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04
预期成果与效益
预期成果
01
建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
通过研发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
理关键技术,构建技术体系。
02
提升水质改善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水体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显著提升水质改善效果
,保障水环境安全。
03
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推动水处理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水处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
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实施方案在组织管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和领域的水污染 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仍需持续努力
尽管实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 化,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步工作建议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竞 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市场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需求 、竞争态势、政策法规等方面。
01
评估方法
采用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 多种方法,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格局。
02
03
应对措施
针对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 和产品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 场竞争力。
管理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技术专家组
负责技术指导、方案审查、成果评估。
项目管理办公室
负责日常管理、进度监控、资金拨付。
参与单位
分工合作,承担相应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国家重大水专项在辽河流域的探索与实践

1 前
言
治理技术创新 , 形 成 了水 污 染治 理 技 术体 系 , 保 障 了流 域 的水 质保 持 或 改 善 。欧 盟在 2 0 0 0 年 颁 布 了 《 欧 盟水 政 策管 理 框架 》 , 提 出要 以水 生态 系统 健 康 保 护 为基 础 的 流域 综 合管 理模 式 , 要 C T ) 、 最佳经济可行技术( B A T) 以及农 业
面源 污染 的最佳 管 理措 施 ( B MP s ) 等 , 极 大地 推 动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1 8
【 基金项 目】 国家水体 污染控制 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 2 0 0 8 Z X0 7 5 2 6 , 2 0 0 8 Z X0 7 2 0 8 )
取 得 了很 好 的效 果 。美 国根 据 1 9 7 2 年 颁 布 实施 的
态状 况 , 确 定 生 态 保 护 和恢 复 目标 , 实 施 淡 水 生 态 系统 综 合 管 理 , 。我 国流 域 污 染控 制 已经 历 了 3 0 多 年 的 发展 历 史 ,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 但 仍 未 建 立起 现 代 的水 环境 管 理技 术 体 系 , 行 业缺 乏 污染 控
术, 如 最佳 实际 控制 技术 ( B P T ) 、 最佳 常规 污染 物控
和农 业 现代 化 发展 的管理 需 求 。 因此 , 我 国急需 建 立一 套 完整 的技 术体 系 , 用 以解 决 中国 的流 域水 污 染 治理 和 管理 问 题 , 而建 立 水 污染 治 理技 术 和水 环 境管 理技 术两 个体 系则 是关键 。 为此 , 《 国家 中 长期 科 学 和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0 6 -2 0 2 0 年) 》 明确 提 出 了要 实 施 “ 水 体 污染 控 制 与 治理 科 技重 大专 项 ” ( 简 称水 专 项 ) , 选择 1 0 个 重点流 域 , 开 展 水 体 污 染 控 制 与 治 理 的研 究 与 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实施方案.doc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实施方案(公开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二〇〇八年十二月谢谢观赏目录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1)二、立项的紧迫性及现有工作基础 (3)(一)立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二)现有工作基础 (4)三、专项目标、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与专项成果 (14)(一)主要编制依据 (14)(二)专项目标 (14)(三)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24)(四)“十一五”专项关键技术和预期成果 (27)四、主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经济指标 (33)(一)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 (33)(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41)(三)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47)(四)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56)(五)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 (61)(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战略与政策研究 (66)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富营养化治理综合示范.. 70(一)研究目标 (70)(二)太湖流域综合集成示范 (70)六、组织实施方式 (75)(一)组织实施原则 (75)(二)专项组织实施与管理 (76)谢谢观赏七、技术经济效益 (85)(一)技术市场分析 (85)(二)效益分析 (85)(三)市场风险分析 (87)谢谢观赏一、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状况仍未改变。
在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大、负荷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
同时,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导致水污染加重,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
长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影响着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我国主要河流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艰难、水污染加剧的态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水专项

领 域 , 策 应该 更有 前 瞻性 、 续性 , 政 延 应该 看到 未 来能 源 需求 的真 正依托 , 实现 能源 开发 的科 学发展 。”
环境 管理技 术体 系 , 重点 流域 污染物 减排 、 为 水质 改善 、
水 专 项
饮 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强有力科技 支撑。
水 专项 实施 “ 源减排 ”“ 负修 复”“ 控 、减 、综合 调控 ”
管理 等 水 污染控 制与 治理 等 关键 、 性技 术 方 面获得 重 共
・
娜
・
科 技 新 闻
国家水 专项 管理 办公 室提 供 的材 料显 示 , 通过 实施 “ 源减排 ” 控 关键技 术 , 近 6 0项 示 范工程 中进行 了推 在 0 广应 用 , 国重 点 河 流水 质 恶化 基 本 遏 制 , 分 河段 和 我 部
金 、 织 印染 、 药等 5个重 点行 业的 污 染控 制 关键 技 纺 制
