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风歌曲中的文学内涵
解读“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旨趣和文化底蕴

解读“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旨趣和文化底蕴【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风流行音乐正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在审美观念的变迁中,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元素产生兴趣,中国传统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流行音乐中。
文化底蕴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音乐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而创作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中国音乐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如盗版、版权保护等问题。
未来,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注重创新和协调融合。
中国风流行音乐正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化产物,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魅力。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底蕴、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市场、发展趋势、引言、结论。
1. 引言1.1 引言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当下的音乐市场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喜爱,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和魅力。
审美观念的变迁使得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和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兴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将从审美观念的变迁、中国传统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文化底蕴对音乐创作的影响、中国音乐市场的现状以及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揭示出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解读,或许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这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也可以促进其在音乐市场中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结束。
2. 正文2.1 审美观念的变迁审美观念的变迁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在过去,中国音乐市场主要以西方流行音乐为主导,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因此中国风音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文化和中国风音乐产生兴趣,引发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审美观念的变迁,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一味追求外来文化的流行元素,如节奏、旋律等,现在更加注重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歌词中的文学意蕴

四、含蓄空灵的意境美
《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
带走一盏渔火 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二、雅俗共存的意象美 • 流行歌曲的歌词对古典意象的借用,使下里 巴人与阳春白雪皆可悦之而神怡。
《在水一方》 • 如琼瑶创作的流行歌 曲《在水一方》就凸 显了中国古典意象美: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他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 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他的方向 却见依悉彷佛 他 在水的中央
《东风破》 、《青花瓷》
《东风破》
• • • • • • •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关于中国风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研究
—修辞、意象、语言、意境角度的其文学性梳理
许威 陈丹
中国风歌曲含义 • 三古三新: 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 曲、新概念,结合中国独特乐种,极大地体现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 • 基本特征:入乐可唱,离乐可诵
一、变化多样的修辞格
中国风歌词 (3)

中国风歌词引言中国风歌词是指歌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一种音乐风格。
随着中国文化和音乐的发展,中国风歌词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这种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风歌词的特点以及其中融入的传统元素。
中国风歌词的特点1.文化元素:中国风歌词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古代诗词和神话故事等。
这些元素给歌曲增添了一种深沉和优雅的氛围。
2.情感表达:中国风歌词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更加细腻和含蓄。
通过诗意的表达方式,歌词传达出了深情和内敛。
3.音乐特色:中国风歌词通常配以具有东方风味的乐器,如古筝、二胡和琵琶等。
这些乐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与歌词相得益彰。
