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发展史

合集下载

作业疗法的历史沿革

作业疗法的历史沿革

•创造来源于技术和思维,这两方面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人类通过思维产生技术,通过技术创造出物质,物质的丰 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作业来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业在医学界作业得到应用。
康复医学的进展
美国将康复医学的形成过程分为:20世纪20 年代为探索期,30年代是组建期,40年代为发 展期,50年代为建设期,60年代为涌动期,70 年代为扩展期,80年代为成熟期,90年代为新 世纪。
•公元后到1910年以前的阶段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 疗法和光疗法已逐渐形成,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盲人的 特殊教育,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已经 开始。主要治疗对象风湿性疾病、轻型外伤后遗症、聋盲人 等。
⒉形成期(1910—1946年)
•1910年开始,康复一词正式应用于残疾者身上。1917年 美国陆军成立了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是最早的康 复机构。1942年在纽约召开全美康复讨论会,给康复下了 第一个定义。1943年英国发表公告,公开承认了康复的概 念。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伤、截肢、脊髓和周围神 经损伤,20—30年代脊髓灰质炎的流行,使得康复评定方 面出现徒手肌力检查等方法;治疗方面出现增强肌力的运 动疗法、假肢、矫形器、电诊断、超声治疗等。第二次世 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康复的发展。 •1917年成立美国作业疗法师协会,1920年成立美国物理 疗法师协会。1923年成立美国放射、理疗学会,1925年改 为美国理疗学会,1945年改为美国物理医学学会。 •1922年《作业治疗与康复》杂志诞生,1944年《物理医 学与康复文献》杂志诞生。
WFOT 是国际残疾人康复协会创建的,属非政府组织, 其目的是:努力发展作业疗法师的教育;决定作业疗法师的 国际最低标准;进行作业疗法部门的组织化指导;组织各国 资料的展示和交流。1952 年在英国 6 个会员国代表讨论, 制定了加盟该组织的条件,作业疗法师的教育标准及该组织 的有关章程。

作业疗法概述

作业疗法概述

(九)生物力学模式
基本观点: 一种物理学观点 功能障碍是运动范围、肌力、耐 久力障碍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医学角度, 为患者提供运动学的机械力学原 理。
生物力学模式 Biomechanical model
应用直接的运动方法(如:杠杆、扭 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目的:设法恢复肌力,改善ROM 增加耐久力。 评定:ROM,MMT,耐久力,感觉 适用于: 运动和运动模式的控制能力正常,但 ROM、MMT和耐久力不正常的患者。
1954年,国际残疾人康复协会建立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1959年,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加入 世界卫生组织
第三节 作业疗法分类
一、按作业名称分: 木工 文书类 手工艺 皮工 编织 ADL 书法绘画 制陶 配 认知 计算机 … 粘土 治疗性 金工 电气装
防止跌倒意外发生 多病共存,慎重评估


第七节 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方式和过程




3种形式: 理论—实践—理论 实践—研究—理论 理论—理论—研究 / 实践
理论—实践—理论过程
Fidler 、 Mosey 、 Reilly
理论
实践
理论
以有的前OT理论
OT实践应用

新理论的发展
实践—研究—理论过程

生物力学的价值和治疗 主要通过重建感觉运动的组成。 生物力学技术可以用来在训练中进行有 意义的作业活动。(如:锯木) 在作业疗法的治疗应用中更多的是利用 生物力学的原理设计生活的矫形器和治 疗的器械。
谢 谢!
第二节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历史
作业疗法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职业疗法,最初用于帮助残疾军人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随着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作业疗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康复治疗方 法。
发展
现代作业疗法不断吸收新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如神经可塑性理论、人体工程学 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0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活动原则
02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 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如手 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作业疗法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康复训 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因过 度疲劳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 读和书写练习,提高患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职业活动训练
总结词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工作
场景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相 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工作模拟训练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患者进 行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提高 职业技能应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手工艺制作活动, 刺激患者的手部功能和 创造力,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
手工艺制作
让患者参与编织、陶艺、 折纸等活动,锻炼手指
灵活性和协调性。
手部功能训练
通过抓握、捏取、对指 等动作练习,提高手部
肌肉力量和功能。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活 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
认知活动训练
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 疗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职 业技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等。

作业治疗表现的名词解释

作业治疗表现的名词解释

作业治疗表现的名词解释作业治疗是指通过个体参与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改善其功能、促进其健康和增强其福利的一种综合性康复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物理、心理、认知、社会等各个层面,通过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帮助个体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作业治疗最初由美国费尔弗海福德医学中心的克拉拉·贝顿和乔治·巴尔尼斯于20世纪初提出,起初用于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是“活动即健康”,即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个体可以改善自身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作业治疗注重个体参与活动的过程和体验,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作业治疗师会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目标,设计合适的活动方案,让个体在实践中恢复或提高其功能。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培训、手工艺制作、体育锻炼、沟通和社交技巧训练等。

