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苏轼的婉约词

合集下载

施开诚:浅谈苏轼的婉约词

施开诚:浅谈苏轼的婉约词

施开诚:浅谈苏轼的婉约词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綖。

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之后附识曰: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盖亦存乎其人。

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赡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这段话说明了词体的分类,各体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家三个问题。

后世人评东坡词受其影响极大,自此以后论词者大多认为苏词主要风格是豪放,甚至忽视了他婉约词的成就。

其实,从数量上看,现存的三百四十余首东坡词,真正堪称豪放词的不过三四十首,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就思想内容上看,东坡婉约词中言情、咏物、写景、怀古、赠人、纪行各种题材无不具备;就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看,苏轼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使婉约词有了较大的创新与发展。

所以他在词史上是绝不亚于任何婉约派词人的艺术大师。

以下试从东坡婉约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继承和创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东坡婉约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所谓“婉约”,“婉”即和顺柔美,“约”即委曲隐微。

前人所谓“词情蕴藉”、“含思凄婉”、“妩媚风流”、“清切婉丽”、“冲淡秀洁”、“风流华美”,都概括了婉约词的风格特征。

下面以不同题材的词作分析其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一)言情词“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张綖《诗余图谱》),东坡婉约词首推言情之作。

其词或感遇悼亡,或伤春惜春,或悲羁旅,或叹行役,皆写得温婉动人。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写的《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最能代表其婉约风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年正月十二日,苏轼梦见亡故十年的爱妻王弗,结发恩爱,十载萦心。

上片先写相思情深,接着联想到自己十年来坎坷的境遇,作了奇特的假设和想象:十年的风风雨雨,已使我灰尘满面,鬓发如霜,纵使是亡妻能相见,大约也是“相逢应不识”吧!是政治道路的坎坷,还是思念之情的煎熬,使诗人容颜变化如此之大?上片留给人以无尽的余响,并为下片写梦作了铺垫。

苏轼的婉约词

苏轼的婉约词

浅谈苏轼的婉约词摘要:苏轼的婉约词虽然不能代表苏词的全貌,但它同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旷达风格一样,是苏词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的婉约词题材广泛,言情、咏物、写景、怀古、赠人、纪行各种题材无不具备,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不仅如此,苏轼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内涵、气质,使他婉约词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继承;开拓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包括男女之情、羁旅伤别、饮宴酬赠等,苏轼虽然沿用传统题材,但是赋予了传统题材以新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使他的婉约词别树一帜。

苏轼的言情词,不论是在爱情、婚姻的观念上,还是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都是比较进步和健康的。

较之以往婉约词人着力于抒情的真挚和细腻,苏轼却在真挚而细腻的真情之中渗透着严肃的态度,因而他的词作显得格外凝重和淳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苏轼的《满江红》,题下小序:“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

怪其丰暇得,余问之。

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

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

已而欣然同忧患,如处富贵。

吾是以益安焉。

’乃令家童歌其所作《满江红》。

东坡嗟叹之不足,次其韵。

”词曰: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单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凭他续。

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这是一首表现夫妻情感的词,苏轼在词中高度颂扬了柳氏与丈夫董钺忧患与共的深厚感情,并用东汉高士梁鸿(即伯鸾)的妻子孟光(即德耀)来比拟她。

词人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忧与喜总是相继出现的,经过忧喜交替的人生,正如风雨过后的“一江春绿”,更显得明净可爱。

他引梁鸿、孟光夫妇在单瓢不足的艰苦环境中,彼此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精神上依然愉快,强调在夫妻之间应该同甘共苦。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完全可以印证这一点。

苏轼还写过不少的思妇词。

苏轼写的婉约词经典十首

苏轼写的婉约词经典十首

苏轼写的婉约词经典十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写的婉约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牌名:江城子|朝代:宋朝|作者: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春景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西江月·梅花词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牌名:贺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苏轼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作者: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浅谈苏轼婉约词

浅谈苏轼婉约词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1—20 12 学年第一学期)课号:054TSLAGX 课程名称:宋词选读改卷教师:学号:106070076 姓名:黄晓岚得分:浅谈苏轼婉约词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

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也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

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苏轼却并不只以豪壮见长,其婉约词也写得非常出色。

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流传至今的还有三百余首,约传今作品的87%,占了将近大半,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些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不亚于唐宋时期其他婉约词。

