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
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教具
教案、多媒体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时间分配
(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2'
74'
2'
1'
板书
设计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二)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讨论、归纳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因为社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它是由无数人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是无数偶然事件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发展。
要懂得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规律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3、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题: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各抒己见、归纳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基本规律。
案列:袁世凯称帝
问题:袁世凯为什么不能长久地称帝
能力目标
体验、感悟、提升个人成长离不开人生目标,懂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作者:覃文斌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1期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定认识,珍惜和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从而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地发展。
笔者在哲学与人生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选择人生道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的根本要求,是做事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首先,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其次,适应现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要求;再次,要抓住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人生价值。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上充满了矛盾,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引导学生正视人生中的矛盾与难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要让学生知道,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在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联系就是人际关系,明确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学会交友,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课题: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3.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1.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2.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有一个古代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以俭养志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做了俘虏,给吴王夫差养马三年。
回国之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
他惟恐舒服的日子消磨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屋梁上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舌头舔一舔,以示不忘苦难,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就这样,勾践东山再起,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国仇。
教师:这个典故说明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许多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前进的。
因此,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
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展示图表: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哲理作文

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哲理作文潮流,顾名思义,是社会的一种风格,是应时代发展与个人心理的产物,即“时尚”所涵盖的一切。
现代潮流,与科技一样“苟日新,日日新”,没有人知道明天的潮流又是什么。
不生存于社会高层的我们,只能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去面对它,然后跟风一样地去崇拜它,模仿它,仿佛一朝不跟随,就会与时代脱轨,与这个世界失联。
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历史的正确潮流,在大潮流中树立崇高的人生哲理,我们才能在潮流中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内心强大的人,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潮流。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潮流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他们,和我一样,也只愿做自己内心的国王。
在这一点上,孩童与我们相似。
年幼的他们,不知晓潮流是什么,因此也不会跟随,纵使知道了,潮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又怎会是玩耍、玩具所比得上的呢?我看待潮流,就像在百花之地欣赏花朵一样。
我可以去观赏它,但我绝不会以它为中心来衡量着身边的满园鲜花。
同样,我可以顺应潮流,但我会与它保持理性的距离,必要时甚至全身而退。
一切的一切,只因我顺应的是自己正确的本心,而非顺应的是瞬息万变的万物。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需要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正如中国古朝代的君王一样,他们顺应本心,想要国泰民安,就励精图治,想要安逸享乐,就骄奢淫逸。
虽然后者不可取,但那也是本心。
而我,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顺应的是自己内心中正确的本心。
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至关重要。
历史上不乏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抛却了自己为官的初心,搜刮民脂民膏。
更有甚者,则认为“大家皆贪我不贪,是为异类”,导致了我们多少的先人不堪重税之苦。
《捕蛇者说》便是一个典型。
而曾经的他们,与当今社会里那些盲目追赶潮流的人又何其相似。
追赶潮流,却丢了本心,失了真心,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坚守初心,不忘本心,我们一定能拥有更为精彩的人生。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2)哲学与人生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哲学与人生》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体现哲学原理的学习与人生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观教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能促进《哲学与人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社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五、教学实施(一)教师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学习资源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主编:王霁2、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
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
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4.评价标准。
学生“学”的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认知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
情感信念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不良情感、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行为表现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
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轴心和主宰,是 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我 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根本动力。
3
理想信念的四个特点:
第一,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理想信念反映不同阶级的 利益。资产阶级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而无产阶级则要推 翻资本主义制度,谋求翻身得解放。
4
第二,可塑性。一是因为作为具体的人可以超越其 所处的经济地位树立不同的理想信念。二是由于科学理 论的教育作用,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第三,相对稳定性。理想信念是人们认识的升华, 因而一旦形成往往不易改变。 第四,实践性。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 到检验和发展。 而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5
理想信念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作用。理想信念能给人 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甚至 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P111《最后一片叶子》理想信念能够 引导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邓小平说得 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 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 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第三,理想信念的内在驱动作用。理想信念一旦形 成,就会指引人们自觉地为目标而奋斗不懈,这就是理 想信念的驱动作用。(P11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9
一、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必备条件 什么是意志? 就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 和执行阶段。
10
意志的特征: 第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这样才能既发动 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 某些行动。 第二,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 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想 一 想
意志
理想
信念
伟 人 成 功 的 秘 诀
39
