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低温保藏
食品的冷冻保藏

食品的低温保藏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一、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1.根据低温保藏中食品物料是否冻结可以把食品的低温保藏分为冷藏和冻藏两种。
冷藏为的贮藏方法,一般贮藏温度为。
供食品物料冷藏用的冷库一般被称为库。
冻藏为的贮藏方法,一般冻藏温度范围为℃,常用的温度为℃二、低温保藏的原理1.低温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1.1 Q10=的含义是:Q10假设某食品的Q10=2.5,则当温度从30℃降低到10℃时,食品中的化学和生物反应速度可减倍,即允许保藏期限延长约倍。
1.2低温对食品是不是全部为有利的一面,举例说明。
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2.1低温与微生物的关系(1)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把微生物分为、、和三大类,在低温贮藏的实际应用中和是最主要的。
在冷藏期间繁殖的微生物菌落,大多数属于。
(2)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温度越低,它们的活动能力也越弱。
(3)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适应性2.2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3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1)温度的高低(2)降温速度(3)结合状态(4)介质(5)贮期(6)交替冻结和解冻3.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活性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大多数酶的适宜活动温度为30~50℃,温度升高或降低,酶的活性均下降。
但并不说明酶完全失活,在长期贮藏中,酶的作用仍可使食品变质。
●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活性的酶有:●脂酶、脂氧化酶的耐冷性(强/弱)于细菌总结: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课后思考:1.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在冷藏方面有何区别?2.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一般贮藏温度是多少?第二节食品冷却和冷藏一、食品的冷却冷却的概念:冷却的目的:1.食品冷却的方法食品冷却的方法常用的有冷风冷却、冷水冷却、碎冰冷却、真空冷却等,人们根据食品的种类及冷却要求的不同,选择其适用的冷却方法。
请总结填写下表:冷却方法的一般使用范围,并结合实际理解。
第四章 食品的低温冷冻技术

Section 2 食品的冷藏
一、食品冷却目的
对动物食品有利于抑制分解蛋白质酶的作 用,有利于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冷甚 至能使部分细菌休克死亡。
对植物性食品有利于排除呼吸热和田间热, 延长植物性食品的贮藏期。
二、冷却介质
从食品中吸收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冷却装 臵的介质。通常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介质:普遍采用的是空气。 随处可得。 对流传热系数小,冷却速度慢。
用冰作为冷却介质也没有氧化和干耗问题, 但用冰作为冷却介质有劳动强度较大的缺陷。 对鱼类来说是最好的冷却方法。
三、冷却方法及控制
常用的食品冷却方法有冷风冷却、冷水冷 却、碎冰冷却、真空冷却等。下表是这些 冷却方法的一般使用范围。
(一)真空冷却法
真空冷却又叫减压冷却,它的根据是水分在 不同压力下有不同沸点。 在正常大气压下(1.01×105 Pa),水在100℃ 沸腾;当压力降低,水的沸腾温度也降低。
2. 降温速度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死亡率越高, 这是因为在迅速降温过程中,微生物细胞 内的新陈代谢所需的各种生化反应的协调 一致性迅速破坏。 冻结点以下,缓冻会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 而速冻仅对微生 物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作用,还促使蛋白质 变性。
酶的活性只有当温度下降至-20~-30℃时,才有 可能受到很大的抑制。 -18℃,保持24~48 h,才能杀死寄生虫。
因此,国际冷藏协会建议,为防止微生物繁殖, 冻结食品必须在-12℃以下贮藏。为防止食品 发生酶变及物理变化,冻结食品的品温必须低 于-18℃。 工业生产实践证明,-18℃是最高冻藏温度。
1. 低温下加工。防止微生物繁殖、污染,确 保食品安全卫生。 2. 便于食品加工处理。如焙烤食品软面团的 成型,半冻结状态的肉的切片等。 3. 改善食品的性状,提高食品的价值。如冰 淇淋的成熟,牛肉的嫩化等。
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

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
1、冷藏法:食物在20-25°C的时候是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35°C左右是细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所以降低温度就能抑制细菌生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就会拉长。
