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A 型题】关于药品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A.药品不能申请商品名B.药品通用名可以xx和行政保护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药品通用名『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药品的商品名是每个企业自己所选用的药品名称,对于同一个药品来讲,在不同的企业中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A错误。

药品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名称,B、C项错误。

根据制剂命名原则,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D 项错误。

A:属于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制剂是A.xxC 片B.西地碘含片C.盐酸环丙沙星胶囊D.xx混悬滴剂E.氯雷他定糖浆『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含片属于口腔给药,经口腔黏膜吸收。

A.药物异构化、混悬剂结晶生长、片剂溶出速度改变B.药物水解、结晶生长、颗粒结块C.药物氧化、颗粒结块、溶出速度改变D.药物溶解、乳液分层、片剂崩解度改变E.药物水解、药物氧化、药物异构化1. 均属于药物制剂化学稳定性变化的是2.均属于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变化的是『正确答案』E、D『答案解析』① 化学不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还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② 物理不稳定性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不仅使制剂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

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光易氧化变质,需避光保存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xxAC.苯巴比妥钠D.xxB2E.叶酸『答案解析』肾上腺素结构中含有酚羟基,需要避光保存。

A: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和水分影响,与pH值无关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C.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和赋形剂无关D.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E.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存在主动转运或载体转运,当药物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被饱和,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此时为零级速度过程。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 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 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3章常用的药物结构与作用第三节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西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仅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双氯芬酸B.布洛芬C.蔡普生D.对乙酰基酚E.美洛昔康【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本品不具有抗炎作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及痛经等。

2、下列叙述中与布洛芬不符的是A.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B.羧基α位为手性碳C.S-(+)-异构体的活性高于R-(-)-异构体D.甲基的引入使得羧基可以自由旋转,药物能保持适合与受体或酶结合的构象,提高消炎作用且毒性也有所降低E.结构中含有异丁基取代【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3、本身无活性,需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活性产物而发挥COX-2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B.C.D.E.【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萘丁美酮的作用机制。

体外无活性,体内经过代谢才表现出活性的药物为前体药物。

因此本题第一个线索是寻找前体药物,本题五个选项皆为芳基羧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依次为: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丁美酮、布洛芬,其中萘丁美酮为非酸性的前体药物(无羧基),其本身无环氧酶抑制活性。

小肠吸收后,经肝脏首关效应代谢为活性代谢物,即原药6-甲氧基-2-萘乙酸起作用萘丁美酮在体内对环氧酶-2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4、化学结构中含有异丁基苯基和丙酸结构的非甾体抗炎药是A.萘普生B.布洛芬C.氟比洛芬D.萘丁美酮E.酮洛芬【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洛芬的结构特征。

