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解析

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高频考点精练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019·大连一模)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答案】1.D 2.B【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66°34′;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D正确。
第2题,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B正确;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
(2020·湖北黄冈检测)下面两幅图示意海口市某高中室外篮球场,图甲为某同学经常练习投篮的球场及投篮点示意图,图乙为该球场篮板侧视图,M、N分别为某日及半月后地方时12:00篮板上沿在球场的投影,据此完成3~4题。
3.仅从面向太阳光投篮会降低投篮命中率角度考虑,该同学在早上6:00投篮命中率最低的地点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4.篮板上沿投影从N到M移动的节气最可能为()A.立夏—芒种B.芒种—夏至C.夏至—小暑D.小暑—大暑【答案】3.D 4.C【解析】第3题,读图甲,仅从面向太阳光投篮会降低投篮命中率角度考虑,该同学在早上6:00投篮,太阳位于东部天空,篮筐西侧是面向太阳光位置,投篮命中率最低的地点可能是④,D对;①是背向太阳光位置,A错;②③位置与光线接近垂直,太阳光对投篮影响小,B、C错。
《关于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研究报告》

关于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研究报告一、研究问题一天,艳阳高照,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我看着地面上的影子,脑子里蹦出来一个思考:“影子的长短变化真的像是科学老师说的吗?”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急忙跑去问小姨:“小姨,影子的长短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小姨想了一会回答道:“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来得出结论吧!”我听了立马答应了,内心十分着急地想要得出结论。
二、研究时间2019年10月3日(大晴天)8:00--8:50 9:00--17:00三、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在阳光下物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呢?(1)8:00--8:50 在地上放置自制日影观测仪,记录每个时间段数据。
(2)9:00--17:00 在地上放置自制日影观测仪,记录每个时间段数据。
(3)填写数据,完成研究报告,得出结论。
四、实验工具准备一根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笔一支,尺一把,记录表一张。
五、具体实验记录及初步观察结论1.观察准备: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家门前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注意点:(1)要找一个平稳、风小一点的地方进行实验。
(2)实验进行时,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最好是在实验过程中都是晴天。
(3)实验时放平自制的日影观测仪,确保实验结果无误差。
2.观察过程: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1)根据五年级科学已学的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测试时间是上午8点到8点50分)。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影长8:00 东面20.8厘米8:10 东面20.6厘米8:20 东偏南20.4厘米8:30 东偏南19.9厘米8:40 东偏南19.6厘米8:50 东偏南19.3厘米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影子逐渐逐渐变短了,在10 分钟内相差不是多。
北京影子长短变化规律

北京影子长短变化规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繁华之地。
而这个城市的影子,似乎也有着自己的变化规律。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时,人们的影子开始逐渐拉长。
矮小的树木和建筑物投下的影子,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一天的开始。
人们匆匆赶往工作、学校,影子似乎也在急促地伸展,带着人们的期待与憧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升高,北京的影子也开始逐渐缩短。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人们的影子似乎与他们的步伐一同缩小,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炎炎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面上的影子变得短暂而模糊,人们纷纷躲进遮荫处,寻找一丝凉爽。
当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北京的影子再度开始拉长。
行人们的影子被延伸得更加深邃,仿佛与夕阳相互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夜幕降临,灯红酒绿的夜色中,灯光投下的影子在大街小巷中跳动,犹如童话般的幻影,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不仅仅是一天之内,北京的影子还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有所变化。
在寒冷的冬日,阳光显得有些懒散,北京的影子也因此变得更长更冷。
而在温暖的春日,阳光和煦,北京的影子则变得短暂而活泼,仿佛在与花草树木一同欢快地舞蹈。
北京的影子,似乎也是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
它记录着时间的流转,见证着人们的生活变化。
它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深邃,时而浅薄。
它像一个隐形的伴侣,默默地伴随着每一个行人,记录着他们的足迹和回忆。
或许,在这个喧嚣而繁忙的城市里,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影子。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它的变化时,或许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独特而美好。
它给予了我们一份安慰和温暖,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北京的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仿佛在提醒着我们,时间正在流逝,生活正在发生。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时刻,用心感受每一个影子的变化,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温情和美好。
让我们与这座城市的影子一同成长,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2019年整理】影子的长度与朝向

