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国科大电子电路大作业)要点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国科大电子电路大作业)要点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国科大电子电路大作业)要点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1.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2)

1.2 信号检测的方法及微弱信号的特点 (2)

1.2.1 常规小信号的检测方法 (2)

1.2.2 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 (4)

1.2.3 微弱信号的特点 (4)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5)

第二章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6)

2.1 方案选择与论证 (6)

2.1.1 系统方案的确定 (6)

2.1.2移相网络设计 (9)

2.2总体方案论述 (9)

第三章基于锁相放大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 (10)

3.1 锁相放大器原理 (10)

3.2 移相网络 (10)

3.3 相敏检波器原理分析 (11)

3.4 电路设计 (12)

3.4.1加法器 (12)

3.4.2纯电阻分压网络 (12)

3.4.3前级放大电路模块 (13)

3.4.4带通滤波器 (13)

3.4.5相敏检波器 (13)

第四章仿真分析与程序设计 (16)

4.1 仿真分析 (16)

4.1.1 输入信号波形(前置两级放大电路输入波形) (16)

4.1.2 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 (16)

4.1.3 参考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17)

4.1.4 LM311过零比较器输出波形 (18)

4.1.5 开关乘法器输出波形 (18)

4.1.6 低通滤波输出波形 (19)

4.2 程序设计 (20)

第五章实物展示与测试方案及结果 (21)

5.1 实物展示 (21)

5.2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21)

5.2.1 测试仪器 (21)

5.2.2 测试方案 (21)

5.3测试结果及分析 (23)

5.4 总结 (23)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摘要

本系统是基于锁相放大器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该系统由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其中加法器和纯电阻分压网络生成微小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和显示在液晶屏上。本系统是以相敏检波器为核心,将参考信号经过移相器后,接着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去驱动开关乘法器CD4053,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直流信号检测出微弱信号,将该直流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后,液晶显示出来。经最终的测试,本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

关键词:微弱信号强噪声相敏检测

Abstract

The system of weak signal detection is based on lock-in amplifier device,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known weak sinusoidal signal under strong noise background frequency .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n adder, pure resistor divider network, weak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The adder and the pure resistor divider network to produce small signal, weak sig nal detection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to complete the detection of tiny signal and displayed on the LCD screen.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phase sensitive detector as the core,

the reference signal through the phase shifter, then through the comparator produces square wave to drive swtich multiplier CD4053, finally through the low pass filter output DC signal detection of weak signal ,the DC signal was transmitted into the mircrocontroller processing , the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ed. The system achieves the tiny signal successfully.

Key Word:weak signal strong noise phase sensitive detection

第一章绪论

1.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在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荧光光强;卫星信号的接收;红外探测以及经常遇到需要检测毫微伏量级信号的问题,比如测定地震的波形和波速;材料分析时测量生物电信号测量等,这些问题都归结为噪声中的微弱信号的检测。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采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和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测信号的特点和相关性,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的宗旨是研究如何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的信号,任务是研究微弱信号的检测的理论。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微弱信号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中人们获得各种有用信息的一项重要手段。

微弱信号的概念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有用信号的幅度相对于噪声显得很微弱;另一种是有用信号的幅值本身绝对值很小。研究噪声中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是信号处理技术中的综合技术和尖端领域。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到传统观念认为不可能检测的微弱量(如:弱光,小位移,微小振动,弱声,微电流等),大大提高了微弱信号的检测精度。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微弱信号检测在雷达、声纳技术、振动测量、故障诊断、通信、物理学、系统辨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微弱信号进行检测的需求日益迫切。

1.2 信号检测的方法及微弱信号的特点

1.2.1 常规小信号的检测方法

与微弱信号相比,小信号的信噪比要高的多,检测技术也更容易些。从提高信噪比,从而检测出被噪声污染的有用信号的角度来看,小信号检测和微弱信号检测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以下是常规小信号的检测方法,对微弱信号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⑴滤波

在大部分检测仪器中都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有的滤波时为了隔离直流分量,有的滤波时为了改善信号波形,有的滤波是为了防止离散化的频率混叠,更多的滤波是为了克服噪声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信噪比。根据噪声和信号的不同特性,常用的抑制

噪声的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LPF)和带通滤波器(BPF),此外,有时为了抑制某一特定频率的干扰噪声的不利影响,有时带阻滤波器(即陷波器)。

⑵调制放大与解调

对于缓变信号或者直流信号,若未经变换处理而直接用直流放大器进行放大,则传感器和前级放大器的1/f 噪声以及缓慢漂移(包括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经过放大器后会以很大的幅度出现在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端,当有用信号幅度很小时,可能根本检测不出来。而简单的电容隔直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漂移和低频噪声,但是对有用信号的低频也具有衰减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调制放大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的问题。这样的调制放大器大多采用幅度调制的方法。

⑶零位法

图1 零位法检测信号原理图

一般的直接指示测量仪表方法是将被测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以驱动表头指针的偏转角度来指示被测量的大家;零位法是调整对比量的大小,使其尽量接近被测量量,由对比量指示出被测量的大小,如图1所示。图中零位表指针只用来表示,被测量和对比量之间的差异值,当零位表指示近似为0时,对比量大小就表征了被测量的大小。

1.2.2 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

锁相放大器微弱信号检测

常规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根据信号本身的特点不同,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降低传感器与放大器的固有噪声,尽量提高信噪比;二是研制适合微弱检测原理并能满足特殊需要的器件,如锁相放大器;三是利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通过各种手段提取信号,锁相放大器由于具有中心频率稳定,通频带窄,品质因数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模拟锁相放大器,虽然速度快,但是参数稳定性和灵活性差;传统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一般使用高速的A/DC对信号进行高速采样,然后使用比较复杂的算法进行锁相运算,这对微处理的要求较高;现提出的新型锁相检测电路是模拟与数字方法的有机结合,这种电路将待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相乘的结果,经过高精度的ADC采样,采样率不高,因此对于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和速度要求不高,算法和电路更加简单。