从题干要求可以看出,该药应该为芳基丙酸类,即“洛芬类药物,布洛芬结构中暗示有丁基(布,丁基英文译音),因此B符合题干要求。

萘普生和萘丁美酮暗示它们结构中均含有“萘”环结构而非苯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4章 口服制剂与临床应用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4章 口服制剂与临床应用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4章口服制剂与临床应用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西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一)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有关乳剂的特点错误的表述是A.乳剂中药物吸收较油性制剂快B.乳剂液滴的分散度较油性制剂大C.一般W/0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D.乳剂的生物利用度较油性制剂的高E.静脉注射用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2、滴丸的水溶性基质是A. PEG6000B.虫蜡C.液状石蜡D.硬脂酸E.石油醚【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3、适合制备难溶性药物联苯双酯滴丸的基质是A.MCCB.ECC.HPMCPD.CAPE.PEG【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联苯双酯为主药,PEG6000为基质,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液状石蜡为冷凝液,处方中加入吐温80与PEG6000的目的是与难溶性药物联苯双酯形成固体分散体,从而增加药物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4、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与老年患者B.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C.液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D.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E.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5、在口服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为A.使渗透压适当增加,起到等渗调节剂的作用B.使电位适当降低,起到絮凝剂的作用C.使黏度适当增加,起到助悬剂的作用D.使pH适当增加,起到pH调节剂的作用E.可络合金属离子,起到金属离子络合剂的作用【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6、以产气作用为崩解机制的片剂崩解剂为A.淀粉及其衍生物B.纤维素类衍生物C.羧甲基淀粉钠D.枸橼酸+碳酸氢钠E.交联聚维酮【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7、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加入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8、混悬剂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不包括A.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B.搽剂、洗剂和栓剂等都有混悬剂存在C.使用前需要摇匀后才可使用D.混悬剂应放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中保存E.静脉注射可制备成混悬剂【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9、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有“干黏合剂”之称的是A.淀粉B.微晶纤维素C.乳糖D.无机盐类E.微粉硅胶【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常用的稀释剂主要有淀粉(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以玉米淀粉最为常用;性质稳定.吸湿性小,但可压性较差).乳糖(性能优良,可压性.流动性好).糊精(较少单独使用,多与淀粉.蔗糖等合用).蔗糖(吸湿性强).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流动性和自身润滑性).微晶纤维素(MCC,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性,亦有“干黏合剂”之称).无机盐类(包括磷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等,性质稳定)和甘露醇(价格较贵,常用于咀嚼片中,兼有矫味作用)等。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6-98题A. 酊剂B. 酏剂C. 芳香水剂D. 醑剂E. 高分子溶液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液体制剂2.(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患者,女,患有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服用硝苯地平渗透泵片进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关于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正确表述为A. 双室渗透泵片适于制备水溶性过大或难溶于水的药物B. 液体渗透泵系统适于制备软胶囊型渗透泵系统C. 渗透泵型片剂以零级释药为控释制剂D. 产生推动力的是推动剂,它能吸水膨胀,将药物推出E. 由药物.半透膜.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组成A. 维生素C片B. 西地碘含片C.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D. 布洛芬口服混悬剂E. 氯雷他定糖浆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观察受试药物对动物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影响的实验,属于A. 临床前一般药理学研究B. 临床前药效学研究C. 临床前药动学研究D. 0期临床研究E.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5.(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甲氧氯普胺口崩片中阿司帕坦为A. 崩解剂B. 润滑剂C. 矫味剂D. 填充剂E. 黏合剂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制剂中药物进人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是A. 药物动力学B. 生物利用度C. 肠一肝循环D. 单室模型药物E. 表现分布容积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硝苯地平渗透泵片中的致孔剂是A. 二氯甲烷?B. 硬脂酸镁?C. HPMC?D. PEG?E. 醋酸纤维素?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根据材料,回答61-62题布洛芬口服混悬剂【处方】布洛芬20g 羟丙甲纤维素20g山梨醇250g 甘油30ml关于该处方说法错误的是A. 甘油为润湿剂B. 水为溶剂C. 羟丙甲纤维素为助悬剂D. 枸橼酸为矫味剂E. 口服易吸收,但受饮食影响较大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停药数月难以恢复。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练习题有答案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练习题有答案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练习题有答案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练习题(有答案)执业药师考试即将拉开序幕,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信心考好?店铺提醒各位,在复习的同时也要适当做一些练习题。

单选题1、药物的两重性指 ( A )A、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副作用和毒性反应C、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D、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E、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2、药效学研究 ( A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B、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规律C、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D、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的关系E、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药物的首过消除是指 ( D )A、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型药物减少B、药物与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最初效应C、肌注给药后,药物经肝脏代谢而使药量减少D、口服给药后,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E、舌下给药后,药物消除速度加快,而使游离型药物减少4、受体阻断药与受体 ( A )A、具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具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都不对5、长期反复使用后,病原体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此现象称为( A )A、耐药性B、耐受性C、后遗效应D、继发反应E、精神依赖性6、下列关于药物主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D )A、要消耗能量B、可受其他化学品的干扰C、有化学结构特异性D、比被动转运较快达到平衡E、转运速度有饱和限制7、无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 ( D )A、口服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E、舌下含化8、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 ( A )A、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9、在肝脏中大多数药物进行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 ( D )A、溶酶体酶B、乙酰化酶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肝微粒体酶E、单胺氧化酶10、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 ( C )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新药作用谱C.临床前研究资料D.LD50E.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11、长期应用某药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奏效,这种现象称为:( B )A.耐药性B.耐受性C.成瘾性D.习惯性E.适应性12、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 ( E )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抗C.增加药物的吸收D.增加药物的排泄E.增加药物的疗效13、影响药动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E )A.肝脏生物转化B.吸收C.血浆蛋白结合D.排泄E.生理性拮抗14、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 ( C )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15、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 C )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治疗剂量D.极量E.以上都不对16、半数有效量是指:( C )A.临床有效量B.LD50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以上都不是17、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E )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18、药物的极量是指:( E 药物的极量是指治疗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超过极量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含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含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学问(一)试卷l、含有哇啾酮不母核结构的药物是(1.0分)0 0&<r:Jr✓-:�勹尸:xxY OHH C O O H HN-J lA氨节西林 B. 环丙沙星C.I'-... N02比c�:,�CH,c,��l l�D尼群地平 D. 格列本脉HO丰〉浓昔N\N|。