传统元素的融入1.古代诗词:中国风歌词常常引用古代诗词作为歌词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有着丰富的意境和感情表达,带给听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远。
2.神话故事:中国风歌词还经常以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这些故事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理,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牵丝戏,玉笛声声减,崩朱阙。
灵台无计遣飞仙。
五凤楼上,吟成东风恶,岁月芳年。
3.传统乐器:中国风歌词使用传统乐器作为伴奏是其独特之处。
这些乐器的音色浑厚悠扬,与歌词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
古筝韵,声声入耳。
二胡悠扬,琵琶幽怨。
鼓铸丝竹,奏出中华风韵。
中国风歌词的影响中国风歌词不仅在音乐圈引起了轰动,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中国风歌词的流行使得更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通过歌曲中融入的传统元素,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次,中国风歌词的创作也激发了音乐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借鉴中国的传统元素,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无限魅力。
最后,中国风歌词的受欢迎程度也促使了传统乐器的发展。
浅谈“中国风”歌词对唐宋诗词主题的传承

浅谈“中国风”歌词对唐宋诗词主题的传承“中国风”是一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风格,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气息。
在“中国风”音乐中,歌词意境的表现至关重要,而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中。
本文从主题传承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风”歌词对唐宋诗词主题的传承。
首先,唐宋诗词的诗意哲思在“中国风”歌词中得到了延续。
唐宋诗词独具的诗意哲思深受歌曲创作人的喜爱,成为歌曲歌词表达的核心。
例如,在著名的《秦淮八艳》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境被继承并转化为了“狂潮拍岸花红,梦回一刀斩祸星”的词语,表现出了英雄主义精神。
另外,唐宋诗词中的注重内心感受和情感描写的特点也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风”歌曲的歌词表达中。
例如,在《长安花月夜》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想象被转化为了“春来秋去年复年,江山如画美人醉”的表达,呈现出了美好的景色,也打动了听众的情感。
其次,唐宋诗词的文化价值在“中国风”歌词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唐宋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哲学和道德观念。
在“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中,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巧妙地应用和表达,使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青花瓷》中,“罗曼蒂克曾让我误以为,这场游戏的终点就是你”这句歌词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引发了众多人们对于唐宋诗词文化的关注和学习。
最后,“中国风”歌词与唐宋诗词的发展联动,共同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新时代的“中国风”歌曲通过对唐宋诗词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地整合、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月满西楼》中,通过对“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词的重新演绎,将传统的思想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古典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总之,唐宋诗词主题的传承是“中国风”歌曲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唐宋诗词主题的继承和发扬,“中国风”歌曲成功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推陈出新,不断焕发出新的文化魅力。
中国风歌曲论文:谈论中国风歌曲歌词文化

中国风歌曲论文:谈论中国风歌曲歌词文化本文:舒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中国风”歌曲的流派(一)以方文山和周杰伦为代表的辞藻派说到“中国风”歌曲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方文山。
如果说周杰伦开创了独特的周氏唱腔,那么方文山开创的就是独特的方氏“素颜韵脚诗”。
所谓“素颜韵脚诗”,按照方文山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纯文字的脸就是整首诗词只由中国文字写成,没有图片的陪衬,没有外文单词,没有阿拉伯数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
韵脚,指的是诗词每行的最后一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行内的断句能营造出节奏感。
方文山和周杰伦主要的代表作有:《东风破》《千里之外》《发如雪》《青花瓷》《兰亭序》等,这一类的“中国风”歌曲比较严格地遵守了“中国风”歌曲的规则,可以算做辞藻类“中国风”。
其中《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歌词如诗画般美妙,色彩鲜明,有一种水墨画般的留白之美,自然之韵,毫无斧凿的痕迹与打磨的匠气,歌词意象和色彩的运用也强化了感情的抒发。
王力宏、林俊杰等歌手的部分歌曲也可以归结于此。
例如:王力宏的《在梅边》《花田错》,林俊杰的《江南》《曹操》,后弦的《西厢》《昆明湖》《唐宋元明清》,许嵩的《断桥残雪》《庐州月》等,这些都是辞藻派的代表作。
(二)诗词戏曲民歌派“中国风”歌曲里面有些歌曲受诗词戏曲民歌影响较大,歌词内容倡导移用诗词戏曲民歌中的经典桥段,完全把戏曲元素与流行风格融为一体,在通俗中得到流行,在流行里获得重生。