1.2.3 微弱信号的特点

⑴待检测信号的信噪比较低

待测信号本身幅值比较低,同时在获取或转换、传输过程中又受到环境噪声以及获取、转换和传输设备本身的噪声干扰,所以待测信号的信噪比较低。

⑵实时性

在通讯、雷达、医学成像等领域对微弱信号检测技术都有广泛的要求,而在这些场合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也比较高。传统的WSD方法分为频域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系列测量方法外,还有取样积分法,时域平均法以及一些比较新的WSD方法,如差分振子法、高阶统计量、小波分析、随机共振、神经网络、独立分量分析法等等。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概念,小信号和微弱信号检测的几种方法以及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特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总体的设计思想。

第三章主要介绍基于锁相放大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本章从加法器单元电路的设计、纯电阻单元电路的设计、锁相放大器电路的设计这几个方面对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第四章各部分仿真结果分析及软件设计。

第五章测试方案、实物展示与测试结果。

第二章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2.1 方案选择与论证

2.1.1 系统方案的确定

设计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的核心在于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因此重点考虑此部分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带通滤波

设计以目标频率为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则该滤波器只允许与目标频率同频率的正弦信号通过。

优点:这种方法电路设计相对便捷,结果直观,能直接将目标信号从混合中提取出来。

缺点:①电路稳定性较难控制,滤波器很难达到极高的Q值。

②对元器件精度要求较高(如电阻、电容值)。

③滤波器中心频率一经确定,很难再依据信号的频率改变而改变,无法实现较宽频带范围内的正弦信号提取。

图2.1.1 窄带滤波系统框图

如图2.1.1为窄带滤波系统框图。窄带滤波利用了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较窄而噪声的功率谱相对很宽的特点,所以窄带滤波器的作用是滤掉宽带噪声,只让有用信号通过,将窄带信号提取出来。由于窄带滤波器只让噪声功率的很小一部分通过而滤掉了大部分噪声功率,因此输出信噪比可以有很大改善。

晶体窄带滤波器可以做到等于万分之几左右提高信噪比,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滤波器的带宽还嫌太宽,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检测深埋在噪声中的信号,通常它只用在对噪声特性要求不很高的场合。

方案二:取样积分电路

取样积分电路,适合衰减性较强和周期信号处理的信号检测。

优点:在重复信号出现的期间取样,并重复N

倍。

缺点:①数据运算量较大,耗时,效率低下。

②不利于重复频率的信号恢复。

③不适宜单片机处理和实时显示。

图2.1.2 取样积分电路系统框图

如图2.1.2为取样积分电路系统框图。取样积分器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定点式和扫描式。定点式取样积分器是测量周期信号的某一瞬态平均值,它利用周期性信号的重复特性,在每个周期内对信号的一部分取样一次,然后经过积分器算出平均值,因为信号提取

(取样)是经过多次重复的,而噪声多次重复的统计平均值为零,所以可大大提高信噪比。在定点取样积分的基础上,顺序改变取样点的位置,就得到以扫描方式工作的取样积分器。当取样脉冲对准1t位置取样积分m次后,将取样脉冲在时间轴上向右移动Δt;对准2t位置再取样m次,然后又向右移动Δt,对准3t取样积分m次……直到取样脉冲移动扫过信号的一个完整的周期,因此在积分器输出端得到的输出波形是将原被测信号拉长了的波形。

因为输入的噪声较大,需要取足够多的样点才能取得较精确的值,采样点取得越多,一次检测需要的波形个数越多,即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提取有用信号波形的效果是以延长测量时间为代价的。

方案三:锁相放大法

锁相放大电路检测微弱信号。

原理:采用了互相关原理, 利用参考信号与输入的有用信号具有相关性,而参考信号与噪声互不相关, 通过相敏检波及低通滤波完成互相关运算, 从而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

组成:信号通道、参考通道、和相敏检波器等组成锁相放大器。

其中相敏检波器(PSD)是锁相放大器的核心,PSD把从信号通道输出的被测交流信号进行相敏检波转换成直流,只有当同频同相时,输出电流最大,具有很好的检波特性。

优点:具有极强的抗噪声性能,在强噪声弱信号的背景下,能稳定的工作。

图2.1.3 锁相放大电路系统框图

如图2.1.3为锁相放大电路系统框图。

综上:从抗噪声性能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三。

2.1.2移相网络设计

因为检测电路选择了锁相放大器,而移相网络是锁相放大器中的一部分,在此进行分析。方案一:全通滤波器模拟移相电路

一阶全通滤波器的移相范围接近180度,所以通过设计两级滤波则可使移相范围达到360度。

方案二:数字移相法

数字移相可以在4个象限内进行0~89°的调节,合起来即实现了0~360°的移相,由集成芯片控制频率和相位预值,如用CD4053锁相环组成。

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电路简单可靠,且方案二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成本也很高。

故选择方案一。

2.2总体方案论述

综上所述,本系统总体框图如图2.2所示,系统由加法器、衰减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同相电路、反相电路、移相器、开关电路和低通滤波器构成;其中由同相放大电路构成的加法器将噪声信号加到待测信号中,使得信号湮灭在噪声中,然后经过衰减器衰减100倍以上,送到由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同相、反相、移相、比较和低通滤波器构成微信号检测电路中。本系统以相敏检波器为核心,将参考信号经过移相电路和比较器输出方波驱动开关管乘法器,输出直流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A/D转换,最后在液晶上显示出来。

图2.2系统总体框图

第三章基于锁相放大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

3.1 锁相放大器原理

锁相放大器由信号通道、参考通道、相敏检波器以及输出电路组成,是一种对交变信号进行相敏检波的放大器。它利用和被测信号有相同频率和相位关系的参考信号作为比较基准,只对被测信号本身和那些与参考信号同频、同相的噪声分量有响应。所以它能大幅度抑制噪声信号,提取出有用信号。一般锁相放大器具有极高的放大倍数,若有辅助前置放大器,增益可达220dB,能检测极微弱信号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其直流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幅度及被测信号与参考信号相位差。

