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言语句翻译突破

合集下载

2017届高考语文重难点突破——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2017届高考语文重难点突破——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2017届高考重难点突破——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1、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2、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6、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9、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10、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1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2、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兹可痛已!13、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14、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

15、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16、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1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18、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19、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

20、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2、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23、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4、越国之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5、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6、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27、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28、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9、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0、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3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3、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3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许将,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以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

又改鄆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

将曰 :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

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一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

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 “发人之墓,非圣德事。

”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

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将独谓 : “兵机不可失,愿从之。

”未几,捷书至。

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谥曰文定。

【注释】1、福州,宋代的福州路,辖境为今福建省东部地区。

2、闽,闽县,县治在今福州。

3、举,科举考试中选4、。

除集贤院校理,被任命为集贤院校理。

集贤院,宋代中央机构,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校对整理。

5、同知礼院,任太常寺少卿。

礼院,太常寺的俗称。

宋代的太常寺掌管封赠祭祀的礼仪。

2017高考北京卷古诗文译注

2017高考北京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北京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 “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綰,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

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注释】1、綰,秦初丞相王綰。

2、置王,这里指分封诸侯,把皇帝的子弟、亲属、功臣封为王侯。

置,设置。

2017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译注

,2017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译注文言文阅读选文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 “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銘》,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交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注释】1、王引之,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

2、汪容甫先生行状,汪中,字容甫,清代乾嘉时期哲学家、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

行状,文体名,记录人物生平事略的文章体裁。

3、江都,扬州的古称。

4、书贾,卖书的商人。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历年文言文翻译2018年1卷《晋书鲁芝传》1、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2卷《宋史范纯礼传》1、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2018年3卷《宋史范纯礼传》1、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2、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2017年1卷《宋史范纯礼传》1、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017年2卷《后汉书赵熹传》1、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卷3年2017.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2017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浙江卷⾼考⽂⾔⽂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2017年浙江卷⾼考⽂⾔⽂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教师讲评、学⽣⾃学版】阅读下⾯的⽂⾔⽂,完成14~18题。

(20分)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仆(谦词,我。

梁启超《谭嗣同传》:“苟不欲救,请⾄颐和园⾸仆⽽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如果不打算救皇上,就请您到颐和园告发我,然后杀了我,您就可以得到⼤富⼤贵了)与⾜下(敬词,您。

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下,⾜下欲救则救之。

”——今天可以救出皇上的⼈,只有您了,你要想救就赶快救吧)齿(因幼马每年⽣⼀齿,故以齿计算⽜马的岁数,也指⼈的年龄。

成语“马齿徒增”:谦称⾃⼰虚度年华,没有成就)同⽽道不同,⾜下性俊达(性情俊逸通达)坚明(性格坚定),⼼正⽽⽓和,饰以温慎(⽤温顺、缜密修饰⾃⼰),故处世显明⽆罪悔(指罪过。

“罪”与“悔”意思相近,属同义复词。

宋·王安⽯《⼤理寺丞张服改太⼦中舍制》:“夫吏者三岁能率职厉⾏⽽⽆罪悔,是亦宜有赏。

”——官吏三年时间内能够尽职尽责、砥砺操⾏且⽆罪过,这也是应该得到奖赏的)。

(仆)在京城间,家事⼈事,终⽇促束(忙碌),不得⽇出所怀以⾃晓,⾃然不敢以辈流(流辈,同辈)间期(盼望,希望。

《吕⽒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mòyé,良马期乎千⾥,不期乎骥骜jìào。

”——好剑只期求它能斩断东西,不期求它有“镆铘”的美名;好马只期求能⾏千⾥,不期求它有“骥骜”的美名)⾜下也。

去岁乞假,⾃江、汉间归京,乃知⾜下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官为出官。

⽩居易《琵琶⾏(并序)》:“予出官⼆年,恬然⾃安。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安,⾃得其乐)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从前,以前。

者:⾳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与“向者”同义的词语还有“昔者”“曩者”“往者”)仆之期⾜下之⼼,果为不缪(通“谬”,错误),私⾃喜贺,⾜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期待仰慕),⼆者所以为喜且⾃贺也,幸甚,幸甚。

最新(精心打造)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

最新(精心打造)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

2017年全国卷三文言文许将传全文翻译【许将字冲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是福州闽县人。

【举进士第一】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神宗召见他回答有关问题,【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编修中书条例。

【初】当初,【选人调拟】候选官员的调动,【先南曹】先要经过南曹,【次考功】接着是考功。

【综核无法】综合考核没有法度,【吏得缘文为奸】官吏得以靠着改动文字干坏事,【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候选的人又不能告诉长官。

【将奏罢南曹】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开辟公堂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无留难】士人没有再遭遇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地界,【遣使请代地】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岁聘之使不敢行】宋方每年受聘的使者不敢去,【以命将】就任命许将去。