传统戏曲融合在“中国风”歌曲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另类演绎后,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
主要代表作之一: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这首歌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副歌部分朗朗上口,因此传唱度较高。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美学鉴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旋律和节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音乐的审美特点、文化融合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一、音乐的审美特点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
它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如忧愁、喜悦、思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
它运用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色,使音乐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旋律的变化。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构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如南音、北音等。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节奏的变化。
它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展现了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二、文化融合的美学鉴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族音乐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得以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古代文学的精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和散文被融入到音乐中,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文学性,使音乐更具诗意和意境。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哲学思想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等,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使音乐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元素。
民间艺术中的歌曲、舞蹈等元素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三、艺术表达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通过艺术表达,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体现在音乐中,如山水画的意境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具有了自然的韵律和美感。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中国风”特色流行歌曲的文化解读

〃中国风〃特色流行歌曲的文化解读一、引言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
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是黃晓亮对“中国风”的定义: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
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是中国风歌曲总的特点。
此外,歌词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中国风”,从东方意象到自然语境,运用大量修辞手法,也是中国风歌曲最重要的特点。
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80, 90年代就已经很多了。
比如:《龙的传人》、《中国民谣》、《爱江山更爱美人》、《鸳鸯蝴蝶梦》、《水调歌头》等,这些歌曲有传统的中国风味,充满浓郁的中国风情,这是“中国风”的雏形。
但是,他们却没有让“中国风”红遍中国大地。
而在2006年,周杰伦的一曲《千里之外》让“中国风”在中国成为流行的词语,也让“中国风”在流行乐坛上成为近儿年来的“主旋律”,成为文化潮流。
“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景观。
那么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流行起来?怎样会在中国形成蔚为可观的景象呢?本文试图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这一现象。
二、与时尚同步的青年受众有“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自周杰伦的《千里之外》、《青花瓷》开始,这样的歌曲在流行乐坛上风靡起来,成为创作的主潮流。
周杰伦的歌曲特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的歌手争相效仿,女th王力宏、陶詰、胡彦斌、林俊杰、后弦、tank,吴克群等歌手,采用各式的曲风,用歌曲唱岀他们他们喜爱的中国特色,也成为了当今流行乐坛的一大风潮。
歌手的相互学习,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更让流行乐坛中的“中国风”成为一个文化奇观。
1.“追风”的时尚青年冲国风”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但它是现在才流行的。
“中国风”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流行乐坛就有,但111于时代和受众的因素,并没有兴盛。
中国风-浅析中国风歌曲的古诗词韵味

浅析中国风歌曲的古诗词韵味浅析中国风歌曲的古诗词韵味摘要:当今乐坛,在摇滚等重金属音乐充斥人们耳膜的大环境下,中国风歌曲清新脱俗的风格,让人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舒缓柔和的音乐,清新雅致的歌词,让无数人为之陶醉。
本文讲述了中国风歌曲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和含蓄委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风歌曲古朴优雅的古诗词韵味。