由此可见,锁相放大器具有极强的抗噪声能力。它和一般的带通放大器不同,输出信号并不是输入信号的放大,而是把交流信号放大并变成相应的直流信号。

3.2 移相网络

因为输出信号与信号的相位差有关,所以必须加入移相网络。

移相是指两种同频的信号,以其中一路为参考,另一路相对于该参考做超前或滞后的移动,即称为相位的移动。由方案论证得,本设计采用模拟移相电路。模拟移相电路其实就是一个全通滤波电路,它的放大倍数Au=(-1+jwRC)/(1+jwRC),写成模和相角的形式为:|Au|=1,φ=180°-2arctan(f/f0),其中f0=1/(2πRC)。每个滤波器相移范围均接近180°,所以本设计采用2个一阶全通滤波器串联,使得整个移相电路能做到接近360°的相移范围。

如图3.1,为全通360o移相网络,作为相敏检波器的第一级。

图3.1 全通移相网络

3.3 相敏检波器原理分析

相敏检波器分为模拟乘法器和开关式乘法器,本设计采用开关式乘法器。相敏检波器(PSD )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进行检波,当两个信号同频同相时,这时相敏检波器相当于全波整流,检波的输出最大。其中图3.2为相敏检波器的基本框图。

图3.2 PSD 基本框图

工作过程如下:设输入信号为0()cos()s x t V t ωθ=+。参考输入()r t 时幅度为r V ±的方波,其周期为T ,角频率为02/T ωπ=,根据傅里叶分析的方法,这种周期性函数可以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0001

1

()cos sin m m m m r t a a m t b t

ωω∞

===++∑∑

可得()r t 的傅里叶级数表示式为

1

014(1)()cos[(21)]21

n r

n V r t n t n ωπ+∞

=-=--∑ 1

1

01122(1)(1)()()()cos[(22)]cos(2)21

21n n s r

s r p n n V V V V u t x t r t n t n t n n ωθωθπ

π++∞

==--==

--++--∑∑g

上式右边第一项为差频项,第二项为和频项。经过LPF 的滤波作用,1n >的差频项及所有的和频项均被滤除,只剩1n =的差频项为

2()cos s r

p V V u t θ

π

=

当方波幅度1r V =时,可以利用电子开关实现方波信号的相乘过程,即当()r t 为1+时,电子开关的输出连接到()x t ;当()r t 为1-时,电子开关的输出连接到()x t -,这时LPF

的输

出为

2()cos s

o V u t θ

π

=

当经过开关乘法器,角度之差为0时,输出信号最大。

3.4 电路设计

3.4.1加法器

加法器采用差分放大器INA2134,无需外接电阻,即可做到0S N V V V =+,电路简单可靠,电路如图3.3所示。

图3.3 加法器电路图

3.4.2纯电阻分压网络

分压采用直接电阻分压,通过调节电阻R 6的值,可以获得不同的分压,为了获得较好的分压结果,R 5、R 6均采用精密电阻,如图3.4所示。

图3.4 纯电阻分压网络电路图

3.4.3前级放大电路模块

为了使微弱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 1MHz,所以它的第一级为同相放大电路,则它的输入阻抗至少大于1MHz,采用两片INA128作为运放放大100倍,第一级放大6倍,第二级放

大16倍,INA128的放大倍数,选择电阻R分别为10KΩ,3.3KΩ;INA128外围电路简单,输入阻抗高,并且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如图3.5所示。

图3.5 前置两级放大电路图

3.4.4带通滤波器

将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串联,就可以得到带通滤波器,因为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为500Hz~2K,所以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必须包含这个频率范围,带入参数可得带通滤波器电路如图3.6所示。

图3.6 带通滤波电路图

3.4.5相敏检波器

如图3.7所示,为锁相放大器相敏检波电路原理图。带通滤波器的输出V OUT1同时经过

同相和反相跟随器后,输入到开关乘法器CD4053;然后另一路将参考电源V REF先经过移相网络,接着滤掉直流,然后经过用LM311构成的单限过零比较器,得到方波去驱动CD4053。

图3.7 相敏检波电路

如图3.8所示,LM311为过零比较器,相敏检波器第二级。经过同相器和反相器进入开关乘法器CD4053,为相敏检波器第三级,如图3.9所示。最后经过低通滤波,截止频率为1Hz,滤出直流信号,如图3.10所示。即图3.8-3.9 构成了相敏检波的核心。

图3.8 LM311过零比较器

图3.9 CD4053开关乘法器

图3.10 一阶低通滤波

CD4053的输出最后经过由OPA2131构成的可调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R=1MHz,

C=1u,算出截止频率为1Hz,能够达到滤波的效果,具体电路为图3.10所示。

第四章仿真分析与程序设计

4.1 仿真分析

4.1.1 输入信号波形(前置两级放大电路输入波形)

图 4.1 前置两级放大电路输入波形

如图4.1所示,为前级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波形,即输入信号为幅值10mv的方波。4.1.2 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

如图4.2所示,为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输入的方波幅值为10mv,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后,幅值为973.215mv,大约放大了100倍,经过带通滤波后,变成三角波,幅值约为100mv。

图 4.2 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4.1.3 参考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图 4.3 参考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如图4.3所示,为参考信号输入波形,即进入全通移相网络前的输入波形,参考信号的输入波形幅值为223.121mv,输出波形幅值444.727mv。

4.1.4 LM311过零比较器输出波形

图 4.4 LM311过零比较器输出波形

如图4.4所示,,三角波经过LM311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波的输出,用来控制CD4053的开关特性。

4.1.5 开关乘法器输出波形

如图4.5所示,由带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经过同相器和反相器和过零比较器产生的方波信号共同作为开关乘法器CD4053的输入信号,作为相敏检波器的第三级,产生的输出信号,作为下一级低通滤波的输入信号。