术 6 0多项 , 19项 大型工程 中得 到 工程 化验 证 。水 0 在 3 ”
专项领 导 小组组 长 、 境保 护 部部 长周 生 贤说 , 环 通过 在
资料 图 水体 污 染控 制 与治 理科技 重 大专 项 ( 专项 ) 以三 水 ,
撑, 而且根 据 国家 大力发 展 环保 产 业 的要 求 , 组 织 实 在
施过 程 中注 重产 、 、 学 研联 盟 , 重技 术成果 的推 广与应 注 用, 注重 培 育环 保 产业 。
要投 资者理 性 选择 厂址 , 充分 利 用现有 上 网条件 。”
孙 波 对 这 个观 点 也表 示 了赞 同 : 目前在 光伏 应 用 “
专项是 《 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 术发展规 划纲要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底结题课题验收-水专项

附件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底结题课题验收工作进展情况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 一、已通过验收的课题清单1 2009ZX07102-004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系统控制研究及工程示范云南大学 段昌群通过 通过2 2009ZX07103-002 受农业面源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朱昌雄通过 通过3 2009ZX07104-005 三峡水库支流水华发生原因及其控藻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征宇通过 通过4 2009ZX07104-006 三峡水库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与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陆 瑾通过 通过5 2008ZX07209-007 白洋淀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技术与工程示范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王靖飞通过 通过6 2009ZX07210-001 贾鲁河流域废水处理与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南京大学 李爱民通过 通过7 2009ZX07210-004 沙颍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钟崇林通过 通过8 2009ZX07210-006 淮河-沙颍河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改善水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夏 军通过 通过9 2009ZX07210-010 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决策支撑关键技术研究及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南京大学 张幼宽通过 通过10 2009ZX07526-005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雷 坤通过 通过9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11 2009ZX07529-001 水污染防治技术管理体系框架及评估方法研究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凯军通过 通过二、已开展验收但尚未通过的课题清单1 2009ZX07101-009 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叶 春通过 --资金归垫尚未批复,财务推迟验收2 2009ZX07101-011 湖泊大规模水华蓝藻去除与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示范南京东大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吕锡武通过 限期整改已提交整改材料3 2009ZX07101-013 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通过 限期整改已提交整改材料4 2009ZX07103-006 改善湖泊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生态调水技术与方案研究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朱 青第一次验收未通过-- 财务推迟验收5 2009ZX07104-001 三峡水库水环境演化与安全问题诊断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周怀东通过 限期整改6 2009ZX07104-002 次级支流污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与示范 重庆大学 郭劲松通过 限期整改7 2009ZX07104-003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与水环境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杨三明通过 -- 财务推迟验收8 2009ZX07104-004 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改善水库水质的关键技术研究华北电力大学 李永平第一次验收未通过限期整改9 2009ZX07105-001 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董利民通过 限期整改10 2009ZX07105-003 上游入湖河流净化及沿河低污染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上海交通大学 王欣泽通过 限期整改10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11 2009ZX07211-002 东江上游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上海交通大学 何义亮通过 -- 财务推迟验收12 2009ZX07528-003 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三峡库区示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郑丙辉通过 -- 财务推迟验收三、尚未开展验收工作的课题清单1 2009ZX07101-015 流域面源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其设备化上海交大辛德环保有限公司申哲民-- --2 2009ZX07102-002 滇池北岸重污染排水区控源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云南高科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徐晓梅-- --3 2009ZX07102-003 城市重污染河流入湖负荷削减及水环境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贺 彬-- --4 2009ZX07106-001 我国湖泊营养物基准和富营养化控制标准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席北斗-- --任务验收材料已提交;资金归垫尚未批复5 2009ZX07106-002 典型南方城市景观湖泊水质改善与水生植被构建技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 --6 2009ZX07106-003 典型北方缺水城市湖泊水质水量保障与生境改善技术中国海洋大学 马启敏-- --7 2009ZX07106-004 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科学研究所任洪强-- --8 2009ZX07106-005 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集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胡小贞-- --9 2009ZX07207-001 松花江水环境特征与水污染控制总体方案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海燕-- --10 2009ZX07207-002 松花江水污染生态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刘景富-- --11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究中心11 2009ZX07207-008 松花江出境水质目标管理及出境河段污染控制技术强化和工程示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胡林林-- --12 2009ZX07207-011 松花江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支持技术平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香 