一般蔬果不宜冷冻,只能冷藏,且最好两天以内吃完,肉食等如果超过两天不吃则应该冷冻保存。
2、风干法:食物中的水分是微生物的生长所必须的,如果能将食物脱水,就能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通常吃的风干鱼、风干肉、干菜等保质期都比新鲜的久。
3、腌制法:食盐有杀菌的作用,其高渗透作用能使细菌脱水,所以用食盐腌制的食物可以长时间的保存。
比如咸肉、咸鱼、咸菜等。
低温贮藏食品可分为冷藏和冷冻两类:食品冷藏:是指将食品置于稍高于冰点温度环境中进行贮藏。
冷藏的温度一般为0℃~15℃,而4℃~8℃则为常用冷藏温度,冷藏贮存期一般为几天到数周,冷藏不能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只能减缓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
第四章 食品低温处理和保藏

第四章食品低温处理和保藏一、冷藏和冻藏的温度范围及常用温度:冷藏是在高于食品物料的冻结点的温度下进行保藏,其温度范围:-2—15℃,常用温度是4—8℃。
冻藏是指食品物料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的贮藏,其温度范围:-2—-30℃,常用温度是-18℃。
二、食品的冷却方法及其特点。
常用的冷却方法有:1)强制空气冷却法: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来冷却食品物料。
一般采用鼓风机使冷却室内空气形成循环并使温度保持均匀。
空气流速一般控制在1.5—5.0米每秒,其特点是冷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根据食品的种类确定,一般不使食品冻结。
2)真空冷却法:使被冷却的食品物料处于真空状态,并保持冷却环境的压力低于食品物料的水蒸汽压,造成食品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利用水的蒸发潜热降低食品的温度。
真空冷却法适用于表面积大,通过水分蒸发就能迅速降温的食品物料。
3)水冷却法:将干净水或盐水经过机械制冷或机械制冷与冰制冷结合制程冷却水,然后用此冷却水通过浸泡或喷淋的方式冷却食物。
因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传热效率高,速度快,温度均匀,且可延长保藏期。
4)冰块冷却法:采用冰来冷却食物,利用冰融化时吸热作用来降低食品物料的温度。
常用于鱼虾的冷却,由于冰融化时吸热大因此冷却用冰量不多。
冰块愈小冷却速度愈快。
其缺点是温度不均匀,且冰融成的水到处流动不易管理,现在主要作为其他冷却方法的补充。
三、如何确定冷藏的条件?冷藏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和空气的流速是冷藏的重要条件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者的具体条件是随着食品种类的不同、贮藏期的长短以及食品是否包装而确定的①贮藏温度,不仅指冷库内空气的温度,更重要的是指食品物料本身的温度。
对于水果、蔬菜、带壳蛋一般以接近冰点为佳。
但热带和亚热带果蔬有各自的最低贮藏温度。
温度过低易出现低温伤害。
②空气湿度过高,易使低温食品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可能因此引起果蔬霉烂或肉禽发粘长霉;相对湿度过低则水分蒸发快,造成食品表面干缩,带壳蛋气室增大,重量减轻。
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

一、冷却方法
❖ 接触冰冷却法 ❖ 空气冷却法 ❖ 水冷法 ❖ 真空冷却法
二、影响冷藏效果的因素
21.影.影响响加新工鲜制制品品冷冷藏藏效效果果的的因因素素 •❖制食品品的原种料类的及种冷类却、方生法长环境 •❖加制工品时收微获生后物的去状除况的程度及酶失活的程度 •❖加运工输及、包储装藏时及的零卫售生时控的制温状度况、湿度状况 •❖包冷装却的方阻法隔及能冷力藏工艺条件(贮藏温度、空 • 运气输相、对储湿藏度及、零空售气时流的速温)度状况 • 冷藏条件(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流速)
三、低温气调贮藏
氧 及生化气发化碳调、的反贮淀食比应藏粉例的品即老,速人冷以度化工藏减,、调时缓比节冷的新如贮害变呼鲜藏、化制吸环脂:品作境类的用水中变生,氧分理从化气蒸作而、及用达二 到延生长化货变架化期等的目。的的保藏方法。
低温气调储藏一般采用比普通冷藏更高的 相对湿度(90~95%),这可以延缓新鲜制 品的皱缩并降低重量损失。
• 破冷坏冻了时原介来质的中协冰调晶一体致的性形,成影会响促微使生细物胞的内原 生生质活或机胶能体。脱水,使溶质浓度增加促使蛋白质 变性。同时冰晶体的形成还会使细胞遭受机械 性破坏。
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
▪1-.8温~度-12℃,尤其-2~-5℃(冻结温度),微 生▪ 物冰的点活以动上会:受微到生抑物制仍或然几具乎有全一部定死的亡生。长繁
第一节 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一、低温对生化反应速度的影响 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可用温度商数Q10表示: 温度Q商10数=QK1t01表0/K示t 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 式度 低中温所:保增K加藏t-的的温倍目度数的t。是时抑的制反反应应速速度度,所以温度 商数K越t10高-,温低度温为保10藏℃的时效的果反就应越速显度著。
食品的低温保藏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们是个活体,要进行呼 吸,同时它们与采摘前不同的是不能再从母 株上得到水分及其他营养物质,只能消耗其 体内的物质而逐渐衰老变成死体 LOGO