图 4.5 开关乘法器输出波形4.1.6 低通滤波输出波形

图 4.6 输出波形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实验报告)剖析

2012年TI杯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摘要:本设计是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采用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作为系统的数据采集芯片,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并显示正弦信号的幅度值的功能。电路分为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当所要检测到的微弱信号在强噪音环境下,系统同时接收到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模拟微弱信号和PC机音频播放器模拟的强噪声,送到音频放大器INA2134,让两个信号相加。再通过由电位器与固定电阻构成的纯电阻分压网络使其衰减系数可调(100倍以上),将衰减后的微弱信号通过微弱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能实现高输入阻抗、放大、带通滤波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检测到的电压峰值模拟信号送到MSP430G2553内部的10位AD 转换处理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本设计的优点在于超低功耗 关键词:微弱信号MSP430G2553 INA2134 一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要完成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并显示幅度值,输入阻抗达到1MΩ以上,通频带在500Hz~2KHz。为实现此功能,本设计提出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是系统设计总流程图,图2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图1系统设计总流程图 图2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1 加法器设计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通用的同相/反相加法器。通用的加法器外接较多的电阻,运算繁琐复杂,并且不一定能达到带宽大于1MHz,所以放弃此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TI公司的提供的INA2134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内部集成有电阻,可以直接利用,非常方便,并且带宽能够达到本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 纯电阻分压网络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由两个固定阻值的电阻按100:1的比例实现分压,通过仿真效果非常好,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用于实际电路中不能达到预想的衰减系数。分析:电阻的标称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考虑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由一个电位器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就可以改变其衰减系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衰减系数达不到或者更换元器件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案。 3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将纯电阻分压网络输出的电压通过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1kHz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再经过小信号峰值电路,检测出正弦信号的峰值。将输出的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此方案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输入阻抗不能满足大于等于1MΩ的条件,并且被测信号的频率只能限定在1kHz,不能实现500Hz~2KHz 可变的被测信号的检测。故根据题目的要求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检测电路可以由电压跟随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带通滤波电路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组成。电压跟随器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输入电阻可以达到1MΩ以上,满足设计所需;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是为了放大在分压网络所衰减的放大倍数;带通滤波器为了选择500Hz~2KHz的微弱信号;最后通过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把正弦信号的幅度值检测出来。这种方案满足本设计的要求切实可行,故采用此方案。 4 峰值数据采集芯片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选用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优点在于价格便宜,但是对于本设计而言,必须外接AD才能实现,电路复杂。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题目 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min /745r n =,输出转速m in /1201r n =,min /1702r n =, min /23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5.2m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m ax =d i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令 4max 1==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35,18,39,14,43,11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 a h ,径向间 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1'=。

机械原理大作业2-齿轮机构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2-齿轮机构分析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据下表中的原始数据,设计该传动系统。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745r/min,输出转速n1=23 r/min,n2=29 r/min,n3=35 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pmax=2.8,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vmax=4.5,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dmax=4.5。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i1=n/n1=745/35=21.286, i2=n/n2=745/29=25.690, i3=n/n3=745/23=32.391,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2.8,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 i v2 和i v3,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 i1= i pmax*i v1*i f, i2= i pmax*i v2*i f,

i3= i pmax*i v3*i f, 令i v3=i vmax=4.5,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i f=i3/(i pmax*i vmax)= 32.391/(2.8*4.5)= 2.571,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i v1 =i1/(i pmax*i vmax) =21.286/(2.8*2.571)= 2.957 i v2 =i2/(i pmax*i vmax) =25.690/(2.8*2.571)= 3.569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d=3√i f= 3√2.571 =1.370 小于等于 i pmax = 4 3、设定齿轮齿数及基本参数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5 = 13,z6 = 38,z7 = 11,z8 =39,z9 = 9,z10 =40。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 1,径向间隙系数c* = 0.25,分度圆压力角α = 20°,实际中心距a’= 51mm。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11=z13=14,z12=z14=19。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0.25,分度圆压力角α = 20°,实际中心距a’=51mm。 圆锤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其齿数:z15=17,z16=24。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0.2,分度圆压力角α=20°。 4、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重合度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实验报告)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摘要:本设计是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采用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作为系统的数据采集芯片,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并显示正弦信号的幅度值的功能。电路分为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当所要检测到的微弱信号在强噪音环境下,系统同时接收到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模拟微弱信号和PC机音频播放器模拟的强噪声,送到音频放大器INA2134,让两个信号相加。再通过由电位器与固定电阻构成的纯电阻分压网络使其衰减系数可调(100倍以上),将衰减后的微弱信号通过微弱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能实现高输入阻抗、放大、带通滤波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检测到的电压峰值模拟信号送到MSP430G2553内部的10位AD 转换处理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本设计的优点在于超低功耗 关键词:微弱信号MSP430G2553 INA2134 一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要完成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并显示幅度值,输入阻抗达到1MΩ以上,通频带在500Hz~2KHz。为实现此功能,本设计提出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是系统设计总流程图,图2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图1系统设计总流程图 图2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1 加法器设计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通用的同相/反相加法器。通用的加法器外接较多的电阻,运算繁琐复杂,并且不一定能达到带宽大于1MHz,所以放弃此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TI公司的提供的INA2134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内部集成有电阻,可以直接利用,非常方便,并且带宽能够达到本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 纯电阻分压网络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由两个固定阻值的电阻按100:1的比例实现分压,通过仿真效果非常好,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用于实际电路中不能达到预想的衰减系数。分析:电阻的标称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考虑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由一个电位器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就可以改变其衰减系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衰减系数达不到或者更换元器件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案。 3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将纯电阻分压网络输出的电压通过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1kHz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再经过小信号峰值电路,检测出正弦信号的峰值。将输出的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此方案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输入阻抗不能满足大于等于1MΩ的条件,并且被测信号的频率只能限定在1kHz,不能实现500Hz~2KHz 可变的被测信号的检测。故根据题目的要求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检测电路可以由电压跟随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带通滤波电路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组成。电压跟随器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输入电阻可以达到1MΩ以上,满足设计所需;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是为了放大在分压网络所衰减的放大倍数;带通滤波器为了选择500Hz~2KHz的微弱信号;最后通过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把正弦信号的幅度值检测出来。这种方案满足本设计的要求切实可行,故采用此方案。 4 峰值数据采集芯片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选用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优点在于价格便宜,但是对于本设计而言,必须外接AD才能实现,电路复杂。 方案二:采用TI公司提供的MSP430G2553作为控制芯片。由于MSP430G2553资源配置丰富,内部集成了10位AD,可以直接使用,简化电路,程序实现简单。此外还有低功耗,以及性价比高等优点,所以采用该方案。 5 显示电路的方案设计 方案一:采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电路,液晶显示器显示内容较丰富,可以显示字母数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 黄建青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能源学院 班级: 1302402 设计者:黄建青 学号: 1130240222 指导教师:焦映厚陈照波 设计时间: 2015年06月23日

