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精品]食品分析复习题.doc

[精品]食品分析复习题.doc

食品分析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山整批待检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少虽样品。

2.原始样品:把许名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捕取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

4.感官检验: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持性。

5.水分活度:食品所显示的水蒸气压P与在同一湿度下垠大水蒸气压Po之比。

6.灰分:冇机物经囱温灼烧以后的残聃物。

7•总酸度(滴定酸度):食品中所令酸性物质的总屋,包括已离解的酸浓度和未离解的酸浓度。

&有效酸度:样品中呈离子状态的氢离子的浓度(严格地讲是活度),用pH计进行测定,用pH值表示。

9.伐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負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填空1.釆样的般方法:样品的采集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

2.感官检验的类型:分析製感官检验、偏爱型感官检验。

3.测赵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方法:粥度瓶法、密度计法、粥度天平法-4.水分测定的方法:常爪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镉法、卡尔-费休法。

5.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水分活度测定仪法、溶剂萃取法、扩散法°6.加速灰化的方法:改变操作方法、加强氣化剂、加悄性物质。

7•彖基酸态氮的测定方法:电位滴址法、比色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氏接滴定法、高総酸钾滴泄法、蓝-爱农法。

9.色谱柱内径不同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10•气彖色谱仪的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11•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12.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克读法。

三、简答1.银蚩法终点检测-指示剂法有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I科是什么?答:三种①莫尔法——锯酸钾作指示剂;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氯化物或浣化物。

食品营养学考试重点

食品营养学考试重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谷物为主食,配以动物性食品增进营养,再加上果品的辅助、蔬菜的充实这样一种膳食平衡理论,从而有益健康。

食品营养学: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储藏加工以及农业发展等关系,研究食品对人体的影响,或是使人体以最有益于健康的方式来利用食品的科学。

营养: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和维持健康生活所必须的、且要求有足够量的物质,也称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或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的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食品的密度: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食物能值: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

生理能值: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为机体共给的净能基础代谢:人体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包括维持机体的体温调节、血液循环、心跳呼吸活动等)所需要的能量,是机体处于清醒、空腹、静卧状态、周围环境安静和温度适宜、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的思维活动时消耗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是人体摄食过程而引起的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即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活动即营养素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能量密度:每克食品所含的能量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这几种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不同食物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互比值各不同,若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在食用,使不同的食物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食品营养价值: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例和热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并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及其利用营养质量指数:推荐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合理营养:科学合理的使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平衡膳食:能保证供给符合生理状况、劳动田间及生活环境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膳食,应以数量充足、质地良好的不同食品,按照营养学的原则,遵循正确的烹饪方法和膳食制度调配而成。

食品卫生学考试重点

食品卫生学考试重点

食品卫生学1.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

2.食品卫生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检验方法,控制食品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食品污染: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物,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4.菌落总数:指每克每毫升或每平方厘米食品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一个活菌细胞都生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的总数。

单位为cfu/g。

5.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每100g或100ml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可能数。

6.大肠菌群: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7.食品腐败变质: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8.挥发性盐基总氮: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和形成氨的含氮物。

9.霉菌毒素:指少数霉菌在污染食品上繁殖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10.食品的农药残留:由于使用农药而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包括农药本体物及其有毒衍生物。

11.兽药残留:指给家畜家禽防止疾病等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

12.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13.粮豆的安全水分: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粮食储存期间能使其自身生命活动下降到最低限度以及能抑制微生物等生物性污染因素的生长所含的水分。

一般粮谷类为12%-14%,豆类10%-13%,花生8%14.油脂酸败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

15.肉的僵直:指动物屠宰后随糖原无氧分解的进行,肌肉失去弹性变得僵硬的过程。

16.肉的成熟:指僵直后肉开始出现酸性反应,组织变得较柔软能化而具有弹性,切面湿润富含水分,有愉快香气和滋味易于煮烂和咀嚼,食用性质改善的过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四章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四章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2
六、其他检验技术(1)
识记: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应用特点 2.质谱(MS)的特点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3
六、其他检验技术(2)
领会: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和组成 2. 质谱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3. HPCE与HPCE-MS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4. 离子色谱法(IC)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5. 生物技术检测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6.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 食品物理检验法
识记:物理检验的定义 领会:1. 密度与相对密度(比重法)的原理
2. 折光度法的原理 3. 旋光法的原理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7
三、食品化学分析法
识记:化学分析的定义 领会:1.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2.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4
七、分析方法的选择
识记:
1. 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 2. 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
领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5
第一节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6
食品的品质与感官检验
掌握

