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湖北工业大学-04-黄艳雁-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合集下载

生态宜居城市的产城融合设计——以武汉后官湖新城为例

生态宜居城市的产城融合设计——以武汉后官湖新城为例

生态宜居城市的产城融合设计——以武汉后官湖新城为例何艳;曾毓隽;黄艳雁【摘要】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忽视了产城融合.与其它类型城市相比,其设计更强调产业与生态宜居、人文特色、城市功能及与周边产城的对接.以武汉后官湖新城为例,在指出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产城融合设计的方案,以期为其它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产城融合;生态;宜居;设计【作者】何艳;曾毓隽;黄艳雁【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 引言当前人们的物质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开始追求诸如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1]。

但不争的事实是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居住环境下降,这不仅不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还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有机融合与提升,已成为各地政府努力建设的目标[2]。

其中,生态更多体现在环境、建筑、交通、产业等有形标准上,而宜居则主要通过城市居民的满意度来反映自然、社会和经济在当地的和谐状况。

2 项目背景2.1 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的介绍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毗邻正在建设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后官湖水域资源保护良好,沿湖泊的110公里绿道全面贯通,其中的湿地公园是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

除优质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外,这里还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拥有钟子期墓、知音亭等文化胜地。

后官湖的生态和产业基础较好,既是承接主城区产业和人口转移的“乐土”,也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平衡的“净土”。

