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狂人日记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遍,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伽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狂人日记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遍,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数十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老家伙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乐在其中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竺馨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女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仲礼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能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要学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伽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日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狂人日记简介与赏析

狂人日记简介与赏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
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
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
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
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
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狂人日记》赏析一、引言《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由鲁迅创作于1918年。
作品中通过主人公的日记形式,展现了封建社会下的人性扭曲与社会矛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狂人日记》进行赏析。
二、狂人日记前言主要介绍了《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和鲁迅写作初衷。
通过这一部分可以了解到作者对现实社会深度的关注,并透过主人公的疯狂行为抨击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愚昧。
三、狂人日记正文⒈第一章:血字的悲歌这一章主要揭示了主人公的疯狂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封建社会虚伪和贵族无知。
作者通过主人公凌厉的笔锋,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自由人权的呼唤。
⒉第二章:皇帝的新装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对官僚制度的反叛和对皇帝虚假形象的嘲讽。
通过主人公的荒唐行为,展现了封建官僚体制的荒谬和反动。
⒊第三章:庸人笔记这一章通过主人公对社会庸俗和民间迷信的揭露,表达了对于社会伦理沦丧和人民盲从的忧虑。
作者通过主人公诙谐的语言讽刺了愚昧的宗教迷信和追求虚荣的行为。
⒋第四章:神经病的审判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和痛苦,呈现了个体在封建社会中逐渐被摧残和扭曲的过程。
通过主人公自杀和心理崩溃的描写,展示了现实社会对于个体的摧残和压迫。
四、狂人日记结尾通过对整个作品的回顾与总结,概括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思考和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附件:⒈《狂人日记》全文⒉鲁迅其他代表作品的阅读推荐附录:⒈法律名词及注释●封建社会:指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社会矛盾:指社会各个方面及其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
●虚伪:指表面上看似真实,实际上是假冒的。
●荒谬:指不符合常理、荒唐可笑的。
●反动:指背离进步的。
与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相对立的。
●伦理沦丧:指道德价值观念丧失,道德行为堕落。
●盲从:指不加思考地盲目追随。
现代文学:鲁迅《狂人日记》

现代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导读:本文现代文学:鲁迅《狂人日记》,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鲁迅《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序⑴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狂人日记》课文

《狂人日记》课文一、课文原文。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们告诉我!”他们可都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小孩子,有什么仇?我一个人,有什么好议论的?我便要哭出来。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你生在那种人家,真是运气不好!”她眼睛却看着我。
我想:“她是在说我么?”便用眼睛瞪她。
她却不敢说了。
我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可不要吃我。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
(新)鲁迅《狂人日记》全文阅读(DOC)

鲁迅《狂人日记》全文阅读(DOC) 鲁迅《狂人日记》全文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
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二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
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三晚上总是睡不着。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
鲁迅的狂人日记原文及翻译

