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经典习题(题目带详细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经典习题(题目带详细解析)1.“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其主要依据是蒸汽机的使用()A.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C.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D.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发明,故A项错误;“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说明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推动工业城市兴起,故B项正确;C、D 项虽然是蒸汽机使用的意义,但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意思,故C、D项错误。
【答案】B2.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英国由国家分裂走向政治统一B.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影响C.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D.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必然需求【考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与英国由国家分裂走向政治统一无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A3.“它在塑造历史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
“它”是指()A.工业革命B.通信技术C.世贸组织D.国际贸易【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至少在过去的500年间,它充当了使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力量”,据此推断,“它”在15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通信技术发明始于19世纪,世贸组织成立是在1995年,时间都不符,故A、B、C项错误;15世纪的时候正值欧洲积极开辟新航路,国际贸易扩展,推动了世界走向一体化,故D项正确。
【学案】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重点:工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前自主学习1.英国人经过多年的钻研,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
2.1807年,的发明促使改进纺纱机器的改进,发明的“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3.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称为。
4.和,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课堂合作学习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情景激疑18世纪中期英国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在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性能可靠的蒸汽机。
它的广泛使用把人类推向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有何意义?知识归纳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一个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四个条件①劳动力条件:通过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②资本条件: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财富。
③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市场条件:18世纪以后,英国海外扩张的步伐加快,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商品出口急剧增加,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2.进程和重大发明(1)棉纺织业的重大发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之后纺织业涌现出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
(2)动力机器的革新英国人瓦特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并于1785年正式工厂投入使用,并迅速推广到各个生产部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第一艘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第?台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交通运输业也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4)蒸汽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工厂越来越多。
点拨棉纺织业是英国当时的新兴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较少,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知识演练+课后巩固提高+详细答案必修2

第7课课堂知识演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答1~4题。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凯伊发明飞棱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D.富尔顿发明汽船【答案】 B2.下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它的名称是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C.骡机D.飞梭【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
【答案】 A3.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工场B.作坊C.工厂D.机器【答案】 C4.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B.产生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解析】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这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答案】 A第一次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回答5~10题。
5.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大机器的推广B.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D.工厂的广泛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含义。
它指的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
【答案】 C6.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答案】 C7.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A.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D.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
A、C两项表述不正确,应排除。
B、D两项比较应排除B项。
【答案】 D8.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一道最佳选择题。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案

高中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堂检测]1.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2.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写道: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哥伦布 D.爱迪生3.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手工劳动C.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工业资产阶级上台执掌政权4.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l800年的l000万吨,猛增到l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煤炭储量丰富 B.蒸汽机的推广 C.冬季取暖的需要 D.发电机的发明5.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要点精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机器的发明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新机器的科技含量不高。
2.发明的机器主要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机。
而煤炭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且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3.这次工业革命英国一枝独秀,绝大多数发明成果都出自英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的近代化(机器工业)过程开始了。
二、工厂制与手工工场的异同工厂制手工工场相同点性质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形式生产方式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不同点生产工具机器手工生产规模较大较小生产分工细密较粗生产管理严格松散课后训练[能力提升]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 ( ) A.原料、资本、劳动力 B.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C.技术条件、资本、劳动力 D.市场、资本、劳动力2.近代“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最大区别是 ( )A.生产关系不一样 B.生产工具不一样C.劳动效率不一样 D.劳动者地位不一样3.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l万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说明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蒸汽动力的应用,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不散,于是有了题干“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A 项早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CD两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迟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
故选B。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A.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B.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D.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体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前提与条件⑴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⑵条件:①市场:殖民地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求技术创新(根本)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2、进程:⑴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地点:英国部门:棉纺织业———冶金—采煤①生产: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②动力: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③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⑵扩展:欧洲大陆和美国⑶完成:1840年前后,英法美相继完成。
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二、影响A、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⑴经济: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所取代,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④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⑤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⑵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⑶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
⑷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加快,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原因条件⑴经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⑵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⑶政治: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亚非拉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对世界的影响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3)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进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进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宝,供应了宽敞的海外市场。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______________,很多农夫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日益兴盛,生产技术进一步进展。
2.进程(1)开头标志:18世纪60年月,哈格里夫斯创造了“____________”。
(2)主要成就①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创造和使用________的高潮。
②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____________投入使用并快速推广。
3.扩展: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头,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领先完成工业革命。
[学问点拨]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进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削减,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期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____________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误区警示]工场和工厂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都接受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作业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加餐拔高练|课后加餐练|1.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B.为“工业帝国”提供市场和资金C.为“工业帝国”提供劳动力和市场D.为“工业帝国”提供技术与资金解析:选B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且广阔的殖民地刺激了英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故B 项正确。
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解析:选A “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第一台机器,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故选A项。
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其中内容出现了疏漏。
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解析:选D 动力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故D项正确。
4.“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B.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析:选A 材料“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体现了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纺织业得到发展,故选A项。
5.“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础练习】
1.关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78年一1535年)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
”而马克思则认为:“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
”莫尔和马克思的观点取决于A.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B.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
C.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
D.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主观认识
2.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棉纺织业B.冶金业C.铁路运输业D.采矿业
3. 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
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1页)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
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
6.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政治经济落后,被迫接受奴役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的控制
D.闭关锁国政策在工业国面前不堪一击
8.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0. 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
作者意在强调
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
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
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
二、材料分析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口压力下,英国出现了能源危机(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包括水力资源、煤矿资源、银行信贷系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引自《保留工业文明的脚印》
材料二、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
——引自《保留工业文明的脚印》
材料三、“已近两个世纪的现代文明在人们合作能力上没有扩大和发展,而在发展物质的科学的神圣的名义下不知不觉地做了许多事情损害着团体协作和处理人事能力的提高。
”他还引用一位澳大利亚医生写给他信中的言论说道:“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惟一的例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
”——引自梅奥元《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主要有哪些。
(6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口增多,导致棉布危机。
英国具有良好的工业革命资源条件、金融条件,以及优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2)经济机制: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政治机制: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运动机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机制;民权不断扩大。
(3)主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
但损害了人类团体协作和处理人事能力的提高,使人类难以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