中法生态城是新城着力打造的重大项目之一,由中法两国政府在2014年3月共同启动[3]。

智能建造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智能建造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智能建造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OBE理念的理论基础 (6)2.1 OBE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7)2.2 OBE理念的核心思想 (8)2.3 OBE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10)三、智能建造概述 (11)3.1 智能建造的定义与特征 (12)3.2 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 (14)3.3 智能建造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5)四、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7)4.1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8)4.2 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9)4.3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21)4.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22)4.5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4)五、智能建造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25)5.1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26)5.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28)5.3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29)5.4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1)六、结论与展望 (32)6.1 研究成果总结 (33)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5)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36)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建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基于OBE(ObjectiveBased Education,目标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一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造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智能建造涉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211273857_图书馆服务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211273857_图书馆服务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01$21(3$&)%)($4%3'图书馆服务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李艳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G <$$H I摘5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适时依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组建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调整学科资源建设规划!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学科人才引进及人才评价服务"开展学科建设动态监测与学科评价服务"自建特色数据库"深入学科建设服务"促进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的建设"助力学科创新水平"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协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参与人才培养55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4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本原则和总目标"随后教育部制定+双一流,实施办法$$%#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也启动了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优化学科结构"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推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建设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实施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建设要求"学者从图书资源建设$)2(%&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20%及学科馆员服务团队建设$12O %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同高校历史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其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水平与图书馆服务开展情况各具特色"虽有经验为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鉴"但不能盲目照搬"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海量增长#学校各部门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图书馆原有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跟上发展需求#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困局"图书馆从现实情况出发"探索组建学科服务团队&开展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及参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 组建学科服务团队为配合学校+双一流,建设需要"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建设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图书馆构建了一支综合素质优&业务能力强的学科服务团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根据实际状况引进紧缺的计算机&统计学&图书情报以及轻工&机电等优势学科专业相关人才"增加+专业,学科馆员数量#')(在现有馆员中通过竞聘选出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集中在核心业务部门"作为学科馆员对口服务特色优势学科#通过支持学科馆员参加学科领域培训"提高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进而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专业情报信息服务#'((招募勤工俭学学生代表"每个学院至少招募一名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加入学科服务团队"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且熟悉学院情况优势"加强图书馆与学院沟通联系#'3(建立学科馆员工作评价与绩效奖励制度"分别从服务对象和图书馆两方面综合评估学科馆员服务态度&水平和质量)根据助力科研的效果和学科服务成果"实施绩效奖励制度"激发学科馆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 大数据助力学科资源建设在+双一流,建设指引下"湖北工业大学主动对接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战略需求"实施以绿色工业为主导的+$(4b ,学科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打造学科链"将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打造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以及化学与生物制造为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专业课程体系全方位优化调整"实现+绿色化,转型"依据优势特色学科力量"开设大数据&集成电路&生物制药&智能建'制(造等新工科专业'个"关停并转$1个专业"与湖北省+4$%)%,现代产业体系进行百分百对接$'%#图书馆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摸清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分布"在建设中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纳入学科资源建设"在补充弱势学科所需必备资源基础上"将有限经费HG"理论研究科技风GHGI 年J 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优先配置学校新建专业和优势学科"优化馆藏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文献资源逐渐多元化"文献资源不仅量大"而且品类多"除传统纸质文献外"还包括电子文献&数据资源及机读文献等#由于采编所涉及内容多且复杂"采用传统采编模式很难满足资源建设要求#图书馆依据内外情势变化"在文献资料采编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依据如下步骤进行采编!'