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欣赏ppt精品课件

我 我 敢 敢 的 说 的 说 一 , , 一康 条 康 条河 水 河 水是 ! 是 !世 徐 世 徐 上 志 上 志 最 摩 最 摩 美 美
——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 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 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康桥情结
徐 志 摩
鉴 赏 要 点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诗人流离转 徙于满目疮痍的祖国大江南北,面 对日军铁蹄凌辱下的中国广袤土地 的荒寒贫瘠和底层农民的痛苦灾难, 诗人写下一首深沉而悲怆的歌。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 什么含义? 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 又是对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 术写照,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 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 的暗示,象征我们民族国家坎坷 艰辛的前途,表达了深刻的思想 内容。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呀……”,有什么作用?(提示:从情感的
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使悲凉压抑的感 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 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 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 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艾青 闻一多 徐志摩 舒婷 食指
再别康 桥
徐志摩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人间四月天》剧照 主演:黄磊
徐志摩生于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 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 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 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同年8年离别剑桥起程 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 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 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 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 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之间疲于奔命,但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 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 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 35岁。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ppt课件

▪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年埋没于无情 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年代之久 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 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 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 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 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 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 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 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 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 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 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 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 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 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 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 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 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 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错误》至今仍能打 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 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 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 力。
▪ 其次是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众人狂热的欢呼与 一人忧伤的思索,对远天梦想的眺望与对眼前幸福的错过,悬崖上可 笑的千年展览与俯在爱人肩头上痛哭的酣畅淋漓。这种组合,使形象 更加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另外,诗人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是很出色的。衣裙在风中飘动, 既是以动衬静,突现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 心灵的激烈颤抖。“浪涛高一声低一声”,象征着悲剧故事的“代代 相传”。而“金光菊与女贞子的洪流”既映衬贞节主义的陈陋,又象 征着新道德的觉醒。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现代诗鉴赏ppt

• 2、表现了作者轻视格律、追求 旋律的倾向,呈现出一种回荡的 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以浮动而朦 胧的音乐暗示迷茫的心境,这种 艺术手法在新诗史上具有开拓性 的功绩。
具体表现
• 全诗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 变化,以形成诗的旋律和情绪的抑扬 顿挫为目标。 • 奇特的字句组合,精心推敲的修辞, 首语重叠,大量运用一个主题的各种 变调等手段,体现诗歌的音乐效果。 • 实现了对“新月”派格律诗的突破, 打破了“豆腐干体”、“麻将牌体” 诗作的局限。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他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水面落花慢慢流,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
• 《旧梦》 • • • • 山下绿丛中,露出飞檐一角, 惊起当年旧梦,泪向心头落, 对他高唱旧时歌,声苦无人懂。 我不是高歌,只是重温旧梦。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最早提倡白话新诗的作家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 胡适
• (1891—1962)
• (安徽省绩溪县人)
现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 化运动著名人物。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 刍议》一文,随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 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科学,对开展文 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是最早尝试白话 新诗的创作者之一。 1920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最早话剧《终身大事》,推动了早期话剧 创作。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演 义》等小说的研究中自成一说。对《红楼梦》着重考证作者的 身世、经历,创立“自传说”,被称为“新红学”。1919年接 编《每周评论》后,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宣传杜威的点滴改良的实用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革命论,并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 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 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具体表现
• 全诗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 变化,以形成诗的旋律和情绪的抑扬 顿挫为目标。 • 奇特的字句组合,精心推敲的修辞, 首语重叠,大量运用一个主题的各种 变调等手段,体现诗歌的音乐效果。 • 实现了对“新月”派格律诗的突破, 打破了“豆腐干体”、“麻将牌体” 诗作的局限。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他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水面落花慢慢流,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
• 《旧梦》 • • • • 山下绿丛中,露出飞檐一角, 惊起当年旧梦,泪向心头落, 对他高唱旧时歌,声苦无人懂。 我不是高歌,只是重温旧梦。
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之一 最早提倡白话新诗的作家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 胡适
• (1891—1962)
• (安徽省绩溪县人)
现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为新文 化运动著名人物。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 刍议》一文,随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 学革命论》等文章,提倡白话文,宣传民主、科学,对开展文 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是最早尝试白话 新诗的创作者之一。 1920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最早话剧《终身大事》,推动了早期话剧 创作。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演 义》等小说的研究中自成一说。对《红楼梦》着重考证作者的 身世、经历,创立“自传说”,被称为“新红学”。1919年接 编《每周评论》后,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宣传杜威的点滴改良的实用主义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革命论,并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 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 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ppt 课件下载

