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解析

世界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解析

世界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解析一、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人们没有私有制和社会等级,以家庭为主体单位,过着简单的生活。

后来出现了农业文明,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了农业社会。

在这个阶段,农业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和工艺文明的发展。

古埃及、希腊罗马、中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都是重要的文明古国。

然而,这些古代文明也因内部和外部原因,最终经历了衰落和灭亡。

二、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欧洲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这一时期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变革。

在这期间,基督教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王国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也使得政治和经济权力从城市和贵族手中向君主和地主集中。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艺复兴的兴起,欧洲的知识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近代时期的世界格局近代时期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欧洲科技和商业繁荣的时期。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现代化建设,也对世界形成了极大的影响。

19世纪末,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财富和力量,进一步加强了欧洲的帝国主义政策。

四、20世纪的世界战争和人权20世纪的世界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两场战争巨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态。

同时,在20世纪,人权理念也逐渐发展起来。

联合国的成立和人权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人权成为基本的国际价值。

五、21世纪的全球化和气候变化21世纪是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变得越来越普遍。

同样,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全球行动已经开始,期望通过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来控制气候变化。

六、结论世界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清楚。

但无论是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还是20世纪的两场大战和人权宣言的发布,都正面反映历史的进步。

我们需要更好地学习历史,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未来。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源远流长,涉及各个国家、地区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从人类最早的迁徙到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历史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转折点,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的崛起、帝国与王国的兴衰、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一、古代文明的崛起古代文明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古中国等古代文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些文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王制度和建筑技术,古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农耕文化,都对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帝国与王国的兴衰世界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帝国和王国,它们的兴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蒙古帝国等众多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一些王国如英国、法国、葡萄牙等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探险家的远航和殖民地的建立,为文明交流和地理探索打开了大门。

三、科技革命的推动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科技的进步在各个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

这些科技进步为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历史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它对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文化交流的深入。

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增加,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资本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

文化全球化则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相互渗透,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总结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涵盖了古代文明的崛起、帝国与王国的兴衰、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等众多方面。

世界历史概述

世界历史概述

世界历史概述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涵盖了从人类起源至今的长达几万年的时间跨度。

它包含了各个国家、民族、文明的兴衰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展现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变迁。

1. 人类起源与文明的诞生在远古时期,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具备了与现代人类相似的外貌和智力。

约在数千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掌握了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技术,这些重要的进步奠定了文明的基础。

2. 古代文明的崛起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和王国,出现了众多的古代文明。

例如,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兴起,建立了伟大的法老王朝;古希腊文明在爱琴海沿岸兴起,演绎了民主政治的传奇;古罗马文明则将法律、行政制度和道德规范传承并发扬光大。

这些文明的兴起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的转折与变革中世纪是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相互借鉴,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浪潮。

另一方面,中世纪也是宗教统治的时代,基督教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教廷势力日益强大,并在中东发动了数次十字军东征。

4. 近代世界的崛起与冲突近代世界的崛起与冲突主要集中在欧洲。

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为欧洲带来了新的财富和知识,也带来了殖民主义的兴起与扩张。

同时,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欧洲逐渐成为全球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引发了资本主义的崛起。

5. 两次世界大战与全球格局的变化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最动荡的世纪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战后,冷战的爆发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世界分为两个阵营,东西方势力对峙。

6. 当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

然而,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等,这些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挑战。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繁荣、衰落、战争、革命等一系列的起伏。

这些历史事件和进程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知的世界格局。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史前时期在史前时期,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时代。

起源于非洲的早期人类逐步迁徙至世界各地。

他们依靠狩猎、采集以及简单的农耕方式维持生存。

这个时期的最重要发展是人类的语言、工具和社会结构的形成。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诸如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的兴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年,古埃及文明繁荣发展。

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社会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形成了宏伟的金字塔和独特的宗教体系,以及具有象形文字的书面语言。

巴比伦和亚述文明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600年间兴起。

这两个文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在的伊拉克),发展了复杂的城市社会和法律制度,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6世纪之间的爱琴海地区。

它是西方文明的基石之一,对政治、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为后世政治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并列为欧洲最重要的两大古代文明之一。

公元前753年至公元5世纪,古罗马通过征服扩张建立了广阔的帝国。

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行政体系和建筑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形成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

古印度的宗教体系,尤其是印度教和佛教,对该地区的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以华夏族为核心,在长时间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宗教、哲学、科技、经济和政治体系。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跨越了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时间段。

世界历史变革大事回顾

世界历史变革大事回顾

世界历史变革大事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各种重大事件和变革,这些事件和变革塑造了我们的现代世界。

本文将回顾一些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1. 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