12
13
②
①
A
A
C
B
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本地区朝向正南的10米高楼房,连续一年多正午影子 长度与朝向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正午时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规 划栽植的花草种类,应选择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察( ) A A.① B.② C.③ D.④ 8.如果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 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
影子的长度与朝向
原理: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 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即背向太阳
一、影子长度与朝向的日变化规律 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长,正午时最短;朝向始终 背向太阳。 2、上午与下午的影子长度与朝向关于正午日影对称。
3、任意时刻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直射点背向伸展。
图1-20为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 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12--13题。 12.①--④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落时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河水封冻 C.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西流 )
例2、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 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如下图。回答: (1)
22 月 12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 短状况是 昼夜等长
。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23°26′N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 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 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1-2题。
(山西专版)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题型07 新情境实验专题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题型(七) 新情境实验专题新情境实验是2009年以来某某中考新加的实验类型,此题型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书写等,同学们需要熟悉物理实验中的常用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还需要学会搜集、处理数据,如能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并能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相应的实验规律、解释相关的现象。
类型一光学实验1.[2019·某某一模]为了探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TX7-1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图TX7-1(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探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2.如图TX7-2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图TX7-2(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情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地理影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观察员:汪舒畅一、实验材料: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二、准备: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飘窗窗台上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三、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四、实验过程: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
五、总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六、实验结果: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和预测一致。
七、注意事项:1.需要找一个平整、空旷的,阳光终日能照射到的地方。
2.利用事先做好的简易日影仪在指定的同一地点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竖着的铅笔不能倾斜。
3.利用指南针辨别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在量影长时尺与影子要平行(笔与橡皮泥连接处开始量)。
5.清晨初升的太阳和傍晚太阳偏西快落山时位置最低,影子最长,但要注意的我们当地12 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这是因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是在12点半左右影子最短。
2019年2月3日。
《易错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2)

《易错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哪一种结论是正确的?()A. 四年级比五年级有更多的同学喜欢游泳B. 四年级和五年级大部分人都喜欢郊游C. 喜欢郊游的人数,五年级比四年级多D. 喜欢滑冰的人数,五年级是四年级的2倍2.小明身高1.5米,要趟过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你认为第( )种说法正确.A. 小明趟过这条小河一点危险都没有B. 虽然身高比平均水深高,但仍然会有危险C. 有危险,肯定过不去3.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0,丙数是60,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A. 50B. 80C. 75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其中的两个数是36和49,第三个数是()A. 35B. 43C. 415.你看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哪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A. 鸭B. 羊C. 豚鼠D. 狮子E. 猪6.如图是某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长度的统计图,下午一点半时这个物体影子长度大约是()厘米.A. 80B. 135C. 1607.某小学六(1)班环保小组的5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32,25,27,26,2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共丢弃塑料袋大约()A. 900B. 1080C. 12158.下面是小明的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分项目跑步跳高跳远平均分分数 70 ? 85 83A. 79B. 80C. 93D. 94 9.135、140、145的平均数是()A. 135B. 140C. 14510.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A. 87B. 85C. 9011.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A. B. C.12.实验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2天植树20棵,第3天植树22棵。
关于影子长短的时间试题

关于影子长短的时间试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影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一种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光线被物体阻挡而形成的。
影子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时间点,同一个物体所产生的影子长度可能会有所变化。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影子长短和时间的试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时间段的影子最长?A. 上午10点B. 中午12点C. 下午3点D. 傍晚6点2. 如果太阳正好在东方升起的时候,物体的影子会A. 最短B. 最长C. 逐渐变长D. 保持不变5. 如果一根竖直的杆子在傍晚6点时的影子长度为6米,那么在中午12点时的影子长度大约是多少?A. 3米B. 6米C. 9米D. 12米二、填空题1. 当太阳处于西方的时候,一个1米高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为____米。
2. 在中午12点的时候,物体的影子长度通常是物体高度的____倍。
3. 当太阳在东方升起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最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产生的影子长度会有所变化。
答: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点产生的影子长度会有所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不同,光线的照射角度也不同。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光线照射的角度较低,影子较长;当太阳位于顶点位置时,光线照射的角度最大,影子最短;而太阳落下时,光线的照射角度逐渐增大,影子逐渐变长。
2.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中午12点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最短。
答:在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位于天顶位置,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上,这时物体的影子长度最短。
因为光线与物体的投影距离最小,所以影子长度最短。
通过这些试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产生影子的原理以及影子长度和时间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进一步探索光和影的奥秘。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对于影子来说,它的长短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光线的角度和光照强度而变化。
影子的长度被认为是一种测量时间的方法,也被用来判断天气的晴朗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活动目的:
l(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皮尺、钟表、记录有关数据的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选择自己小组的测量地点,确定测量时刻,制定测量计划。
)
三、活动步骤: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讲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
一个炎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乘凉。
这时,巴依大老爷出现了,非常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
聪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婪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
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意足地走了。
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
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
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
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
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
”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答应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乘凉了。
师:原来影子与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那咱们同学想不想亲自测量一下影子,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秘密。
2、亲自实践,仔细测量记录,总结汇报。
提出活动要求:
a、测量前,准备好记录表格。
b、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按时间把测量数字准确记录在表格里。
c、思考:认真观察、分析测量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开始活动。
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
结果预设:
日期: 月日地点: 时791111111刻 :30 :00 0:00 1:00 2:00 3:00 4:30 5:30 7:00
影子长
度
(
厘
米)
1、同一长度的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2、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时刻有关。
早晨、傍晚影子较长,正午影子最短。
3、教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的测量和观察分析,我们知道了影子长度和时刻的关系:早晚时影子最长,正午时影子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