综上所述
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命 活动和食品中的酶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所造 成。防止食品的腐败,对动物性食品来说,主 要是降低温度防止微生物的活动和生物化学变 化;对植物性食品来说,主要保持恰当的温度 (因品种不同而异),控制好水果、蔬菜的呼 吸作用。这样就能达到保持食品质量的良好效 果。
Q10来衡量
Q10=K2/K1 Q10:温度每增加10℃时因酶活性变化所增加的化学 反应率。 K2:温度为(t+10)℃时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 K1:温度为t℃时酶活性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率。 大多数酶活性的Q10为2-3之间,即是说温度酶降低 10℃,酶活性就会降低1/2-1/3 LOGO
注意!
快速降氧法:利用人工调节的方式,在短时间
内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调到适宜比例,并 经常调节保持不变,误差控制在1%以内,快速 降氧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催化燃烧装置降 氧并除去二氧化碳,其二是充氮降氧
混合降氧法:先快速,后自然 降压降氧法:抽空处理
LOGO
注意
各种果蔬对气体的组分要求 各不相同,需特别注意各种 果蔬的“临界需氧量”,以 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 中毒
c.碎冰冷却法:冰块与食品接触并融化时, 将吸收大量热量而使食品冷却,其相变潜热 为335kj/kg,营养冰块融化时,温度恒定不 变,故食品温度不可能低于0℃,该方法尤 其适合鱼类,可使其湿润、有光泽,且不发 生干耗。
冷却方法
d.真空冷却:原理是水在不同的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沸 点,当压力为613.3Pa时,水的沸点为0℃,该方法主 要用于冷却叶菜类,当食品中水分每蒸发1kg,热量 减少2460kj,由此可计算冷却时须蒸发的水量,该方 法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 干耗,可先将食品润湿,为蒸发提供更多的水分。缺 LOGO 点:耗能、费用高、干耗大
第三章食品低温处理和保藏

第三章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第一节概述食品的低温保藏,即降低食品温度,并维持低温水平或冻结状态,以延缓或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达到食品的远途运输和短期或长期贮藏的目的的保藏方法。
利用低温来保藏食品是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成就,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
人们很早就会利用天然冰来降低食品的温度,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
但用天然冰雪来保藏食品的方法受到地区和季节的限制,人们曾经千方百计地贮藏冰雪,来延长对天然冰雪的利用时间。
利用天然冰雪保藏食品是一种原始的冷藏方法,天然冰的相对温度为0℃,对大多数食品来说,在此温度下无法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
19世纪,美国人David,Boyle和德国人Carl von Linde 分别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冷冻机。
从此人工冷源开始逐渐代替了天然冷源,使食品的冷冻,冷藏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
用冷冻机来直接冻结和冷藏食品有许多优越性,它不受冰融化的限制,可以长期保藏食品;能够根据食品的冻结和冷藏是的需要对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省去了放冰的位置,因而大大增加了保藏食品的数量。
因此将冷冻机直接用于食品冷冻的方法迅速得到推广。
尽管人工制冷技术的出现是19世纪的事情,食品冷冻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却是20世纪的事情。
2 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冻结食品厂。
20世纪30年代,出现带包装的冷冻食品。
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
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预制冷冻食品(Prepared frozen food)和欲调理食品(Precooked frozen food)的出现,高效率的解冻加热设备如微波炉的日益普及,使冷冻食品在国外已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的重要支柱。
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

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第一部分:食品低温保藏的定义和作用食品低温保藏是一种通过将食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中来延长其保质期和保持其营养价值的方法。
低温保藏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酸败的速度,从而减缓食品的腐败过程。