这一转变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而实现了食物的稳定供应。

农业革命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文明进程打下了基础。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民主政治开始发展起来。

雅典的公民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这种政治制度为后来的民主国家提供了范本。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对后来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间统治了大片土地,其政治、军事和文化影响深远。

罗马法律、道德价值观以及基督教的传播都对后来的欧洲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罗马帝国最终面临内外压力,最终分裂和崩溃,这标志着古代世界的终结和中世纪的开始。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14至17世纪期间,欧洲艺术、文学和科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复兴。

人们开始重新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这促进了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兴起。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艺术、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5.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现代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引领了这一变革。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大规模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革新,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

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科技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世界历史的起源与演变

世界历史的起源与演变

世界历史的起源与演变人类文明的历程是世界历史的舞台,从最早的人类社会出现,到今天全球化的纽带相互交织,世界历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

本文将从人类起源、古代文明的兴起、帝国时代的崛起以及现代全球化的发展等方面,探讨世界历史的起源与演变。

一、人类的起源人类作为高度进化的生物,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已经超过了几百万年。

早期的人类生活在南非等地,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得知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打猎、采集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慧逐渐发展,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和定居,这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开始。

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为人类社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人类开始形成了社会组织和文化传承。

二、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各地的古代文明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出现,其中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为代表。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封建王国蓬勃发展,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和神庙等文化遗迹。

古巴比伦则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其发展了象形文字,开创了法律制度和数学思想。

古印度文明以恒河流域为核心,形成了印度教、佛教等重要宗教体系。

古希腊文明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对哲学、数学、政治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罗马帝国则崛起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对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帝国时代的崛起随着古代文明的繁荣,世界进入了帝国时代。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和大规模的征服扩张。

各种帝国涌现,建立了庞大的领土版图。

古代时期的众多帝国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大英帝国、中国的秦、汉、唐等。

这些帝国通过征服和统一领土,形成了庞大的帝国,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现代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当代阶段,也是世界历史演变的最新发展。

全球化指的是国际交流和联系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和民族边界逐渐模糊。

全球化的标志包括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突破、交通和通讯的便利等。

介绍世界历史

介绍世界历史

介绍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记录了我们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开始逐渐走出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开始使用农业和畜牧业来满足生存需求。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国文明相继出现,它们在科技、文化、哲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期,战争和疾病使很多文化古迹毁于一旦。

然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成为了现代欧洲文化的开端。

在16世纪开始,欧洲探险者开始远航海洋,发现了新大陆,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

这一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科技、文化和贸易的交流。

近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使得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社会开始寻求和平与发展。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经过数十年的竞争,美国最终在1991年获得了胜利。

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总体来说,世界历史是一个充满曲折、沉浮和进步的历程,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

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

原因 领导 主力 方式 结果 影响
封建主义或殖民主义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大资产阶级(商 业或金融) 以农民为主体的 下层人民 暴力革命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走上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经济基础 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日本除外)
工 业 革 命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美国南北战争 资本主义统治基础巩固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垄断组织形成进入帝国主Biblioteka 阶段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日本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亚洲觉醒 非洲反侵略 拉美民族民主革命 改良派发展成为修正主义派
社 会 主 义 运 动
第一国际成立 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巴黎公社革命
阶级结构变化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生的政治变革 事件有哪些?反映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潮 流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潮流产生的原因 和影响?
欧美重大政治事件: 1861年俄国革命、1861年~1865年的南 北战争、1864~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59~1870年的意大利统一。 主流是资产阶级运动。 原因: 工业革命在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法国 大革命所创立的原则和精神一直影响各国,为资产阶 级提供精神力量。 影响: 俄、德、意等一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工业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 内得以确立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特点:起源于自然科学的指导、在主要国家几 乎同时展开、个别国家交叉进行。 生产力:第一次后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后进入电气时代 政治:第一次导致了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确立; 第二次导致了垄断集团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使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国际关系:第一次推动西方国家殖民掠夺活动、引发 它们之间争夺原料和市场的战争,使得东方从 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促使列强瓜分世界、引发称霸世界的矛 盾、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性 战争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

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

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

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

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

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1]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核心容的交往是被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基本畴来论述的,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与考察,不再以抽象的理性为历史的前提,也不再以抽象的自由精神发展为世界历史发展核心,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以生产实践为历史的基础。

马克思从这一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首次找到了解开世界历史之谜的钥匙。

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由它造成的各民族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基础之上的。

这样,马克思就把“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发展”看作是实现由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两个基本条件。

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没有同人的解放与发展割裂开来,而是与人的解放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一部世界历史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历史。