关键词:中国风古诗词现代元素意境情感中国风歌曲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乐种,是采用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及编曲技巧,由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氛围的歌曲风格。
其作品亦诗亦词,亦词亦诗,将唯美的古典情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传承了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形式与语言,又用现代的创作技巧和思维对其进行了完美转化,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
它是听歌的新时代, 让人在听歌的同时,思索着歌词里的故事。
中国风歌曲的创作者中,不乏大牌的流行音乐人,例如,周杰伦,他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他的中国风歌曲很多:《娘子》、《本草纲目》、《东风破》、《千里之外》、《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双截棍》等等都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还有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花田错》、《竹林深处》,陈升的《北京一夜》等等,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中国风的体现。
他们共通的是一听到歌曲就会让人感到浓浓的中国气息,那种高雅的超凡脱俗的中国印象,其意境和情感都充溢着清新脱俗的古诗词韵味,无论是从意境的营造,还是情感的表达,中国风歌曲与古诗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古典唯美的意境当今流行的中国风歌曲多是古风雅韵意境的营造。
以周杰伦的《东风破》为例,这首歌曲营造的意境非常古典唯美,可谓综合了历代唐诗宋词的经典意境,从一壶漂泊到错过花开,词句蕴含的情感细腻而丰富,难入喉,三个字道出了只身在外漂泊的艰难,思念瘦,三个字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感觉。
酒暖回忆,歌曲中人应该是一边独饮,一边回忆,再回首,往事已远,隔着长长的时空已经冰冷,唯有用酒温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风歌曲的文学内涵摘要:近年来,中国元素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不断发展,中国风歌曲作为一道彩色风景闯入乐坛,成为一道清新的风景线,为大众所喜爱。
本文着重于分析流行中国风音乐歌词中的文学内涵,展现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特色,展示中国传统文学色彩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美。
关键词:中国风歌曲文学近年来,中国音乐市场不断繁荣,各路天王天后大放异彩,各类曲风也不尽相同,中国风歌曲也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古典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意境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歌词是介于音乐与文学的艺术,它既可入乐而唱,又可离乐而诵。
因此,作词者在歌词创作方面,往往喜欢运用文学的创作手法,以增强其文学内涵。
这样,不仅扩大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学领域,也有助于深入探究歌词文学的本质。
1·中国风歌曲阐释所谓“中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
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烟花易冷》等。
中国风歌曲大致特点是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中国风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创者是周杰伦,他凭一曲《东风破》,为中国风歌曲在华语乐坛开辟了一席之地,此后,许多当红歌手都陆续演唱创作了中国风歌曲,如林俊杰的《醉赤壁》,胡彦斌的《月光》、《红颜》,与此同时,在网络上还出现一批专门创作演唱中国风歌曲的网络歌手,如董贞、河图。
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2.中国风歌词的文学美一、意境美意境,泛指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以及由此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
它是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物镜,在歌词中,意镜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
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
《烟花易冷》便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第一句“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便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繁华声”这虚无缥缈的声音拟人化,成为一个“遁入空门”的人,诗人浮想联翩,情思绵绵。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借景抒情,运用雨、草。
木等意象,构成一幅细雨绵绵中,破旧的城门、屋舍空无一人,只剩满目苍凉,枯草哀木,想的荒凉,破败。
就如汉乐府中《十五从军行》所描述的“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人不由心酸叹息。
方文山曾说过:“我要求我的歌词一定要有天马行空的画面感、历史感,就像一部电影。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哪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通过借景抒情,城门、树根、石板、孤城、牧笛、野村,一系列意象,哀凉,悲伤,构成一幅一幅人去留空,斯人不再的画面,只剩孤身一人,手持佛珠,在潺潺雨声中,孤单单的跪在佛前,苦苦哀求,刻骨相思,一寸一寸吞噬者所有熟悉之景,单薄之身。
可惜,缘分早已注定,没有结果,没有结局,只是无尽的,苍凉的,漫长的,等待,等待……除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河图的歌曲《如花》更具有此等意境之美。
