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青花纹饰
2024年小学美术《画青花纹饰》教案+

2024年小学美术《画青花纹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纹饰》中的第二章《画青花纹饰》。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青花瓷的纹饰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青花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青花瓷纹饰的独特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2. 学习青花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作热情,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花绘画的基本技巧,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难点:青花绘画技巧的运用,纹饰的设计与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青花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青花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青花纹饰》。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讲解青花瓷纹饰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展示青花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构图、用色等。
3. 实践环节(15分钟)(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创作一幅青花纹饰作品,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青花纹饰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画青花纹饰》2. 板书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2)青花瓷纹饰特点(3)青花绘画基本技巧(4)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青花元素,进行创作。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画青花纹饰》赣美版(1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青花纹饰》赣美版(11)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画青花纹饰》是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纹饰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
教材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花纹饰的历史、特点和创作方法,使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生对青花纹饰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花纹饰的历史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图案创作青花纹饰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青花纹饰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纹饰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青花纹饰的历史、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青花纹饰的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青花纹饰作品。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青花纹饰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花纹饰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美丽图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作品是什么吗?”让学生猜测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青花纹饰的历史、特点和创作方法,使学生对青花纹饰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现场示范青花纹饰的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实践,创作青花纹饰作品。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画青花纹饰》赣美版(10)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画青花纹饰》赣美版(10)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画青花纹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纹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以青花纹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青花纹饰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绘制青花纹饰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和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曾经接触过一些绘画活动,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但是,他们对于青花纹饰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青花纹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花纹饰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青花纹饰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2.难点:培养学生绘制青花纹饰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花纹饰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青花纹饰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制青花纹饰的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8课画青花纹饰》赣美版。
2.绘画材料:毛笔、水墨、瓷器或画纸、颜料等。
3.参考资料:关于青花纹饰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花纹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青花纹饰的美丽图案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青花纹饰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纹饰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青花纹饰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体验绘制青花纹饰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制青花纹饰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美术《画青花纹饰》教案

2.青花纹饰欣赏:展示不同风格的青花纹饰,分析其艺术特点;
3.创作指导:教授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创作青花纹饰作品;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青花纹饰作品;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画青花纹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青花瓷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青花瓷及青花纹饰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青花瓷的基本知识: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对青花瓷的整体认识。
举例:讲解元、明、清三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强调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地位。
(2)青花纹饰的特点:分析青花纹饰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使学生掌握纹饰的美学特征。
举例:对比不同风格的青花纹饰,如缠枝纹、云纹等,讲解其寓意和美感。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青花纹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进行解释。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青花纹饰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运用。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耐心讲解。
元代青花瓷纹饰都是怎么分类的?带你了解元青花的纹饰种类

元代青花瓷纹饰都是怎么分类的?带你了解元青花的纹饰种类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潜力,体现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哲学思考和技术创新的表现,反映了在悠久地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翠幽昳丽的青花瓷成熟于箭鸣马嘶的元代是历史的必然。
经济利益形成的内在动力、文化变异提供的创作灵感和唐宋瓷业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元代青花瓷的丰富性筑就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
元青花的造型特征在元青花成熟过程中,形制由堆塑陈设器渐变成旋削日用器。
至正年间青花瓷器型种类繁多,为明清青花瓷的基本式样奠定了基础。
元青花和同时代的龙泉青瓷、影青瓷及北方诸窑作品风格一致,有体型巨硕、气势宏大的特点。
如折沿和菱花大盘与龙泉产品造型几乎相同,说明其渊源联系和承袭关系。
元青花的装饰风格经过谨慎的设计,以精致繁华的风格展现人前。
这些装饰风格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型的需要,如扁瓶、葫芦瓶、八棱瓶等。
元青花造型有三种:大型元青花(即习称的“至正型”青花),中东、日本、英国有藏品,国内有少量出土,体型巨硕,装饰精美;中型元青花,多见于国内出土,纹饰稍简,制作稍粗;小型元青花,以东南亚一带出土物为典型,有高10 厘米的小罐,口径6 厘米的小碗,轻盈灵巧,质朴简约。
一、元青花瓶元青花器型最为常见的是梅瓶、玉壶春瓶、盖罐、碗、匜、盘、执壶、高足杯等。
其特点是硕大厚重,也有精巧而细致的作品。
器型大多是在唐宋甚至更早时期的造型上改进提高而来的。
也有元代独有的创新,如扁壶,适用于马骑背挂;还有便于执持的高足杯等。
元代流行带盖梅瓶,造型为小口、丰肩,重心偏高、体型高大、纹饰图案繁丽,器盖内心带子榫,可防止滑动(图3-1)。
其器型早见于宋代,江西省博物馆藏有影青刻花缠枝纹带盖梅瓶,安义县宋淳祐九年(1249)墓出土的,器型高挑、体型娇小、图 3-1 元青花带盖梅瓶图 3-2 宋影青刻花带盖梅瓶图 3-3 宋黑釉剔花梅瓶腹壁斜直(图3-2)。
【观评记录】画青花纹饰-美术-小学-李佳磊.doc