$(利用汇文P#T Vl V系统中采访模块"对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结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科发展情况"通过对学科资源进行累积性研究&评估和比较"提出学科资源建设方案#')(关注与优势特色专业相关出版社出版计划&规律和内容"重点关注学科核心出版社出版物和动态"了解经典出版物&大套出版物等#'((在资源采编前深入各学院调研"通过查看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教师推荐&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掌握各学科资源需求"查漏补缺#在满足弱势学科资源基本需求的同时"重点关注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与化学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等优势特色学科资源需求"确定采购资源计划#'3(开辟学科竞赛专用资源建设绿色通道"与竞赛指导教师沟通"做好常规性竞赛资源采编#根据竞赛所需文献资料专而深&时效性强的特点"图书馆尽可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专业资源#'4(随着技术进步及读者阅读习惯变化"图书馆增加了电子期刊采编量"减少纸本期刊采编量#对所购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进行比对"降低期刊采编重复率#'0(电子期刊数据库的选用"引进全球知名科技文献检索工具VW#和c#数据库"大型综合电子期刊数据库如知网&维普&万方以及c E=8D/8;等的采购#结合优势特色学科发展"选购c J8;C E@数据库"#c c c*#c6&c T VW"数据库的子库W C@8J/,V<:;,8M;8J/8;&i/B7Z/;8M;8==的部分期刊#依据上述程序"确定学科资源采购目录"利用汇文云平台数据库"通过馆藏比较&热门订购&热门借阅等数据分析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并辅以出版社&作者知名度&发行数量&市场反响等数据多维度考量"保证所购图书质量"努力做到采购有依据"减少采购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采购图书的质量和利用率#此外"图书馆还开通荐书平台及反馈意见箱"收集师生对图书资源建设意见"掌握各学科&专业对采购图书的满意度"对使用率低和师生评价低的纸本期刊&电子期刊及数据库进行撤订#对于因经费短缺"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少量资源"学科馆员可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得文献信息资源"从而提升优势学科文献保障率#三 优化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尽力为读者做好各项服务#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资金支持下"建成花园式图书馆"内设茶社和咖啡书屋)采用+藏&借&阅一体化,大流通模式"利用c\#!自助借还系统实行+一卡通,方式运行管理"开通)3小时自助图书馆及远程访问系统"使读者享受不受时间限制的图书资料服务)利用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开展科技查新&文献传递&参考咨询&课题检索&查收查引等服务#然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上述常规性服务不能满足建设一流学科的要求"为紧跟时代步伐"图书馆推出学科馆员制度"探索深化服务内容"满足学校在人才引进和评价&学科动态监测及评价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图书馆深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一*协助学科人才引进及人才评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一项常规性工作#学科馆员通过定期收录学者的专著&发文量&论文影响力&论文被引频次&c V#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以及学术荣誉等指标"对学者的水平&学术活跃度以及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选出高水平学者并录入自建人才库"向各学院推送人才信息动态)在人才招聘期间"积极与学院沟通"了解学科人才需求"依照招聘需求在自建人才库中定位合适人选"并向目标人选推送招聘信息)对于前来应聘人才"学科馆员及时提供应聘者的科研分析报告"评估应聘人与学科匹配度"为学科引进最合适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稀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学科馆员从应聘者国内教育背景&国内学术交流等方面评估应聘者回国意愿"为最终确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参考#人才引进后"图书馆积极协助学校人力资源处制订人才评价方案"对引进人才的科研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评估在岗业绩"为学科人才建设贡献力量#(二*开展学科建设动态监测与学科评价服务目前c V#指标成为+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通过购置c V#数据库"学科馆员可对学校各学科近期内已发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等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本校学科排名"优势科研方向以及高水平科研人员#同时将监测数据与学校学科发展相结合"形成学术成果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科发展前沿&学科热点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开展学科竞争力及影响力评价"为遴选本校优势学科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助力学校规划学科发展"科学配置学科资源"突出重点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促进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G"F科技风GHGI年J月理论研究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三*开展学科服务优势专业+一流化,建设离不开图书馆信息资源支撑#学科馆员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持续跟踪学科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将论文推送给学院领导和教授"使其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热点动态"为调整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学科馆员通过收集&整理某一具体学科方向信息"总结该方向的基本特征&关键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形成战略咨询报告"推送科研人员"使其快速掌握本领域研究现状"提高效率#例如学科馆员主动追踪高分子学科国内外前沿"对高分子学科热点和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搜集高分子学科最新会议或政策摘要"积极主动参与高分子学科建设"自建新型高分子材料工艺配方数据库&高分子材料期刊数据库&高分子外文期刊数据库等"依托图书馆资源优势"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专题信息检索&收集与分析"及时&准确地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信息"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专题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力地支持了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c V#前$Y #四 积极参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历来重视学科竞赛工作"构建了+一学院一精品赛事&一专业一赛事&一赛事一指导团队,的+$$$,竞赛体系"已列入-学科竞赛指南.的赛事有')项$$%%#图书馆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积极嵌入大学生学科竞赛"从空间&技术到服务全方位支持"同时还组队参与竞赛活动"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学习空间的支持从竞赛启动到参赛结束"竞赛小组成员经常需要讨论&交流研究工作进展"小组成员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研讨"图书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茶社等为大学生备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二*图书资料!