宝-- --13 2009ZX07208-002 辽河流域重化工业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 强-- --已提交验收材料14 2009ZX07208-006 辽河源头区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及示范研究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明辉-- --15 2009ZX07208-008 辽河河口区陆源污染阻控与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郭书海-- --已提交验收材料16 2009ZX07208-010 辽河流域水质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及示范研究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 趋-- --17 2009ZX07209-001 海河流域北运河水系水环境实时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示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求稳-- --18 2008ZX07209-002 北运河水系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毛占坡-- --已提交验收材料19 2009ZX07209-004 北运河水系中游重污染河段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新水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朱向宏-- --20 2009ZX07209-005 北运河水系中游段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示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魏源送-- --21 2009ZX07209-008 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逐级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舒俭民-- --已提交验收材料12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22 2008ZX07209-009 白洋淀流域生态需水保障及水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与集成示范北京师范大学 杨志峰-- --已提交验收材料23 2009ZX07210-002 沙颍河上中游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郑州大学 何增光-- --24 2009ZX07210-003 沙颍河下游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云峰-- --25 2009ZX07210-007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水质综合改善方案及支撑技术与示范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慕金波-- --26 2009ZX07210-008 南四湖流域重点污染源控制及废水减排技术与工程示范山东大学 张 波-- --27 2009ZX07210-009 南四湖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华北电力大学 张化永-- --28 2009ZX07211-001 东江源头区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李德波-- --29 2009ZX07211-005 东江快速发展支流区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开发公司胡勇有-- --30 2008ZX07211-006 东江下游优化发展都市区水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陈 峰-- --31 2009ZX07211-009 东江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暨南大学 杨 扬-- --32 2009ZX07212-001 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北京大学 倪晋仁-- --已提交验收材料13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33 2009ZX07212-002 渭河水污染防治专项技术研究与示范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司全印-- --34 2009ZX07212-003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中国地质大学 陈鸿汉-- --35 2009ZX07212-004 黄河上游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控制与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正礼-- --36 2009ZX07212-005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田秉晖-- --37 2009ZX07526-006 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胡 成-- --38 2009ZX07527-001 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付 强-- --39 2009ZX07527-002 水污染源监测监管技术体系研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傅德黔-- --40 2009ZX07527-003 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胡冠九-- --41 2009ZX07527-004 水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温香彩-- --42 2009ZX07527-005 水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与应用示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子健-- --43 2009ZX07527-006 国家水环境遥感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 桥-- --44 2009ZX07527-007 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 杭州聚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 健-- --45 2009ZX07527-008 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示范工程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黄 卫-- --14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46 2009ZX07528-001 流域水污染源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李开明-- --已提交验收材料47 2009ZX07528-002 流域水环境质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秦延文-- -- 已提交验收材料48 2009ZX07528-004 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共性技术研究北京北大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张世琨-- --已提交验收材料49 2009ZX07528-005 太湖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示范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李维新-- --已提交验收材料50 2009ZX07528-006 辽河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控平台构建技术示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仇伟光-- --已提交验收材料51 2009ZX07529-002 东江流域(电子及半导体元器件、油漆油墨、皮革加工等轻工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与示范华南理工大学 陈元彩-- --已提交验收材料52 2009ZX07529-003 太湖等流域棉纺、毛纺、化纤染整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贾立敏-- --已提交验收材料53 