可以说,苏轼的婉约词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从对后人的影响来说都是巨大的。

一.言情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也就成为婉约词的重要内容。

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

苏轼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诗词学堂】也谈苏轼的婉约词

【诗词学堂】也谈苏轼的婉约词

【诗词学堂】也谈苏轼的婉约词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流传至今的还有三百余首,约占传今作品的87%,占了将近大半,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词摆脱了传统婉约词的香艳软媚的“俗性”,显得清新真挚、明丽净洁;跟花间词的“以艳为美”、柳永词的“以俗为美”相比,苏轼的婉约词呈现出“以雅为美”的特点。

[1]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的悼亡词。

苏轼的妻子王弗在十六岁时嫁给苏轼,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然而,十年之后,王弗不幸早逝。

二人的甜蜜生活戛然而止,苏轼悲痛欲绝。

独自一人的生活十分孤独难熬,又过了十个年头,苏轼任职山东密州,一夜梦回往昔,有感而作此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

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

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是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此后岁月里,使他肝肠寸断的,只有那朦胧的月夜,那小松成林的山冈,那遥隔千里的孤坟!这用泪水挥染而成的幽暗画面,凝聚了诗人无限凄凉之情,可以说是字字句句沁满血泪,思念之情天地为之动容!全词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悲剧美,“词情蕴藉”“含思凄婉”的婉约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东坡之词“以雅为美”还具体体现在词中女子有高雅的气质、独特的品位。

这正是东坡选择和欣赏的对象,词之意象轻灵脱俗,词所传递的感情是高雅的士人之情或纯洁高尚的男女之情,而非粗俗谄媚之情。

谈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谈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谈苏轼婉约词的特点作者:李志宏来源:《北极光》2018年第03期苏轼的婉约词和其他词人所创作的词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具有极强的艺术色彩以及感染力。

宋朝的胡寅曾经在《酒边集序》中对苏轼做出过如下的评价:“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通过阅读苏轼的词我们能够感受到磅礴恢弘的气势,也能够感受到乡村风光的幽静美好,不但有壮志凌云的报国志向,也有感叹未来的低沉吟唱。

苏轼用诗作词,敢于冲破传统词句的束缚,将词做出巨大的改变,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词不好的看法,不断地扩展词的素材,开阔词的意境,提高词的整体质量。

苏轼的词给人一种能够表达任何意义,能够言说一切事件的感觉。

假如说,苏轼豪放词好比是奔腾的大海,震撼人心,那么苏轼的婉约词就好似春风绵绵,悄无声息,吹尽世间繁华。

苏轼婉约词的特点:(一)志向高远、用词典雅俗话说得好,诗言志,词表情。

表情,是婉约词派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苏轼婉约词的用诗作词,丰富了言情词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兄弟情谊、山水之情、夫妻之情、好友之情等多种情感。

下面笔者就夫妻之情进行简要的概括。

苏轼婉约词作品中关于男女的作品不在少数,其中也不乏艳情的内容,可是却与传统的情词有所区别。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婉约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夫妻之情在古人的眼中十分的重要,庄重而且神圣不可侵犯。

用流行的小调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是苏轼的重要创新,与此同时也表明了苏轼已经冲破了诗尊词卑的文体等级观念。

这一词可谓是千古绝唱。

诗中有这样的表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人结合自己十年以来的从政生涯中的不幸发出忧伤的感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故去妻子难以忘怀的真挚情感以及深深地想念。

小议苏轼的婉约词

小议苏轼的婉约词

词人 , 他婉约妩媚 的作品并不 少 , 现在 的三百 四十多 在
首词中 , 豪放词 的数量 不足他全部 词作 的十分之一 , 较 多的却是清丽 、 雅致 的婉 约词 。只不过 这类豪放 之词 , 给人 的印象实在太 深刻 了, 一新 天下耳 目, 以让 人们 所 念念不忘 。如果说东 坡的豪放词如江河奔腾震撼人 心 , 那么他 的婉约词则 如绵绵春 雨润物无 声 ,洗 尽了人 间 纤尘 。张炎称为 “ 清丽舒徐 , 高出人表” 为周 ( 彦 )秦 邦 、
静 。淮 见 幽 人 独 往 来 ?缥缈 孤 影 。
材、 思想 、 语言 用 词 、 象 等方 面 意
有不断创新 。
一 .
内容上 , 宋词 传 统柔媚 词
重 的情 爱,用 绰 约 的隐愁 表达 鲜 明 的个 性 。同样是 恋情词 却写得
惊起却 回来 , 恨无省 。 有 拣尽寒 技
不肯栖 , 寞沙洲冷 。” 寂 全词塑造 了一 只孤 独 寂 寞 的鸿雁 形 象 , 寄 托 作 者 在 遭 受 政 治 挫 折 之 后 孤
时 将 自己 的 政 治 抱 负 、人 生 理 想
絮等 , 体现 出一种悠悠情 韵 。 意境
的 创 造 上 以轻 柔 委 婉 、迷 离 朦 胧 为特 长 , 重 阴柔之 型。 偏
愫 ,但 又绝无婉 约词 中许多 人的
香 软浓艳 之气 。苏轼 的词既有 大 量 豪放 派 的杰 出篇 章,也 有不 少
天地 , 凡怀 古 、 物 、 旧 、 举 咏 感 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 丽洒 脱 , 蝶恋 花》 花褪残 红 如《 (
青杏小 )花 残草盛 , 絮飘舞 , , 柳 燕
子 低 飞 , 水 环 绕 , 人 陶 醉 ;枝 绿 令 “