鲁迅的狂人日记原文及翻译鲁迅的狂人日记原文如下:我从来没有看见那么多的疯子。
这全是北京的疯子,因为我现在住在北京。
自从我来了之后,就没有见过一个正人君子。
我想,在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城市像北京这样多的疯子吧。
这是一种何等的荣幸呵!有疯子站在街心,大声喊叫;有疯子走在街上,给人撞破脑袋;有疯子跑到我的面前,叫我给他五十万元;有疯子来到我跟前,说:“你是一个疯子,你是一个疯子。
”我听了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我的确是一个疯子。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碰见一个疯子,他对着我大叫:“你是一个疯子,你是一个疯子。
”我又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错了,你才是疯子。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正人君子,他不过是穿了一件破旧的衣服,所以我没有看见他罢了。
我对他说:“你怎么知道我是疯子?”他说:“因为你是疯子,所以我知道。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你自己是正人君子呢?”他说:“因为我是正人君子,所以我知道。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我是疯子呢?”他说:“因为你是疯子,所以我知道。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你自己是正人君子呢?”他说:“因为我是正人君子,所以我知道。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我是疯子呢?”他说:“因为你是疯子,所以我知道。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你自己是正人君子呢?”他高兴地说:“你不知道吗?我是鲁迅。
”我说:“不可能,鲁迅早就死了。
”他说:“你错了,我没有死,我就是鲁迅。
”这个鲁迅果然是一个疯子。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正人君子。
因为他们都是疯子,所以我才认识他们。
以下是狂人日记的翻译,内容较为丰富:I have never seen so many lunatics before. They are all lunatics in Beijing, because I am currently living in Beijing. Since I came here, I haven't encountered a single sane person.I believe there are few cities in the world with as many lunatics as Beijing. What an honor it is!There are lunatics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shouting loudly; there are lunatics walking on the street, colliding with people and causing head injuries; there are lunatics approaching me, asking for 500,000 yuan; there are lunatics coming up to me and saying, "You are a lunatic, you are a lunatic." I don't find it strange, because I am indeed a lunatic.One day, I encountered a lunatic on the main street. Heshouted at me, "You are a lunatic, you are a lunatic." Then I heard another voice saying, "You're wrong, you are the lunatic." I turned around and saw that it was a sane person, but he was just wearing tattered clothes, so I didn't notice him before. I said to him, "How do you know I am a lunatic?" He said, "Because you are a lunatic, that's how I know." I said, "Then how do you know you are a sane person?" He said, "Because I am a sane person, that's how I know." I said, "Then how do you know I am a lunatic?" He said, "Because you are a lunatic, that's how I know." I said, "Then how do you know you are a sane person?" He happily said, "Don't you know? I am Lu Xun." I said, "That's impossible, Lu Xun passed away long ago." He said, "You're wrong, I haven't died, I am Lu Xun."This "Lu Xun" is truly a lunatic. I think this is why I have never seen a sane person. Because they are all lunatics, that's how I recognize them.以下是一些用法和中英文对照例句:1. 疯子(fēng zǐ) - lunatic- 她的行为举止让人觉得她是个疯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
回顾小说基本知识 小说的三大要素:
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
情节、人物、环境。
记叙(故事情节)、描写(人物、环境)
情节的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情节作用:
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深化)作品主题
小说刻画人物一般从 肖像、动作、语言、
“狂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狂人实际上是文化意识 的觉醒者、反抗者,也是一 个挑战、批判传统封建制度 的战士。但是被不觉醒的大 众视为疯子。
总结“吃人”的意义:
• 这是一种政治机器和愚民思想对人的残害。荼毒 生灵最终的指向不仅是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和它所赖以 存在的腐朽思想的专制,而且是生灵们在长期愚民思 想中的沉睡,并由此形成了愚昧的积习。他们不仅残 害了那些饱受压迫、忍辱负重的下层人民,而且杀害 了那些优秀的觉悟者和启蒙者,像夏瑜等人(铁屋子 中的呐喊者)。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恶化,是不 尊重人,不理解人,是摧残人性的表现。是一种群体 的“伤天害理”(从对吃人者的归纳上看,吃人的人 囊括了广大的人群,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人,甚至 是全体,是人类的共同的恶,这是整个社会的弊病, 故拯救人必须从启蒙开始)。
是怎样对待这个历史与社会的,而狂人又是怎样对待的?
“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 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 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 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 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从来如此……总之你不该说, 你说便是你错!”【八】
–——麻木
具体事例在?
•让被吃的人自己勒死;罩上“疯 子”“恶人”的名目;和在饭菜 里,暗暗给人吃。【七、十、十 二】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 - 1936 ),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18岁以前,先后在本宅家 塾和三味书屋读书,1893年离家到南京 求学, 1902 年赴日本留学, 1909 年回 国。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文化思想 的先驱。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 作。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 向黑暗势力”。
这种双重结构,具有反讽的意义。
反抗悖论:疯子的反抗不被大众接受承认,要有效果 必须成为正常人,然而一旦成为正常人,反抗就消失了,就 成为吃人机器的零件。
小说形式探究: “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
小说形式探究: “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吃人”的涵义是什么? ——结合『二』『三』『十一』分析
吃人是一个中心隐喻,指的是从精神与文 化上的吃人,它暗指中国漫长封建统治、封建社 会的家族制度、礼教对人性的窒息与戕害。
封建统治吃人 封建制度吃人 封建礼教吃人!
小说主题探究 “救救孩子”的呼声:
• 因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孩子 还保留人的天性,才可以创造一个人道的、 美好的社会,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整个国家、 民族,是作者对未来寄托的希望。 寄希望于小孩、未来,反映了进化论 的思想,富于理想主义色彩。
