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
4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A4

§4.1
④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
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
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
糖类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葡萄糖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少量)
§4.5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求这次测试中:
(1) 汽车总行驶时间。
(2)在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断开时,电阻的功率
为,当开关闭合时,电阻的功率是,则为(
、两个定值电阻和,且>。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压为的电路上,和消耗的功率分别为和;若将它们并联后仍接在电压为的电路上,和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和,下列关系式中. . C. .
,、、都是发热体。
时,加热功率是多少?的阻值是多少?
(时,的阻值是多少?
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闭合,断开,
在最左端不动,又闭合,电流表示数为,则此时电阻的电功率多大?
)断开,将滑片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再闭合开关
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请你说出两点(这两点的意思应不同):
①
(4)他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格:
(3)排除故障后,小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
九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运输

血管的类型与结构
类型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结构
动脉具有较厚的管壁和弹性纤维,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静脉管壁较薄,弹性 较小,通常容纳较多的血液;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管壁极薄,仅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便于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途径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心脏;肺循环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 排出体外,同时将氧气吸入血液中。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 和胸腺等,是淋巴细胞增 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淋巴组织
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 等黏膜下,是免疫应答
的重要部位。
淋巴系统的功能
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和 其他营养物质,调节体液 平衡,防御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的形成与循环
淋巴液的形成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的循环
淋巴液与血液的关系
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结和脾等淋巴器官是免疫应 答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通过淋巴液和血液循环在全身各处执行免疫任 务。
免疫系统与淋巴系统的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和淋巴系统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共同维护人体健康。当病原 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淋巴系统则负责将免疫 细胞和分子运输到感染部位,共同消灭病原体。
在口腔中开始,通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将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在小肠中,通过胰液和肠液的分解作用,将麦 芽糖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中进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液和 肠液中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的消化
从胃开始,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中,胰 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Chapter 4: n in Animals1.Food and n1.1 Caloric Value: The amount of heat produced when a gram of nutrient is oxidized in the body is called caloric value。
Different XXX value of 16.7 kJ。
while fats have a caloric value of 37.7 kJ.1.2 The seven main nutrients in food are water。
carbohydrates。
proteins。
fats。
XXX。
vitamins。
and dietary fiber.1.3 ns of each nutrient:Carbohydrate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for cells and a component of cell structures.Proteins: the main material for cell growth and repair。
provide XXX。
XXX.Fats: XXX.Water: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ells and the XXX.XXX: XXX iron can cause anemia。
lack of calcium can lead to rickets。
and lack of iodine can cause goiter.XXX: XXX.Dietary fiber: derived from plant-based foods。
can absorb and retain water。
XXX food.1.4 Sources and deficiency XXX vitamins: Night blindness(A)。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3.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不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长期时,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二)营养素的作用A.水1.功能:水不提供能量,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来源:各种食物与饮水B.无机盐1.功能: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力低下2.来源:蔬菜、奶类、豆类、瘦肉等C.糖类1.功能: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D.蛋白质1.功能: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E.脂肪1.功能: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2.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F.膳食纤维1.功能:不能被消化吸收,却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此外,膳食纤维还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来源:植物性食物G.维生素1.功能:不提供能量,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2.来源: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三)平衡膳食1.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谢,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平衡膳食2.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30%,中餐占40%为宜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牙1. 牙是口腔内取食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牙的结构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肛门 (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3.龋齿的形成:龋齿俗称蛀牙,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C.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源,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九年级上第四章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第四章科学知识点世界如此广阔,任何时刻都有无数的科学知识在我们身边流动,而我们应该怎样去探索和理解这些知识呢?科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和揭示真理。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第四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不同科学领域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一、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知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一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运作机制。
二、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各种自然现象。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知识。
地球由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地幔和地壳等部分组成。
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构造变动和地质变动两种类型。
构造变动指的是地壳板块的移动和变形,而地质变动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成和变化。
三、物理科学物理科学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和成像。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在真空中以及各种介质中传播。
通过反射、折射和投影等现象我们可以实现光的成像。
四、化学科学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过程,而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公式。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
五、天文科学天文科学研究宇宙中天体的结构、运动和属性。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太阳系和恒星的知识。
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
而恒星则是宇宙中自发光的天体,从地球上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恒星,它们具有不同的亮度、大小和颜色。
六、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满足人民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过程。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4.1食物与摄食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心理活动不可短少的微量有机物。
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维生素A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维生素B1脚气病米糠、麦麸、卵黄、酵母维生素B2口角炎、唇裂症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维生素C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鱼肝油、卵黄维生素E肌肉萎缩等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流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导体 对电流的阻
碍作用
电阻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单位:欧姆 电阻大小影响因素
作用
滑动变阻器 原理
使用方法
课堂训练
1.有关金属材料电阻的大小,不考虑温度影响的情况下,下面 说法中错误的是( CD) A.同种材料做成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导线,电阻相同 B.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C.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导体,电阻一定不同 D.对于同种材料,长度长,电阻大;横截面积大,电阻大
绝缘体
(1)定义: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作绝缘体.