』三阿N人HN2H参考答案:B2、临床上药物可以配伍运用或联合运用,若运用不当,可能出现配伍禁忌,下列药物配伍或联合运用中,不合理的是(1.0分)A. 磺胺甲口恶嗤与甲氧苇唗联合应用B. 地西洋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滴注C. 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D.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E. 氨苇西林溶千5%葡萄糖注射液后在4小时内滴注参考答案:B3、盐酸氯丙嗓注射液与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沉淀的缘由是(1.0分)A. 水解B. p H值的变更C. 还原D.氧化E. 聚合参考答案:B4、新药IV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1.0分)A. 在健康志原者中检验受试药的平安性B. 在患者中检验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C. 在患者中进行受试药的初步药效学评价D. 扩大试验,在300例患者中评价受试药的有效性、平安性、利益与风险E. 受试新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中接着进行平安性和有效性评价参考答案: E5、关千物理化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解离度低,易在胃中汲取参考答案:EA. 水解B. 聚合C. 异构化D. 氧化E. 脱狻盐酸普鲁卡因(N H2-Q-coo C H2C H州(C2出)H C I)在水溶液中易发生降解,降解的过程,首先会在酣键处断开在水溶液中已发生降解,降解的过程,首先会在酣键处断开,分解成对氨基苯甲酸与二乙氨基乙醇;对氨基苯甲酸还可接着发生变更,生成有色物质,同时在肯定条件下又能发生脱狻反应,生成有毒的苯胺41、盐酸普鲁卡因在溶液中发生的第一步降解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 A4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发黄的缘由是(1.0分)参考答案: DA. 解离多重汲取少排泄快B. 解离少重汲取多排泄慢C. 解离多重汲取少排泄慢D. 解离少重汲取少排泄快E. 解离多重汲取多.排泄快43、肾小管中,弱酸在酸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B44、肾小管中,弱酸在碱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A45、肾小管中,弱碱在酸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AA. 胫基B. 硫酕C. 狻酸D. 卤素E. 酰胺46、可氯化成亚枫或砚,使极性增加的官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 B47、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可增加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的管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 D48、可与醇类成酕,使脂溶性境大,利千吸引的官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CA. 甲基化结合反应B.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C. 与谷胱甘肤的结合反应D. 与葡萄糖醉酸的结合反应E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9、含有甲磺酸酣结构的抗肿瘤药物臼消安,在体内的相代谢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C50、含有儿茶酚胺结构的肾上腺素,在体内发生C OMT失活代谢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 AA. 3minB.5minC. 15minD. 30minE.60min51、一般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C52、泡腾片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 B53、薄膜包衣片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 DA. 分散相乳滴(Zeta)点位降低B. 分散相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 乳化剂类型变更D. 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 微生物的作用乳剂属千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引起心率加快的药物是()A.普萘洛尔B.硝酸甘油C.美托洛尔D.维拉帕米E.地尔硫(艹卓)2.【单选题】地高辛延长P-R 间期的机制是A.口服吸收率B.房室结传导减慢C.原形肾排泄率D.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及降低交感神经活性E.消除半衰期3.【单选题】瞳孔括约肌上的胆碱受体是A.α 受体B.N受体C.M 受体4.【单选题】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和受体阻断药A.普萘洛尔B.吲哚洛尔C.阿替洛尔D.醋丁洛尔E.拉贝洛尔5.【单选题】硫酸奎宁片剂含量测定方法是A.酸性染料比色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碱化.氯仿提取,非水溶液滴定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酸碱中和法6.【单选题】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排泄加快B.作用增强C.暂时失去药理活性D.更易透过血脑屏障E.代谢加快7.【单选题】用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的含量,计算公式中的换算因数是A.0 .1939B.游离α-生育酚C.丙酮D.硫色素反应E.醋酸汞8.【单选题】威灵仙的药用部位是A.根B.块根C.根茎D.根及根莲E.块茎9.【单选题】常用的避孕植埋剂为A.雌激素B.孕激素C.炔诺孕酮D.雄激素E.黄体酮10.【单选题】四环素()A.是土霉素6 位碳上接上甲基,抗菌谱与四环素基本相同B.为一个人工合成的抗生素C.具有速效、强效和长效的特点,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2-10 倍D.脑脊液的浓度是同类药物中最高的E.胆汁的浓度是血药浓度的10-20 倍11.【单选题】与毒扁豆碱特性不符的叙述是A.易被黏膜吸收B.易透过血脑屏障C.作用较毛果芸香碱弱而短D.局部用于治疗青光眼E.选择性低,毒性大12.【单选题】地高辛每日维持量给药的依据是()A.口服吸收率B.肝肠循环C.原形肾排泄率D.血浆蛋白结合率E.消除半衰期13.【单选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是()A.链霉素B.阿米卡星C.庆大霉素D.妥布霉素E.卡那霉素14.【单选题】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用()A.TLC 自身稀释对比法B.HPLC内标法C.HPLC外标法D.四氮唑比色法E.柯柏反应比色法15.【单选题】红外光谱是鉴别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方法,若红外光谱中有真的特征峰时,表示该药物属于A.皮质激素B.雄性激素C.雌激素D.孕激素E.以上均不是16.【单选题】注射用硫喷妥钠含量测定选用A.3 %碳酸钠溶液B.硫代硫酸钠滴定液C.硫喷妥对照品D.吡啶E.醋酸氧铀锌试液17.【单选题】药物经皮渗透速率与其理化性有关,透皮速率相对较大的A.熔点高药物B.离子型C.脂溶性大D.分子体积大E.分子极性高18.【单选题】《中国药典》(2010 年版) 规定对乙酰氨基酚中应检查A.药品所对应的特殊杂质间氯二苯胺B.肾上腺酮C.对氨基酚D.间氨基酚E.游离水杨酸19.【单选题】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A.降低心肌收缩力B.缩短射血时间C.松弛平滑肌D.增加冠脉流量E.降低心肌耗氧量20.【单选题】常引起周围神经炎的抗癌药是()A..巯嘌呤B.顺铂C.甲氨蝶呤D.氟尿嘧啶E.L-门冬酰胺酶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患者,女,60 岁,因患者哮喘服用氨茶碱缓释剂,近日,因胃溃疡服用西咪替丁,三日后出现心律失常、心悸、恶心等症状。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第六章1?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转运、处置、消除的界定和意义:2?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载体介导转运和膜动转运)3. 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4. _影响吸收的药物因素5. 影响吸收的剂型因素6. 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 药物代谢的部位与首过效应8..药物的肾排泄、胆汁排泄与肠肝循环1. 注射途径与吸收的关系2. 肺部吸收的特点3. 鼻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4. 口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 ?收的因素5. 