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知识点

2.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 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
现实需要。
(2)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 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 国走向富强。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富强与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身创新的经历,感受创新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2.通过感受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理解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可以创新,知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3.通过回顾三次科技革命,明确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社 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励自己勇于创新,积极创造。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
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丰富多彩。
探究二 创新引擎
1.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期间。蒸
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
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 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 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
越自我。 (2)创新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 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 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主要讲述了创新对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与自己生活无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增强学生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如高铁、5G、等,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创新实例,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让学生了解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经历或身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第20课时 创新驱动发展(复习课件)

【易误提醒】
考点2 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材九上P20~28) 1. 我国的科技现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不足) (1)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
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挑战(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
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 国家水平等问题。 (3)结论: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5)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
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推 动改革,两者相互作用)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 激活创新)
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联系点:“受教育权”,八下第三课《公民权利》。 (本书P75)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内涵。 (1)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
足的科技范:刷脸就能进站,车内温度、灯光、车窗 颜色自动调节,上网不卡顿,原来3小时的车程现在只 要47分钟……这体现了( C ) A.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B.高铁成为人们首选的出行方式 C.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我国交通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2.【2018福建29题9分】共谱创新曲 (1)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框创新永无止境知识点+练习新人教版

创新永无止境知识点:一、创新强国1.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的培养。
(3)要增强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法治环境。
2.国家为什么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百年大计,为本。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为了加快实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万众创新1.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人心。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之基、____之道。
(3)时代需要弘扬。
2.万众创新对我们有何要求?(l)创新的时代,既要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维护自己的权益。
(2)创新的目的是增进,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练习1.分析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数发现,中国科技创新高度集聚和分化,极少数城市很好,大多数城市较差。
这说明( )A.我国目前没有掌握极端技术B.我国综合国力没有显著增强C.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D.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2.201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
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我国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近年来,中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国外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知识点课件新人教版

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
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
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的作用 (1)创新对个人的促进作用: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 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
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
越自我。 (2)创新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 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 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
会进步。
(3)创新对生活的促进作
用: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 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 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
丰富多彩。
探究二 创新引擎
1.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期间。蒸
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
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 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 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身创新的经历,感受创新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2.通过感受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理解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可以创新,知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3.通过回顾三次科技革命,明确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社 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励自己勇于创新,积极创造。
探究一
感受创新
1.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1)我们常常会为一个别出心裁的 点子而激动,为一个突发奇想的灵 感而兴奋,为一个独具匠心的构思 而得意……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 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 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信息③:创青新少是年引要领培发养展创的新第精一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 。
命题点 1:创新改变生活 1.(2022·自贡)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中国建 设的重要内容。一点手机,就可“掌控”大棚温度和湿度;借助“云广 播”,大量招工信息飞入乡村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 村进城……,数字乡村正展现出澎湃动力。
列举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做法。(P27) (1)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2)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3)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 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4)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积极向有关部门 举报等。
※9.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P28)
这说明 ①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②互联网是人们学习和交往的主要方式 ③科技创新改变着村民的行为方式 ④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C)
2.★(2022·自贡)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废旧物品再利用成为新
时尚。用废旧轮胎养花,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用包装纸、雪糕棍儿
制作台灯……废旧物品再利用
( B)
A.是创新强国的好点子,是以万众创业为目的的匠心之作
B.表明创新无处不在,创意与环保结合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C.体现了错误的消费观,花盆、台灯很便宜,直接买就行
【教案设计】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2《创新驱动发展》

【教案设计】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2《创新驱动发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认同创新的价值。
2.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二、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
2.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
三、知识目标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2.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
教学重难点重点: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提问:是什么让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教师:是创新。
细心的同学们都发现了视频中提到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那就是高铁、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单车。
新“四大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利的服务。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创新。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创新改变生活》。
【讲授新课】一、感受创新探究一:1.阅读教材P14“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1)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2)你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灵感来自哪里?答案提示:(1)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如:用卷纸芯做笔筒、用喝完的饮料瓶自制壁挂花篮、用易拉罐做灯笼、用果皮制作工艺画或饰品、用废旧纸壳箱制作精美相框、将雪糕棍组合起来做成装饰摆件,自制小台灯等。
(2)学生自主回答,如:我把雪糕棍收集起来,用胶水将它们拼接,做成了一个小木房子的装饰摆件。
我的灵感来自公园里看到的小木屋。
教师总结:我们的创新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集体备课教案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复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集体备课教案(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这些精神转化为行动。
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型培养创新人才。
(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企业角度①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②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③走自主创新道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减少对外依存度,加强对外技术交流。
④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发明创造鼓励和保护⑤增强品牌意识,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3.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能力?(个人角度)①树立创新意识,弘扬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③学习中要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④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周围的各种事物有穷根究底的热情。
⑤多观察、多动手,积极参加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4.怎样保护知识产权?(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2)当我们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①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等。
②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④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⑤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如下载别人文章注明出处。
----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科技】1.科技现状:(成就+不足)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①我国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③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④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知识点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
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有哪些意义?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创新引擎
1.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现阶段,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
(1)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
一、创新强国
1.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3.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4.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5.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4)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5)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6.创新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