2009ZX07529-004 炼化、化纤、氮肥等重污染化工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栾金义-- --已提交验收材料54 2009ZX07529-005 稀土、电解锰和黄金冶炼等典型重污染冶金行业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于秀玲-- --已提交验收材料55 2009ZX07529-006 化学合成类、发酵类及制剂类等制药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冯海波-- --已提交验收材料56 2009ZX07529-007 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验证平台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宋乾武-- --已提交验收材料15编号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任务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备注57 2009ZX07631-002 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曹 东-- --58 2009ZX07631-003 水污染防治管理政策集成与综合示范研究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吴舜泽-- --59 2009ZX07632-001 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试点示范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 毅-- --60 2009ZX07632-002 农村水污染控制机制与政策示范研究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高尚宾-- --已提交验收材料61 2009ZX07632-003 饮用水安全管理保障机制与政策示范研究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杜 红-- --已提交验收材料16。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附件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十二五”在总结“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形成更为完善的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包括开展流域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法研究,制定辽河流域、太湖流域和赣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案;开展河流生态保护目标制定研究,建立基于分区的管理机制;开展我国松花江、海河、淮河、东江、黑河、巢湖、洱海和滇池等8个重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评估,提出重点流域三级和四级分区方案;筛选辽河、太湖流域水环境优控污染物,提出我国流域优控污染物的基准值,建立一套具有流域水生态分区差异性的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建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支持模型,研究流域水生态功能区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提出辽河、太湖流域和赣江流域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开展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景观评估技术,建立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约束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提出辽河、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提出辽河、太湖和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方案、典型流域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水专项组织实施对国家控源减排、环境科技进步、环境经济发展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综合集成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和管理两大体系,分类建立“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共性技术、能力建设平台、环保产业化培育与发展”等综合集成数据与案例库。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国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方案的形成,结合共性技术与示范流域的应用经验,进一步推进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为全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附件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申报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八月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1)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课题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 (4)课题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7)二、放射性污染原水的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9)三、城镇水务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支撑平台示范研究与建设项目 (13)一、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一)指南说明本项目针对我国饮用水管理技术的薄弱环节开展系统研究。
“十一五”期间,本项目从水质科学基础方法论入手,初步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管理水平奠定了重要的科技基础。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一五”研究成果,并增加了供水管理机制与模式等若干新的研究内容,加强了对研究成果产出及应用的要求,着眼于完善饮用水管理技术体系,为逐步强化政府的行业监管能力,以及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项目按研究任务分解,下设3个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重点流域饮用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处理特性研究;3、饮用水卫生基准与水质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本项目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
(二)指南内容课题1: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1. 研究目标针对我国重点流域水源污染严重与水源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结合重点流域不同类型水源地水质风险特征的研究,提出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建议值,制定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技术指南和不达标水源地水质浓度控制技术指南,为我国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源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根据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以及典型水源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合流域污染源分布、污染控制水平和常规处理工艺水质净化能力,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限值的确定方法,开展湖库型水源地营养状态评价技术研究,完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环境保护部关于水专项“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等课题变更申请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水专项“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等课题变更申请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8.02
