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汽轮机总结
汽轮机学习总结范文

汽轮机学习总结范文【篇一: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
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
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
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
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
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
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
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
汽轮机学徒自我鉴定

汽轮机学徒自我鉴定
我是一名汽轮机学徒,自己从学徒期开始一直致力于学习和提升自己。
以下是我对自己的自我鉴定:
1. 学习能力强:我对汽轮机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强烈的兴趣,并愿意不断深入学习。
我能够迅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并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 细心认真:作为一名汽轮机学徒,我意识到任何疏忽和粗心都可能对汽轮机的运行安全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有效的组织学习,注重细节,在实际操作中保持高度的警觉和细心,确保每一步都做到位。
3. 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名学徒,我深知合作和沟通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我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事进行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中,我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4. 解决问题的能力:汽轮机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我有能力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我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
5. 责任心强:我深知汽轮机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我注重维护设备设施的完好,及时排查和处理潜在问题,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通过自我鉴定,我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认识到自己在学徒期间的成长和进步。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轮机工程师。
汽轮机学习总结范文

汽轮机学习总结范文【篇一: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
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
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
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
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
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
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
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
汽轮机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提高操作技能,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汽轮机实验实训。
本次实训涵盖了汽轮机的基本原理、运行参数、故障诊断以及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汽轮机基本原理通过实训,我们学习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我们了解到,汽轮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由高温高压的蒸汽流过叶片,使叶片旋转,从而带动轴和发电机转动。
2. 汽轮机运行参数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汽轮机的主要运行参数,如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转速、振动、轴向位移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3. 汽轮机故障诊断我们学习了汽轮机常见的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
通过分析振动、轴向位移、转速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4. 汽轮机操作技能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汽轮机启动、并网、加减负荷、停机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汽轮机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操作技能。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2. 操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汽轮机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实训不足与改进措施1. 实训时间不足由于实训时间有限,部分内容未能深入讲解和操作。
在今后的实训中,应适当延长实训时间,确保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2. 实训设备有限实训过程中,部分设备由于故障或维护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实训效果。
在今后的实训中,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实训设备的正常运行。
汽机专业年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在这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汽机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不断学习、进步,现将我的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1. 机组运行维护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严格按照汽机运行规程,认真执行各项操作,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机组出现的各类缺陷,我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缺陷得到有效处理。
在机组检修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与检修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检修质量。
2. 设备管理我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了全面管理,包括设备巡检、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
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及时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3. 技术创新我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针对汽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4. 安全生产我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我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业务能力提升1. 理论知识学习我不断学习汽机专业理论知识,关注行业动态,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业余时间,我阅读了《汽轮机运行与维护》、《锅炉原理与设备》等书籍,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操作能力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机组检修、调试等工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团队协作能力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遇到困难时,我主动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三、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虽然我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大学习力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汽轮机个人总结3篇

汽轮机个人总结汽轮机个人总结精选3篇(一)汽轮机是一种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设备。
它通过热能的输入,驱动涡轮旋转,从而产生功,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在我个人的总结中,以下是一些关键点:1. 原理:汽轮机利用热能从高温热源转移到低温热源的能量差来产生功。
热能通过燃烧燃料或其他方式提供给锅炉,使其内部水蒸气生成高温高压蒸汽。
蒸汽进入涡轮,推动涡轮旋转,并从涡轮中获得功。
随后,蒸汽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却并转化为液态水,然后通过泵重新进入锅炉。
2. 结构:汽轮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锅炉、涡轮、冷凝器和泵。
锅炉用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涡轮转子由一系列叶片组成,通过蒸汽的喷射推动转动;冷凝器用于冷却蒸汽并将其转化为液态水;泵用于将液态水送回锅炉。
3. 应用:汽轮机广泛用于电力工业、化工工业、船舶、石油工业等领域。
它们可以用来产生电力,驱动大型机械和设备,如压缩机、发电机、水泵等。
汽轮机还可与其他能源转换设备,如燃气轮机和发动机等结合使用,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4. 优点:汽轮机具有高效率、可靠性强、运行稳定以及适应性强的优点。
它们可以适应各种燃料,包括燃煤、天然气、石油和生物质等。
汽轮机还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实现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总的来说,汽轮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对于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汽轮机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汽轮机个人总结精选3篇(二)汽轮机是一种以燃煤、燃气等为燃料,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动能来输出机械功的热动机装置。
它在能源转换和电力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汽轮机本体是汽轮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压缩机、燃烧室、燃气轮盘和汽轮轮叶等。
压缩机用于将空气等工质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轮盘接受燃气的推力转动,带动轮叶转动,输出机械功。
汽轮机本体的性能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燃烧室的设计与燃烧效率、轮盘和轮叶的材料和结构、轴承的摩擦损耗等。
汽机专业年度培训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汽机作为电力生产的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汽机专业的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们公司于今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汽机专业培训。
现将本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一、培训目标1. 提高汽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汽机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等方面的技能。
2.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汽机专业人才。
3. 优化汽机专业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机设备基础知识:包括汽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等方面的知识。
2. 汽机设备操作与维护:讲解汽机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3. 汽机设备检修与调试:介绍汽机设备的检修工艺、调试方法、故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4. 汽机设备安全管理:强调汽机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5.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介绍国内外汽机设备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拓宽技术人员视野。
三、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提高培训质量。
2. 现场教学: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观摩学习,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 实战演练: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除、设备调试等实战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方便技术人员随时学习。
5. 交流研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学术研讨,促进知识共享。
四、培训成果1. 提高了汽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维护、检修等方面的技能。
2. 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汽机专业人才。
3. 优化了汽机专业队伍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
4. 提高了汽机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5. 促进了公司汽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了设备性能。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学习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期TSI学习总结