眼部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6. 药物淋巴转运的特点7. 血鸡屏障及转运机制8. 药物的代谢特点、代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_2. 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3.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4. 皮肤吸收的特点5.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吸收的因素6. 胎盘屏障及胎盘转运机制_7. 药物的代谢与药理作用精选习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2.药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称为A.转运B.处置C.生物转化D.消除101药学专业知识{—)E.转化3.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B. 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C. 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D. 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E. 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4. 药物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的特点之一是A. 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B.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C. 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陷而进入细胞内D.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E?借助于载体使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5. 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需要载体B. 不消耗能量C. 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D. 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E. 无饱和现象6. 关于促进扩散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A.需要载体B.有饱和现象C.无结构特异性D.不消耗能量E.顺浓度梯度转运7_主动转运的特点错误的是C. 有饱和性D. 与结构类似物可发生竞争E. 有部位特异性8. 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 不消耗能量B. 有饱和状态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E. 具有结构特异性9. 具有被动扩散的特征是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j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消耗能量E. 有饱和状态10. 关于主动转运的错误表述是.A.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B. 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C. 需要消耗机体@量D. 可出现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E. 有结构特异性,但没有部位特异性11. 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 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C. 有饱和现象D. 存在竞争抑制现象E. 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12.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错误的是A. 胃肠液的成分B. 胃排空 .A. 逆浓度 C.食物.B. 不消耗能量 D.循环系统的转运102生物药剂学第六章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3.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 口腔B.胃C.小肠D.大肠E.直肠14.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A. 混悬剂 > 溶液剂 > 肢囊剂 > 片剂 >包衣片B. ?肢囊剂>混悬剂 >溶液剂 >片剂 >包衣片C. 片剂 > 包衣片 > 肢囊剂 > 混悬剂 >溶液剂D. 溶液剂 > 混悬剂 >肢囊剂 > 片剂 >包衣片E. 包衣片 > 片剂 > 肢囊剂 > 混悬剂 >溶液剂15.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 食物使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慢B. 食物的存在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使药物吸收变慢C. 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药物的吸收D. 促进胆汁分泌,能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量E. 食物改变胃肠道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吸收16. 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l~2ml的注射途径是A.静脉注射B.脊椎腔注射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17. 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脊椎腔注射18. 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C.肺部给药D.腹腔注射E. 口服给药19.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解离度B.血浆蛋白结合C.溶解度D.给药途径E.制剂类型20.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B. 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 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D. 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 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21. 有肝脏首过效应吸收途径是A.胃黏膜吸收B.肺黏膜吸收C.鼻黏膜吸收D.口腔黏膜吸收E.阴道黏膜吸收22. 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A. 口腔黏膜B. 角质化上皮和非角质化上皮C. 唾液的冲洗作用D. pHE. 渗透压23.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物质是A?水溶性药物B?两性药物C.弱酸性药物D.弱碱性药物E.脂溶性药物24?下列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是103药学专业知识(一)A?体肉循环与血管透过性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 药物的理化性质D.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 给药途径和剂型25. 有关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是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B. 有生理学意义C. 指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D. 给药剂量与J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E. 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26. 当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性时,这种药物连续应用,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称为A.分布,B.代谢C.排泄D.蓄积E.转化27.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 B.肝脏C.胆汁D.皮肤E?脑28.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C.结合反应D.取代反应E.还原反应29.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不包括A. ^给药途径B. 药物的稳定性C. 给药剂量和剂型D. 酶抑或酶促作用E. 合并用药30. 关于药物代谢的错误表述是A.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B. 