食品的仪器分析法各种方法的特点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物理检验法 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定义、种类和原理
了解
食品分析检验的各种方法和仪器。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食品酶学一、名词解释1、酶:酶就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特定蛋白质。

2、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单元(如酶、微生物、抗体等)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

酶传感器:就是由固定化酶与能量转换器(电极、场效应管、离子挑选场效应管等)紧密融合而变成的传感装置,就是生物传感器的一种。

3、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4、生物因子:指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须不可缺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6、酶活: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变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7、酶原:不具备活性的酶的前体。

8、酶比活力(specificactivity):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毫克蛋白)9、酶的固定化:使用各种方法,将酶或菌体与不溶性载体融合的过程。

10、固定化酶:紧固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开催化反应的酶。

11、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其中较小的非蛋白质部分称辅基),与酶或蛋白质结合的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12、单体酶: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的多肽链形成的酶,通常就是由一条多肽链共同组成,例如溶菌酶。

13、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亚基牢固地连在一起,单个亚基没有催化活性的酶。

14、辅因子:酶蛋白中非蛋白质部分,它可以就是无机离子也可以就是有机化合物。

15、活性部位:酶分子中轻易与底物融合,并和酶催化作用轻易有关的部位。

16:产物Dozul促进作用:由酶催化作用的产物或者新陈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引发的Dozul促进作用。

17:分解代谢Dozul促进作用:由水解代谢物(葡萄糖等和其他难利用的碳源等物质经过分解代谢而产生的物质)引发的Dozul促进作用。

18、电泳: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性质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过程。

填空题:1、酶的生产方法:抽取分离法、生物合成、化学合成2、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新酶(核酸酶、抗体酶)3、酶的共同组成:酶蛋白、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4、辅因子:辅酶、辅基、金属激活剂5、k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k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小;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

食品检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检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检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题库附答案食品检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题库目录一、通用基础理论知识1.1基本知识、误差一般知识 (2)1.2化学基础知识 (8)1.3生产加工与包装 (19)1.4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21)二、理化检验岗位理论知识2.1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25)2.2色谱理论知识 (40)2.3光谱理论知识 (52)三、微生物检验岗位理论知识3.1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70)3.2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79)一、通用基础理论知识1.1基本知识、误差一般知识(一)选择题1、行业标准由()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B.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C.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2、被测量是标称值为100g的标准砝码质量ms,以下()可以作为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达的测量结果。

A.ms=100.0215g,u(ms)=0.7mg(k=2)B.ms=100.02147g,u(ms)=0.35mgC.ms=100.02147(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与所说明结果的最后两位数字相应D.ms=100.02147(0.000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用所说明结果的单位表示E.ms=(100.0215〒0.0007)g,其中〒后的数是扩展不确定度u(ms),k=23、OC曲线可以用来()。

A、判断产品是否合格B、分析抽样方案的判别能力C、判断产品批是否接收D、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4、应用计量调整型抽样方案对连续生产的产品批进行验收,当产品检验费用较高、检验耗费时间较长时,更适宜的检验水平是()。

A、样本量较大的检验水平B、一般检验水平ⅢC、使用方风险低的检验水平D、特殊检验水平5、产品的检验为破坏性检验时,可以考虑使用序贯抽样,其理由是()。

A、序贯抽样方案每次抽取一个单位产品,抽样简单B、在同样的质量保证前提下,序贯抽样的的平均样本量最小C、序贯抽样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D、序贯抽样设计原理更科学6、当检验结果显示过程质量已开始变差时,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应首先通过()来保护使用方利益。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一、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二、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食品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3. 它是否含有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4. 请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5.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评价。

三、试题三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2. 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该食品中是否含有病原菌?3. 如果发现病原菌,是否超过卫生标准限制?4. 是否检测到任何其他微生物污染?5. 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对该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正文:试题一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2. 它的原产地是哪里?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原产地是XXX。

3. 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这种食品的主要成分包括XXX、XXX、XXX等。

4. 你认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食品?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认为它属于XXX类型的食品。

5. 请简要描述它的外观特征。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它的外观特征为XXX。

6. 试分析并给出该食品的食用建议和潜在风险。

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我得出的食用建议是XXX,潜在风险是XXX。

试题二针对以下食品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什么?回答:根据提供的食品样品相关信息,该食品样品的名称是XXX。