(2)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3)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 油等.
二 电阻
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 R 表示.
1)将C、D接入电路
2)将A、B接入电路
C
D
P
A
B
相当于导线,电阻 不变且最小
C
D
P
A
B
相当于定值电阻,电阻 不变且最大
3)将AD或AC接入电路
C
P
A
D
C
B
A
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丝为 AP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电阻将 变大 .
pD B
4)将BC或BD接入电路
C
D
A
P
B
C
D
A
P
B
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丝为 BP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电阻将 变小 .
S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
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物质的三态、性质统一性和物质的变化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分子排列紧密;液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分子排列较为松散;气态是指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分子间距离较大。
物质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固-液-气的相变过程。
二、性质统一性物质的性质统一性是指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物质的性质是相同的。
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导致的。
例如,水的冻结点为0℃,沸点为100℃,但无论水处于哪种状态,它的化学成分和基本性质都是相同的。
三、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其状态或形状时,其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的变化。
例如,水从液态变为冰,散射光的颜色改变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反应时,产生新的物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变化。
例如,铁锈生成、木炭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
四、物质的分子物质中最小的、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单位是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其性质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模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而成。
五、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组成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性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单质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O2)、氢气(H2)等;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非金属则相对较差。
六、物质的分离和纯净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组分分开的过程。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发、沉淀、蒸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代谢和平衡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
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2、构成人体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和各种血细胞。
当人体皮肤划破流血之后,过一会儿血就会止住了,这是谁在起作用()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3、罗小敏同学学了有关生物体的知识后,给出了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樟树的营养方式是自养,鲤鱼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C、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D、人体患高血压是有害的,低血压是有利的
4、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保持人体的健康关系极大。
儿童体内若缺乏维生素D往往会影响对食物中钙的吸收,可能引起的病症是()
A、干眼病
B、佝偻病
C、脚气病
D、坏血病
5、张旭阳同学的奶奶是个吃全素者,因而无法由肉类及奶类中获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
则你会建议她从下列哪一組食物中补足()
A、蔬菜、豆类
B、米饭、水果
C、米饭、大豆
D、蔬菜、米飯
6、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与肺动脉相连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 、右心室
7、某病人尿液比重下降,尿量增加,尤其是夜间多尿,其机能异常的结构最可能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盂
D、膀胱
8、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 、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9、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
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10、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
A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1、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 、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 、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12.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13.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漫漫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4.下列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 一杯牛奶
B 一粒维生素
C 一块蛋糕
D 一个橘子
15.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A 将心脏切开
B 向心脏灌水
C 手捏心房壁
D 手捏心室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人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组成的,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人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人体内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27、尿检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病变部位可能是,若继续进行血检可能发现数目增多。
28、1克糖类物质在我们人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是(选填:、或)千焦;糖类物质通过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后将转化为(选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或甘油)后而进入循环系统的。
29、你知道吗人体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 (选填:1、2、3、或4)次;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地方都在(选填: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或毛细血管)。
30、某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喜欢吃高蛋白的食品,但他常常因为身体发胖而烦恼。
为此,他经常测质量,他发现他平均每月长千克。
所以他认为:要减肥,少吃牛奶,少吃牛肉和鱼,多吃饭和水果。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他平均每月长1千克。
则
⑴你认为该学生的假设是否正确。
⑵你认为该学生肥胖的原因是。
⑶你能为该学生提出减肥的建议吗。
31.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它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
⑴从物质组成的角度,2个维生素A分子可以看作比1个β-胡萝卜分子多两个分
子。
⑵黄色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当胡萝卜佐以食用油烹调后,人体对β-胡萝卜
素的吸收效率达95%,而生吃胡萝卜吸收β-胡萝卜素仅25%。
这说明β-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的性质。
三、实验题(共35分)
32.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
⑴观察前,需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这
样做是为了什么
⑵若用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液
的方向),据此判断:
A所示血管是;B所示的血管是;C所示的血管是。
⑶你在显微镜下寻找毛细血管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⑷血液在哪个标号所示的血管中流速最慢其功能是什么(3分)
⑸血液在哪个标号所示的血管中流速最快
33.下表是100克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
(2)假设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克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为毫克(计算最后结果精确到,下同);
(3)假设食物的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单位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约为:油脂千焦/克;蛋白质18千焦/克;糖类千焦/克。
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克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克。
34、下表是某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填空:
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填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
35.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一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使用是否都有关系。
他们按照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将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放入②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一块放入③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⑴和这两组对照实验说明。
⑵和这两组对照实验说明。
⑶把这三支试管一起放在37ºC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碘液,结果是变蓝,你可以得到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