凸轮机构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机构运动简图如图1,机构的原始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机构运动简图 表1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计算流程框图: 2. 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2.1 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 设定角速度为ω=1 rad/s (1) 升程:0°<φ<50° 由公式可得 )]cos(1[20 ?π Φh s -=

)sin( 20 1 ?π ωπΦΦh v = )cos(20 2 2 12?π ωπΦΦh a = (2) 远休止:50°<φ<150° 由公式可得 s = 45 v = 0 a = 0 (3) 回程:150°<φ<240° 由公式得: ()()22 0000200000002200000 0,2(1)(1)1,12(1)(1),2(1)s s s s s s s s s Φhn s h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n s h ΦΦ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n s ΦΦΦΦΦn Φn ??????'?=---+<≤++?'-? ???''-? =----++ <≤++???'-??? ?'---?'=-++<≤++'-?? 201 00000010002001 000 00n (),(1)(1)n ,(1)(1)n (1),(1)s s s s s s s s Φh v ΦΦΦΦΦΦn Φn ΦΦn h v ΦΦΦΦn Φn n ΦΦΦn h v ΦΦΦΦΦn ΦΦn ω??ω??ω??'=- --+<≤++?'-? ?''-? =- ++<≤++?'-? ?'---'?=--++<≤++''-??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国科大电子电路大作业)要点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1.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2) 1.2 信号检测的方法及微弱信号的特点 (2) 1.2.1 常规小信号的检测方法 (2) 1.2.2 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 (4) 1.2.3 微弱信号的特点 (4)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5) 第二章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6) 2.1 方案选择与论证 (6) 2.1.1 系统方案的确定 (6) 2.1.2移相网络设计 (9) 2.2总体方案论述 (9) 第三章基于锁相放大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 (10) 3.1 锁相放大器原理 (10) 3.2 移相网络 (10) 3.3 相敏检波器原理分析 (11) 3.4 电路设计 (12) 3.4.1加法器 (12) 3.4.2纯电阻分压网络 (12) 3.4.3前级放大电路模块 (13) 3.4.4带通滤波器 (13) 3.4.5相敏检波器 (13) 第四章仿真分析与程序设计 (16) 4.1 仿真分析 (16) 4.1.1 输入信号波形(前置两级放大电路输入波形) (16) 4.1.2 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 (16) 4.1.3 参考信号输入输出波形 (17) 4.1.4 LM311过零比较器输出波形 (18) 4.1.5 开关乘法器输出波形 (18) 4.1.6 低通滤波输出波形 (19) 4.2 程序设计 (20) 第五章实物展示与测试方案及结果 (21) 5.1 实物展示 (21) 5.2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21) 5.2.1 测试仪器 (21) 5.2.2 测试方案 (21) 5.3测试结果及分析 (23) 5.4 总结 (23)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第四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10304 班级:1408103 指导教师:林琳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 1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mm ) 升程 运动 角(o) 升程 运动 规律 升程 许用 压力 角(o) 回程 运动 角(o) 回程 运动 规律 回程 许用 压力 角(o) 远休 止角 (o) 近休 止角 (o) 40 90 等加 等减 速30 50 4-5-6- 7多 项式 60 100 120

二.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F0=90° ①位移方程如下: ②速度方程如下: ③加速度方程如下: (2)回程运动规律(4-5-6-7多项式) 回程,F0=90°,F s=100°,F0’=50°其中回程过程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如下:

三.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本题目采用Matlab编程,写出凸轮每一段的运动方程,运用Matlab模拟将凸轮的运动曲线以及凸轮形状表现出来。代码见报告的结尾。 1、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 输入凸轮推程回 程的运动方程 输入凸轮基圆偏 距等基本参数 输出ds,dv,da图像 输出压力角、曲率半径图像 输出凸轮的构件形状 结束

2、运动规律ds图像如下: 速度规律dv图像如下: 加速度da规律如下图:

3.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以ds/dfψ-s图为基础,可分别作出三条限制线(推程许用压力角的切界限D t d t,回程许用压力角的限制线D t'd t',起始点压力角许用线B0d''),以这三条线可确定最小基圆半径及所对应的偏距e,在其下方选择一合适点,即可满足压力角的限制条件。 得图如下:得最小基圆对应的坐标位置O点坐标大约为(13,-50)经计算取偏距e=13mm,r0=51.67mm.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 二、题目(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在图示的正弦机构中,已知l AB =100 mm,h1=120 mm,h2 =80 mm,W1 =10 rad/s(常数),滑块2和构件3的重量分别为G2 =40 N和G3 =100 N,质心S2 和S3 的位置如图所示,加于构件3上的生产阻力Fr=400 N,构件1的重力和惯性力略去不计。试用解析法求机构在Φ1=60°、150°、220°位置时各运动副反力和需加于构件1上的平衡力偶M 。 b Array 二、受力分析图