参与药物代谢的酶通常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C. 通常代谢产物比原药物的极性小、水溶性差D.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也有一些药物肠道代谢率很高E. 代谢产物比原药物更易于从肾脏排泄31. 体内原形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32.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肺C.胆D.汗腺E.脾脏33. 肾小管分泌其过程是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 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E.吞噬作用34.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有关B.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游离型浓度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大D.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E.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35. 影响药物肾脏排泄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药剂学 ________________;C.基因多态性D.合并用药12.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E.尿液pH和尿量二、配伍选择题[1-4]A. CIC. pE. AUC1. 生物半衰期2. 曲线下的面积3. 表观分布容积4. 清除率[5~6]A.静脉注射剂 C.肠溶片 E.阴道栓.5. 经肺部吸收6. 无药物吸收的过程[7~9]A.表观分布容积B.肠肝循环C?生物半衰期 D.生物利用度E.首过效应7. 药物随胆汁进人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8. 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9. 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0-12]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鞘内注射E.腹腔注射10. 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11?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人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3-16]A.肝脏B.肾脏C.肺D.胆13.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14. 吸人气雾剂的给药部位是15. 进人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是16.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17-18]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阴道黏膜给药D. 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17. 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18.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19-21]A.胃排空速率B.肠肝循环C.首过效应D.代谢E.吸收19. 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回门静脉的现象20.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21.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三、多项选择题1. 药物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处置D.排泄2. 药物转运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处置*1/2 D. VB.气雾剂 D.直肠栓105:$iy药学专业知识(一)3. 以下被动转运具备的特征为A. 不消耗能量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 有饱和状态4. 主动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 不消耗能量C. 有饱和状态D.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E.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5. 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 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6.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 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B. 药物溶出速度C.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 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_E.胃排空速率7. 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A.顺浓度梯度扩散B.饱和现象C. 不需消耗能量D?化学结构特异性E. 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8. 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A. 药物的理化性质B. 给药剂量C?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D. 药物相互作用E. 生理因素9.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A.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 血液循环系统D. 胃肠道的生理状况E. 微粒给药系统10.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 可逆性、饱和性和竞争性B.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C.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D.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结合型药物浓度E. 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11. 通过淋巴转运的物质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糖类E.维生素类12.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A. 药物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无关B.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C. 可借助微粒给药系统产生靶向作用D. 药物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E. 药物与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13.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A. 给药途径和剂型B. 给药剂量C.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D. 基因多态性E. 生理因素106生物药剂学第六章参考答蚩一、最佳选择题1. A2. B3. A4. E5. D6. C7. B8. D9. C 10. E11B 12. E 13. B 14. D 15.C .16D 17. C 18. A 19. B 20. C .21A 22. C 23. D 24. E 25. C .26D 27. B 28. D 29. B 30. C .31. D 32. A 33. B 34. C 35. C 二、配伍选择题[1~4] BEDA [5?6] BA[7?9] BDC [10?12] DEC[13?16] BCDA [17?18] BA [19-21] BAE三、多项选择题1. DE2. ABD3. AC4. ACD5. BDE6. ABCDE7. ACE 8.ABCDE 9. ABCE10. ABCE 11. AC 12. BGDE13. ABCDE一、最佳选择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第六章1•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转运、处置、消除的界定和意义:2•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載体介导转运和膜动转运)3. 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4. _影响吸收的药物因素5. 影响吸收的剂型因素6. 