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实施方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实施方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实施方案

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及阶段实施方案

(2018年9月-2021年7月)

一、背景分析

1、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

2012年,国家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依据。

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4号)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具体要求

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在近4年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14年10月 XX老师成为我校专职心理老师。

2017年7月—11月XX老师参与县教育局举办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2018年3月 XX老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

从事心理工作的班主任老师工作热情较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断学习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工作在稳步中求进步。

3、目前面临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逐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需要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探索结合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意识。

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有待逐步添置相关的设施。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理念

树立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着眼于我校全体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良好的人

际交往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在学校中提升心理品质,促进学习水平提高健全人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并将逐步渗透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以及总体目标

在学校发展总目标的统一要求下,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应用的广泛性,以科研为纽带,充分发挥我校教师勤奋奉献敬业的传统,心理工作小组协同各

部门,共同合作,以科研促发展求深入,实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未来三年,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和

谐发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起步更高硬件更好工作更新,争创

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终极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途经

内容:学习心理指导,环境适应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力

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意识发展的指导等方面.

心理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课

这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的一门课程。就心理

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

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

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

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

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专题心理讲座

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

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

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材而且要成人。

3、心理档案的建立

通过观察和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助于班

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科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家长

的家庭教育。

4、各班级选择心理委员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委员要求有较好地人际关系有进取心等特点地学生来承担,一般选两

名(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学生要观察实际情况并且及时地向学校地心理教育

人员反映这些情况,有助于班级心理教育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是心理工作人

员和学生保持密切地联系,更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地更好地实施和顺利发展。

5、个体心理咨询

为学生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要鼓励学生有问题

和困惑的要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要知道走进咨询室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6、团体心理辅导

根据不同个体的共性问题,组建同质团体,在团体活动体验中自我发现引

深思考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标以及实施步骤

(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基本形成“校领导——心理健康辅导员——各年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

工作网络。由原来工作人员主要是心理任课教师向各层面教师辐射,提高教师

对心理教育的的重视程度,并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进行相

关个案研究。从学生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到有部分学生参与到互助行动中。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完善组织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具体成员的分工

校长:XXX 负总责。

副校长:XXX 负责分管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咨询师心理健康老师:XX 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活动。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学校层面

任务一:完善心理咨询室硬件配置

2018年9月-2019年6月,建立心理健康中心,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任务二:形成工作网络

2018年9月-2019年6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工作网络,扩充心理小组成员,形成兼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研讨。

任务三:师资培训,扩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学年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培训。

任务四:工作实践

2018年9月开始,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能够针对本班级学生出现的普遍性心理问题开设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2)学生层面

任务:心理委员

2020年9月,每班选1-2名学生,形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协

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开展工作。

(3)家长层面

发挥家长委员的积极作用,每学期借家长委员会会议,通过家长委员将家

长在教育子女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汇集,在家长学校中进行有关心理教育的辅导。

根据工作时间的安排,对家长以及任课教师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

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困惑,开展相应的辅导。

根据调查研究,确定家长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转

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良好素质的家长形象影响孩子,提高家长这

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目标:

总体目标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

和自制力。

(2).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3).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

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

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

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分层目标:

高一年级:根据高一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离开家庭独自一个人来到

县城求学,在缺乏学习和生活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较快的投入大高中学习生活中,学校将高一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

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顺利走过高中过渡期。

高二年级: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由于学生刚度过高一适应期,对高中

生活失去新鲜感,我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监管力度较弱,自控能力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心里比较浮躁,会出现早恋的苗头,容

易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将高二级主要教学目标

设置为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

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独立生活,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掌

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年级:高三学生在这个阶段面对艰苦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对

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发生冲突和波动,这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学

生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发展的道路,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面对未来、面向

成功具有奉献精神,能够正确的认识考试的目的,进行系统的知识复习,娴熟

地调节考前情绪,完成升学阶段的最后冲刺。

实行措施:

(1).开设心理课程

(2)跟班主任工作班会活动结合。班会课晨会课进行校内校际交流,实行互相学习共享。

(3)与各科教学活动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灵健康教育

(4)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公开课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小报评比心理专题广播(成长的心情故事展播、心理电影心理趣味运动会。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三)教师心理健康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通过教师心理健康

工作,缓解教师的紧张,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四)创建班级心理生态环境

1、目标: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努力营造丰富活跃并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任务一: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各个班级把“营造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开辟心理教

育宣传栏,利用班级墙报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探索班

级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任务二:结合班级德育工作,培养健康人格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学校运动会等主题德育活动,培养合作意识爱

心意识。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能力: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培

养学生不怕吃苦耐挫能力,严明的纪律意识顽强的意志。

培养爱心责任心和感恩意识:结合学校每年寒暑假社区活动,在社会实践

中进行锻炼,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感恩意识。

五、设施及保障

1、目标

进一步加大心理工作硬件经费投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心理工作硬件建设。学校建立数间功能室,并能够在专用教室展开团体辅导活动。

2、具体工作以及步骤

任务一: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室共用德育处办公室,有待建立独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咨询室设备。

添置网络版的心理测量软件。

任务二: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心理咨询工作有其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繁杂的特点,为了不断吸收学习国际

国内同行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心理专职教师的素质,以促进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每年参加高水平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会或

专业培训。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同行研讨自学等提高学术水平。

任务三:开通网络媒介

开通学校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号,“心科普”“新课堂”等栏目提供心理知识普及,心理辅导网建设发挥沟通桥梁,并实现网上互动式的心理辅导服务。并不断增加交流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