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发展的三个阶段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考点知识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考点知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考点知识汇总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考点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考点知识汇总,欢迎学习!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概况命题点一证券投资基金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868年,英国成立的“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被看作最早的基金。
早期的基金基本上是封闭式基金。
1924年3月21日,“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在美国波士顿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开放式基金。
大危机后,美国1940年出台的《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对美国基金业的发展有基石性作用。
命题点二证券投资基金在全球的普及性发展美国是世界上基金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命题点三全球基金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1)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国家发展迅猛。
(2)开放式基金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产品。
(3)基金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趋势突出。
(4)基金的资金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退休养老金快速增长)。
第六节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概况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颁布之前公司型封闭式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
第二阶段:《暂行办法》颁布至2004年6月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6月1日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标志着基金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基金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为中小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
(2)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3)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完善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本节只需将四个标题背熟即可。
货币市场基金命题点一货币市场基金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与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的特点。
命题点二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通常指到期日不足1年的短期金融工具。
命题点三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对象(重点掌握内容)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能够进行投资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1)现金;(2)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3)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4)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债券回购;(5)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中央银行票据;(6)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资产支持证券。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迁和成长。
本文将从公募基金行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全面展现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历程。
一、起源阶段公募基金最早起源于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由于美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和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
1954年,美国的第一只公募基金诞生,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的起步。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募基金逐渐成为了广大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渠道。
而在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才正式开始发行。
二、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1997年,中国第一只公募基金——华夏成长基金正式发行,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拉开了序幕。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基金产品种类的单一,公募基金的发展一度缓慢。
在此阶段,公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有限。
2. 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0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开始了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明确监管。
此后,公募基金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等,吸引了大量零售投资者的参与,市场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
3. 健康发展阶段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公募基金行业逐渐迈入了健康发展阶段。
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此时期,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行业整体运行稳健。
三、未来发展趋势1. 产品多样化未来,公募基金的产品种类将会更加多元化,包括指数基金、QDII基金、REITs等,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2. 风控能力提升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业整体的成熟,基金公司将会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3. 科技驱动未来,科技将会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基金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 简介 陈晓虹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 刘 肯 ,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 总部金 融市场 管理 部 杨 婕 ,中国人 民银行上 海总部金融市场 管理 部
Au h r t os
Ch n Xi h n Fn n il a k t a a me t p r e ao o g, ia ca re n ge n M M De at men, h t te PBC a g a a f e Sh n h i He d Ofi c Lu K n, ia ca r e n g m e t p t i e Fn n il Ma k t Ma a e n De ar men,h t te PBC a g a a f e Sh n h i He dOfc i
Y n i Fn n il a g Je, ia ca Mare n g m e tDe a me tt e PBC Sh n a a fc k t Ma a e n p r t n ,h a gh i He d Of e i
摘 要
基金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证券投资基金则 是我国资本 市场 中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揭示基金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措施予以有效的解决不仅关系到该行业未 来的发展 ,还对中国资本 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文章回顾和分析了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 程及其现状 ,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若干问题 ,并针对所存在 的问题提 出了政策措 施建议。
一
交 易所 的 上市 形 成 了投 资 基 金市 场 的 雏 形 。十 多年 来 .
我 国基金市场从 无到有 、从小到大 .推出了当今 成熟 市场绝大 多数 的主流基金产 品 从产品结构到发展规 模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当 前 ,大力培育证券投资基金成为推 动我 国证券市场进 步发展 的重要环节 .其作 为重要 的机构投资者 ,在
证券投资学 第4章 基金