同时,低温还可以减少氧气的接触,减缓氧化反应,保持食品的色泽、香味和口感。
1. 控制微生物生长:低温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特别是致病菌的生长。
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来繁殖,而低温可以降低其代谢速率,从而减缓其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减缓酶的活性:食品中的酶是引起食品自然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低温可以减缓酶的活性,从而减缓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延缓食品的腐败过程。
3. 减少氧化反应:食品中的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而降解。
低温可以减缓氧化反应的速率,减少氧气的接触,保持食品的色泽和营养价值。
4. 控制水分迁移: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水分的迁移速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食品的干燥,从而保持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第三部分:食品低温保藏的重要性1. 延长保质期:通过低温保藏,食品的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可以大大降低,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对于长途运输和储存食品来说尤为重要。
2. 保持营养价值:低温可以减缓食品中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降解速度,从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
这对于新鲜食品的保存非常重要。
3. 提高食品的质量:低温可以保持食品的色泽、香味和口感,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这对于食品加工和销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减少食品浪费:通过低温保藏,食品的保质期得到延长,减少了食品的损耗和浪费。
这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
结论:食品低温保藏是一种有效的食品储存方法,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减缓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反应和控制水分迁移等原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保持其营养价值。
食品低温保藏的重要性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减少食品的浪费。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低温来保鲜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的低温保藏摘要: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但是微生物在常温下容易污染食品,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保藏保鲜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低温的研究也就随之深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简述了食品低温保藏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食品,低温,保藏,食品低温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低温保藏的展望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of foodsShi Zhujun of the Jiangsu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 Jiangsu ZhenjiangAbstract: food is the living things which people, but microbial at room temperature, easy contamination of foo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people on the food storage requirem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low temperature research goes deeply, also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food cold storage at home and abroad.Keywords: food, 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food freezing, prospect of 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引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家对食品的要求不单单局限于生理需求,也更加重视食品的品质及口味,因此,食品低温保藏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食品低温储藏原理食品低温储藏就是利用低温技术将食品温度降低,并维持在低温状态以阻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1]。
