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

合集下载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朝向
一、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长。

二、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日最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 0 )。

北极点和南极点在极昼期内,一天内日影都没有变化,但北极点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日影始终朝北。

三、如果某地有半年时间影子朝北,半年时间影子朝南该地为赤道。

如果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北说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某地一年中大部分(超过一半)时间影子朝南说明该地一定在南半球。

阳光照射方向问题
四、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大。

五、北半球温带地区,为了利用太阳光照,窗户一般都朝南开。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

一天中人的影子变化规律

一天中人的影子变化规律

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1、影子的长短变化:一天中,早上影子较长,逐渐接近正午时影子最短,晚上影子逐渐变长。

大概影子长度变化为:长——较长——短——较长——长。

2、影子的方向变化:一天中,早上影子在西,中午在南,晚上在东。

因为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方向相反,大概运动方向为:西——西北——南——东北——东。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跟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有关,通俗点说就是和太阳的方向和高度有关。

清晨太阳从东方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地平面近,物体的影子在太阳的对面西方被拖得很长,随着太阳从东向南慢慢升高移动,影子的方向也随之变短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正午的时候太阳方位角达到中午180°,太阳太阳位于天顶,因此太阳的天顶角为0,此时物体的影子最短。

【2019年整理】影子的长度与朝向

【2019年整理】影子的长度与朝向
正东
12
13


A
A
C
B
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本地区朝向正南的10米高楼房,连续一年多正午影子 长度与朝向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正午时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规 划栽植的花草种类,应选择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察( ) A A.① B.② C.③ D.④ 8.如果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 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
影子的长度与朝向
原理: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 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即背向太阳
一、影子长度与朝向的日变化规律 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长,正午时最短;朝向始终 背向太阳。 2、上午与下午的影子长度与朝向关于正午日影对称。
3、任意时刻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直射点背向伸展。
图1-20为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 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12--13题。 12.①--④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落时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河水封冻 C.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西流 )
例2、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 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如下图。回答: (1)
22 月 12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 短状况是 昼夜等长
。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23°26′N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 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 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1-2题。

杆影问题综合分析

杆影问题综合分析

杆影问题综合分析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

专业从事高考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邮编054001.邮箱:*********************1物影变化问题是地理命题的常见形式之一,也是教和学的难点所在,本文以杆影为例,对其变化规律做一全面系统分析。

一、杆影长短的变化规律1.杆影长短的日变化规律一日中,杆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①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平行,杆影最长,理论上趋向于无限长。

正午时(地方时12:00),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杆影最短。

②在极昼范围内(极点除外),午夜时(地方时0:00)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

③在极昼的极点上,由于太阳高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故杆影也无明显的变化。

总之,除极点外,从日出→正午→日落,杆影变化由最长→逐渐缩短→最短→逐渐变长→最长。

2.杆影长短的年变化规律一年中,各地杆影长度会随季节而变化,主要体现在正午太阳杆影长短的变化上: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反之,则杆影越长。

②当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正午杆影最短,缩为一圆点;在直射点以南、以北地区,正午杆影将随太阳高度角的缩小而逐渐变长;在刚出现极夜的纬线上,太阳高度为0,理论上可把其杆影视为无限长。

③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杆影达全年最小值;南半球各地正午杆影达全年最大值。

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杆影达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正午杆影达全年最大值。

二、杆影朝向变化规律1.春分日、秋分日时,南、北半球和赤道上某地的杆影朝向变化规律图解(图1~图3)。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直射点以北地区、直射点以南地区、直射点所在纬线上以及北半球出现极昼地区的杆影朝向变化规律图解(图4~图9)。

图1 北半球某地 W图2南半球某地 S 图3 赤道某地S W N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直射点以北地区、直射点以南地区、直射点所在纬线上以及南半球极昼地区杆影朝向变化规律图解(图10~图15)。

高中地理日影问题汇总,日影朝向图示大全

高中地理日影问题汇总,日影朝向图示大全

高中地理日影问题汇总日影朝向图示大全一. 日影朝向(一)分布规律1. 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 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应用意义1. 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 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 据正午日影的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大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或北极点。

影子问题——精选推荐

影子问题——精选推荐

影⼦问题影⼦问题⼀、⽇影朝向(⼀)分布规律1.⽇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位的相反⽅向。

2.正午⽇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①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之间地区,⼀年中正午⽇影都朝向正北。

②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之间地区,⼀年中正午⽇影都朝向正南。

③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不包括北极点),若出现极昼时,正午⽇影朝向正北,⼦夜时的⽇影朝向正南。

④南极圈以内的地区(不包括南极点),若出现极昼时,正午⽇影朝向正南,⼦夜时的⽇影朝向正北。

⑤北极点若有极昼时,其⼀天中的影⼦始终朝向正南(太阳也在正南,太阳与影⼦的位置相反),但位置是变动的。

⑥南极点若有极昼时,其⼀天中的影⼦始终朝向正北(太阳也在正北,太阳与影⼦的位置相反),但位置是变动的。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影缩为零(或正午⽇影与物体重合)。