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 药物代谢的部位与首过效应8..药物的肾排泄、胆汁排泄与肠肝循环1. 注射途径与吸收的关系2. 肺部吸收的特点3. 鼻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4. 口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5. 眼部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6. 药物淋巴转运的特点7. 血鸡屏障及转运机制8. 药物的代谢特点、代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_2. 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3.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4. 皮肤吸收的特点5.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吸收的因素6. 胎盘屏障及胎盘转运机制_7. 药物的代谢与药理作用精选习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2.药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称为A.转运B.处置C.生物转化D.消除101药学专业知识{—)E.转化3.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B. 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C. 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D. 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E. 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4. 药物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的特点之一是A. 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B.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C. 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陷而进入细胞内D.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E•借助于载体使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5. 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需要载体B. 不消耗能量C. 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D. 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E. 无饱和现象6. 关于促进扩散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A.需要载体B.有饱和现象C.无结构特异性D.不消耗能量E.顺浓度梯度转运7_主动转运的特点错误的是C. 有饱和性D. 与结构类似物可发生竞争E. 有部位特异性8. 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 不消耗能量B. 有饱和状态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E. 具有结构特异性9. 具有被动扩散的特征是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j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消耗能量E. 有饱和状态10. 关于主动转运的错误表述是.A.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B. 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C. 需要消耗机体@量D. 可出现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E. 有结构特异性,但没有部位特异性11. 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 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C. 有饱和现象D. 存在竞争抑制现象E. 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12.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错误的是A. 胃肠液的成分B. 胃排空 .A. 逆浓度 C.食物.B. 不消耗能量 D.循环系统的转运102生物药剂学第六章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3.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 口腔B.胃C.小肠D.大肠E.直肠14.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A. 混悬剂 > 溶液剂 > 肢囊剂 > 片剂 >包衣片B. •肢囊剂>混悬剂 >溶液剂 >片剂 >包衣片C. 片剂 > 包衣片 > 肢囊剂 > 混悬剂 >溶液剂D. 溶液剂 > 混悬剂 >肢囊剂 > 片剂 >包衣片E. 包衣片 > 片剂 > 肢囊剂 > 混悬剂 >溶液剂15.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 食物使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慢B. 食物的存在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使药物吸收变慢C. 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药物的吸收D. 促进胆汁分泌,能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量E. 食物改变胃肠道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吸收16. 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l~2ml的注射途径是A.静脉注射B.脊椎腔注射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17. 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脊椎腔注射18. 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C.肺部给药D.腹腔注射E. 口服给药19.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解离度B.血浆蛋白结合C.溶解度D.给药途径E.制剂类型20.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B. 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 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D. 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 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21. 有肝脏首过效应吸收途径是A.胃黏膜吸收B.肺黏膜吸收C.鼻黏膜吸收D.口腔黏膜吸收E.阴道黏膜吸收22. 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A. 口腔黏膜B. 角质化上皮和非角质化上皮C. 唾液的冲洗作用D. pHE. 渗透压23.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物质是A•水溶性药物B•两性药物C.弱酸性药物D.弱碱性药物E.脂溶性药物24•下列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是103药学专业知识(一)A•体肉循环与血管透过性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 药物的理化性质D.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 给药途径和剂型25. 有关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是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B. 有生理学意义C. 指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D. 给药剂量与J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E. 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26. 当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性时,这种药物连续应用,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称为A.分布,B.代谢C.排泄D.蓄积E.转化27.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 B.肝脏C.胆汁D.皮肤E•脑28.