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示线画法
缓冲器距离的标注方法

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
的明显标识的要求
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3.16缓冲器B中的(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
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
许值”。
图中黄色部分使用
黄色油漆刷在对重对应
缓冲器所对应的缓冲距
离对应部分,上面的红
线是缓冲距离所允许的
最大值,可以是国标
GB10060中要求的最大
值:油压缓冲器:400mm;
其余缓冲器,不论弹簧
还是聚氨酯缓冲器为
350mm。
也可以由厂家自
行确定。
如果因为顶部
空间不足,需要限制缓
冲距离,则黄色区域及
上部红线在相应位置刷
漆。
黄色油漆涂刷宽度
不小于500mm,如果由于
对重护板遮挡不便于观察,更要将黄色油漆部分刷好,上、下用红色油漆标好位置,以便于年检时观察和平时维保观察。
在刷漆时,必须注意尺寸的要求,可做一个相对应缓冲器要求缓冲距离(液压缓冲器250mmX500mm,弹簧缓冲器150mmX500mm)的框,然后在里面划线后刷漆。
要保证250、200这两个距离。
这样尺寸偏差会小得多。
本规定应该自2010年4月1日执行,经过考虑,在保定范围内所有电梯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对于9月份到期的电梯,可以酌情处理。
但是,10月份就要必须把应该检到的电梯做好,在明年10月份全部完成。
新装电梯必须提前做好。
张文生
2010-9-13。
三梯对重缓冲器侧永久标识的标翅

重缓冲器附近应 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文章通过 图示和文字介绍,根据电梯新检规规定的电梯对重缓冲 器侧 永 久标识 的标 划进行 应 用分析 为电梯 维护保 养单位 提供 标 划方 法和 依据 。
关 键词 :电梯 ; 重缓 冲器 ;标识标 划 对 中图分 类号 : U9 6 T 7 文献标 识码 : A
保养 单位要 进行 收绳 或更换钢 绳 ,为 以后方便 ,保
养 单 位往 往 将 此距 离取 上 限 ,这样 ,上述 ( )、 1 ( ) 、 ( )距 离 就 要减 小2 0 m 1 0 m 右 , 2 3 0m 或 m 左 5 同 时就 可能 导致 ( )、 ( )、 ( )不符 合 规 则 1 2 3
电梯使用 后钢 丝绳拉 长s 小至下 限值 ,即1 0 m 减 5 m 或
2 0 m 此 时 , 上 述 ( ) 、 ( )、 ( ) 的距 离 都 0m , 1 2 3
要 增 大 ,满 足规 则 要求 ;但此 时 ( )上极 限距 离 4 却 有可 能会 大于对 重碰 板与缓 冲器 的距 离造成 上极 限在对 重接 触缓冲 器后 起作用 ,不 符合 规则要 求 ; 同样 ,如果 电梯 安装 时对重碰 板与 缓冲器 的距 离取 下 限值 或接 近下 限值 时 ,当使 用后 超过 下 限值 电梯
文章 编号 : 0 9 2 7 2 1 0 — 0 1 0 1 0 — 3 4( 0 2) 4 0 5 — 2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规则一 曳引与强制驱
多 电梯保养单位却不知道 怎么标划 ,标划 的结果五花 八 门,有在护栏上标划的,有在底坑壁标划 的,更有
甚 者干脆 在墙 壁上 直接 写上缓 冲器 到碰板 的距 离 ; 很 多人认 为就是 标划 《 电梯安 装验收规 范G 1 0 0 B06—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41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
本文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

编号:SM-ZD-87075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关于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识的探讨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
本文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冲顶,确保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电梯轿厢顶部检修人员的安全,我们就要对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进行限制。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统称为电梯新检规)自20xx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