信息资源与技术保障图书馆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改革和创新探索"开设+信息素养***学术研究必修课程,#在信息素养课程中嵌入科研竞赛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各类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与技巧"利用有效工具搜集所需资料&整理信息和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对于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学科馆员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文献查阅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获得所需文献资料"为大学生参加竞赛提供便捷的文献服务#(三*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图书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湖北省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利用大赛平台+训练营,&校内VM "W 课程&\""W 课程&专题课程讲座等对师生进行培训辅导"让学生熟悉各类型数据库使用方法及信息检索技巧"通过备赛&参赛提升信息素养"提高文献搜索&整理和利用能力#学校)%$1年在首届湖北省高校万方杯+学术搜索挑战赛,中荣获优胜奖))%$'年第二届斩获特等奖))%)$年第三届因组织赛事表现突出"获得+优秀指导案例,奖#通过比赛促进了学术资源充分利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掌握各类学术资源搜索技巧的同时提升了M M 6制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参考文献&$'7??9=%**HC /.8&HC /@:&,<J */?8J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4(%4/>;e C E C @@/-&&)'王旭&高校图书馆学科采访馆员的角色定位探讨)))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_'&大学图书情报学刊")%)%"(O (%(*%O)2O3&&('刘方&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力优势学科+一流化,发展策略&_'&图书馆研究")%)%((*%0O21(&&3'巩林立"张会田"李志刚"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设研究&_'&图书情报导刊")%)%"4(%4*%($2(3&&4'闫金双&高校图书馆助力非优势学科发展对策研究&_'&河南图书馆学刊")%))"3)(0*%0%20)&&0'于夏薇"陈幼华&+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体系)))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_'&图书情报研究")%)%"$(()*%))2)1"(4&&1'聂倩莲&+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组织制度研究&_'"科技风")%)%($$*%)312)3O&&O '王欢"郭春阳&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研究述评&_'&大学图书情报学刊")%))(0*%$(32$('&&''湖北工业大学新闻中心&7??9=%**G G G &7H:?&8@:&,-*/-><*$%30*)O000&7?J &&$%'吕栋"赵西坡"李晓波&以学科竞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_'&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O "$($0*%0'21%&作者简介 李艳($'1')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1/理论研究科技风GHGI 年J 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XX考研专业目录.doc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XX考研专业目录.doc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14考研专业目录TrueTrue080502 材料学True1.绿色墙体材料True2.生态水泥与混凝土True3.固体废弃物利用曾三海True贺行洋True李厚祥True苏英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2 数学二True④912 物理化学True或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7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True复试:笔试(胶凝材料+混凝土学)+面试True同等学历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1401 岩土工程True1.岩土强度理论及本构关系True2.边坡稳定设计及计算机仿真True3.环境岩土工程与工程材料True4.岩土工程施工与测量测试技术True5.地下结构与工程刘德富True庄心善True胡其志True范瑛True王翠英True肖衡林True何俊True李丽华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True复试:笔试(土力学)+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1402 结构工程True1.现代结构计算理论及应用True2.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设计True3.现代工程结构实验、计算与计算机仿真True4.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True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研究余天庆True庄心善True刘德富True陈升平True苏骏True周金枝True邓友生True夏冬桃True刘耀东True陈月顺True贺行洋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创新学科,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True复试:笔试(混凝土设计原理)+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1403 市政工程True1.城市道桥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True 2.市政基础工程True3.市政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True4.工程检测与计算机仿真刘文生True孙贤斌True王翠英True夏冬桃True胡春华True肖本林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复试:笔试(混凝土设计原理)+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True 1.生命线工程防灾减灾True2.工程结构抗震减灾True3.城市灾害管理True4.地下空间结构及防护结构True5.工程结构加固与改造新技术及应用苏骏True邓友生True陈升平True陈月顺True肖衡林True卢应发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复试:笔试(混凝土设计原理)+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True1.现代桥梁结构设计、计算与计算机仿真True 2.桥梁结构的检测、监控与加固理论True 3.公路勘测设计与施工True4.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True5.隧道开挖及围岩稳定理论True6.隧道施工的优化理论及方法余天庆True胡其志True范瑛True李厚祥True胡春华True刘耀东True李丽华True卢应发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本学科具有一级学科招生权True复试:笔试(桥梁工程)+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77202 固体力学True1.计算固体力学与耦合问题数值方法True 2.多孔多相介质力学True3.破坏力学True4.工程结构振动分析、控制与优化朱若燕True李厚民True黄涛True姜久红True余迎松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609 高等数学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所在学科True按理学分数线录取True复试:笔试(理论力学)+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77204 工程力学True1.多孔多相材料中非线性力学及耦合问题True 2.结构与多学科耦合系统仿真软件与应用True 3.结构试验与病险结构的检测和加固True4.环境土力学True5岩石力学、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True6.材料和结构在特殊环境下的力学行为True 7.岩土和环境力学实验测试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熊健民True周金枝True朱若燕True李厚民True黄涛True姜久红True余迎松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或289 德语True③609 高等数学True④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1 结构力学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位所在学科True按理学分数线录取True复试:笔试(理论力学)+面试True同等学力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05J1 ★防水材料与工程1.防水材料低碳生产与绿色环保True 2.防水材料与建筑节能True3.防水材料与结构安全True4.防水材料耐久性True5.新型结构防水技术曾三海True李厚祥True苏英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True③302 数学二True④907 防水工程材料或912 物理化学True或920 材料力学True或927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复试:笔试(混凝土)+面试True同等学历加试:①建筑材料②土木工程施工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True1.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True2.建设工程经济与评价True3.房地产管理刘文生True李进涛True李颜娟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True③301 数学一True④945 工程项目管理复试:笔试(①运筹学②土木工程施工任选一门)+面试True同等学历加试①管理学原理②建设工程经济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True1.绿色墙体材料True2.生态水泥与混凝土True3.固体废弃物利用曾三海True李厚祥True贺行洋True苏英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True③302 数学二True④912 物理化学湖北省重点学科True复试:笔试(胶凝材料+混凝土学)+面试。