《画青花瓷纹饰》观评课记录贾静李老师执教的《画青花瓷纹饰》是一节“设计与应用”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
本节课的优秀之处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中:一、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如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青花瓷器供学生欣赏和借鉴,激发学生对青花瓷瓷器和各种纹样的兴趣。
教师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青花瓷的不同的纹样和设计过程和需考虑的因素,并清晰的板书出主要内容,学生一目了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课堂的实践部分采用的是“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进行瓶子形状构图的示范,其他同学提出构图的不足之处,这样就避免在构图中出现同样的问题,比老师直接示范效果更好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评价时,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
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在本节课中李老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中已经有了一种青花瓷般的美感。
语言表达清晰,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画青花纹饰》课件PPT

你们想拥有一个自己画的青花瓷吗?
1.用蓝色记号笔为你的卡纸瓷瓶画上 好看的花纹。 2.图案适中,大小适当。 3.勾画轮廓及边缘时,注意线条流畅。 4.填充色彩时注意,要涂抹均匀。 5.注意个人及桌面卫生。
动手画一画
画青花纹饰
火眼金睛我最棒 龙和祥云
漂亮的花朵
人们在瓷器上画好看又吉祥的花纹,有美丽 的植物、风景或者是人物故事。把自己生活 中所喜欢的东西画在了瓷器上这带给我们很 多快乐和幸福感。
人物
可爱的小鸟 山水风光
*同学们猜一 猜,老师手 中的青花瓷是 什么样子的? *会画了什么
图案呢?Βιβλιοθήκη 形状各异,有的瓶口小小的,肚子大大 的,有的身子长长的,非常秀气。
小学美术《画青花纹饰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画青花纹饰》教学设计环节一:实物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你都了解哪些?生:书法、戏曲……师:老师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件自己珍藏的宝物---依次出示四件造型、纹饰各不相同的青花瓷瓶。
学生整体感受青花瓷,观察瓷器外形,题材纹饰找出青花瓷的基本特点。
一、不同点:二、相同点:1.器形各异白地蓝花2.题材丰富3.纹饰多样(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让学生自然的意识到“青花瓷”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
实物的直接导入,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整体感受青花瓷的魅力,给予视觉上最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认识,了解青花瓷的兴趣。
)环节二:课件展示,认识青花。
播放课件简介青花瓷的发展史,特点,制作以及类型。
青花瓷组图,分析瓷器外形特征,总结出大部分都是左右对称的。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整体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在唯美的青花瓷图片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的环境中讲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有了眼界的提升才能更好的去创作!古话说“润物细无声”运用在美术教学中也是十分适宜的。
)环节三:示范演示,学习新知【示范】(1)将纸对折。
(2) 在打不开的这一侧画出瓶子一半的轮廓,在示范的同时讲解瓶子的基本结构。
(3)沿外轮廓剪下。
(设计意图:“填鸭式”的方式要不得,在这一环节,我依旧是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示范也是以学生想出来的办法教师进行实验,以学生的‘学’推动教师‘教’让学生在思考与实验中去探索,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多时候属于自己或许会表达,但是思路不够清晰,所以演示还是有必要的,同时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学习态度,对于对称剪的方法也能够较直观的进行感受。
)环节三:讲解青花,提升认知。
1.【问题】你会画哪些纹饰?2.【引导】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瓷瓶。
3.【问题】瓷瓶上都有哪些纹饰?它们一般分布在什么位置?4.【展示】出示图片,归纳青花瓷的一般纹饰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