三、算法 (1)运动分析 AB l l =1 滑块2 22112112/,/s m w l a s m w l v c c == 滑块3 21113113/cos ,sin s m l w v m l s ??== 212 113/sin s m w l a ?-= (2)确定惯性力 N w l g G a m F c 2 1122212)/(== N w l g G a m F 121133313sin )/(?-== (3)受力分析 i F F i F F x R D R x R C R 43434343,=-= j F j F F R R R 232323-==

j F i F j F i F F R x R y R x R R 2121121212--=+= j F F F y R x R R 414141+= 取移动副为首解副 ① 取构件3为分离体,并对C 点取矩 由0=∑y F 得 1323F F F r R -= 由0=∑x F 得 C R D R F F 4343= 由 ∑=0C M 得 2112343/cos h l F F R D R ?= ②取构件2为分离体 由0=∑x F 得 11212cos ?R x R F F = 由0 =∑y F 得 1123212sin ?F F F R y R -= ③取构件1为分离体,并对A 点取矩 由0=∑x F 得 x R x R F F 1241= 由0 =∑ y F 得 y R y R F F 1241= 由0=A M 得 1132cos ?l F M R b = 四、根据算法编写Matlab 程序如下: %--------------已知条件---------------------------------- G2=40; G3=100; g=9.8; fai=0; l1=0.1; w1=10; Fr=400; h2=0.8; %--------分布计算,也可将所有变量放在一个矩阵中求解------------------- for i=1:37 a2=l1*(w1^2); a3=-l1*(w1^2)*sin(fai); F12=(G2/g)*a2;

微弱信号检测学习总结分析方案

微弱信号检测学习总结报告 1本课程的基本构成 本课程目录: 第1章微弱信号检测与随机噪声 第2章放大器的噪声源和噪声特性 第3章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第4章锁定放大 第5章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 第6章相关检测 第7章自适应噪声抵消 本课程分为七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随机噪声的统计特性,是后续各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主要介绍电路内部固有噪声源及其特性,对各种有源器件的噪声性能进行分析,并阐述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介绍干扰噪声的来源、特点及各种耦合途径,并详细介绍屏蔽和接地对于各种干扰噪声的抑制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抗干扰措施和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原则。 第四~七章分别为锁定放大、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相关检测、自适应噪声抵消,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理论基础、设计实现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因此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基本构成:微弱信号检测与随机噪声,放大器的噪声源和噪声特性、干扰噪声及其抑制、锁定放大、取样积分与数字式平均、相关检测、自适应噪声抵消。 2本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弱信号是相对背景噪声而言的,其信号幅度的绝对值很小、信噪比很低<远小于1)的一类信号。如果采用一般的信号检测技术,那么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甚至完全不能检测。微弱信号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噪比。微弱信号检测是测量技术中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分支,它利用电子学、信息论和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测信号的特征和相关性,检出并恢复被背景噪声掩盖的微弱信号。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如

何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探索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检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研究噪声的来源和统计特性,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运用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方法检测被噪声覆盖的微弱信号,并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和技术。 3学习本课程<微弱信号检测)后了解、掌握了哪些内容 通过对微弱信号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掌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了常规小信号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即滤波、调制放大与解调、零位法、反馈补偿法。 <2)掌握了随机噪声及其统计特征。 ①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 对于连续取值的随机噪声,概率密度函数(PDF>P(x>表示的是噪声电压x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级: 者: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设计题目: 系: 齿轮传动设计 1、设计题 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 11 7/7777777^77 3 UtH TH7T 8 'T "r 9 7TTTT 10 12 - 77777" 13 ///// u 2

电动机转速n 745r/min ,输出转速n01 12r/mi n , n02 17r /mi n , n°323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pmax 2.5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i vmax 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d max 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 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 2.5,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9、心、「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 i vi i vmax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 7、8 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Z5 11,Z6 43,Z7 14,Z8 39,Z9 18,乙。35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0 1,径向间隙

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200,实际中心距a' 51mm。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11 z13 13,乙 2 z14 24。它们的齿顶高系数d 1,径向间隙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200,实际中心距 a' 46mm。圆锥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令13,乙 6 24,齿顶高系数 h a 1,径向间隙系数c 0.20,分度圆压力角为200(等于啮合角’)。 4、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的计算 4.1滑移齿轮5和齿轮6

微弱信号检测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专业名称:电子与通信工程___年级: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 学号: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摘要:本系统是基于锁相放大器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识别出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并将其放大。该系统由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组成。其中加法器和纯电阻分压网络生成微小信号,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本系统是以相敏检波器为核心,将参考信号经过移相器后,接着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去驱动开关乘法器CD4066,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直流信号检测出微弱信号。经最终的测试,本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微小信号的检测。 关键词:微弱信号检测锁相放大器相敏检测强噪声

1系统设计 1.1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整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正弦波信号源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来代替。噪声源采用给定的标准噪声(wav文件)来产生,通过PC 机的音频播放器或MP3播放噪声文件,从音频输出端口获得噪声源,噪声幅度通过调节播放器的音量来进行控制。图中A、B、C、D和E分别为五个测试端点。 图1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示意 (1)基本要求 ①噪声源输出V N的均方根电压值固定为1V±0.1V;加法器的输出V C =V S+V N,带宽大于1MHz;纯电阻分压网络的衰减系数不低于100。 ②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R i≥1 MΩ。 ③当输入正弦波信号V S 的频率为1 kHz、幅度峰峰值在200mV ~ 2V范围内时,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2)发挥部分 ①当输入正弦波信号V S 的幅度峰峰值在20mV ~ 2V范围内时,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②扩展被测信号V S的频率范围,当信号的频率在500Hz ~ 2kHz范围内,检测并显示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要求误差不超过5%。 ③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使检测误差不超过2%。 ④其它(例如,进一步降低V S 的幅度等)。

微弱信号检测

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题目: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摘要】:为提取被噪声淹没的微弱信号,在分析了锁相放大器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AD630设计了一个双相位锁相放大器。实现了正弦信号的检测和显示,由于时间紧迫,AD采样显示的数值误差较大。 【关键词】:锁相放大器正交信号 AD630 MAX7490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图1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示意图 1.1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方案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要求采用模拟方法来实现。常用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有:匹配滤波、锁相放大、取样积分等。 方案1:匹配滤波法。使用窄带滤波器,滤掉带宽噪声只让窄带信号通过;此方案电路简单,但是,由于一般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不稳定,不能满足更高的滤除噪声的要求。 方案2:单通道锁相放大法。用AD630平衡调制解调芯片、移相器及低通滤波器构成锁相放大电路,基于信号的互相关原理,移相器输出的信号必须与被测信号同频同相,由于被测信号相位未知,需移相器逐步移相,实现较为复杂。 方案3:双通道锁相放大法。用两个AD630平衡调制解调芯片、两个低通滤波器做成双通道锁相放大器,就是被测信号与两个相互正交的信号分别相乘经低通滤波器再送入AD进行采样,这样不需考虑被测信号的相位。两路正交信号由74LS74构成的分频电路产生或由单片机产生。由于只需要直流分量,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可以低到几百赫兹。 综合考虑,我们采用方案3。 1.2 加法电路的设计与方案 加法电路要求正弦信号与噪声信号相加,并测量噪声的均方根值;因此加法电路的内部噪声越小越好。