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构

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构

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建筑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

OBE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构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OBE理念在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建构。

一、OBE理念概述OBE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并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OBE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业之余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

OBE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教育目标的明确化和具体化,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二、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建筑学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选择报考这一专业。

当前建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方式上,以课堂为主,实践环节相对滞后,导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后可能面临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不足的情况。

由于建筑行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也给学生的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

1.明确培养目标在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需要明确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学生毕业后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熟练的设计操作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些培养目标应该能够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并胜任工作。

2.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在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需要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第15卷第1期V ol.15No.12024年2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Feb. 2024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隋海清1, 2,夏薇1,田超1, 2(1.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 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能源、环境、经济等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迫切。

“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培养复合型“双碳”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高校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针对“双碳”人才需求特点、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湖北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教改实践为例,对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化三种途径不断强化教学与竞赛的有机融合,形成“师生参与—项目转化—竞赛获奖—反馈激励”的 “赛教融合”体系,培养符合“双碳”目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OBE;赛教融合;“双碳”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4)01−0073−07一、引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双碳”目标将引领我国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1]。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

OBE理念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OBE理念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OBE理念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吴淑珍;蒋成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24()7
【摘要】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OBE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全面的解构与重构,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高校应加强教师评价参与的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等多方参与评价,
形成全方位的反馈机制,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教师培训和发展,推动教师教学质
量的提升。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吴淑珍;蒋成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G645
【相关文献】
1.基于OBE理念下的SPOC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2.OBE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研究
3.OBE理念下的督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4.OBE理念下音乐艺术类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5.OBE理念下改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
评价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湖北工业大学第一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凌云计划对

