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小猴子下山》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猴子下山》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常”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并能选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掰、扛”等动词的含义,并学习运用。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圈出生字,生字读3次。

(2)标自然段,读通句子。

2.教师组织小组认读生字。

(1)小组认读生字,成员互相检查。

(2)教师去拼音检查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5.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特点。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3篇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3篇

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优秀13篇《小猴子下山》优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朋友。

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

学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看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的?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小组内交流,喜欢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区别“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积累运用,“又()又()”。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入课。

1、同学们,喜欢小猴子吗?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小猴子?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小猴子的家常常安在山上的树林里,可是,时间一长啊,小猴子就觉得树上的野果吃腻了,山上也不好玩了,它想下山去好好玩玩,顺便找点好吃的东西。

4、齐读课题:(1)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谁,怎么读?(2)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小猴子干什么,怎么读?(3)再来一次,读出你独特的感受吧。

5、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注意:每个小朋友只能提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想想,你最想问什么?想好再问。

6、归纳问题并简单板书。

(为什么要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干了些什么?结果怎样?)二、看图练说。

1、单幅图观察。

我会看,一幅图一幅图地出示:要求:A、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猜一猜:之前小猴子还到过哪里?)B、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的小猴子在干什么?C、我会说:看图说词比赛:图上的内容真丰富,仔细观察图画,你能照这样说出多少个漂亮的词儿来?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你又看出了些什么?(比比谁最聪明。

)(1)小猴子开始很高兴的样子,最后垂头丧气的。

(2)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猴子心情一定很好。

(2)小猴子空着手下山,最后仍然空着手回去。

三、阅读课文。

这么有趣的故事,作者叔叔是怎么写的呢?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读自然段,评选段落朗读擂主。

3、阅读第一自然段:(1)问一问:根据老师的提问读出段中的句子;注意老师都提了哪些问题。

(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2)议一议: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读一读:又大又多、非常、掰、扛——板书(4)演一演:表演读。

(重点:动作夸张——掰、扛)(5)总结四步读书法。

4、阅读第二自然段:(1)谁来做小老师,学着老师问一问?(2)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又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哪个朗读大王可以为大家读一读?(4)小演员上台演一演。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班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课。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末,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故事。

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以外,教材还留意到了本文的构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当作这篇课文的生字来进行学习,让识字规律可循。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非、常”2个汉字。

3、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同学语言运用的精确性。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同学对动词的精确运用。

五、教学预备教具预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贴画。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非、常”。

3、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师出示一那么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仿照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

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

〔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同学认读。

〕2、和小猴子打招呼!〔同学打招呼〕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子?〔可爱的、机智的、淘气的……〕把“小猴子”三个字读的可爱一点,谁来试试?〔指名读“小猴子”,读的机智可爱〕“子”要读成轻声,谁能读好轻声?4、学习“猴”字,〔出示卡片“猴”〕谁有好方法能记住这个字呢?预设1:“反犬旁”+“侯”〔小结:“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动物有关〕。

识字方法:加一加。

预设2:形声字。

5、师激趣:这只小猴子呀,它每天待在山上,都待得不耐烦了。

这一天,它预备下山去玩,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呢?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里,赶快打开书本找到它。

〔师板书课题,指名同学朗读课题。

2023最新-《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精选8篇)

2023最新-《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8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汉语言的丰富性。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

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一)今天,我们请来一位好朋友,它是——(孙悟空)。

大家来说说孙悟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一只小猴子身上的故事《小猴子下山》。

(二)教师板写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三)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写生字。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了那些事情?用“——”划出来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认读字词,(二)学习文中表示动作的生字。

(1)指导认读。

(课件出示生字:扛、捧、掰、摘、扔、抱、蹦、追)指名读一读。

(2)通过分组,了解生字意思。

教师提示:提手旁的字一般表示手部的动作,足字旁和走之旁都可以表示脚的动作。

(3)跟老师一起读。

(三)学习文中“会写字”。

(1)初识生字(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块、非、常、往、瓜、空、进)。

(2)认读,找朋友(组词)。

《小猴子下山》教案7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7篇

A lonely person will always remember everyone who has appeared in his life attentively, so I always think of you unsatisfactorily, and count my loneliness over and over again on every night when the stars fal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小猴子下山》教案7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课文,教育学生把道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①课堂作业本。

②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朗读课文(1)找出课文中带“一”的词语,指“一”的变调:一天一只一块一斤一片(2)指名朗读:小猴子看见好东西时,“非常高兴”,应满脸带笑地读,动作词要读清楚,最后一节要读出小猴子懊丧。

伤心的心情。

(指名读--小组轮读一一齐读)(三)讨论为什么小猴子下山,最后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像小猴子这样的事吗?以后打算怎么做?(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我们的学习生括中,不要喜欢一样就丢掉另一样,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终,有明确目的。

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获。

(五)课堂练习(1)(课堂作业)①,照样子把句子说完整。

(2)练习用“又......又......”说话。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2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小猴子下山教案12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12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12篇小猴子下山教案1教学目标1.看懂每幅图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小猴子下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这课是写小猴子的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

(三)学习生字1.先看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后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读一读词语(生词),再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

利用卡片或小黑板。

得非常空着一片又大又圆白兔真可爱小兔儿(儿化音)。

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通顺。

(四)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自学,要求联系课文的句子,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

3.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小猴子下山》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小猴子下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

(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小猴子下山(第3课时)人教(部编版)18、小猴子下山(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猴、结”等13个生字。

2、会写“块、非”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懂得做什么事情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指导写字(一)指导书写汉字块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块”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非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非”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常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常”共11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往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往”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瓜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瓜”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进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进”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七)指导书写汉字空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空”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看看谁最棒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正确书写七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8《小猴子下山》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猴、结”等13个生字。

2、会写“块、非”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懂得做什么事情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你喜欢小猴子吗吗?你知道小猴子在山上呆久了,当他下山来了,会做什么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小猴子下山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这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子的故事。

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hóu jiē bāi kánɡ mǎn rēnɡ zhāi pěnɡɡuā bào bènɡ zhuī kuài fēi chánɡ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块非常wǎnɡɡuā jìn kōnɡ往瓜进空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提土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kònɡ有空空kōnɡ天空jiē结满jié团结反义词空——满是——非进——退非常——平常近义词非常——十分特别格外,看到——见到(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一)带拼音朗读生字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

(一课一领读)(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五、我会读(课后朗读)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汉字魔术写偏旁猴——()结——()追——()摘——()蹦——()满——()加偏旁主——()()井——()()工——()反义词满——()退——()是——()七、升华学习游戏:摘果子游戏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

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八、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5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

)(3)小猴子干什么了?(下山来)(4)他走到哪里?(玉米地里)(5)小猴子看见什么了?(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6)然后小猴子又干什么了?(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7)第一自然段写小猴子下山经过玉米地,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

)(3)小猴子扛着玉米干什么了?(往前走)(4)他走到哪里?(走到一棵桃树下)(5)小猴子看见什么了?(看见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6)然后小猴子又干什么了?(扔了玉米,去摘桃子)(7)第二自然段写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

)(3)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干什么了?(往前走)(4)他走到哪里?(走到一片瓜地里)(5)小猴子看见什么了?(看见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6)然后小猴子又干什么了?(扔了桃子,去摘桃子)(7)第三自然段写小猴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6、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2个句号。

)(3)小猴子抱着一个西瓜干什么了?(往回走)(4)小猴子看见什么了?(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5)然后小猴子又干什么了?(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6)第四自然段写小猴子扔了西瓜,去去追小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