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卷含解析

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默写。
下面是围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梳理的名篇名句,请你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水何澹澹,______。
(曹操《观沧海》)(2) 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峰峦如聚,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两句,展现出江阔天高、一帆当风的美景。
(5) 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山村的美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
【答案】【小题1】山岛竦峙【小题2】水面初平云脚低【小题3】波涛如怒【小题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小题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答案:(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2)水面初平云脚低(3)波涛如怒(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班级开展了“赏析简•爱形象之美”专题阅读。
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以“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冲突”为话题,梳理作品中的关联情节。
请根据提示,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答案】简•爱少年时期孤儿院生活中的冲突,B【解析】①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是个伪善的人。
在做洛伍德学校的司库和总监时,他采取一系列的非人道做法压抑孩子们的天性,克扣她们的食物和衣着,对她们的穿着吹毛求疵百般刁难。
2023年甘肃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甘肃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答案。
1. 故事中透露出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的破坏两个方面的演变。
依据是()。
A. 故事里人与自然的情感互动B. 故事的背景描写C. 故事的发展过程D. 故事的人物形象2. 课文中说到的“巍然屹立的白杨树”,让人们产生()的感受。
A. 平凡B. 崇高C. 安详D. 虚幻3. 以下对作者的描写不准确的是()。
A. 作者喜欢在周末跟父母一起去郊外B. 作者有一只与自己同名的猫咪C. 作者喜欢在图书馆里阅读D. 作者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情感4. 课文中最能体现“乐天知命”的人物是()。
A. 小杨B. 小悦C. 小明D. 小丽5. 以下诗句中与“不拘一格降人才”反义的是()。
A. 一箪食,一瓢饮B. 人生自古谁无死C. 枯木逢春犹再燃,人才不缺历史悄然D. 天下兴亡,百姓皆有责(以下省略部分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难度:★★☆☆☆】冬去春来,春暖花开。
不知不觉中,2023年的甘肃省中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又到了。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以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1】在阅读理解方面,试题设计将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
从题目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
【2】在表达能力方面,试题设计着重考查学生文字的表达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流畅、连贯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通过写作、选择填空等题型来检测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写作能力方面,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将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考官将提供一个话题或素材,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情境进行写作。
这种方式既能检测学生的写作技巧,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笔能力。
人教版甘肃兰州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甘肃兰州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1.综合读写第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们遇到障碍,_______________。
但是这两种方法难道没有弊端吗?要绕过障碍,就得走弯路,走弯路就会延误抵达目的地的时间。
要摧毁障碍,就得与其进行一场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消除障碍最好的方法,不是去铲平它,就是去接纳它、包容它。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示例:要么绕过障碍,要么摧毁障碍。
'(2)将就是改为而是。
【解答】(1)由后文这两种方法可以看出,补写的语句应是人们对待障碍的两种解决方法;再从后文要绕过障碍要摧毁障碍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为绕过障碍与摧毁障碍,据此运用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进行补写即可。
(2)画线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就是改为而是。
第2题.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解答】此语段内容围绕爱心展开,第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第一空要用上比喻,注意与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对应,第二空要与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对应。
2.默写题第3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代表作《背影》,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被称赞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B: 《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2024年甘肃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甘肃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十四五"期间,甘肃省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示范带。
学校为此举办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搜集·整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9分)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義、女娲.dàn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
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泰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
祁连山巍峨耸立,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
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
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女娲.屏.障dàn sheng pángbó(2)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奏响筑牢形成产生B.奏响筑牢铸就发挥C.拉开打造铸就发挥D.拉开打造形成产生(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泰国。
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
1甘肃境内现有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2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席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2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束缚,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扩充推行B.冲破扩充推行C.冲破扩展推动D.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
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高度和广度。
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
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6.想象力贵在独特。
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基础•运用(24分)学校拟开展“讲好黄河故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小明同学为活动准备的开场白。
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
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甲】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e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乙】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
)途同归,耳废了数;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异彩纷(ch&ng)(shu)途同归(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三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百虑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
, B.!; C.!,Doo2.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
请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文学】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
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
在这里,黄河,,,O 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
"【黄河•音乐】①《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亨华,是一代精神的诠释。
它细致地横畛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中考真题】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
每年春末夏初,待南阳山上白如霭.雪的杏花飘落,①北塬山上粉红可人的桃花开了,沿大夏河两岸逶迤三十多公里的牡丹花迎来怒放时刻,到处便是姹紫嫣红,氤氲醉人。
清代诗人吴镇曾写诗赞美临夏的牡丹“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见临夏牡丹历史悠久。
②临夏人爱“花儿”,就好像临夏人爱牡丹,是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情感。
“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
(选自张宗龙《我的第二故乡是花儿的故乡》,有改动)大美甘肃,魅力陇原!这里有兰州的百年中山桥,奔téng不息的黄河水在此处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临夏的“蓝色黄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陇南的绿水青山,如画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秀丽江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
这里是甘肃,她已等你千年,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你。
(选自《新甘肃·甘肃日报》,有改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霭.( )雪奔téng( )不息(2)“桥梁”的义项:(名)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
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①比喻能起作用的人或事物。
如文段中该词就是这个含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中“沿”“时刻”“到处”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
B.“姹紫嫣红”“魅力陇原”“清澈见底”“绿水青山”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①虽含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中,“火”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小问2详解】
考查词义。
甲:分析语义可知,对诗歌没有兴趣,于是对于别的文艺形式,如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精妙之处也就不能理解了。故“隔膜”的意思是不通晓、外行。故选③。
乙:分析语义可知,此处表达的语义是我希望我的儿子与闰土的儿子不要再像我与闰土一样多年以后变得这么不了解,这么有距离。故“隔膜”的意思是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故选②。
5.小逸认为,要唱古诗,必须用古曲,今人谱写的曲子不合古诗之意蕴。你同意小逸的观点吗?请举例分析。
【答案】示例1:我不同意。今人谱写的曲子也可以表达古诗之意蕴,有的还能体现时代新意。这方面有许多经典的例子,如《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今人为李白《将进酒》谱的曲子就很好。
示例2:我同意。唱古诗,就要用古曲,因为古曲最贴合古诗之意蕴。如用《阳关三叠》这一古曲诉说离别,雅致蕴藉,今人谱写的曲子怕是没有这样的韵味。
【解析】
【详解】考查自由表达观点,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B.“中国诗歌”“百派九流”“名家辈出”“爱好小说”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
【答案】(1)纯粹 波澜迭起
(2)【甲】③ 【乙】②(3)C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字形。
纯粹,chún cuì,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
【详解】考查汉字临摹。
书法一出自《登鹳雀楼》,内容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繁简字对应为:窮——穷,裏——里,層——层。
书法二出自《后汉书·王霸传》,内容为: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繁简字对应为:勁——劲,歲——岁,識——识。
书法三出自《卜算子·咏梅》,内容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繁简字对应为: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