离开人的解放与发展去谈世界历史,既不可能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发现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形成的两个条件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是人获得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两个条件,而这两个条件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解放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世界历史过程。

因此,可以说,人的解放与发展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的,世界历史的进程本质上是个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力与交往越是普遍发展,世界历史就越是世界历史化。

因此,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化的本质性规定。

可见,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基本条件、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和解放为归宿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在机制,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也是因为只有依赖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实现,除此以外的方式都只能得到共产主义的外壳,而缺乏共产主义的实质涵。

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程度与人类解放的程度的一致性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其逻辑结论就是“世界历史”之路,亦即全球化之路。

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程度越高,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程度也就越高,或者说全球化的程度也就越高,离人类的彻底解放也就越近。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最彻底的全球主义者。

应当说,通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样理解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原意的,而当代全球化的事实又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预见和把握,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一致性。

二、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最坚定的世界和平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界定为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论,进而把马克思主义者歪曲为战争贩子。

诚然,由于对资本主义成熟程度估计过高,马克思主义者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过过于激进的失误,这里有许多惨痛的教训需要汲取。

但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使他们始终认为生产力才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阶级斗争及暴力革命不过是非常态的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的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才是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逻辑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最彻底的全球主义者,而新时代的全球主义者必然是世界和平主义者;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途径观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恩格斯晚年的和平发展思想、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理论以及的和谐世界理论就是这方面的典。

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充分说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最坚定的世界和平主义者。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作为“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不仅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而且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晚年在探索和阐述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思考,学界称之为“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思想”。

多数学者认为,《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作为恩格斯晚年最重要的理论文章之一,是研究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思想的基点和代表作。

不可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早年都是暴力革命论者,这是与他们对资本主义成熟程度估计过高以及资本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极其尖锐的阶级矛盾状况分不开的。

对于这一点,不仅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有充分认识。

恩格斯在他辞世六个月前,在为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写序文时曾直截了当地承认了这一点。

他说,那时我们没有丝毫怀疑地认为,从法国开始的欧洲1848年革命表明,“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了,这个决战将在一个很长的和充分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2]“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经济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这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3]恩格斯还进一步阐明:由于这个经济革命,“无产阶级所处的境况现在已经稳定”,“甚至每隔十年一次的周期性危机引起的波动,也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生存条件。

工业变革时期出现的政治运动或直接社会主义运动(那时还不成熟)遭到了失败,遗留下来的与其说是鼓舞,不如说是沮丧;资产阶级的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证明自己比革命的反抗更有力量”。

[4]从恩格斯的思想轨迹来看,即使是在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各国资产阶级对工人运动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一致认为暴力革命是工人运动的唯一形式,并对拒绝暴力革命的各种思潮进行着坚决的斗争的这一时期,也存在着一些和平斗争的思想萌芽,只是由于形势的限制,这些思想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制度日益完善,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议会斗争开始蓬勃兴起和发展,并不断取得胜利。

形势的变化,为恩格斯研究议会斗争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和宝贵的实践材料,1895年3月,恩格斯写成了《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在这部重要的文献中,恩格斯将多年来的考虑和零散提及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强调在不放弃暴力革命准备的同时,尽可能通过和平的议会斗争开展革命取得政权,把进行议会斗争当作一个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战略来看待,从而形成了革命斗争新的战略和策略,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变。

《导言》对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革命的性质、斗争条件的变化和当前的形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反思1848年和1871年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恩格斯说,当时他和马克思之所以确立了暴力革命道路的战略,主要是受法国历史经验的影响,历史证明以前的战略错了,现在革命的性质、条件发生了变化,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也必须要变。

恩格斯认为,首先,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他指出“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凡是问题在于要把社会制度完全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应该参加进去,自己就应该明白为什么进行斗争……为了使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还必须进行长期而坚忍的工作。

”[5]其次,斗争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在经济方面,工业革命是英、德、法、美等国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远没有强大到可以铲除它的地步,新的革命需要新的强大推动力;在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制度有所发展,“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6]1848年和1871年两次革命的大失败,都给革命力量带来了巨大的损伤,还带来了欧洲两次反动黑暗统治时期,使革命倒退了几十年,而德国党在普选权斗争中却不断取得胜利,“在这种合法性下却长得肌肉结实,两颊红润,好像是长生不老似地繁荣滋长”。

[7]这两者的对比,是何等的鲜明!正因如此,恩格斯在《导言》中认为,必须对过去的策略加以修正,充分利用合法的斗争手段,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选举权争取“在本世纪末就能夺得社会中等阶层的大部分小资产阶级和小农,发展成为国的一个决定力量,其他一切实力不管愿意与否,都得向它低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