火熄了么?红的炭火拔灭了么?一个声音说, 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灰烬的遗留, 在我们没有安慰的梦里,在我们走来又走去以后, 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 锄头,牛轭,石磨,大车, 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穆旦
闻一多,前新月派诗人和新格律诗 理论的奠基者,著名的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两部 诗集:《红烛》(1923)《死水》 (1928)《七子之歌》。
2、这首诗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 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 而产生的沉重感,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艺术技巧独具特色。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是其诗歌的 灵魂。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时期 “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 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 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 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
解读二:“双桅船”象征人的一种 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岸”象征 了人不断升华的生活境界和理想, “风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挫折 和挑战,“灯”象征一种希望,而 “风”象征一种动力。作者借助这 些意象,激励人们要象双桅船那样 不怕挫折、不惧困难,永不放弃, 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由“天涯” 驶向“海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呀……”,有什么作用?(提示:从情感的 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穆旦
闻一多,前新月派诗人和新格律诗 理论的奠基者,著名的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两部 诗集:《红烛》(1923)《死水》 (1928)《七子之歌》。
2、这首诗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 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 而产生的沉重感,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
➢感情真挚,意境深邃。
➢艺术技巧独具特色。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思是其诗歌的 灵魂。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是五四时期 “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讲究“三美”: 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绘画美:主要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 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 讲究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的整齐。
解读二:“双桅船”象征人的一种 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岸”象征 了人不断升华的生活境界和理想, “风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挫折 和挑战,“灯”象征一种希望,而 “风”象征一种动力。作者借助这 些意象,激励人们要象双桅船那样 不怕挫折、不惧困难,永不放弃, 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由“天涯” 驶向“海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呀……”,有什么作用?(提示:从情感的 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现代诗歌鉴赏PPT课件

3
创新语言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 验。
06
现代诗歌鉴赏实例分析
《再别康桥》鉴赏
诗歌背景
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再别康桥》 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对康桥的 深厚情感。
诗歌意象
分析诗歌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 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的高超技巧。
诗歌韵律
鉴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体会徐志 摩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的定义
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意象的种类
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塑造诗歌形象,传达诗人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创新的语言表达
1 2
创新语言表达的定义
打破常规语法、词汇和修辞的束缚,创造出新颖、 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的种类
词性活用、句式变换、修辞手法创新等。
03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朗读与背诵
01
朗读技巧
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 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2
背诵方法
采用分段背诵、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与感悟
意象解读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 追求。
情感共鸣
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加深对诗歌的感悟。
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表现诗人对 自然的关爱与责任感。
寄情山水
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社会主题
时代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表达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关切。
人间温情
描写人间的善良、互助与 爱心,传递诗人对人性的 肯定与期待。
中国现当代诗歌简述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一九二五年四月
1925年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 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 早期象征诗派出现。象征主义诗潮兴 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 “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 ”,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 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 “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 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代表 作《弃妇》。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
我剥我的皮,
我狂叫,
我食我的肉,
我燃烧。
我吸我的血,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啮我的心肝,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 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 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创作特色:对单纯爱情的歌咏和内心世界的大 胆剖白。
“我们歌笑在湖畔 我们歌哭在湖畔”
——《湖畔》
妹妹你是水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 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 来!
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 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 精神。
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 象”在诗中的作用。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闻一多 一九二五年四月
1925年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 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 早期象征诗派出现。象征主义诗潮兴 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 “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 ”,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 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 “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 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代表 作《弃妇》。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
我剥我的皮,
我狂叫,
我食我的肉,
我燃烧。
我吸我的血,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啮我的心肝,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 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 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创作特色:对单纯爱情的歌咏和内心世界的大 胆剖白。
“我们歌笑在湖畔 我们歌哭在湖畔”
——《湖畔》
妹妹你是水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 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 来!
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 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 精神。
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 象”在诗中的作用。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现代诗歌鉴赏》课件

04
现代诗歌的创作技巧
意象的创造与运用
意象
是诗歌中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融
合。
创造方法
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 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象的物 象。
运用技巧
选择恰当的意象,使之与诗歌主题 紧密相关,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01
02
03
语言创新
运用新颖、独特的语言形 式和表达方式,打破传统 诗歌语言的束缚。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 和象征手法,如“桥上 的人来人往”、“窗前 的花开花落”等,通过 这些意象的组合,表达 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 独特见解。
在鉴赏过程中,应重点 关注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手法,深入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思 考这些意象和象征手法 对诗歌主题的贡献。
鉴赏示例二:《雨巷》
01
02
荒诞派
总结词
以荒诞、非理性表现世界与人性的荒 诞性
详细描述
通过荒诞、非理性的表现手法,揭示 世界的荒诞性和人性的异化,强调人 类存在的无意义和无法理喻。代表诗 人有贝克特、尤内斯库等。
03
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意象分析
总结词
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解读,理解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VS
详细描述
意象是诗歌中用来传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 形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例如,在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中,通过分析“金柳”、“青 荇”等意象,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校的深 深眷恋之情。
在《再别康桥》中,诗 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 象征手法,如“轻轻的 我走了”、“正如我轻 轻的来”等,通过这些 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 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往 事的回忆。
中国现代诗歌精品PPT课件