【将入对曰:】许将入朝对答说:【“臣备位侍从】我在侍从的职位上(充数),【朝廷大议不容不知】朝廷重要的决议不能不知道。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有以折之】(直译)没有能够用来驳斥他们(的材料/依据)//(意译)不对他们进行驳斥,【则伤国体】就会伤害到国家的体面。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公文资料。

【及至北境】到了契丹境内以后,【居人跨屋栋聚观】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曰】说道:【“看南朝状元】看看南朝的状元。

”【及肄射】等到练习射箭,【将先破的】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禧果以代州为问】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将随问随答】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萧禧又说:【“界渠未定】界线没有定下来,【顾和好体重】以和好为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将曰】许将说:“【此事】这(件)事,【申饬边臣岂不可】命令/指示守边大臣/边地官员难道不可以(吗),【何以使为】为什么要用/派使者呢?”【禧惭不能对】萧禧羞愧/惭愧不能回答。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0【答案】.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正确标点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1.【答案】C(“职位很高”无据)11.【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学&科网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 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 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 6
第一招: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第二招:文从句顺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 习惯,没有语病。
• 28
重点突破一
文言实词译到位
有的放矢,妙法突破

29
一、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翻译重要的得分点之一,做题时必 须谨慎,免得“以今律古”。
翻译下面的句子(或画线句子),特别注意句中古今异义词。 1.且大而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的官吏 对这件事感到苦恼。 2.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 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清查)宫 室,很受亲近信任。
• 30
二、语境确定多义词
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注意一词中相 近又易混的义项。(爱、坐、治)。要把词放在句中 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
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特别注意红色字的翻译。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 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 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 “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 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中吗?”
• 23
二、答题求精准
“答题”,就是把圈出的实词得分点在译文 中准确无误地译出来。翻译到位,不大而化子, 笼而统之;该分的分,该换的换,该增的增。 在检查时,重点检查它们是否翻译到位。
两类词要注意: 1.古今异义词 2.词类活用的词
• 24
1.古今异义词
对语句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同形的 词语要格外留心,并加以区别。一般情 况下要把它当作两个词拆开翻译。有两 种例外情况:一是同形同义词,如“亲 信”(名词)“逦迤”;一是偏义复词, 如课文中的“出入”“作息”等。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 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 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 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 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3
意译: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13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 不存在了。
• 14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把曹操的 书信
译成:孙权 给群臣看,没有谁不 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 15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 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 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 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 ,意译只能是一 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
• 36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 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 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作《师说》以贻之。/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因为”。 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 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 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37
• 10
C.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 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D.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 鄙无耻。
• 11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 为上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5
2.词类活用的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对这类现象的 考查常常出现在翻译题中。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 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 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一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 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 等词语。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 (动词)”“以……为……”“认为……是)”
• 32
四、多方推断疑难词
翻译时可能会遇到疑难词,可联系语境解决,不能 解决时,可用字形推断、通假推断、组词推断、教 材联想推断、成语推断等多种方法。
公孙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 合其耳也。
参考答案:①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 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 它听罢了。
诽谤:指批评朝政的得失。 诽,从旁指责过失;谤,公开指责、批评别人过失。 偶语:相对私语。 章:条目。 抵罪:当罪。 案堵如故:一切照常,和原先一样。 案,通“安”,安抚,安定。堵,墙。
• 27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 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 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被灭族, 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 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做这里的王, 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 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 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 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 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 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 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 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 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 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 之,我之所以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 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 定约束耳。 请不要害怕!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 撤回驻扎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 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
• 26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 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 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 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 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苛法:苛刻的法令。

操:弹奏的曲子——由“弹奏”活用而来 (如“焚香操琴 ”)
33
重点突破二
文言虚词不能虚
一、高频虚词译到位 二、虚实合义重落实 三、重点虚词须重视 四、特殊虚词特殊译
• 34
一、高频虚词译到位
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中,像“以”、 “为”、“之”、“其”等这些高频词,翻译时要 格外留心,保证翻译到位。
• 22
练习: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 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 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 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 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 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 焉? 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这门婚事呢?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想要而得到它了,还请求什么呢?
19

重点突破一
文言实词译到位
一、审题要细密
二、答题求精准

20
一、审题要细密
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语境(上下文)和 内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 二审得分点。明确得分点,翻译才能重点 突出。

21
实词得分点
从词性看,动词最多,其次是形容词、名词。一些 代词也不可忽视。 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 (以课本出现的居多)。 从特殊词性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通假字, 符合规律的词语(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 带宾语的名词、形容词),较难理解需要推断的实 词等。 提醒:审题确认后要标记,翻译时要落实。
• 7
文言文翻译之
10种失误形式

8
文言文翻译的10种失误形式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 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 9
2.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 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 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个 儿子不团 结。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 亮,总共去了三 次,才见到他。
• 16
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 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 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