或磁传感器的信号。它将这些测量量与用户可编程的报警点进行比较,当超 过报警点时发出报警。 (五)位移/振动监测器(轴振、偏心、轴向位移)(3500/42M) 它可以接受来自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 理,它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振动和位置测量,并将处理的信号与用户编程的 报警值进行比较。 (六)差胀监测器(高胀、低胀、缸胀)(3500/45): 可接收趋近式涡流传感器、旋转位置传感器(RPT)、DC 线性可变微分变 换器(DCLVDT)、AC 线性可变微分变换器(AC LVDT)和旋转电位计输入信号 的4 通道监测器。 它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和用户可编程 的报警设置进行比较。 (七)继电器模块(3500/32): 3500/32 继电器模块提供四个DPDT继电器,组态后可以根据3500 监测 器模块内的报警状态触发。组态软件允许对各种报警组合编程,范围从单个 通道的警告或危险状态到将两个或多个通道状态结合起来提供特定的AND (与)或 OR(或)表决的复杂的布尔逻辑。 (八)键相器(Keyphasor 3500/25)输入 : 一期安装了两块键相器模块,就地只安装一个键相传感器。
改变时,线圈中间的引出线的相 对电压就会发生改变,根据这个变化可以调置来自阀位信号磁阻式转速传感器
磁阻式转速传感器采用电磁感应 原理实现测速,在传感器前端绕有线 圈,当齿轮旋转时,通过传感器线圈 的磁力线发生变化,在传感器线圈中 产生周期性的电压,通过对该电压的 处理计数,就能测出齿轮的转速。
测点分布情况
汽轮机TSI系统
汽轮机监视系统(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简称TSI)能连续地 监测汽轮机的转速、偏心、轴振、盖(瓦)振、轴位移、胀差、热膨胀、轴向 位移等参数。我厂采用BENTLY 3500系列汽轮发电机组监视仪表利用电涡流传感 器对汽轮机的转速、偏心、键相、轴位移、轴振动、胀差等进行测量,利用速 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对瓦(盖)振进行测量,利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LVDT)对热膨胀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习汽轮机总结
篇一: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
整
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
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
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
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
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
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
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
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
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
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
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
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数据的处理
这次汽轮机课设我们负责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繁重的工作。
接下来就着重说说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其他组一起根据课本上的计算公式和焓熵表等编了我们汽轮机课设计算所需要的excel表格,这其中将近耗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最后完成时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
接下来我们看汽
轮机课设指导书后面要算4组数据,我们又对题目不是很明确,向其他组成员以及老师询问后,老师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让我们只挑一组工况计算,这就大大减少了我们计算的时间。
我们组所用的计算方法是倒序计算,根据背压和假设温度来计算,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当我们假设喷嘴数目的时候,由于我们参考文献不是很充足,没有估的范围以及我们表格后面也没有校核它,结果导致我们的计算出现了问题,
这也导致我们在答辩的时候在这一过程大家都不知所以然,因此,我觉得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抱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把它做完。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编表格的只编的一级,用的也是这一级的数据和公式,之后我们在计算其他级的时候我们没有改尺寸数据以及发生改变了