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浅谈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摘要:本文针对电梯新检规中对重越程缓冲距的检验情况,分析了对重越程缓冲距对电梯顶部空间尺寸的影响,阐述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界定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这一检验项目的理解。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越程距离对重越程缓冲距,即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
2009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中第3.16项第(5)条明确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与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而2002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附录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中第7.4项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
由此可见,新检规中放宽了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然而,我们在日常的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现,许多安装及维保单位人员不知如何对对重越程缓冲距进行界定,有些单位甚至还在沿用2002版检规中对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检规,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如何界定对重越程缓冲距的范围,在此,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共同学习。
对重越程缓冲距的大小,对曳引电梯顶部空间尺寸有影响,该距离增大,则顶部空间尺寸将减小,电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的自然伸长将导致该距离不断减少,甚至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已经接触缓冲器,从而影响到上极限开关的动作有效性。
为消除此现象,安装或维保单位往往会截短钢丝绳,或者去除预先安装在对重底部的调节块,此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将变大,顶部空间尺寸将相应减小。
为防止顶部空间过小而危及轿顶工作人员的安全,《新检规》制定了此规则,使电梯相关单位更直观地观察顶部空间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电梯安全检验规范解读

相关标准解释
四、对重(平衡重)下方空间的防护
如果对重(平衡重)之下有人能够到 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 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 或者在对重(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 GB7588-2003之5.5:井道底坑的底面至 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并且满足 上述要求。
五、轿厢面积
GB7588:轿厢面积可以超出表 中规定值的5%; 超面积货梯受力部件的强度与 刚度(钢丝绳及其端接装置、 曳引轮轴、轮齿、制动器、轿 厢与轿架)、曳引能力、安全 钳与缓冲器的选用,在型式试 验时把关; Q-S关系表不适用于非商用汽 车电梯——额定载重量可按不 小于200kg/m2计算。
六、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
7.2
7.4
7.4:设在平台上的 作业场地 。
7.2
7.3
(一)作业场地总要求
与“有机房”同等安全:结构,尺寸,照明等。 工作区域净高≥2m 维修检查处≥0.5m×0.6m 控制屏前:深度≥0.7m,宽度0.5m或控制屏全宽两 者中的大者 进入通道通畅 作业场地有足够强度 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等等。 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可以是井道照明的一部分。
• • •
•
在轿厢壁上设置检修门(窗): 不得向轿外打开; 钥匙锁,不用钥匙能关、锁; 门(窗)锁定电气安全装置; 门(窗)开启,从轿内移动轿厢时:门 (窗)附近设轿内检修装置,能使门(窗) 锁定电气安全装置失效;轿顶人员不能使 用该装置;门(窗)短边尺寸>0.20m,则 井道内设备与门(窗)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0.30m。来自 ••
• •
机器设备(machinery):传统上置于机 房内的设备(控制柜,驱动主机,主开 关和紧急操作装置) 机器设备间(machinery space): 在 井道内或井道外的用于安装全部或部分 机器设备的空间 其作业场地可设置在: 轿顶上或轿厢内 底坑内 平台上 井道外
缓冲器的相关问题解释

对于“TSG T7001-2009 项目3.16缓冲器[B](5)”相关问题的技术解析“TSG T7001-2009 项目3.16缓冲器[B](5)”要求如下:“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鉴于此要求,实际是为了防止电梯在安装监督检验时顶部空间符合规定,但由于电梯运行后的维修、改造等原因导致该空间不再符合要求的问题。
一、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及制导行程的要求依据TSG T7001-2009 3.2项的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 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 2(m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 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其要求是,轿顶应有一块不小于0.12m 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 。
)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 );③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 2(m );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 2(m );④ 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 ×0.6m ×0.8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2)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v 2(m )的制导行程;注: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0.035v 2可以用下值代替: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 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0.25m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 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0.28m ;设置这些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在轿顶作业的人员的基本安全、防止轿顶设备损坏以及防止轿厢出轨。
TSG T7001