②⾚道上⼀年中正午⽇影⼤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中正午⽇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中正午⽇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影都朝向正北。

3.⽇出⽇落时的⽇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论南北半球,⽇出时的影⼦都朝向西南⽅,⽇落时的影⼦都朝向东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论南北半球,⽇出时的影⼦都朝向西北⽅,⽇落时的影⼦都朝向东北⽅。

(3)太阳直射⾚道时:全球各地⽇出时的影⼦都朝向正西⽅,⽇落时的影⼦都朝向正东⽅。

(⼆)应⽤意义1.据⽇出、⽇落时⽇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出时物体的影⼦朝向西南⽅,⽇落时物体的影⼦朝向东南⽅,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出时物体的影⼦朝向西北⽅,⽇落时物体的影⼦朝向东北⽅,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出时物体的影⼦朝向正东⽅,则说明太阳直射⾚道。

小学科学第2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2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影子的变化第2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科学探究能观察和记录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段时间内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描述影子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STSE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并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难点:从数据中分析得出影子的变化特点与规律。

教学准备:记录表、A4纸、橡皮泥、小木棒、指南针、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影子的形成过程中,影子有哪些变化?影子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二、说说一天中影子的变化1.一天中,什么时候我们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早上一最长;中午一最短;傍晚一最长;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想一想,推测一天中随着天空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我们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长短和方位怎样)?将自己的预测画出来,说一说理由。

3.展示交流。

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们画得准确吗?怎么办?我们可以到室外实际观察和测量一下。

三、观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根据大家刚才的推测,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操场上,观察阳光下旗杆影子的变化。

我们怎样来观察?观察对象:旗杆或是其他竖直物体。

观察方法:将旗杆影子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来,标注好时间与长度。

大约每隔40分钟观察一次,画出旗杆影子的变化图。

思考你有什么发现?预测:影子会移动吗?它是如何移动的?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此时,旗杆的影子与其他竖直物体的影子方向是否都一致?可以将你的预测画下来。

思考:从观察事实与观测数据中归纳出影子的有关特点。

四、自制影子观察仪,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自制影子观察仪。

提供材料,如何利用它们制作一个能观察出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装置?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方法如下:一支铅笔或一根木棒,一块厚纸板(可粘上一张白纸,便于记录),将铅笔或木棒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纸板的正中央,在纸板上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变化的影子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变化的影子

故宫前的日晷
我国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 《独醒杂志》。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 将晷针朝向南北极固定,晷面平行于赤道面。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 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 东移动。故宫大殿前安放日晷,象征皇帝拥有 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
通过今天的活动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南 东
活动3 画一画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影子的关系
影长
影短
影长
活动4 议一议 下图中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 置拍摄的。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
(2 )
(1)
活动5 猜一猜 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猜一猜哪张照片是中午的?
(1)
(2)
拓展延伸
我们祖先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运 用太阳的影子的变化进行计时。 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就发明了利用太阳投影来测 量时刻的装置-日晷。
活动课
变化的影子
同学们,请欣赏这些图片,看到这
情境导入 些图片,你想说什么,就说一说吧!
想一想 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影子的长短与什么有关系?活动探源自 活动1 量一量长度 时刻
影子长度与时刻变化记录表
1.4米
0.2米
1.8米
上午9时 向西在中午12时 向西在下午17时
活动2 说一说
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 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在一天中有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变化,早晨,影子指 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中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
肥城市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
研究时间:2017年10月12日
年级班级:七年七班
组长:张宇瑞
小组成员:郭文睿、王福欣、郭心玉、张思源
规律如下:
方向变化为长——较长——短——较长——长;
方向变化为西——西北——南——东北——东
实验过程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材料: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 ,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指南针一个。

准备: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校园里(或家门口)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实验过程: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8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

3、整理记录: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方向
8:00 东方 20.8厘米西方
9:00 东偏南 19厘米西偏北10:00 东偏南 17.2厘米西偏北11:00 东偏南 15.5厘米西偏北12:00 正南 12.8厘米正北
13:00 偏西 14.2厘米偏西
14:00 偏西 15.1厘米东偏南15:00 西偏北 16.4厘米东偏南16:00 西偏北 17.8厘米东偏南17:00 西方 18.9厘米东方
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2日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
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果: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和预测一致。

注意点:
1.需要找一个平整、空旷的,阳光终日能照射到的地方。

2.利用事先做好的简易日影仪在指定的同一地点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竖着的铅笔不能倾斜。

3.利用指南针辨别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在量影长时尺与影子要平行(笔与橡皮泥连接处开始量)。

5.清晨初升的太阳和傍晚太阳偏西快落山时位置最低,影子最长,但要注意的当地12 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这是因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 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是在12点左右影子最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