附湖北工业大学第一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凌云计划对

附:湖北工业大学第一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凌云计划”对接项目一览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项目来源类别指导老师需求人数已有人数已对接学生基本资助1 机械学院腰椎康复机构设计自主研发 A 游达章 3 1 徐振达400元2 机械学院基于几何模型辅助的货车故障轨边图像识别方法研究横向课题 A 赵大兴、孙国栋 2 2 冯维、卢婷500元3 机械学院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智能温控系统研究纵向课题 A 钟飞 1 1 谢非500元4 机械学院双层袋自动灌装线设计校企合作 A 邓援超5 1 唐佳500元5 机械学院良种萝卜精量播种机设计校企合作 A 邓援超 5 1 狄凤钰500元6 机械学院轨道拖车设计自主研发 A 吴斌方 2 2 吕鹏飞、黄云朋400元7 电气学院磷酸铁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器设计横向课题 A 王超 5 1 陈承华500元8 电气学院变压器参数在线测试仪设计横向课题 A 黄文聪 6 1 薛德易500元9 电气学院皮带轮平衡机去重控制系统设计横向课题 A 廖冬初、蔡华锋 2 2 艾万萌、胡瑞500元10 电气学院一种新型电视监控传输系统的研制预研 B 张正文 5 4 余恒、梁清芸、孙玉桐、400元刘程程11 计算机学院农产品检测系统开发湖北省同泰科技有限公司 B 阮鸥 4 4 朱仕智、吴咏笛、商辽艳、500元楚胜12 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开发湖北省教育厅 B 阮鸥 4 4 张昭、姚欢欢、刘傲、陈彩500元13 计算机学院特定领域搜索引擎设计与开发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子课题 B 刘建舟 3 2 张程、肖雅夫500元14 计算机学院临床决策支持实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B 肖亮 5 1 刘栩菘500元15 化环学院含苯并咪唑双核镍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及荧光活性研究省教育厅项目 E 陈彦国不限 3 王莹吴利利张泽远500元16 化环学院啶类希夫碱衍生物吡啶-4-甲缩醛-4-氨基安替比林配体桥联的Cd、Zn、Co化合物的教育部纳米工程中心开发基金 E 庞海霞 3 3 刘誉坤、何雄、彭志强500元合成及表征研究17 化环学院利乐包装袋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企业合作 E 胡圣飞 5 5 熊业志、贺琳、邓雅、500元徐文文、胡银阳18 化环学院多钒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自主研发 E 伍平凡7 7 王贤政、曾胜、冯华良、400元吴燕、余莲莲、吴伟、钱集19 化环学院咪唑类功能性离子液体吸收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性能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E 王梅 3 3 李姣、周银、李长顺500元20 化环学院杂多酸型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与脱硫性能的研究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 E 胡兵 3 3 毛思羽、程用雍、王海瑞500元21 化环学院不同木聚糖酶助漂效果的比较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E 文琼菊 2 2 夏兰姜碧净500元22 化环学院陶瓷基功能粉体材料研究省科技厅纵向项目 E 胡传群 5 5 严凯伦、李飞、孙丽霞、500元孟超杰、吴娟23 化环学院聚合物基功能粉体材料研究省科技厅纵向项目 E 胡传群 5 5 李雨辉、李亚杰、安霞、500元罗来祥、赵兰霞24 化环学院改性树脂耦合生物化学方法对水中氟的去除研究企业委托 E 胡传群 5 5 刘朋飞、杨寒玲、胡淑君、500元王成、张鹏25 化环学院高分子微球表面修饰及功能化研究省自然基金 E 胡传群 5 5 罗婷、廖明儒、黄婷、何畅、500元张可君26 化环学院新材料微结构的表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E 李学锋不限 2 张晓鹏、汪发强500元27 化环学院粉尘捕集控制及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企业合作 E 李祝不限 4 邹路丝、李亚军、周学文、500元石琦28 化环学院鱼下脚料资源综合利用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自主研发 E 李祝、万端极 2 2 李亚军、周雪丽400元29 化环学院长支链高熔体强度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重点项目 E 胡圣飞 5 5 蔡畅、胡伟、胡银阳、500元徐文文、贺琳30 化环学院高能电子束辐照交联聚乙烯导电发泡材料研究企业合作 E 胡圣飞 5 5 邓雅、熊业志、曾胜、500元朱贤兵、晏翎31 生工学院新型口服固体速溶制剂的研究自主研发 D 张迎庆 2 1 朱玲芳400元32 生工学院抗肿瘤靶向药物tivozanib的合成研究自主研发 D 刘明星 4 4 杨康、王鑫伟、温莹莹、400元饶舒颖33 生工学院耐水性葡甘聚糖包装膜材料制备及应用自主研发 D 姜发堂 3 3 戴巧静、孟莲、黄亚辉400元34 生工学院果酒专用酵母选育及发酵工艺技术自主研发 D 陈茂彬不限 2 李珂、鲁琪400元35 生工学院发酵调味品微生物的选育与应用技术研究自主研发 D 陈雄 2 2 唐锐、朱祥400元36 土建学院基于立体原生态喷播技术的生态护坡稳定性机理研究国家基金委 F 肖衡林 5 5 丁齐、雷文凯、李溪源、500元徐谦、朱菁37 土建学院高性能混凝土浆状掺合料的制备理论及技术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计划 F 贺行洋 5 5 黄湃、刘存锋、袁静、500元曹丕佳、高佳祥38 土建学院张量分析及在力学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C 余天庆 2 1 熊睿500元39 土建学院湖区地质条件下软基处理中建三局一公司 F 李丽华 2 2 孟云鹏、代瑞500元40 土建学院挠度和裂缝宽度双参量控制的混杂纤维混凝土韧性评价方法国家基金委 F 夏冬桃 2 2 刘向坤、周博儒500元41 土建学院软土卸荷损伤模型及其在地下工程安全评估的应用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F 胡其志 3 3 袁海峰、徐学文、王景霞400元42 土建学院模拟月壤工程特性研究清华大学 F 李丽华 2 2 刘小成曹晓东500元43 土建学院废旧轮胎加固边坡加筋性能研究湖北省教育厅 F 李丽华 2 2 唐善高奔腾飞500元44 土建学院蠕变型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生产、施工工艺研究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创新项目 F 苏英 4 4 林正杰、邓龙飞、李欣500元45 