同时,作业治疗还注重个体的环境适应和社交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会影响其功能和状态。

作业治疗师会关注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并帮助其适应和应对环境的要求。

此外,作业治疗也注重促进个体在社会中的参与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和恢复社交关系,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作业治疗的应用范围广泛。

无论是儿童、青少年、成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作业治疗获益。

儿童可以通过参与游戏和学习等活动,促进身体和认知功能的发展;青少年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社交技巧训练,提高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成人可以通过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提高职业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康复性活动,延缓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退化。

作业治疗对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康复和社会融合有着显著效果。

通过个体的参与和实践,作业治疗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其幸福感。

此外,作业治疗也可以减轻个体和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康复医学领域,作业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效果显著、经济可行的康复方法。

《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老年人治疗
作业治疗技术可以帮助老年人克服日常生活中 的障碍,延缓功能退化,并提高生活质量。
成人治疗
对于成人,作业治疗技术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 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残疾人治疗
作业治疗技术对残疾人士尤其重要,可以提高 他们的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生活满意度。
作业治疗技术的使用过程
1
评估阶段
通过对个体的综合评估,了解其康复需
《作业治疗技术》PPT课 件
什么是作业治疗技术
作业治疗定义
作业治疗技术是一种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促进身体和心 理功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对身心障碍人士的关注不断增加,作业治疗 技术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作业治疗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作业治疗技术可以帮助个体建立和恢复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参与,并提 供心理支持和康复。
作业治疗技术的方法
1 身体认知和训练
2 意义重建
3 动作和技能训练
通过运动和认知训练,改 善身体功能和认知能力, 并帮助个体恢复独立生活 能力。
4 职业治疗
帮助个体找回活动的重要 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动 力和主动性。
限制
• 需要长期治疗 • 适用范围有限 • 依赖个体合作
作业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作业治疗技术的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业治疗技术将进一步创新,应用新的工具和方法,提升治疗效果。
2 作业治疗技术的前景展望
在未来,作业治疗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社会认知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更多人提供 有效的康复服务。
5 家庭治疗
通过训练动作和技能,提 高个体的运动能力和日常 生活技能。
通过培养职业技能和提供职业咨询,帮助个 体顺利融入工作环境。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摘要:一、作业治疗学的定义与历史发展1.作业治疗学的定义2.作业治疗学的历史发展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1.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2.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三、作业治疗的应用领域1.康复治疗2.教育领域3.心理治疗四、作业治疗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现状2.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展望正文:作业治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日常活动中如何发挥自身功能,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和社会参与的学科。

它以人的功能发挥为核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帮助个体克服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作业治疗学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20 世纪初,随着医学和康复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活动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专门研究和应用生活活动的治疗方法,即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和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

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职业发展经历从出生到老年的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则强调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

作业治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康复治疗、教育领域和心理治疗等。

在康复治疗领域,作业治疗通过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教育领域,作业治疗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心理治疗领域,作业治疗通过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作业治疗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促进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今后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之,作业治疗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生活质量和功能发挥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章 绪论(作业治疗技术专科教学)

第一章 绪论(作业治疗技术专科教学)

第一章 绪论
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 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治疗师可采用认知学评定患者的知觉、 注意、记忆等功能,以便设计出可提供 信息的或改进认知技能的更有效的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认知过程,改进学习方法, 教给患者健康的、正性的、有效的认知 方法以代替不健康的、负性的、无效的 认知方法,以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不 合理的思维及社会交往能力。
图片四 现今使用的工作技能评估及训练
第一章 绪论
香港作业治疗的发展



在香港,OT称为职业治疗,于上世纪50 ~ 60年 代才起步,早期的OT都是在精神治疗中运用 1953年香港拥有第一位职业治疗师 1978年,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开始 三年制的专业文凭培训本地职业治疗师 2007年7 月在香港的职业治疗师注册人数总数为1218位

第三节
作业疗法的发展史
近些年来--作业治疗手 段丰富、得到普遍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 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扩展到肢体障碍康复
早期--精神治疗
第一章 绪论
图片一 早期传统 用作训练 上肢的编 织活动 图片三 现今使用的虚拟现实环境训练
图片二
早期传 统用作 训练下 肢的木 工机械 操作
第一章 绪论
(三)按作业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分类
(1)增强肌力的作业。
(2)改善ROM的作业。
(3)减轻疼痛的作业。 (4)增强体耐力的作业。


(5)改善灵活性的作业。
(6)改善平衡协调性的作业。 (7)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8)改善认知、知觉功能的作业。
(9)提高ADL能力的作业。 (10)提高劳动技能的作业。

《作业治疗技术》第一章概论(计划的制订和适应证、禁忌证等)

《作业治疗技术》第一章概论(计划的制订和适应证、禁忌证等)