人们很早就知道在冬天寒冷季节,食品不易变质且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目前在食品制造,贮存和运输系统中,则普遍采用人工制冷的方式来保持食品的质量。
使食品原料或制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低温的方式和工具称为冷链,包括制冷系统、冷却冷冻系统、冷库、冷藏车船以及冷冻销售系统等。
冷却和冷冻不仅可以保存食品,也可以和其他食品制造过程结合起来,达到改变食品性能和功能的目的。
例如,冻结浓缩、冻结干燥、冻结粉碎等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
而冷饮及冰淇淋制品等则早已成为大众食品。
食品在低温下不易变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在低温下水变成冰,水的活度降低,食品的保水能力大大增强。
有许多水分食品及原料的保鲜,其水分的保持是质量保证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在低温下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通常在10℃以下大多数微生物便难以繁殖,在-10℃就几乎不再发育。
虽然个别或少数嗜冷性微生物还能活动,但可以说,在-10℃以下,实际上已不至因微生物的侵染而导致食品的变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低温并不导致微生物的灭绝。
1.3、在低温下,食品内原有的酶的活性大大降低[2]。
大多数酶的适宜活动温度为30℃—40℃,一般来说,如将温度维持在18℃以下,酶的活性将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从而延缓了食品的变质和腐败。
低温保藏一般可以分为冷冻和冷藏两种方式。
前者要将保藏物降温到冰点以下,使水部分或全部分成冻结状态,动物性食品通常用此法。
后者无冻结过程,通常降温至微生物和酶活力较小的温度,新鲜果蔬类常用此法。
食品变质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果把食品进行冷冻加工,食品的生化反应速度大大减慢,使食品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贮藏而不变质,这就是低温贮藏食[3]。
2、常用的食品冷冻技术及设备常用的食品冻结技术有三大类:空气冻结、金属表面接触冻结、与载冷剂或蒸发的液体接触冻结。
2.1、空气冻结技术及设备隧道式冻结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成本较低,但冻结时间较长,干耗较多,风量分布不均匀。
螺旋带式冻结器: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冻结量大,冻结速度快,干耗小于隧道式,但能量消耗大。
流化床冻结器:有盘式和带式两种形式,冻结速度快,常用于颗粒状食品的冻结。
2.2、金属表面接触式冻结技术及设备将食品与冷金属表面接触而冻结。
能耗小,热交换效率高,冻结时间短,但不适合不规则及大块食品。
钢带式冻结器:可连续运行,易清洗,干耗减少。
平板式冻结器:冻结速度快,干耗及能耗小。
冻结效果取决于:食品的导热性、产品的形状、包装情况及包装材料的导热性、平板的表面状况、食品与平板接触的紧密程度等。
2.3、与冷剂直接接触冻结技术及设备冻结速度极快,干耗极少,产品质量好,但成本较高,可能会产生污染。
所用制冷剂或载冷剂必须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不影响食品品质。
与载冷剂接触冻结:食品要用不渗透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常用载冷剂有:氯化钠、氯化钙、丙二醇等。
液体蒸发接触冻结:将制冷剂与食品直接接触,吸收热量而汽化,使食品获得冻结。
常用制冷剂为液氮。
3 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4.1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优越性我国在古代就应用到了冷藏技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冬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在地窖,夏季取出使用。
速冻技术是食品加工中最科学、最有应用价值的技术。
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加工食品中逐渐发现了速冻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中,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4]。
4.2 国内外冷却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从冷冻机用在食品保藏到现在,冷冻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是冷冻食品的形式不断得到改进。
最初大多采取整体大包装的形式来冷冻保藏,后来为了提高冻结速度和冻结质量,节约能源,将大块状的原料食品改为经过加工分割处理或小型单体形式进行冻结保藏。
近年来又着重发展了小包装的冷冻食品。
第二是冻结方式的改进。
发展了以空气为介质的吹风式冻结装置、可连续生产的冻结装置、流态化冻结装置等,使冻结的温度更加均匀,生产的效率更加提高。