附加检修控制装置
需要在轿厢内、底坑或者平台上移动轿 厢时,在相应位臵设附加检修控制装臵。 只能设臵1个附加检修装臵; 型式要求与轿顶检修控制装臵相同; 互锁或同步。
八、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当轿厢上行速度失控时,轿厢上行超速保 护装置应当动作,使轿厢制停或者至少使 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 装置动作时,应当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 作。 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不需要另设上行超速 保护装置,其两组独立的制动器可视为上 行超速保护装置。
7.2
7.4
7.4:设在平台上的 作业场地 。
7.2
7.3
(一)作业场地总要求
与“有机房”同等安全:结构,尺寸,照明等。 工作区域净高≥2m 维修检查处≥0.5m×0.6m 控制屏前:深度≥0.7m,宽度0.5m或控制屏全宽两 者中的大者 进入通道通畅 作业场地有足够强度 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等等。 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可以是井道照明的一部分。
• • •
•
在轿厢壁上设置检修门(窗): 不得向轿外打开; 钥匙锁,不用钥匙能关、锁; 门(窗)锁定电气安全装置; 门(窗)开启,从轿内移动轿厢时:门 (窗)附近设轿内检修装置,能使门(窗) 锁定电气安全装置失效;轿顶人员不能使 用该装置;门(窗)短边尺寸>0.20m,则 井道内设备与门(窗)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0.30m。
设在轿顶上或轿厢内的作业场地
机械锁定装置 ; 电气安全装置。
(三)底坑内的作业场地
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 在底坑时,如果检查、维修工作需要移动轿 厢或可能导致轿厢的失控和意外移动,应当 具有以下安全措施: (1)设置停止轿厢运动的机械制停装置,使作 业场地内的地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 不小于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重缓冲器附近永久性标示线画法 井道顶面
2号划线
缓
冲
器
地面轿厢
对重
顶层地坎
极限开关
限位开关轿厢h1
H1>h1
H11号划线活
动
范
围
▲说明:
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最小允许垂直距离H 1(1号线位置)是防止因曳引钢丝绳过长(如自然伸长等),导致极限开关在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后起作用,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H 2.(2号线位置)是防止因曳引钢丝绳过短(如更换钢丝绳后),当轿厢冲顶对重压实在缓冲器上时,轿厢上方安全距离不足。
▲ 1号线的确定:(根据GB-7588 10.5.1 极限开关应在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 具体方法:轿厢位于顶层平层时,短接限位开关,轿厢运行撞杆碰极限开关,电梯停止,打开层门量两地坎垂直距离h1,从缓冲器顶面向上垂直延伸略大于h1处,即取H 1≥h1画1号线。
▲ 2号线的确定:(根据GB-7588 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时,轿顶空间应满足以
下四个条件:①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②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3+0.035v 2(m),③轿厢导轨制导行程不小于0.1+0.035v 2(m))
具体方法:方法1对重完全压缓冲器时,站在轿顶测量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S1, 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S2,轿顶量出导靴至导轨端部的距离S3。
实际测量的S1、S2、S3减去对应轿顶安全距离的①、②、③等于A 、B 、C 即S1—①=A S2—②=B S3—③=C 。
取A 、B 、C 中最小的数值)//(min C B A S =,min S (可能是负值),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位置向上(min S 为正)或向下(min S 为负)延伸min S 长度,即为2号线的位置。
2号线到对重缓冲器顶端(对重缓冲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垂直距离即为H 2。
方法2轿厢位于顶层平层时,站在轿顶测量井道顶面与轿顶水平面垂直距离S1, 井道顶面与轿顶上设备的垂直距离S2,轿顶量出导靴至导轨端部的距离S3。
实际测量的S1、S2、S3减去对应的①、②、③等A 、B 、C 即S1—①=A S2—②=B S3—③=C ,取A 、B 、C 中最小的数值)//(min C B A S =,用h 2=min S 缓冲器压缩行程 从缓冲器顶面向上垂直延伸略小于h 2长度,即取H 2≤h 2为2号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