方案1:普通加法器。用低噪声放大器OPA2227做一个普通的加法器,但此电路接有电阻电容,会产生附加噪声。 方案2:高性能加法器。用低噪声仪表放大器INA2134做一个高性能的加法器,有独立的共模抑制能力、增益误差、噪声和失真。 方案2虽然比方案1复杂,但引入的附加噪声比方案1小,因此选用方案2。 1.3 带通滤波器设计与方案 题目中给了一个带宽很宽的强噪声,要想进可能地滤掉噪声,需一个窄带带通滤波器。 方案1:采用OPA2227设计中心频率指定的有源带通滤波器。 方案2:采用OPA2227分别设计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组成一个带通滤波器。 方案3:用MAX7490做程控带通滤波器,参考官方电路设计。 方案1设计的带通滤波器不满足中心频率在500Hz-2000Hz内变化的设计要求;方案2设计的带通滤波器带宽太宽,引入过多噪声容易造成太大的测量误差;因此采用方案3。 1.4 整体系统电路设计 整体系统框图如下: 图2 整体系统框图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2.1锁相放大器电路中的相关器原理 锁相放大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相关器(PSD)部分,它是锁相放大电路的核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器是相关函数的物理模型,是一种完成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互相关函数运算的电子线路,相关器又叫相敏检波器。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连杆的运动的分析 一.连杆运动分析题目 图1-13 连杆机构简图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基本杆组划分 1.。结构分析与自由度计算 机构各构件都在同一平面内活动,活动构件数n=5, PL=7,分布在A、B、C、E、F。没有高副,则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5-2*7-0=1 2.基本杆组划分 图1-13中1为原动件,先移除,之后按拆杆组法进行拆分,即可得到由杆3和滑块2组成的RPR II级杆组,杆4和滑块5组成的RRP II级杆组。机构分解图如下:

图二 图一 图三 三.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图一为一级杆组, ? c o s l A B x B =, ? sin lAB y B = 图二为RPR II 杆组, C B C B j j B E j B E y y B x x A A B S l C E y x S l C E x x -=-==-+=-+=0000 )/a r c t a n (s i n )(c o s )(?? ? 由此可求得E 点坐标,进而求得F 点坐标。 图三为RRP II 级杆组, B i i E F i E F y H H A l E F A l E F y y l E F x x --==+=+=111)/a r c s i n (s i n c o s ??? 对其求一阶导数为速度,求二阶导数为加速度。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yC=-350; A0=xB-xC; B0=yB-yC; S=sqrt(A0.^2+B0.^2); zj=atan(B0/A0); xE=xB+(lCE-S)*cos(zj); yE=yB+(lCE-S)*sin(zj); a=0:0.0001:20/255; Xe=subs(xE,t,a); Ye=subs(yE,t,a); A1=H-H1-yB; zi=asin(A1/lEF); xF=xE+lEF*cos(zi); vF=diff(xF,t); aF=diff(xF,t,2); m=0:0.001:120/255; xF=subs(xF,t,m); vF=subs(vF,t,m); aF=subs(aF,t,m); plot(m,xF) title('位移随时间变化图像') xlabel('t(s)'),ylabel(' x')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B题) 2014年520电子设计大赛 参赛选手:朱志炜,周杨灿,朱杏伟 指导老师:姜乃卓 摘要:本微弱信号检测装置信号通道由OPA228为前置放大器,AD707和OP27为主放大器,将微弱小信号放大,然后经过后级的带通滤波器以及GIC滤波器对放大后信号进行滤波,进一步减小噪声的影响;参考通道以LM353为方波发生器,将正弦波化为同频率相位可调的方波,接以CD4046锁相环和D触发器,输出0-270°四个不同相位的方波;信号通道和参考通道的信号会在相关器器中相乘,并把得到的半波积分为直流电平,最终通过ICL7107接数码管显示电平值,并可以调为显示微小信号的值。测试数据表明本设计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和极其强大的噪声抑制能力,工作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控制方便,是一个优越而实用的设计方案。 关键字:微弱信号;相关检测;噪声抑制;锁相放大器 目录 一、设计目标 1、基本要求 2、发挥部分 二、系统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三、系统总体框图 四、理论分析与计算 1、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2、信号通道的增益计算 3、相关器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4、锁相环路的分析计算 5、移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五、电路设计 1、信号通道设计 2、参考通道设计 3、相关器设计 4、显示电路设计 六、测试情况 1、测试仪器 2、衰减电路测试数据 3、放大器测试数据 4、带通滤波器及GIC滤波器测试结果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标 设计一个微弱信号的检测装置 1、基本要求:

(1)设计和制作两个电压衰减器,要求衰减量分别为20dB和40dB。要求:衰减器的输入阻抗为50,衰减器的输出阻抗为 100。衰减器的输入信号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2)实现对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输入信号幅度检测,要求:微弱正弦信号输入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幅度有效值范围为100uV-500uV,微弱正弦信号幅度有效值检测误差不超过10%。 (3)检测的幅度有效值显示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上,要求显示精度达到小数点后面1位,显示时间不超过1分钟。 (4)设计一个白噪声和衰减后的输入正弦信号相叠加的加法电路,输入信号叠加白噪声后的信噪比在-20dB-0dB范围内连续可调。

2012TI电子设计大赛——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doc要点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四川理工学院刘鹏飞、梁天德、曾学明

