分句教读)6、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7、分组朗读。

8、师生齐读歌词。

9、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先分句教唱,再整体唱。

10、教唱过程中,可放慢速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11、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12、分角色演唱歌曲。

13、学生跟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

三、课堂小结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棒。

教学内容:《乒乓球变奏曲》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二、导入1、谈话师: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激烈的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