心肺系统疾病 、糖尿病、烧 伤、小儿精神 发育迟滞、先 天性畸形、学 习障碍以及精 神心理障碍性 疾病等等。
二、禁忌证
需要绝对 休息的患者 急、危重 症及病情不 稳定的患者
严重的精 神、意识障 碍,且不能 合作的患者
三、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作业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特 点,有目的的选择作业活动
第六节 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
1 2 3
根据评定的结果,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作业治疗方案
根据目标,提出具体适宜的作业治疗方法
4
5
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定期评定及计划的修正
出院计划和建议
第七节 作业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及注意事项
作业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因各种功能 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闲等活动 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个体 化的治疗,是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康复医学特色 ,在康复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 有极其广泛的实用价值。
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作业治疗技术》第一章 概源自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 述
一、作业治疗基本概念
第二节 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作业治疗的分类 第五节 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 第六节 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
第七节 作业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第八节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第九节 常用的作业治疗器械设备
一、作业治疗的适应证
神经系 统疾病
运动系 统疾病
其他系统 疾病及各 种障碍
脑卒中、脑外伤 、脑瘫、脑炎、 脑瘤术后所致的 瘫痪,帕金森病 、老年性痴呆、 脊髓损伤、脊髓 灰质炎后遗症以 及各种原因引起 的周围神经损伤
四肢骨折、截肢 、各种关节炎、 关节置换术后、 手外伤、软组织 损伤等所致功能 障碍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
作业疗法是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 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 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休、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 面障碍的功能恢复。这种方法着眼于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是患者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 要途径。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当中,人们早就在实践中采用 适当的工作、劳动和文娱活动等来调节某些患者的身心状 况,并获得治疗的效果。但作为一门专业,直到本世纪初 作业疗法才逐渐形成,早期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在 治疗活动中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作业治疗发展史
(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
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 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 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 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目的
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 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 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种 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 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 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 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中 国 近 代 发 展 历 程
为了促进这一专业在我国的发展,90年 代一些医学院校陆续建立了大专学历的作 业疗法技术专业的正规教育(但多为康复治 疗技术综合专业),2001年国家教育部正式 批准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开 办(合办)PT OT专业本科生教育,并授予学 士学位,这是我国开办的首届具有大学本 科学历的作业疗法专业正规教育,极大地 促进了作业疗法技术在我国的开展,这一 专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作业疗法的发展开 始了一个新的里程。
但从我国作业疗法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目前仍较落 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许多地区作业疗 法师专业人员缺乏,作业疗法技术发展不多,与患者的实 际需要存在很大缺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现状。 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搞好国情的调研,了解我国作业 疗法在全国开展的实际情况:如有多少医疗机构开展了作业 疗法工作;有多少作业疗法从业人员;有多少培养作业疗法 师的学校;患者有多少实际的需求;目前实际上开展了多少 作业疗法工作;开展作业疗法的差距有多大;影响作业疗法 开展的原因是什么等.
中国
在我国古代早已有施行作业治疗的记载。 近几十年来,在许多医院、疗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不 同程度地开展了一此作业疗法工作,如肢体的功能训 练、简单的工艺劳动、园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 过去,我国虽然没有专职的作业疗法师,但在一些医 疗康复机构里,体疗师和护十等实际上兼做了一些作 业治疗的工作。而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近10多 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专业的作业治疗师,一些医院及 康复中心建立了作业疗法科;在一些医学院及学校里 还设立了作业疗法课程。
1917年3月成立了国家作业疗法促进会,1923 年更名为“美国作业疗法协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 着精神病患者及战伤伤员的精神心理异常者的增多,促进了 作业疗法的应用和发展。这个时期,作业疗法在美国发展较 快,波士顿、费城等地于1919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批作业疗 法学校,培养作业疗法人才。但当时作业疗法的主要治疗对 象仍是精神病患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康复医学的兴 起,尤其是全面康复观念的提出,作业疗法的工作重点由对 精神病的治疗发展到对残疾的康复治疗上,着眼于身体功能 的恢复及职业和劳动能力的恢复上。在美国由于对作业疗法 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业疗法学校由1940年的5所增加至1945年 的18所。至二战末期在美国及其海外医院已有1000多名作业
美国
在1941 -1946年间注册的作业疗法师由1144人增加至2265人 1947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作业疗法师国家注册考试。这个时期在 美国南加州大学设立了第一个作业疗法专业的硕士课程。1954年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iT-.式成立。 此后,作业疗法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开始广 泛推行,成为康复治疗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业 各国纷纷建立作业疗法科治疗患者,并积极开展业务交流,职能 培训班等,提高专业水平;还建立了作业疗法学校,培养专业人材; 国家设立注册考试制度,以保证作业疗法师人员质量。近年来作 业疗法发展很快,在基础理论、作业的分析和选择、新技术的开 拓、新的治疗性作业理论研究、作业疗法的纵向分科发展,以及 作业疗法在保健和康复中的应用等许多方而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回归总结
总之,回顾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 国外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结合我国 国情,促进具有我国特色的作业疗法专 业发展,为我国的伤病残患者服务是我 们的重要任务。
谢谢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