摘要: 本设计以TI的Launch Pad为核心板,采用锁相放大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并在液晶屏上数字显示出所测信号相应的幅度值。实验结果显示其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 关键词:强噪声;微弱信号;锁相放大;Launch Pad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Launch Pad of TI core board, using a lock-in amplifier technique designed and produced a weak signal detection device, to measure the known frequency sine wave signal amplitude values of the weak in the high noise background, and shows the measured signal amplitude of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in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it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Keywords: weak signal detection; lock-in-amplifier; Launch Pad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题

Har bi n I nst i t ute of Technol ogy 械原理大作业二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 0 450 推程 450900 2.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回程16002000 回程20002400 ds s 三.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及凸轮d线图 采用VB编程,其源程序及图像如下: 1.位移: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imer1.Enabled = True ' 开启计时器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tatic i As Single

表角度 Picture1.CurrentX = 0 Picture1.CurrentY = 0 1 = i + 0.1 If i <= 45 Then q = i s = 240 * (q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45 And i <= 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90 - q) ^ 2)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Green ElseIf i >= 90 And i <= 150 Then q = i s = 12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ack ElseIf i >= 150 And i <= 1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q - 150) ^ 2 / 640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ue Dim s As Single, q As Single 'i 作为静态变量,控制流程; s 代表位移; q 代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B题) 2014年520电子设计大赛 参赛选手:朱志炜,周杨灿,朱杏伟 指导老师:姜乃卓 摘要:本微弱信号检测装置信号通道由OPA228为前置放大器,AD707和OP27为主放大器,将微弱小信号放大,然后经过后级的带通滤波器以及GIC滤波器对放大后信号进行滤波,进一步减小噪声的影响;参考通道以LM353为方波发生器,将正弦波化为同频率相位可调的方波,接以CD4046锁相环和D触发器,输出0-270°四个不同相位的方波;信号通道和参考通道的信号会在相关器器中相乘,并把得到的半波积分为直流电平,最终通过ICL7107接数码管显示电平值,并可以调为显示微小信号的值。测试数据表明本设计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和极其强大的噪声抑制能力,工作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控制方便,是一个优越而实用的设计方案。 关键字:微弱信号;相关检测;噪声抑制;锁相放大器 目录 一、设计目标 1、基本要求 2、发挥部分 二、系统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三、系统总体框图 四、理论分析与计算 1、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2、信号通道的增益计算 3、相关器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4、锁相环路的分析计算 5、移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五、电路设计 1、信号通道设计 2、参考通道设计 3、相关器设计 4、显示电路设计 六、测试情况 1、测试仪器 2、衰减电路测试数据 3、放大器测试数据 4、带通滤波器及GIC滤波器测试结果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标 设计一个微弱信号的检测装置 1、基本要求:

(1)设计和制作两个电压衰减器,要求衰减量分别为20dB和40dB。要求:衰减器的输入阻抗为50,衰减器的输出阻抗为100。衰减器的输入信号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 (2)实现对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输入信号幅度检测,要求:微弱正弦信号输入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幅度有效值范围为100uV-500uV,微弱正弦信号幅度有效值检测误差不超过10%。 (3)检测的幅度有效值显示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上,要求显示精度达到小数点后面1位,显示时间不超过1分钟。 (4)设计一个白噪声和衰减后的输入正弦信号相叠加的加法电路,输入信号叠加白噪声后的信噪比在-20dB-0dB范围内连续可调。 信噪比定义:, 正弦信号功率为:其中表示正弦信号的有效值。 白噪声信号功率为:其中表示白噪声信号的有效值。 表示加法电路的输入阻抗。 (5)当微弱正弦信号输入信号的幅度有效值为1mV-5mV,信噪比在-20dB 时,要求对输入微弱正弦信号幅度有效值检测误差不超过10%。 2、发挥部分: (1)实现对固定频率的微弱正弦输入信号幅度检测,要求:微弱正弦信号输入频率分别为1KHz,5KHz,10KHz时,幅度有效值范围为10uV-50uV时,微弱正弦信号幅度有效值检测误差不超过10%。 (2)当微弱正弦信号输入信号的幅度有效值为100uV-500uV,信噪比在-20dB 时,要求对输入微弱正弦信号幅度有效值检测误差不超过10%。 二、系统方案 对于参考通道和相关器部分,拟采用题目所介绍使用的CD4046和CD4066两款芯片来做,对于信号通道,有不同的可采用方案。

机械原理大作业

机械原理大作业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机械工程院 班级: xxxx 学号: xxxxx 设计者: xx 设计时间:2016年6月

一、题目 1-12:所示的六连杆机构中,各构件尺寸分别为:lAB =200mm,lBC=500mm,lCD=800mm,xF=400mm,xD=350mm,yD=350mm,w1=100rad/s,求构件5上的F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二、数学模型 1.建立直角坐标系 以F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Y,如下图所示。

2.机构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原动件AB)、II级杆组RRR(杆2、3)、II级杆组PRP (杆5、滑块4)组成。 3.各基本杆组运动分析 1.I级杆组RR(原动件AB) 已知原动件AB的转角

φ=0-2Π 原动件AB的角速度 w=10rad/s 原动件AB的角加速度 α=0 运动副A的位置 xA=-400,yA=0 运动副A的速度 vA=0,vA=0 运动副A的加速度 aA=0,aA=0 可得: xB=xA+lAB*cos(φ) yB=yA+lAB*sin(φ)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vxB=vxA-wl*AB*sin(Φ) vyB=vyA+w*lAB*sin(φ) axB=axA-w2*lAB*cos(φ)-e*lAB*sin(φ) ayB=ayA-w2*lAB*sin(φ)+e*lAB*cos(φ)

2.II级杆组RRR(杆2、3) 杆2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lBC=500mm,lCD=800mm,xD=350mm,yD=350mm, ψ2=arctan﹛[Bo+﹙Ao2+Bo2-Co2﹚?]/﹙Ao+Bo﹚﹜ ψ3=arctan[﹙yC-yD)/(xC-xD)] Ao=2*LBC(xD-xB) Bo=2*LBC(yD-yB) lBD2=(xD-xB)2+(yD-yB)2 Co=lBC2+lBD2-lCD2 xC=xB+lBC*cos(ψ2) yC=xB+lBC*sin(ψ2) 求导可得C点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