二、证券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证券证券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迄今 为止,它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1868年至1920年是证券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 阶段
2.1921年至20世纪70年代是证券证券投资基金 的发展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证券证券投资基金趋于成 熟的阶段
础,但也有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所以,封闭 式基金单位交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溢价或折价的现象 。
4. 委托与交收
同买卖股票一样,投资者可通过证券营业部委托 申报或通过无形报盘。电话委托申报买卖基金单位,
委托、成交具有以下特点: (1)基金单位的买卖委托 基金单位的买卖委托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则和 “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
受益人。受益人即受益凭证持有人,即投资者。他们购 买了收益凭证,参加基金投资,成为契约当事人之一, 享有获得收益等项权利。
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的三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 关系: 委托人依照契约运用信托财产进行投资
受托人依照契约负责保管信托财产
投资者依照契约享受投资收益
(二)公司型基金
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是依据公司法而成立证券投 资基金。即委托人发起组织以投资为目的的投资公司 或叫基金公司,发行证券投资基金股份,投资者购买 公司股份、参与共同投资的信托财产形态。
其结构通常包括三个当事人: 委托人 受托人 受益人
委托人。是证券投资基金的设定人,即设定、组织各种 基金的类型,发行受益凭证,把所筹资金交由受托人管 理,并对所筹资金进行具体投资运用。
受托人。即接受委托管理基金财产者,一般为信托公司 或银行。根据信托契约规定,具体办理证券、现金的管 理及其它有关的代理业务和会计核算业务。
国内etf发展历程 -回复

国内etf发展历程-回复国内ETF发展历程1980年代早期,美国首个交易所交易产品——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问世,其由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而且可被券商创造或消除。
ETF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投资者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指数基金,同时也得到了指数基金的广泛分散化投资。
中国的ETF市场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迅猛。
以下是国内ETF发展的历程及具体细节:第一步:2004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第一只ETF2004年,沪深交易所首次上市了国内的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 (510050)。
该ETF基金的跟踪对象是上证50指数,是一种通过直接跟踪指数的方式实现盈利的基金。
华夏上证50ETF的上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迈向了新的阶段。
第二步:2005年,中国第一只规模较大的ETF2005年,华夏上证50ETF规模突破1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市场上首只规模较大的ETF。
这标志着中国ETF市场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步:2007年,首个跟踪国债指数的ETF2007年,兴全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510300)上市,这也是中国首个跟踪国债指数的ETF。
国债ETF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更好地实现固定收益类投资目标。
第四步:2010年,首只ETF基金规模突破百亿2010年,兴业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0010)基金规模突破百亿。
随着ETF产品的不断兴起,投资者对ETF的认可度不断提高,ETF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第五步:2013年,首只QDII ETF2013年,嘉实黄金ETF(518880)成为国内首只QD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ETF。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ETF产品开始涵盖更多不同的资产类别,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投资机会。
第六步:2014年,中国首只商品期货ETF2014年,广发中证全指可转债ETF(511880)成为中国首只商品期货ETF。
商品期货ETF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便利途径,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ETF市场。
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

中国基金业发展历史中国的投资基金起步于1991年,并以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为标志,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一、1997年10月前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1991年10月,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深圳南山风险区政府批准成立,成为第一批投资基金。
此后仅于1992年就有37家投资基金经各级人民银行或其他机构批准发行。
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淄博基鑫”)正式设立。
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只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的设立揭开了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序幕。
并在1993年上半年引发了短暂的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的热潮。
1993年初,建业、金龙、宝鼎三只教育基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发行,共募集资金3亿元,并于当年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但基金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性和积累的其他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多数基金的资产状况趋于恶化。
从1993年下半年起,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因此陷于停滞状态。
截至1997年10月,全国共有投资基金72只,募集资金66亿元。
其特点表现为:1、组织形式单一。
72只基金全部为封闭式,并且除了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天骥基金和蓝天基金为公司型基金外,其他基金均为契约型。
2、规模小。
单只基金规模最大的是天骥基金,为5.8亿元,最小的为武汉基金第一期,仅为1000万元。
平均规模8000万元,总规模仅66亿元。
3、投资范围宽泛,资产质量不高。
绝大多数投资基金的资产由证券、房地产和融资构成,其中房地产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流动性较低。
1997年末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其投资范围大体为:货币资金14.2%,股票投资31%,债券投资3.5%,房地产等实业投资28.2%,其他投资占23.1%。
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研究

