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⑴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⑵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⑶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⑷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⑸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⑹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四.《定风波》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①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共35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共35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最新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最新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精选文档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一)1《望浪潮》上阙中运用比喻描绘杭州城内漂亮风光的句子:,,。

2《望浪潮》上阙中最能表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3 《望浪潮》运用数目词写景的千古名句:,,4《望浪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5 柳永在《望浪潮》中表达以孙何宦途远景的美好祝福且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6《雨霖铃》上阙中写景来衬着分别悲凉氛围的句子:,,。

7《雨霖铃》分别时难舍难离的细节描绘的句子:,。

8 《雨霖铃》下阙以乐景写悲情,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9《雨霖铃》一词中既交代了秋季的背景又包含分别之意双重悲痛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10 柳永《雨霖铃》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 “,,”中的“ 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像。

11《定风波》上阙中表现作者小看风雨的句子:,?。

精选文档.精选文档12《定风波》下阙描绘雨过天晴的句子:,,。

13《定风波》最能表现苏轼超然物外洒脱旷达情怀的句子:,,。

14 苏轼《定风波》中描绘归程中遇雨,同行狼狈 ,词人却放慢脚步 ,却不在乎风雨,吟诗长啸的诗句是:,。

15 在《定风波》中,“”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奇妙的一瞬所获取的顿悟和启迪: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平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1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远望光景的句子:,,。

17《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18《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屑的句子:,,。

19《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因光阴流逝而忧虑感触的句子:对时势、国势关注,,。

2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夕阳”和“鸿雁” 抒发了游子之愁。

2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拥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精选文档.精选文档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忿的句子是:,,,。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语文必修四默写资料整理#### 一、古文默写1. 《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出师表》(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 《赤壁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二、诗词默写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三、成语默写1. 成语接龙- 一马当先- 先声夺人- 人浮于事- 事半功倍2. 成语解释- 一马当先:比喻做事要抢先一步。

- 先声夺人:比喻先发制人,以声势压倒对方。

- 人浮于事:形容人浮在事情之上,不切实际。

- 事半功倍:形容做事效率高,用一半的力气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

#### 四、名言警句1. 《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左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君子不器。

#### 五、文学常识1. 四大名著- 《红楼梦》:曹雪芹著,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名篇(全)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句名篇(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名句默写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1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6.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7.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1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3.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4.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5.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9.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原创含答案)精编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原创含答案)精编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语文诗词理解性默写(必修四)

语文诗词理解性默写(必修四)

理解性默写(必修四)望海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两句诗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经典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致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生动描绘的一副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雨霖铃1.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临别之前,一对恋人眼泪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节声阻,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颂起,说明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是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苦之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悲哀中去思索人们的伤感。

5.词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开后,没有心情再去领受任何事物的场景。

7.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之人不能相会,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写到曹操“,”吟咏其一世之雄的形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到周瑜“,,”儒雅从容的形象。

4、《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与《赤壁赋》中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

5、柳永在《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借“月”写别情的句子;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月”抒胸中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6、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杜甫《登高》中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苏轼《赤壁赋》中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0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0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0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04、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05、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0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历史跌入现实,
“,,
”,写出了自己叹惋光阴虚掷的落寞形象;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从现实写到历史,
“,,”,写出了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

0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词人的自解自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词人老而不服老,尚思报国的豪情以及深深的
无奈。

0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09、古诗中经常使用倒装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四十三年,,”。

10、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意在感慨世事沧桑,繁华已逝。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也有这种感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
“,,”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4、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登高拍栏,把视宝剑,正如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所说:“,,,。

”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为辛弃疾写的人物评传《把栏杆拍遍》即取意于此句。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
李清照词两首
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2.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

3.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
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5.《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6、情人两隔,彻夜相思的情景在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说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如晏殊在《蝶恋花》中说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用
“,,”一句,以极为细腻的体肤触感来表现秋夜特征,含蓄地说明辗转难寐。

7、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中,也有极为类似的情绪传达,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那一句是:“,。

”8、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是:“,。


9、相思无形,柳永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状之,让人觉得无比形象,李清照《醉花阴》里以花比人,也有非常形象地描述,即:“,,。


10.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11.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12.《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
13.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

”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
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望海潮》(柳永)
1《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
是,。

《雨霖铃》(柳永)
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
是:,。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定风波》(苏轼)
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

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
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