冷却和冷冻不仅可以保存食品,也可以和其它食品制造过程结合起来,达到改变食品性能和功能的目的,例如,冻结浓缩,冻结干燥,冻结粉碎等方法,已得到普通应用。
第三是作为冷源的制冷装置也有新的突破。
如利用液态氧、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氟里昂直接喷洒冻结,使冻结的温度大大降低,速度大大提高,冷冻产品的质量也有进一步的改进。
近年来又推出了环保冷酶-溴化锂。
第四对于各种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美国Arstel等人自1948年至1958年,长达10a之久的研究,总结了冻结食品的品温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这就是冻结食品的T.T.T概念(Time Temperature Tolerance-时间、温度、食品耐藏性),即对大多数冷冻食品测定后,提出了最经济和最适宜的冷藏温度。
近年来由于制冷装置的改进,食品冷冻的温度更趋于低温化,而且对食品运输途中的冷藏技术也有提高。
我国从19世纪开始从国外引进人造冰制造工艺,在1981年在上海制造人造冰,作为对易腐食品冷冻保存的冷源。
1915~1916年,上海、南京、汉口等地又先后建成了由外国资本经营的冻蛋、冻肉、冻家禽厂。
到1933年,这类冷库增加到30 ~35座。
我国冷冻库建设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到1983年底我国冷冻库总容量达200多万t。
1981年仅商业类容量就达238万t。
我国速冻食品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供出口速冻的蔬菜开始的。
2000年出口的蔬菜量达50万t,2001年,我国具有生产冻食品能力的企业近200家,品种达300多个,每年的产量达到1000万t,出口速冻蔬菜的量就为50万t,我国速冻方便食品的出口量已超过意大利,跃居全球第一位。
日本阿比公司开发成功了一种不破坏食品成分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的新型装置,此装置现在已经投放市场。
新型装置带有细胞系统功能,通过磁场、音波以及微弱电流等对食品中的水分子团发生作用,使结构变得均匀,通过不断的加压和减压,使得水分均匀冻结。
新型装置是现在低温保存食品的一项新技术[5]。
4.3、我国冷藏链的发展状况4.3.1、我国食品冷藏链的现状我国食品冷藏链的建设我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经过不断完善和进步,为各类食品的冷冻冷藏、低温加工、丰富食品品种、提高食品质量、优化食品结构、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减少变质损失、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一台液态化单体快速冻结装置在沈阳研制成功,成为我国食品低温加工装备技术发展的开端,由此彻底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格局,推动了食品低温加工装备技术的发展。
随后,各种装备越来越先进,使我国低温加工装备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4.3.2、发展冷藏链必须解决的冷藏链的建立、完善与发展与我国的环境、条件、车家政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应从政策、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促进其发展。
把冷藏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明确发展目标,统筹发展格局。
立足中心城市,组建食品冷藏链中心以组建食品冷藏链中心为纽带,把供应、生产、流通和消费有机联结起来。
对于食品保鲜中心和加速食品保鲜技术的人才培养也是不可忽视。
同时还要开发实用于冷藏链各个环节的保鲜设备如:加工设备、流通设备、贮藏设备及其它专用设备。
4.3.3、食品冷藏链设备的技术与市场预测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食品工业[7],因此发展冷藏链很重要。
从冷藏链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仍处于逐渐上升时期,有些技术甚至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链将会逐步完善起来。
在国家国内贸易局支持下,上海市商委与1997年9月和1998年2月分别制定了建立冷却肉、真空预冷蔬菜和冻水产品3条冷藏链示范工程的研究课题,经过近3年的试验研究,均已完成并通过了验收,目前上海市已建立起了几座低温物流中心。
[8]与冷藏链相应的速冻机、陈列柜、展示柜、低温冰箱、冷藏保温车及其配套设施将是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们应牢牢地抓住这个时机,开发、生产相应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食品冷藏链设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只要投入力量,摸清当前市场产品的现状,提高食品冷藏链自动控制水平以提高食品质量,将会给带来的新的增长点。
5.食品保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5.1、问题我国低温保藏食品的发展很快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推广速度慢、冷藏保鲜技术不完善,食品保鲜效果不高、经济因素导致的冷藏食品销售在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性、冷藏连的不完善、冷藏食品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