的公式,导致我们最后计算数据出现高误差,不过后来我们及时发现了错误,又重新认真的计算了一遍各级的数据。
这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一时粗心,导致我们以前的工作白费,以后工作一定要细心细心更细心。
最后我们算每一级的各种速度时,发现速度很大,有的上了400m/s,超过了音速,但是后来其他同学告诉我压力等状况不同下当地的音速不同,我们所说的340m/s只是我们平时大气压力下的音速,而在喷嘴和动叶中他们的当地因素很大,只要我们设置的马赫数小于1,就是处在亚临界状态的。
对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八人一组,既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让我们学会了团结一
致,共同合作才能研究出最好的方案。
我们将理论联系实际,在交流中取得进步,从问题中提高自己。
第二,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我对汽轮机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熟悉了汽轮机工作的原理过程,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学会了科学地分析实际问题,通过查资料、分析资料及请教老师和同学等多种途径,培养了我认真严谨的态度。
第三,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要不断深入理解,而且要不断的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在记载飞速的提升。
通流部分图
我负责的是画通流部分的大图,就着重说说我在画图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所给图纸不规范,导致画图过程很不顺畅。
不规范一,没有按照制图标准。
按照给定的大小来,没有合适的标准边框,若一定要边框只能不按照标准,打个看上去差不多的边框出来;不规范二,大图没有标出相应尺寸及其比例。
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办法往标准里画,只能做到依葫芦画瓢,用圆规及其尺子量图纸上的各种组成件的尺寸来画,导致了在制图过程中很多的随意及其差不多,这样就会再次增加了图纸的不标准性。
不规范三;图纸明显与所计算设计的不一致。
最明显的就是设计的是三级,而图纸所给为四级,还有就是图纸
本身是歪的,导致在制图过程中假如按照其尺寸大小来
画,那么画出的图纸很不好看,歪很多,还不如就按照图纸本身歪着的样子来画来的协调;尺寸有梯度的地方也不明显,看上去似乎是印刷的问题,又似乎是图纸本身就是有梯度的,很难分辨出,进而也就在制图过程中画出一个意思,又不敢明确那就是个梯度,这个当然主要是需要制图人也就是自己来做出判断,但是因为个人水平问题,没有得出个明确的判断。
以上三点便是个人觉得是图纸的不规范进而导致制图过程的一些不顺畅。
其次,便是我自己本身在制图过程的一些问题,因为我自己画图得依照书上所给的标准一步一步来,因此相应的进度上也比较慢一点,同组组员已经画好一根轴,我才把主要的几个位置的线给打出来,因此到一些特别微小的细节部分可能为了跟上进度便没有特别的追究其原因,所以便略显粗糙了。
其实,这次课设只负责制图部分的我们贡献不是很大,大头都落在了计算的同学身上,他们比较辛苦,开始绘制八张图,我们还不觉得制图的活太轻松,最后通知一个组只要一份图纸的时候,我们真就感觉做的太少了,以至于答辩时老师问我们两个人就画一张图会不会觉得太怎么了,真心感觉所做贡献太少了!
最后,这次课程设计还是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的。
第一,我个人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结构,汽流走向,及其对于不同部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压力,温度
进而决定所用材料,进气端的汽封和排气端的汽封都有差别,这些都跟理论上不一样,这些
篇二:20XX年汽机专业工作总结1
20XX年汽机专业工作总结
20XX年汽机专业在分厂和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着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得工作态度,以提高专业实操和理论水平为目标,以保证机组安全可靠为重点,强化班组管理,利用机组大小修及平时的设备正常巡检,消除了设备存在的隐患,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生产和平稳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生产目标。
一、设备运行及检修、停机情况
1、20XX年#1汽轮机发电机组共运行6502.72小时,发电量29958.34万kw,2#汽轮机发电机组共运行6665.6小时,发电量32658.41万kw(截止10月底)。
供热量:20XX年1月—4月15日993264吉焦,20XX年10月115333吉焦。
2、20XX年汽轮机专业大小共提558条,缺陷消缺率达98.2%。
#1机于20XX.06.05至20XX.06.28日进行为期13天小修。
#2机于20XX.06.19至20XX.07.14为期25天大修。
其中包
括公用系统10天。
#1、#2机汽水系统加装和更换的主要阀
门总计36台。
3、全年无一例人员伤亡和误操事故。
4、事故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