主题:
1、批判和揭露封建制度和礼教的 弊害。 2、批评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 3、歌颂先知先觉者的不屈不挠的 抗争的精神 4、寄希望于孩子、于未来
艺术特点:
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
提问3:
对于这一个有着长久“吃人”历史的社会,周围的人
P40
课后练习探究
提问1:小说中谁要吃掉“我”?作者为 什么选用这些事例?
1、大哥,这是一个主谋者。
2、陈老五、老头子,这些是帮凶。 3、赵家、周围的人。
这些事例,将抽象的社会见识融于形象的 叙述中,揭示出民族集体无意识吃论与无奈,
以及愚弱的精神状态。
问2: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旨?
狂人其实是一个既 有批判精神也有自省 精神的人物。
狂人的形象分析
◆ 是一个封建文化的反抗者。看穿一切, 对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之罪恶有着深刻的认识, 用“吃人”两个字对其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 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 “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是一个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身受束缚, 深受迫害,对吃人者的心态有着清醒的认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勇敢的战士。具 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信真的人必将埋 葬自愿吃人与甘愿被吃的人,坚信新的世界 必然到来,并期待人们自己的觉醒和抗争。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救救孩子……”
“狂人”为什么名之为“狂人”?
• 所谓“狂人”是从所谓“正常人”的角度说 的,“狂人”即“不正常”的人。文中的 “我”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极度敏感, 行为怪异,日夜胡思乱想,常发生错觉、幻 想,思维错乱,怀疑周围的人,不论认识与否、 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亲疏,甚至骨肉之 亲的大哥都仇视他,想吃掉他,别人的一个 眼神、一句话、一个小动作皆包藏祸心。从 医学角度看,这种处于反应性妄想之中,对 周围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而引起多 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 辱他,就是“迫害狂”的病症。
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 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 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实写人物 —— 用的是现实主义 —— 构成 小说的骨架、血肉。 虚写寓意 —— 用的是象征主义 —— 构成 小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作者在小说中引入的新形式
为什么选取“狂人”视觉? 作者有意选取“狂人”这一陌生视觉,这 样做的效果是使“一个描写对象从其通常 的感知领域转移到一个新的感知领域”, 从而产生陌生感。 表面上看,狂人的话全是“疯话”,不 足为据;但细加琢磨,会觉得他的话另有 “玄机”,卓越超群,狂乱的呓语却道出 了世相的真面目。
小说内容探究
提问1:本文提到了哪些“吃人”事例?
《狂人日记》列举了大量历史记载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历史记载 易子而食;食肉寝皮;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 割股疗亲。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
现实生活 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人血馒头治痨病。
–——盲目维护
《狂人日记》为什么在日记前加一则文言小序?
文言体表现“正常人”的世界,传统保守中有疯狂;白话体则 用于表现“狂人”的内心世界,疯狂中有清醒。有象征意义。 主人公病愈后成为候补官员,团圆结局,暗含主题“失败”— —狂人加入了吃人行列。狂人成为常人,便失去了反抗性。 真正的结尾其实是“救救孩子……”一句中后面的省略号, 它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反抗的艰难。
这种双重结构,具有反讽的意义。
反抗悖论:疯子的反抗不被大众接受承认,要有效果 必须成为正常人,然而一旦成为正常人,反抗就消失了,就 成为吃人机器的零件。
狂人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一个历史、 社会的?
他能清楚地认识历史、社会 、他人(吃人 的历史、吃人的社会)。 并把改变“吃人”社会作为已任,试图改变 周围的“吃人的人”。 到自己也成为审视的对象,狂人的觉醒达到 了一个更深的层次。是一个既有批判精神也 有自省精神的人物形象。狂人才指向了代表 未来的孩子,发出了急迫的呐喊——“救救 孩子!”
极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 恶,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仁义道 德)、旧文化对人性的扼杀。
问3: ◆不仅从肉体上吃人,而且从精神上窒息人、戕害人。 ◆弱小者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舆论力量扼杀下层群众,导致 个性扭曲。
◆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兄弟、夫妻)也有吃人,一味收拾 幼者、弱者。
被吃: 祥林嫂、华小栓、孔乙己(阿Q)等。
代 表 作 品 短篇小说集 《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 《野草》 杂文集 《南腔北调集》、 《坟》《且介亭杂文》等
•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 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 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 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 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 民,使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 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新世 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封建制度和 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文章结构层次
一层(题序、第 1—3 节):写狂人首先觉察到周围的人吃人,
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现象。 (吃人问题的提出) 二层(第4—6节):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 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 (吃人问题的深化) 三层(第7—10节):写狂人决心规劝众人,放弃“吃人”。 (吃人问题的战斗) 四层(第 11—13 节):结论。进一步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那 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急迫痛切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 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对未来寄托希望)
五个方面进行。
心理、神态
小说人物刻画的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 发展、表现(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指作品中描写出来的,围绕人物促使人 自然环境 物行动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渲染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为人物的出场做烘托),塑造了人物形象(反映了人 物的心理状态),揭示(深化)主题。
他是可悲的,
值得同情的!?
狂人的多疑与敏感有其 自己的道理吗?为什么? 【提示】结合当时社会与 人们的做法进行分析。
这个“吃人”的历史、社会是 怎样的?
(1)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 油煎炒了吃 (三) (2)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肉 可以煎吃” (五) (3)“易子而吃”(五) (4)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十) (5)徐锡麟的心肝被炒吃(十) (6)人肉人血治痨病(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