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①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② 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人在也。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
③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 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之至此也!
,结
⑤ 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 , 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4、《定风波》 苏轼 情感的名句是 : 人生如
(7) 苏轼在《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中感叹人生空幻 , 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
① 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③ 使用比喻 ( 明喻 ) 承上启下的句子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柳岸,晓风残月。
(5) 柳永《雨霖铃》下片 , 想象别后酒醒梦回场景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
④ 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皇失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综合
② 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场的名句是: 想当年 ,
( 1)《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写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风云, 驰骋疆
③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⑤ 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心情,只好以一杯清

人教版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人教版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语文人教版必修4 理解性默写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望海潮》中“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雨霖铃》中“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雨霖铃》中“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6.《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雨霖铃》中“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阔”字极为相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和运筹帷幄。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一、古文默写1. 《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出师表》(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 《赤壁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二、诗词默写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三、成语默写1. 成语接龙- 一马当先- 先声夺人- 人浮于事- 事半功倍2. 成语解释- 一马当先:比喻做事要抢先一步。

- 先声夺人:比喻先发制人,以声势压倒对方。

- 人浮于事:形容人浮在事情之上,不切实际。

- 事半功倍:形容做事效率高,用一半的力气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

#### 四、名言警句1.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左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君子不器。

#### 五、文学常识1. 四大名著- 《红楼梦》:曹雪芹著,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默写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默写复习资料

一、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篇目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语文诗词理解性默写(必修四)

语文诗词理解性默写(必修四)

理解性默写(必修四)望海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两句诗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经典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致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生动描绘的一副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雨霖铃1.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临别之前,一对恋人眼泪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节声阻,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颂起,说明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是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苦之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悲哀中去思索人们的伤感。

5.词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开后,没有心情再去领受任何事物的场景。

7.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之人不能相会,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教版必修四名句默写、翻译

人教版必修四名句默写、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四名句默写、翻译名句默写:1、没来由犯王法,,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2、有日月朝暮悬,。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3、烟柳画桥,,。

怒涛卷霜雪,。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5、,对长亭晚,。

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6、,、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

7、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

8、,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人生如梦,。

9、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0、,归去,。

11、,献愁供恨,。

12、,尽西风,季鹰归未?可惜流年,,树犹如此!,红巾翠袖,?13、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14、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15、,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17、雁过也,正伤心,。

18、满地黄花堆积,,?,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0、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翻译:(最重要的前面加有星号)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8、★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0、★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期末默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期末默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期末默写训练《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描写周瑜指挥若定,打败了强大敌人的两句是:,。

2、总结赤壁美景,引出后文中周瑜这一形象的两句是:,。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化用了这首词中“,”的诗句。

4、描写赤壁壮美的图景的两句是:,。

5、辛弃疾《阮郎归》中“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的少年英雄,不由得我们想到了本词中的“,”的周瑜,他功业早成实在令“早生华发”的苏轼羡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6、诗人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感慨:,。

7、反应英雄光辉功业的遗物杳无踪迹的诗句是:,。

8、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古事映射现实,尖锐的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的诗句是:,,。

9、描绘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让诗人无比痛心的诗句是:,,。

《师说》韩愈10、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1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话是:,。

12、本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是凝练的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3、将人们为子择师和自己反而不从师做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后果是:,。

14、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15、《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本文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16、作者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感叹:,。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7、通过“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18、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参差十万人家。

,天堑无涯 。 • 2、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 3、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5、
, 无人会,登临意。

• 6、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7、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
•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 9、今 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1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

• 1、参差十万人家。 怒涛卷霜雪
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 。
• 2、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 3、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 9、今 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 1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 。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 5、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来自6、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7、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