浅论苏轼的婉约词特点

浅论苏轼的婉约词特点

浅论轼婉约词的艺术风格在词史上,轼向来被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词横放杰出,清旷雄奇,“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

但这位豪放派词的开派人,并不只以豪壮见长,其婉约词写得非常出色。

在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流传至今的有三百余首,约占传今作品的87%,占了将近大半,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些词无论在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不亚于唐宋时期其他婉约词。

被炎称为“清丽舒徐,高出人表”为“周(邦彦)、(观)诸人所不能到”(《词源》卷下)。

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也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面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

历代词话评论家都有肯定轼词婉约风格的一面并评价甚高。

一、题材广泛情真意挚“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这是婉约词人对婉约词的基本看法。

他们认为作为词就是为了“娱宾遣兴”,“作佐清欢”。

正因为如此,唐未及宋文人作词的动机,大多是应歌而作,只是“绮宴公子,绣幌佳人”作“清艳之词”,“助娇之态”。

它是不大需要作者真情实感,多写歌妓情感,以闺怨离愁为主。

轼以前的婉约词,容主要是剪红刻翠的“艳科”和旖旎温柔的“情话”,题材围十分狭窄。

轼把诗文革新运动引入词坛,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文人词旧有的格调,赋予词以新的灵魂、新的生命。

轼对婉约词题材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1、沿用传统题材,赋予新的思想“词为艳科”,“言情”是晚唐以来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轼也写男女之情,但他主要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写得清新、活泼;他还抒写还至死不渝的相思之情,也写得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如《南乡子·双荔枝》: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

每向华堂深深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筵不暂离。

共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这首词描绘了“自小便相随”那种青梅竹马式的纯洁爱情。

全词犹如一泓清澈泉水,清新直率。

令人欣喜。

又如写景,暗写情,寄情于景,以对照法点明离别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 1夏 承 焘 . 宋词鉴 赏辞 典 [ M】 . 上 海 :上 海辞 书 出版 社 ,2 0 0 3 【 2 】 惠淇 源 . 婉 约词 【 M】 . 安徽 :安 徽 文 艺出版社 ,1 9 9 5 . ( 编辑 :马 梦 杰 )
本 词是 一篇 情致 极为 细腻 的惜 花 词章 。构思 巧妙 ,刻画 细致 , 咏物 与拟 人浑 成 一体 。全 词 用拟 人化 手法 ,亦物 亦人 ,通 过 杨花 随