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店门口有座塑像,站着一 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 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 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 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 们做些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 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欢它。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 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
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有自觉的责任。
立志需躬行 实际行动
任是什议议 ?责么:一
《汉语大词典》 “责任” 一词的三重含 义
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其二,份内应做之事; 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
。
45
情 境 再 现
上实训课,A同学不 愿意多练,怕脏怕累。B 同学认真观摩老师示范, 认真苦练。
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16岁时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及法国、 泰国电影节影帝奖。之后参演多部影视剧,凭《士兵突击》 获得双料金鹰奖,以其接地气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2011年 王宝强携新作《Hello!树先生》荣获俄罗斯、美国纽约、意大 利电影节影帝奖及亚太电影大奖,成为大陆80后男演员的领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政治理想:改天换地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你觉得理想像什么?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领我们走到黎明。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启示: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环境和发展规律不相一致, 就会产生消极极作用。
2
例案
无臂钢琴师刘伟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 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刘 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 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 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0岁他学习打 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 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分钟打出了231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 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案例2 「世代之眼」——比尔.盖茨(Bill Gates)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 25岁成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 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 理手段,使得不断壮大的微软能够保持活力; 他 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 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标目 生人的确 明有须 必展发生 人 一
名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 才能实现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
----高尔基
狄
高尔基
德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罗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
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
结合课本136页案例分析 什么是理想? 理想的分类 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按性质来划分—— 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孙中山的理想——推翻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袁世凯的理想—— 实行帝制,独裁统治
34
(一) 活动体验,体悟意志
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 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
谈感悟,谈什么是意志。
35
意志
遇事有主见 做事果断 善于约束自己 做事坚持到底 ……
36
议议 一
37
(三)讲述故事, 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
说一说
说一说:体育名将、名 人等成长、成功的故事。 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
2.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具有鼓舞作用,它推动 人们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不断地前进;
3.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有约束作用,它要求人 们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4.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还有鞭策作用,它促使 人们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地不断进取。
律规史历合符须必标目生人现实、二
1.读P128案例 回答 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吗?
为他人负责
2011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 已经有五十多家农户跟着她一起养殖土鸡。唐洁和当 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养殖基地一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 万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四百多万元。
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下了果树。
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一百万 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我们必须要 走深加工这条路。
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5岁开始打球,运动员生涯磨炼了她坚忍不拔的精神, 从运动员到学子,抑或说从勇者到智者,6年的学业令邓亚 萍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有目标,不屈服,造就了女 强人。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个个个人个个人人个个人人个人个人个个人社会人个个人人个人人个个人个个人人个人人个人人
社会理想以个人 理想为基础,个人 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不能是 空想和幻想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与幻想、空想不同
--------------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空想,具有 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 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3
目人实律史握 标生现,规历 把
打工妹在流言蜚语中开始的财富
唐洁17岁离开家乡,历经十多年打拼
在深圳有了一家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的贸 易公司。然而,2008年的时候,因为 一个新的财富发现,突然放下这一切, 一个人回到老家。
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 了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 地搞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
确定了人生目标后应有个人的发展计划,要从 一点一滴做起。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 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 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 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何大事。
----狄德罗
3
案 例
古代名人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 家治国 平天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知
还我河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
苍生社稷
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 汗青
孔夫子
屈原
岳飞
杜甫
文天祥
?
示启么什有们我对例案个几这
1.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可以更 好地规划一个人的发展。
这就是时代的巨轮。永远有一群不 知哪里冒出来的小夥子改变了世界。 比尔.盖次伟大之处在于他具有「世 代之眼」;
标目生人的己自立确确正
1.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 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
•案例2 刚 李 是 爸 我
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 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 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 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 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
40
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 “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 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 到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 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41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42
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军人物第一人 ——王宝强
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第十一课
2、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 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是什么?
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由多 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定社会对未 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 现。
用脚弹琴是艰难的,这需要勇气和想象力,许多人用手弹都需要很 多年才有起色,何况是脚。刘伟每天练琴时间超过7小时。“我是三点 一线的生活:练琴、学音乐、回家。我家在五道口,练琴的地方在沙河, 学音乐的地方在四中,那时真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这二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理想也是多种多样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有的人追求 优异的学习成绩,有的人追求舒适优越的生活,有 的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只要是积极的、对社会、 对他人有益的理想,都是我们要尊重和倡导的。我 们不奢望每个人都要定下当科学家、当宇航员的目 标。可是,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定下符合自己志趣的 发展目标。
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 件根本无法实现 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 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