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C.结合反应D.取代反应E.还原反应29.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不包括A. ^给药途径B. 药物的稳定性C. 给药剂量和剂型D. 酶抑或酶促作用E. 合并用药30. 关于药物代谢的错误表述是A.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B. 参与药物代谢的酶通常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C. 通常代谢产物比原药物的极性小、水溶性差D.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也有一些药物肠道代谢率很高E. 代谢产物比原药物更易于从肾脏排泄31. 体内原形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32.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肺C.胆D.汗腺E.脾脏33. 肾小管分泌其过程是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 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E.吞噬作用34.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有关B.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游离型浓度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大D.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E.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35. 影响药物肾脏排泄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药剂学 ________________;C.基因多态性D.合并用药12.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E.尿液pH和尿量二、配伍选择题[1-4]A. CIC. pE. AUC1. 生物半衰期2. 曲线下的面积3. 表观分布容积4. 清除率[5~6]A.静脉注射剂 C.肠溶片 E.阴道栓.5. 经肺部吸收6. 无药物吸收的过程[7~9]A.表观分布容积B.肠肝循环C•生物半衰期 D.生物利用度E.首过效应7. 药物随胆汁进人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8. 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9. 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0-12]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鞘内注射E.腹腔注射10. 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11•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人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3-16]A.肝脏B.肾脏C.肺D.胆13.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14. 吸人气雾剂的给药部位是15. 进人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是16.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17-18]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阴道黏膜给药D. 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17. 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18.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19-21]A.胃排空速率B.肠肝循环C.首过效应D.代谢E.吸收19. 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回门静脉的现象20.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21.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三、多项选择题1. 药物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处置D.排泄2. 药物转运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处置*1/2 D. VB.气雾剂 D.直肠栓105:$iy药学专业知识(一)3. 以下被动转运具备的特征为A. 不消耗能量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 有饱和状态4. 主动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 不消耗能量C. 有饱和状态D.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E.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5. 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 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6.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 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B. 药物溶出速度C.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 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_E.胃排空速率7. 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A.顺浓度梯度扩散B.饱和现象C. 不需消耗能量D•化学结构特异性E. 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8. 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A. 药物的理化性质B. 给药剂量C•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D. 药物相互作用E. 生理因素9.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A.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 血液循环系统D. 胃肠道的生理状况E. 微粒给药系统10.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 可逆性、饱和性和竞争性B.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C.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D.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结合型药物浓度E. 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11. 通过淋巴转运的物质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糖类E.维生素类12.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A. 药物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无关B.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C. 可借助微粒给药系统产生靶向作用D. 药物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E. 药物与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13.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A. 给药途径和剂型B. 给药剂量C.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D. 基因多态性E. 生理因素106生物药剂学第六章参考答蚩一、最佳选择题1. A2. B3. A4. E5. D6. C7. B8. D9. C 10. E11B 12. E 13. B 14. D 15.C .16D 17. C 18. A 19. B 20. C .21A 22. C 23. D 24. E 25. C .26D 27. B 28. D 29. B 30. C .31. D 32. A 33. B 34. C 35. C 二、配伍选择题[1~4] BEDA [5〜6] BA[7〜9] BDC [10〜12] DEC[13〜16] BCDA [17〜18] BA [19-21] BAE三、多项选择题1. DE2. ABD3. AC4. ACD5. BDE6. ABCDE7. ACE 8.ABCDE 9. ABCE10. ABCE 11. AC 12. BGDE13. ABCDE一、最佳选择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