在苏 轼 的全部 词作 中 ,婉约 词流 传 至今 的还有 三百 余首 ,约 占 传 今作 品 的 8 7 %,占了将 近大半 , 而 且有 很多 都是 脍 炙人 口的名 篇 。 难 能 可贵 的 是 ,这 些 词摆 脱 了 传统 婉 约 词 的香 艳软 媚 的 “ 俗性”, 显得 清 新真 挚 、明丽净 洁 ;跟 花间 词 的 “ 以艳为美 ”、 柳永词的 “ 以 俗 为美 ”相 比,苏轼 的 婉约 词呈 现 出 “ 以雅为 美 ”的特 点 。…如 Ⅸ 魂 牵 、幽 怨绵 绵 的思妇 形象 。起笔
十年 生 死两 茫茫 ,不思 量 , 自 难 忘 。千里 孤 坟 ,无处话 凄 凉 。
纵使 相 逢应 不识 ,尘满 面 ,鬓如霜 。
夜 来 幽梦 忽还 乡,小轩 窗 ,正梳 妆 。相顾 无 言 ,惟 有 泪千行 。 料得 年 年肠 断处 , 明月夜 ,短 松 冈。
这 是 一首 怀念 亡妻 的悼 亡词 。苏 轼 的妻子 王 弗在 十六岁 时嫁 给 苏轼 ,两人 相 敬如 宾 ,恩 爱有 加 。然 而 ,十年 之 后 ,王 弗不 幸早 逝 。 二 人的 甜蜜 生 活戛 然而 止 ,苏轼 悲 痛欲 绝 。独 自一 人的生 活 十分 孤 独 难熬 ,又 过 了十 个年 头 ,苏轼 任 职 山东密 州 ,一 夜梦 回往 昔 ,有 感 而作 此词 。苏 东 坡 的这首 词是 “ 记梦 ” ,梦 中的 夫妻 相会 ,清 楚 地 打上 了生 死 之别 的烙 印。梦 中 的王 弗 “ 小 轩 窗 ,正梳 妆 ” ,犹 如
2 0 1 5 年第 5 期
T e a c h i n g e s s a y
翟豳
课夕 { . 语支
也谈苏轼的婉约词
黄 海南
( 江 西省 高安 市石脑 中学 ,江西 宜春 3 3 0 8 1 8 )
【 摘要 】不少学生在鉴赏苏轼词作时,形成 了一种思维定式 ,即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所以词风就是雄浑奔放,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不 为很 多人 所知 的是 ,苏轼也 是婉 约词 的 写作 高手 。的确 ,苏轼 以开 阔的视 野 、旷 达的性 格 、奔放 的 激情 ,挥 洒凌厉 的词 笔 ,开创 一代 豪 放 词风 。但 这位 豪放 词 的开创 人 ,并 不只 以 豪壮见 长 ,其 婉 约词 写得也 非 常 出 色。 【 关键词 】苏轼;婉约词;鉴赏分析 【 中 图分 类号 】 G 6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点是 离人 泪 。
便不 同凡 响 ,用语 精妙 。 “ ‘ 似花 还似 非 花 ’两句 ,咏杨 花确 切 , 不得 咏他 花 ” 。 “ 抛 家傍 路” 三句 转入 拟 人手 法 : “ 无 情有 思 ”引 出下 面几 句的 内容 。 “ 萦损 柔肠 ”三句 写 “ 思 ”的状 态 ,想 象奇 妙 , 神 采飞动 。 “ 梦 随风 万里 ”三 句 写 “ 思 ” 的 内容 ,是万 里 寻夫 。 刚 停 而 又被 莺 呼起 。写尽 杨 花轻 盈飘 动而 无 定所 的神 韵 。下 片先 以落 红 隐衬杨 花 ,说 “ 不恨 ” 只是 由笔 传情 ,实则 “ 有 恨 ”。 “ 晓 来雨 过 ”而 问询杨 花遗 踪 ,所 看到 的是 “ 一 池 萍碎 ” 。接下 去再 深 描一 笔 ,点 出杨花 的归 宿 。那 些漫 天飞 舞 的杨花 都在 哪 里去 了 呢?这 就 是有 二成 变成 了尘 土 ,一 成变 成绿 萍 。杨 花 已尽 ,春 色 已尽 。煞 拍 再 画龙点 睛 , “ 细看 来 ,不是 杨花 ,点 点 是离 人泪 。” 以情 收 束全 词 ,干 净 利落 而余 味无 穷 。人 泪似 杨花 ,杨 花似 人 泪 ,杨花 美 人合 二为 一 。意象 的相 互 交融 ,空 灵婉 转 ,含 蓄凄 美 ,精妙 绝 伦 ,实为 婉 约 词的 极品 。 然 而 ,苏 东坡 即使 是作 婉 约悲词 ,其 间也 往往 透露 出乐观 主义 精神 , 这 体现 了苏 轼 的心胸 广 阔及 为人处 世之 标准— — “ 哀 而 不伤 ” 。 