“他在夜里把灯点,四书五经读几遍,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边,她在灯下把墨研,荆钗布裙一双眼,看他寒窗苦读十年誓要上得金殿。
”陈述句一般的语气,将青梅竹马恩爱非常的夫妻画面描绘出来,眼前便浮现一位手执泛黄书卷,在星星灯光下吟诗苦读的少年,旁边的棋子,荆钗布裙,衣着简单,却不失端庄大气,不辞辛苦,在灯下为他研磨点灯。
“她在夜里把灯点,江阔云低望几遍,云里几声断雁西风吹散多少思念,想他灯下把墨研,一字千金是状元,等他衣锦还乡等过一年又是一年。
”江水悠悠,良人不在,送君千里,那人,此时已不再。
那可怜的女子,漠然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心心念念的丈夫,从此了无音讯,不知是遗失在那明月楼,还是遭遇不测。
而她,依然固执的守着当初的承诺,一直等待着等待着……“那孤帆去悠悠,把她年华全都带走,千丝万缕堤上的柳,挽不住江水奔流,看春花开又落,秋风吹着那夏月走,冬雪纷纷又是一年,她等到,雪漫了眉头。
”女子一生,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伴着源源江水,思念遥遥无期,唯有无止境的等待,等到红颜老去,等到霜雪白头,等到地老天荒,只是她一直不知道,等待的人,还会不会回来。
两首歌曲,同样塑造了两位为爱等待的女性,意境深远,引人深思,勾勒起无限遐想与回忆。
二、古典美中国风的歌曲,无时无刻不充斥这“古典”,古典的故事,古典的语句,古典的景物,以及,古典的人物。
诗意韵味十足,处处散发着古典美的气息。
如董贞的《重阳》,第一句便引用李清照的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面的“烟雨”、“红楼”“明月”、“酒”、“清风”无一不透着浓浓古风。
恰有“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意蕴。
“怎奈何悲欢离合,谁人能参透,邀明月,把酒送清风。
怨酒浓,凭栏醉芙蓉。
暮秋时候,望乡台回眸,那日初相逢。
笑语如昨,但看朱花红。
重阳约,仿若古道中。
你执手,欲把古琴奏。
琴意悠悠,弹指已深秋。
离歌唱不休。
曲终人依旧,如南柯一梦。
”无一不透着古风,古韵。
点点离愁就这样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
同样董贞的《青衫隐》,一听名字,便颇具古风。
青衫磊落,不似白衣鲜华,不似黑衣诡秘,一袭青衣,就像看到一个美目清秀的少年,目光流远,充满雄心抱负,壮志凌云。
“掩木门,月冷回旧地,凝眸处,寒烟衰草凄。
”木门、月、寒烟衰草,一开始,便勾勒了寒冷、凄清的情景,古色古香,引人遐想。
“暮云低,朔风卷酒旗,交错的,今时或往昔,琴音声声若泣,晚风急,残月看尽多少别离。
”如古诗词一般的语言,写出淡淡哀思,“朔风”、“琴音”,勾画出别离的景象,奠定了全曲哀伤的基调。
“望雪落千里,将青衫隐去,隔天涯,不盼有相见期,酌酒独饮,再剑舞风起,空阶雨,多少成追忆。
,乱云飞,青锋三尺义,杜鹃醉,傲骨隐青衣,不过一眼望去,相思意,眉间心上无力回避。
”注定离别,曾经江湖豪气,仗剑天涯,全被埋藏在满目苍白的大雪之中,连同心底最深处的爱恋,统统被大雪淹没,青衫隐去,从此,世上再无此人,所有故事,已伴着这场大雪,烟消云散。
三、音韵美《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
流行音乐的中国风,必须符合诗歌创作的韵律美。
如Finale的又何用,“独坐斜阳微暮轻寒成霜,云随雁字长。
舞罢霓裳羽衣又歌滥觞,殷勤理旧狂。
犹记陪君欢言醉笑一场,放浪又何妨。
此去经年迅景如梭流光,高楼谁与上。
”每一句都是压“ang”韵,句式整齐,排列有序,恰如最严谨的古诗词,悠远流畅,美得不可方物。
“圆圆缺缺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奈何拟把疏狂暂图一醉,相思已成灰。
”则压的是“ui”韵,歌词错落有致,旋律优美动人,让人怎能不爱。
他的词作读来都合辙押韵,起承转合间,仿佛回到前朝。
3.中国风歌曲中的文学内涵细品中国风的定义我们发现,中国风音乐跟中国古典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就是由于中国千年沉积的厚重文化才使使人耳目一新的中国风音乐的出现有了可能。
歌词涉及面之广泛让人叹为观止。
它包括了中国古典人物,典故,戏剧,古典状物意境,还有古代诗词的翻唱等等诸多方面。
一:首先,写古人的歌曲。
如河图的《阳光调》,“刀光,不依不饶,跌进谁的怀抱,午夜战场大漠荒烟,如狂草。
霜降,满城萧条,冷了长亭短桥,眉间朱砂乱世年华,如刻刀,塞上,乌衣年少,换谁遗世的笑,剑指天山西出阳关,人迹渺。
”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却写出驻守阳关的少年将领的寂寞孤独。
远离家乡,远离爱人,带着梦想与热血,来到哭喊的边境。
“雪落苍茫,雪若白发,雪若花凋,惹乱飞鸟,同望苍霞,同去天涯,同穿素缟,明月同邀,断了弓弦,断了心跳,断了浮生,望断缥缈,心如三月,心如荒草,心如泥沼,陷了也好。
”满目萧条,雪落大地,淹没一切,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
一首歌,概括所有镇守边关的将领,心中苦闷,迷茫,正如范仲淹词中所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黯乡魂,追思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让人同情,也让人叹息。
二:典故入歌董贞的《天净沙·秋思》,便是直接引用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再看董贞的《天净沙·秋思》“离乡路,脚步染尘土,青衣顾,留一抹楚楚,山河暮,眼模糊,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马蹄孤,追逐不停驻,千山渡,仍义无反顾,游子苦,向谁诉,西风路过去何处,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中国典故,让我们感到爱的含义,我们还能从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得到什么呢?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先辈已经为这一代中国风音乐人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坚决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考古学家。
对于听众来说,中国风是一本连环画,它让你看完有兴趣去看一本正传。
对于中国风音乐人来说,写一首歌,必须看一本书,甚至还不止。
三:古词翻唱在中国风之前就有一种形式的歌曲就是翻唱古词。
把古词拿来谱曲,当然是现代的曲艺,然后演唱出来也别有风味。
不管是射雕中罗文翻唱的《满江红》,还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甚至是邓丽君的《人约黄昏后》(翻唱欧阳修的《生查子》词),都在古词的基础上谱曲,演唱出来第一让我们体会到诗词之中的幽婉或是豪迈之情,另外在传唱之际,也为文化普及做出了贡献。
中国风歌曲在中国歌坛越来越成为一股流行力量,相信这些融汇了中国5千年来的古典文化的歌曲,一定会给越来越轻浮的中国乐坛一股清新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