食品检验工考试:中级食品检验工考点

食品检验工考试:中级食品检验工考点

食品检验工考试:中级食品检验工考点1、单选麦芽的感官从三个方面进行检查,下面()不属于麦芽的感官检查项目。

A.色泽B.香味C.麦粒形态D.麦皮状态正确答案:D2、判断题实验室剧毒化学试剂和物品的保(江南博哥)管要求有专柜、两人负责。

正确答案:对3、单选高压蒸汽灭菌时,当压力达15磅,温度121°C时,维持时间Oo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25分钟正确答案:B4、单选滴定分析时,常用O表示溶液的浓度。

A.百分比浓度B.质量浓度C.体积百分比D.物质的量浓度正确答案:D5、单选、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放线菌、霉菌B.霉菌、酵母菌C.细菌、放线菌D.酵母菌、细菌正确答案:B6、单选碱式滴定管漏水时,可以()。

A.调换为较大的玻璃珠B.将玻璃珠涂油后再装入C.调换为下口直径较细的尖管D.调好液面立即滴定正确答案:A7、单选真菌繁殖的主要特征是OcA隔壁B.施子C.细胞壁结构D.营养类型正确答案:B8、单选用蒸汽将啤酒中的O蒸馈出来,与邻苯二胺形成2,3-二甲基喳喔咻,2,3-二甲瞳喔咻的盐酸盐在波长335nm下的吸光度,可作定量测定。

A.酒精B.二氧化碳C.原麦汁D.双乙酰正确答案:D9、单选滴定误差的实质是OoA.操作失误B.终点失误C.个人主观误差D.标准溶液的浓度误差正确答案:B10、单选可用于测定水硬度的方法有OoA.EDTA法B.碘量法C.K2Cr2O7法D.质量法正确答案:A11、判面题芽泡是休眠体。

O正确答案:对12、单选引起酸性果汁饮料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O oA.细菌B.放线菌C.病毒D.酵母菌正确答案:D13、单选酸碱滴定中,一般分别选用O来滴定强碱、弱碱时。

A强酸、弱酸B.强酸、强酸C.弱酸、弱酸D.弱酸、强酸正确答案:B14、单选对某食品中粗蛋白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分别为59.09%、59.17%.59.27%、59.13%>59.1096、59.14%,标准偏差为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31、评价食品品质的好坏,就是要看它的营养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这是食品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3、PPM —10-6(mg / kg )或(mg / L )或(ug/g)PPB —(10-9) PPT —(10-12)4、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常产生、引入或污染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按其性质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有害元素: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使食品中砷、镉、汞、铅、铜、铬等超标。

2、农药:不合理施用农药造成食品中农药的残留。

3、细菌、霉菌及其毒素:如黄曲霉毒素4、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腌制、发酵等形成亚硝胺;烧烤、烟熏等形成3,4-苯并芘5、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聚氯乙稀、多氯联苯、荧光增白剂等。

5、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111、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3、回收率:P % = (x1 - x0)/ m ×100 % P%——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m——加入标准物质的量;x0——未知样品的测定值;x1——加标样品的测定值。

4、在研究一个分析方法时,通常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这三项指标评价。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最低限量。

5、采样的原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

6、样品的采集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

7、采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问答(1) 一切采样工具应清洁,不应将任何有害物质带入样品中。

(2) 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

(3) 感官性质极不相同的样品,切不可混在一起。

(4) 样品采集完后,应迅速进行分析,以免发生变化。

(5) 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要贴牢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

8、干法灰化:是指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因而又叫作灼烧法。

9、干法灰化的原理:将样品至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炉中(500-550℃)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

10、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的对比。

(1)、干法灰化的特点:优点:①空白值低。

②富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③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11、湿法灰化的特点: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12、蒸馏法的特点:①降低沸点②分层③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

○4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

13、常用的蒸馏方式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等。

14、空白试验:在进行样品测定过程的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操作方法和试剂,唯独不加被测定的物质,进行空白试验。

平行试验:就是同一批号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两样品间的误差有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要求的。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和物理检验法51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731、灰分: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它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

2、干滤:使用干的漏斗,干的滤纸和干的接收器对物质进行过滤的方法。

3、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95~105℃)→烘2~4小时→于干燥器冷却0.5小时→称重→再烘1小时→干燥器冷却0.5小时→称重。

重复此操作,直至恒重(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02g(2mg)即为恒重)。

4、干燥时间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燥到恒重,另一种是规定一定的干燥时间。

5、干燥器内一般用硅胶做干燥剂,硅胶吸湿后效能会减低,故当硅胶蓝色褪去或变红时,需及时换出,置135℃左右烘2-3小时使其再生后再用。

6、减压干燥法使用的温度是50-60℃。

7、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指的是食品与水亲合能力程度。

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是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的比值,也可近似地表示为溶液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值。