如 《卜 算 子》 : 缺 月挂 疏桐 ,漏 断人 初静 。谁 见 幽人 独往 来 ,缥 缈孤 鸿 影 。 惊起却 回 头 ,有 恨 无人省 。拣 尽寒 枝 不肯栖 ,寂 寞沙洲 冷 。 该词作于 “ 乌 台 诗案 ”后 , 即元 丰五 年 ( 1 0 8 2年 ) 十二 月 初 贬 黄 州寓 居定 慧 院时所 作 。词 中借 咏孤 鸿 写 自 己,表现 词 人谪居 中 孤 寂 ,孤 高 自许而 又傲 然 不屈 的心 境 。上 片营 造 了一个 夜 深人静 、 月 挂疏 桐 的孤 寂氛 围 ,为 幽人 、孤 鸿 的出场 作铺 垫 。接 下来 点 出一 位 独来 独 往 、心事 浩茫 的 “ 幽 人” 形象 。 即是 实写 ,又 极 富象 征意 味和 诗意 之美 。下 片写 孤 鸿遭 遇不 幸 ,心怀 幽恨 ,惊恐 不 已 ,拣 尽 寒 枝不 肯栖 息 , 只好 落 宿于 寂寞 荒冷 的沙 洲 。 作者 “ 以性灵 咏 物语 ” , 意 中设 境 ,托 物寓 人 ;在对 孤鸿 和 月夜 环境 背景 的 描写 中 ,选景 叙 事均简约凝练 ,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具有高度的典型 性 。苏 轼 一生 坎坷 ,历 尽磨 难 ,本 词虽 为婉 约 词 ,但他 不 向任何 坎 坷 与 困难低 头 的阳 刚之气 和乐 观精 神得 到 了充分 的体 现 。 总之 , 苏轼 对婉 约词 的题 材 、内容进 行 了开 拓 , 其 词 内容丰 富 , 或 怀古 ,或咏 史 ,或 说理 ,或谈 玄 ,或 感时 伤时 ,或描 绘 山水 田园 , 或抒 写身 世友 情达 到 了 “ 无意 不可 入 ,无事 不 可言 ”的 境地 ,他 继 承 婉 约而 不泥 古 ,力脱 香 艳之 俗而 尽显 雅 美之 实 ,独树 一 帜 ,充分 彰显 了他 的艺术 个性 和 艺术才 华 ,令人 钦佩 。
结婚 未 久 的少妇 ,形象 很美 ,带 出 苏轼 当年 的 闺房之 乐 。但 是 十年 来 ,苏轼 由于宦 海 浮沉 ,南 北奔 走 , “ 尘满 面 ,鬓 如霜 ” ,心情 十 分 苍老 。王 弗见 了苏轼 ,也 是 “ 相 顾无 言 ,惟有 泪 千行 ” ,似乎 在 倾诉 生 离死 别后 的 无 限哀 痛 。生 活 的磨 难 ,对 于 无 意识 的梦 境 ,同 样起 着潜 在 而深 刻 的影响 。最 后三 句 , “ 料得 年 年肠 断处 ,明月 夜 , 短松 冈 ”,设想 亡妻 长 眠于地 下 的孤独 与哀 伤 , 实 际上 是两 心相 通 , 生者 对 死者 的思 念 更是 倦倦 不 已。 此后 岁月 里 ,使 他肝肠 寸 断的 , 只有 那朦 胧 的月 夜 ,那小 松 成林 的 山 冈 ,那 遥隔 千里 的 孤坟 !这 用 泪水 挥 染而 成 的幽 暗画 面 ,凝聚 了 诗人 无 限凄 凉之情 ,可 以说是 字 字句 句 沁满 血 泪 ,思 念之 情 天地 为之 动容 !全词 有 一种震 慑 人心 的 悲剧 美 , “ 词情 蕴藉 ” “ 含 思凄 婉 ”的婉约 风格 得 到 了充分 的展 现 。 东 坡之 词 “ 以雅 为 美” 还具 体体 现在 词 中女子 有高 雅 的气质 、 独 特 的 品位 。这 正是 东坡 选 择和欣 赏的对 象 ,词 之 意象轻 灵脱 俗 , 词 所 传递 的 感情 是 高雅 的士 人之 情 或纯 洁高 尚 的男 女之情 ,而非 粗 俗 谄媚 之 情 。 如 《 水龙吟 ・ 次韵章 质 夫杨花 词》 : 似花 还 似非 花 ,也 无人 惜从教 坠 。抛 家傍路 ,思量 却是 ,无 情 有 思 。 萦损 柔肠 , 困酣娇 眼 ,欲 开还 闭。梦 随风 万里 ,寻 郎 去处 , 叉还被 莺呼起 。 不 恨此 花 飞尽 ,恨 西 园,落 红难 缀 。晓来 雨过 ,遗 踪何 在 ?一 池萍碎 。春 色三 分 ,二 分尘 土 ,一分 流 水。 细看 来 ,不是 杨花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