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研究[摘要]私募股权投资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项金融创新,对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等,都有重大作用。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与我国多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不相称,不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不利于产业创新和转型。
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得出对我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历程组织形式;退出机制;借鉴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进程与问题分析(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正规的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是在上世纪90 年代以后。
因此,直至1995 年以前,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处于起步阶段。
概括起来,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是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探索阶段。
1985年在北京成立第一家创业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创业投资企业;1987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国家信托投资公司首先开展基金投资业务;1989年香港新鸿基信托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新鸿基中华基金。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这个阶段,国内众多的创业投资先驱开始投资,在国内和境外建立相对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
1991年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山风险基金分别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深圳南山政府批准设立。
1992年美国太平洋创业投资基金在中国成立,这是由美国国家数据集团投资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拉开了外资进入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的序幕。
第三阶段是在1995年以后,随着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创业投资基金开始进入真正意义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划分为:投向特定行业的创业投资基金、投向特定地区的创业投资基金、投向特定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
我国S基金发展情况报告

目录一、概述 (4)(一)S基金定义 (4)(二)S基金分类 (4)(三)S基金基本特征 (5)1.降低J曲线效应,增加投资回报 (5)2.降低“盲池”风险,提高基金效益透明度 (5)3.采用差异化策略配置资产,降低风险 (5)二、中国S基金发展情况 (6)(一)发展阶段 (6)(二)发展现状和特点 (6)1.发展初期、落地困难较多 (6)2.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效率低 (7)3.没有统一的定价机制 (7)4.股权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7)(三)国内近年兴起的原因 (9)1.卖方需求剧增 (9)2.买方实力增强 (10)(四)S基金交易及机构情况 (10)1.交易情况 (10)2.LP组成 (10)3.管理机构分布 (11)三、S基金对GP和LP的价值 (11)(一)S基金对卖方GP的价值 (11)(二)S基金对卖方LP的价值 (12)(三)S基金对买方LP的价值 (12)四、S基金交易模式 (12)(一)基本交易模式 (12)1.LP型交易 (12)2.直投型交易 (13)3.增资扩股型交易 (13)4.收尾型交易 (13)(二)衍生交易模式 (14)1.集合权益交易 (14)2.部分交易 (14)3.捆绑性交易 (14)4.管理层保留式交易 (14)(三)交易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4)1.需要原基金GP紧密配合 (14)2.基金份额交易限制 (15)3.尽调的特殊性 (15)4.国有资产交易的特殊性 (15)5.法律问题 (15)五、S基金估值定价 (16)(一)国外的主流方式 (16)1.自上而下法 (16)2.自下而上法 (16)(二)国内的主流方式 (16)(三)国内S基金交易定价的诸多困难 (16)1.信息不对称性 (17)2.交易谈判难度较大 (17)3.交易体系生态非常不健全 (17)六、国内S基金发展展望 (17)(一)机遇 (17)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18)2.国内S基金迅猛发展 (18)(二)挑战 (19)1.初期阶段,规模小、退出案例少 (19)2.专业团队较匮乏、投资策略单一 (19)3.发展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 (20)4.估值难度大 (20)(三)发展方向和趋势 (20)我国S基金发展情况报告一、概述(一)S基金定义S基金(Secondary Fund) 主要指从已经存在的LP手中购买相应的私募股权权益,也包括从GP手中购买私募股权基金中部分或所有的投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基金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探索阶段。
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基金正式设立。
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
牌上市。
第二个阶段是封闭式基金发展阶段。
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暂行办法》,为我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8年3月27日,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
试点的序幕。
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式基金发展阶段。
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使我国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性跨越。
资料显示,基金在美国已成为一种良好的大众理财工具。
从1980年至2005年,美国持有开放式基金的家庭户数从460万户上升到5370万户,占家庭总户数的比例从5.7%提高到47.5%。
也就是说,近一半的美国家庭持有基金,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基金业还有很大的发展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