•【文号】环函[2011]218号
•【施行日期】2011.08.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水专项“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等课题变更申请的批复
(环函[2011]218号)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
根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及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有关要求,经水专项领导小组审定,批准“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等18个课题延期验收、“复合污染型入湖河流(武进港)及小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等12个课题负责人变更、“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5个课题示范工程调整、“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研究与示范”课题参加单位变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及可视化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预算调整。
请按照重大专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组织管理,督导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确保专项项目目标按期完成。
有关项目(课题)的进展
情况请按要求及时报送水专项领导小组。
附件:批准的各课题变更情况
二○一一年八月二日附件:
批准的各课题变更情况
3.批准的各课题示范工程调整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题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两个课题申报指南水专项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五月一、指南说明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的项目-《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围绕滇池水环境治理总体需求,针对主要水环境问题,结合流域“十二五”水环境质量改善及水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流域层次上,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形成高原湖泊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重污染型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及高原湖泊规模化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技术平台;以科技进步引导建立严格、有效的全流域水污染控制综合配套集成矩阵式环境经济政策,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建立覆盖150 km2入湖河流小流域的大型科技示范区,示范区内全面实施2控源截污减排,示范区入滇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Ⅳ类;滇池草海水质改善,实现规模化生态修复和有效管理;“政、产、学、研”结合治理机制全面实行。
2、总体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依据“十二五”滇池治理的科技需要,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分4个层次开展“十二五”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与任务分解。
(1)“十一五”控源治污工程提升改造的技术支撑对现有控源治污工程的提升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和流域入湖河流清水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两个课题。
(2)“十二五”治滇重点工作的技术支撑为“十二五”地方治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要包括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滇池草海生态规模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外流域补水3工程水资源分配利用及湖泊水质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四个课题。
(3)重点流域共性整装设备的技术支撑为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的共性技术支撑,主要开展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总体方案与整装技术的相关研究与示范1个课题。
(4)高原湖泊污染防治支撑技术平台建设在整合国家、地方相关高原湖泊研究科技资源基础上,围绕对高原湖泊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建立高原湖泊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技术平台;高规格、高起点的建设高原湖泊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基地、技术研发与评估中心、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湖泊保护特需人才培养中心。
形成完善的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基地,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高度开放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基地,高原湖泊科技成果展示基地。
全面提升高原湖泊污染防治科技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和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分4别属于对滇池“十一五”控源治污工程提升改造和对滇池“十二五”重点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设立的研究内容,其主要任务如下:1)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针对滇池环湖已基本形成的片区截污、集镇和村庄截污、河道截污、干渠(管)截污四个层次的截污体系各环节及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已实施的各截污治污工程情况及运行效果,开发城市初期雨水与农村农业面源污水输送过程水质水量预测预报及调蓄技术,突破混合截污工程智能化运行控制关键技术,提出环湖截污治污体系优化及各层次间有机衔接的截污治污工程联合运用优化调度以及雨、旱交替期污(雨)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截污治污工程系统(特别是环湖截污干渠及污(雨)水处理厂工程系统)的作用。
建设覆盖20km2 示范工程,示范区入湖污染负荷削减率在现状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
2)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针对滇池水体藻源及泥源性内负荷大量累积,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特征,开展滇池水体藻源及泥源性内负荷来源与负荷量研5究,分析其对滇池水污染的贡献;集成泥源性内负荷控制多手段技术,研发藻源性内负荷控制关键技术,形成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改善综合技术。
选择项目典型示范区开展工程示范,实现示范区内负荷污染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