绘画美—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观念之二: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是诗的精神的形 式化。
因而它的格式永远层出不穷,不似旧诗只有一个格 式;它的格式永远是诗人独创的,不似旧诗格式是前人 替我们创造的
观念之三:翻译和移植外国诗体形式。
例如商籁体(又称十四行诗),诗行总数十四行, 有固定音律。商籁体到莎士比亚手里成熟,所以又叫莎 士比亚体。
意象具有描述、抒情、象征三种功能。初期新诗的意象 组合将抒情、象征统一于描述之中,而象征派诗的意象组 合则将描述、抒情统一于象征之中。象征派诗不作真实描 述,不直接抒情,用意象来联想、隐喻、幻觉、暗示,造 成诗意的朦胧、迷离和神秘。
象征诗派诗艺上最突出的是“陌生化”,有意拉开语 言 形式与人们语言习惯的距离,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 长度,这样诗意变得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2.探索者之二: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20年代中期,李金发率先把法国象征诗 派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坛,穆木天、王独清在《创造月 刊》创刊号上发表诗论,提倡诗的暗示性和朦胧美。这 批象征主义理论倡导者,形成了中国早期的象征诗派。 这一诗派对后来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象征诗派在文学史上 的 主要贡献是突破初期新诗困扰在显意识的“围城”,为 新诗另辟了一个“潜意识”的世界,从而成为中国现代主 义诗歌的先河。
手法之一:用新奇的比喻(远取譬)意象或象征性意 象暗示诗人内在的主观意识,实现思想知觉化。
手法之二:自由联想,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的思维组 合意象,作观念奇特联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手法之三:通感手法,造成感官交错互通,使读者产生 多方位的感受。
[例2]:
有感
李金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观念之二: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是诗的精神的形 式化。
因而它的格式永远层出不穷,不似旧诗只有一个格 式;它的格式永远是诗人独创的,不似旧诗格式是前人 替我们创造的
观念之三:翻译和移植外国诗体形式。
例如商籁体(又称十四行诗),诗行总数十四行, 有固定音律。商籁体到莎士比亚手里成熟,所以又叫莎 士比亚体。
意象具有描述、抒情、象征三种功能。初期新诗的意象 组合将抒情、象征统一于描述之中,而象征派诗的意象组 合则将描述、抒情统一于象征之中。象征派诗不作真实描 述,不直接抒情,用意象来联想、隐喻、幻觉、暗示,造 成诗意的朦胧、迷离和神秘。
象征诗派诗艺上最突出的是“陌生化”,有意拉开语 言 形式与人们语言习惯的距离,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 长度,这样诗意变得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2.探索者之二: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20年代中期,李金发率先把法国象征诗 派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坛,穆木天、王独清在《创造月 刊》创刊号上发表诗论,提倡诗的暗示性和朦胧美。这 批象征主义理论倡导者,形成了中国早期的象征诗派。 这一诗派对后来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
“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象征诗派在文学史上 的 主要贡献是突破初期新诗困扰在显意识的“围城”,为 新诗另辟了一个“潜意识”的世界,从而成为中国现代主 义诗歌的先河。
手法之一:用新奇的比喻(远取譬)意象或象征性意 象暗示诗人内在的主观意识,实现思想知觉化。
手法之二:自由联想,打破常规逻辑,以跳跃的思维组 合意象,作观念奇特联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手法之三:通感手法,造成感官交错互通,使读者产生 多方位的感受。
[例2]:
有感
李金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
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示例共析
阅读闻一多的诗《也许——葬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
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 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②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
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学生活动
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学生活动 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示例共析
阅读闻一多的诗《也许——葬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小结
示例共析
小结: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诗
人描绘事物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 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 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
在应试时借助这一写诗技巧,抓住这 些关键性的诗句,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 象,把握全诗的主旨,因此,在做主旨类 考题时要借助写作技巧,抓住关键语句,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示例共析
阅读闻一多的诗《也许——葬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
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 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示例共析
阅读闻一多的诗《也许——葬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名师课件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优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中 国现代 诗歌鉴 赏(共4 0张PPT )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
名师课件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优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中 国现代 诗歌鉴 赏(共4 0张PPT )
明确诗人、诗歌、生活、寓意的关系
生活
提供
资源
含情
诗人
创造
诗歌
巧妙 鉴赏
①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学生活动 答案
示例共析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读者
凝结
寓意
意义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学习过程
思考问题
要点总结
能力训练
借鉴实例
技巧提炼
示例共析
作业布置
思考问题
问题提示: A、你的答案 B、你的解题思路 C、鉴赏题题型特点
活动形式: 小组选题、讨论 、总结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 小组竞答 同学补充
示例共析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问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小结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ppt(共40张PPT)
示例共析
总结: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
讲究语言的锤炼。这类考题是考查运用 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 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 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 排误存正。因此,做这类词语运用题, 要符合主旨需要、看准前后搭配,注意 表达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