8、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常以重量百分数表示;而水分活度则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反映水分与食品的结合程度或有利程度,其值越小说明结合程度越高,其值越大说明结合程度越低。

同种食品一般水分含量越高其水分活度值Aw越大,但不同种食品即使水分含量相同往往水分活度值Aw也不同。

第五章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991、灰分: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粗灰分:灰分不完全或不确切地代表无机物的总量。

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物称为粗灰分(总灰分)。

2、水溶性灰分——反映可溶性K 、Na 、Ca 、Mg 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可反映果酱、果冻等制品中果汁的含量。

3、酸溶性灰分——反映Fe 、Al 等氧化物、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4、酸不溶性灰分——反映污染的泥沙及机械物和食品中原来存在的微量SiO 2的含量。

5、灰分可以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还可以评价食品的加工精度和食品的品质。

精度越高灰分含量越低。

6、测灰分是使用坩埚,灰化的温度为500-550℃,恒重的标准是两次的称重只差不超过0.5mg 。

7、钙测定的原理:样品经灰化后,用盐酸溶解,在酸性溶液中,钙与草酸生成草酸钙沉淀。

沉淀经洗涤,加入硫酸溶解,把草酸游离出来,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与钙等当量结合的草酸。

稍过量一点的高锰酸钾溶液使溶液呈现微红色,极为滴定终点。

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计算出食品中钙的含量。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草酸钠基准试剂标定。

)8、钙测定的步骤。

○1.样品处理 取适量样品,用干法灰化,加入(1+2)盐酸5mL ,置水浴上蒸干,再加入5mL(1+2)盐酸溶解并移入50mL 容量瓶中,用热无离子水多次洗涤灰化容器,洗涤水并入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无离子水定容。

○2.测定 准确吸取样液5mL(含钙1~10mg)移入50mL 离心管中。

加入甲基红指示剂1滴,4%草酸铵溶液2mL ,(1+4)醋酸溶液0.5mL ,振摇均匀,用(1+4)氢氧化铵溶液调样液至微黄色,再用醋酸溶液调至微红色,放置1 h ,使沉淀完全析出,置离心机中以3000r/min 速度离心15min ,小心倾去上清液,倾斜离心管并用滤纸吸干管口溶液,向离心管中加入少量2%NH4OH ,用手指弹动离心管,使沉淀松动,再加入约10mL 2%NH4OH ,离心20min ,小心吸去上清液。

倒置离心管使试液流出,用滤纸吸干管壁上的残留液,然后往沉淀中加入2mL2mol/L 硫酸,摇匀,置于70~80℃水浴中加热,使沉淀全部溶解,用0.002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稀释10倍后滴定)滴定至微红色30秒不褪为终点。

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

平行测定两次。

式中:C —KMnO4溶液浓度,mol /L ;V —KMnO4溶液耗用体积,mL ;V1—用于测定的样液体积,mL ;V2——样液定容总体积,mL ;m ——样品重量,40.08——钙的摩尔质量,g /mol 。

9、铁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10μg /mL 铁标准溶液(标准溶液吸取量可根据样品含铁量高低来确定) 0.0, 0.5, 1.0, 2.0, 3.0, 4.0, 5.0 mL ,置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ol /L盐酸溶液1mL ,10%盐酸羟胺1mL ,0.12%邻二氮菲1mL ,然后加入10%醋酸钠5mL ,每加入一种试剂都要摇匀,静置15min,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以不加铁的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液,在510nm 波长处,用l cm 比色皿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x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测定用样液中铁含量,μg ; V1——测定用样液体积,mL ; V2——样液总体积,mL ; m ——样品质量,g 。

钙(mg/100g )=10008.405.221⨯⨯⨯⨯V V m V C第六章酸度的测定1151、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 的浓度。

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常用pH值表示;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牛乳酸度又分为外表酸度(固有酸度)和真实酸度(发酵酸度)。

外表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新鲜牛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

真实酸度是指牛乳在放置过程中,在乳酸菌作用下使乳糖发酵产生了乳酸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

2、NaOH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来标定的。

公式:总酸度的公式:第七章脂类的测定1371、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酸酯)和一些类脂质。

2、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的特点。

答:乙醚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

但是它沸点低(34.6℃),易燃,且可含约2%的水分,含水乙醚会同时抽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使用时,必须采用无水乙醚做提取剂,且要求样品无水分。

石油醚溶解脂肪的能力比乙醚弱些,但吸收水分比乙醚少,没有乙醚易燃,使用时允许样品中含有微量水分,这两只溶液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对于结合态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非脂成分的结合才能提取。

因两者各有特点,故常常混合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