二、指南内容(一)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1、研究目标对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进行系统运行现状调查及系统监测,科学系统计算分析污(雨)水收集处理效率,诊断截污治污体系存在问题;突破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优化调度及工程智能控制技术,开发混合污水截污工程优化设计软件包,提出湖泊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优化运行的技术指南与规程;在宝象河片区建设覆盖20km2 示范区,示范区实现城市初期雨水和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的高效截留和雨旱交替期污(雨)水处理厂稳定经济联合运行,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达到城市点源截留率90%、城市面源截留率50%、农村农业面源截留率30%,以及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6GB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的目标。
2、研究内容(1)环湖截污治污体系问题识别与监控系统研究以滇池环湖已基本形成的片区截污、集镇和村庄截污、河道截污、干渠(管)截污四个层次的截污治污体系为对象,对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进行系统运行现状调查及系统监测,科学系统计算分析污(雨)水收集处理效率,分析研究各层次截污工程情况及运行效果,识别各环节及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截污治污体系的监控技术示范。
(2)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行控制参数研究以城市点源污水、城市初期雨水及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流域不同类型污(雨)水产汇规律研究,建立区域高精度水量水质模拟模型,研发流域截污治污体系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出联合运行的控制参数,为环湖截污治污体系的联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及处理设施联合运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7构建城市初期雨水在输送过程中水质、水量、峰值的智能化工程控制监测系统,提出城市初期雨水截污最优半径或最优面积参数计算方法,研发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收集控制工程的关键技术,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高浓度城市初期雨水的截留,并进行工程示范,实现城市初期雨水向处理厂的有效转输和污(雨)水处理厂联合经济运行,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城市面源截留率达到50%,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
(4)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高效收集工程和稳定处理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水质、水量、峰值的智能化工程控制监测系统,提出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截污参数计算方法,研发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高效收集控制工程的关键技术,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高浓度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污水的截留,并进行工程示范,实现农村农业面源污水向处理厂的有效转输和污(雨)水处理厂联合经济运行,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环湖农村农业面源截留率达到30%,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
(5)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智能化控制平台集8成示范与技术指南、规程研究开发滇池截污治污体系优化调度和智能化控制平台,针对混合污水,进行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应用的技术集成并进行综合示范,实现各层次特别是与环湖干渠截污系统有机衔接的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行优化调度,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达到城市点源截留率90%、城市面源截留率50%、农村农业面源截留率30%,以及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的目标;提出湖泊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优化运行的技术指南与规程。
3、考核指标及预期成果(1)考核指标①宝象河片区面积约20km2的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优化运行的综合示范区,达到城市点源截留率90%、城市面源截留率50%、农村农业面源截留率30%,以及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一级A标的目标。
②突破点源、面源混合污水截污工程智能化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形成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调度并优化运行的成套技术与工程智能化控制平台。
9③开发混合污水截污工程优化设计软件包。
④提出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应用技术指南与规程。
(2)预期成果①形成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调度并优化运行的成套技术及工程智能化控制平台。
②完成滇池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效能调查与问题识别调查研究报告,提出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工程优化方案及联合运行优化调度实施方案。
③建成城市初期雨水和农村农业面源污水联合经济运行的综合示范区1个。
④开发混合污水截污工程优化设计软件包,提出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应用技术指南与规程。
4、经费来源及构成课题中央财政预算不高于3256 万元,配套经费不少于7600 万元。
5、实施年限102012年1月-2015年12月。
6、其它要求(1)要求申报单位实行产学研结合,在高原湖泊水环境保护研究、高原湖泊环湖截污治污工程设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具备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较好的工程实践和前期成果。
(2)承诺的配套经费须出具证明,保证按时到帐。
(二)滇池水体内负荷控制与水质综合改善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1、研究目标阐明内负荷总量及其来源,揭示滇池水质对内负荷的生态响应机制;开展蓝藻物理阻隔与富集技术和设施构建的集成与研发,开展泥源性内负荷控制技术研究,形成滇池内负荷控制技术体系;建设1个综合示范区,完成1项综合示范工程,控制示范区水华暴发,实现示范区水体透明度提高50厘米,藻类生物量下降80%,内负荷削减30%,水质改善明显。
2、研究内容(1)滇池全湖内源污染调查与内负荷特征研究针对高原重污染湖泊的特征,从滇池全湖出发,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开展全面、系统的藻源、泥源内负荷、水质调查与变化趋势研究,全面掌握滇池的藻源、泥源性内负荷、水质的变化特征,提出内负荷量的科学计算方法,阐明其对滇池内负荷的贡献以及对滇池水污染的贡献。
(2)滇池藻源内负荷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技术示范研发具有高效、低耗特点的蓝藻物理阻隔与富集技术,以满足大型湖泊在水质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局部高藻源内负荷区域(如饮用水源地、旅游区沿湖景观区等)的危害控制及水质改善需要。
在高藻源内负荷区内进行技术示范,实现蓝藻水华的有效控制。
(3)滇池泥源内负荷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技术示范在外源污染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不断释放,将成为长期影响水体COD、TN和TP浓度的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研发生态覆膜泥源内负荷控制技术、重污染区环保清淤内负荷控制技术以及沉水、水生植物泥源内负荷技术,形成综合利用工程和生物手段高效控制底泥污染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