管理学院湖北制造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厅H 吴丹红 3 3 舒夏、李晨、胡青青500元46 管理学院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教育部课题I 张桂平 2 1 潘梦婷500元47 管理学院武汉市电子商务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I 夏露 1 1 胡么500元48 管理学院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武汉市企业专利战略研究武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I 夏露 3 3 吴潇、王红、胡楚楚500元49 管理学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源信息获取与演化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I 黄炜 5 1 张乐婷500元50 管理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舆情信息挖掘与应用研究自主研发I 黄炜 5 1 张乐婷400元51 管理学院学术圈子对学科成长影响机制研究自主研发I 李太 4 1 黄崇敬400元52 管理学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I 饶丽虹 5 1 彭昭宗500元53 管理学院服务型政府中的电子政务信息链及其管理模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I 陈氢 4 2 马令棋、白兆玉500元54 管理学院中美高校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自主研发I 陈氢 4 2 马令棋、白兆玉400元55 管理学院科技创新提升武汉城市圈服务产业层次的路径和对策研究武汉市科技局I 代文 3 1 李安琪500元56 管理学院武汉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量度研究武汉市科技局I 江易华 2 2 罗江云、郁佳笛500元57 管理学院高校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问题研究纵向课题I 王章渊 5 5 邓志芸、杨琳、杨雨、500元田环玮、胡娇58 艺设学院可持续发展城市地景研究——以黄鹤楼与武昌城市天际线关系为例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K 罗亦鸣 3 3 刘立辰、鲍旭明、王皓澄500元59 艺设学院多功能可持续使用儿童木制积木玩具设计自主研发K 胡珊 1 1 陈方婧400元60 艺设学院城市旅游景点导视系统设计的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K 胡珊不限 2 吴敬尧、于辉500元61 艺设学院醋瓶包装外观专利设计自主研发K 许潇丹 1 1 黎丹400元62 艺设学院西湖龙井茶叶包装外观专利设计自主研发K 许潇丹 1 1 段金娟400元63 艺设学院人机工程外观设计自主研发K 施琦 4 4 庄然、陈瑞、周赛、刘畅400元64 艺设学院生活用品外观设计自主研发K 施琦 4 4 杨路、杨昭君、张媛、彭群400元65 艺设学院电器外观设计自主研发K 施琦 5 5 陈卓、朱慧雯、栗若倩、400元冯莹、董鑫66 艺设学院中国动画作品中的版画形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K 张爱华 2 2 李红冉、刘丽500元67 艺设学院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模型系统研究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H 李敏 3 3 刘轩良、于辉、许德骅500元68 艺设学院楚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原创系列文化产品的结合性研究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H 邓昭 5 5 吴敬尧、刘庭威、王帅、500元贡伟建、陈盛松69 艺设学院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理念研究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J 李翠玉 1 1 刘欣龙500元70 艺设学院城市品牌符号嬗变与重建研究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H 饶鉴 4 4 郭孝淳、王苗、王刚、500元钱诗羽71 经政学院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H 刘应元不限 6 刘冉、戴天凤、吴敏捷、500元李维、刘梦、蒋晓72 经政学院维稳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教育部项目J 戴毅斌、林兴发 5 4 张森焱、王超、焦自路、500元拓栋73 经政学院低碳经济视野下湖北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G 易金平 2 1 王森500元74 经政学院“解耦”目标下生猪产业循环经济价格支撑体系研究湖北工业大学G 丁文斌 1 1 包忠胜400元75 经政学院低碳经济下湖北农村能源利用政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G 景思江 4 1 赫晓文500元76 经政学院两型社会建设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研究湖北省教育厅G 袁毅阳 3 2 张鹏、姜珍珍500元77 经政学院制度变迁与湖北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湖北工业大学G 彭芳春 2 2 余艺、张丽丽400元78 经政学院提高武汉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对策研究武汉市社科基金G 徐彬 3 1 李静500元79 经政学院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研究湖北省教育厅H 陈红军 2 2 沈然、周亚琼500元80 经政学院绿色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国家重点I 万华炜 2 1 王荣500元图书办公室81 经政学院大学生网上群居行为的特征及对策研究湖北省社科联J 李春梅 5 5 陈瑞、杨楠、李靖喆、500元代丹丹、陈帅男82 外语学院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母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省级科研项目J 张剑平 2 1 张峰500元83 外语学院基于中学新课标语文的大学母语教育衔接与提高研究国家语委科研项目J 周金声 2 1 黄智奎500元84 外语学院英语演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J 刘艳 2 2 李锐、周倩珊500元85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 姜奕 2 2 符国邦、饶博500元86 理学院51/AVR单片机开发板研究自主研发 B 陈本源 2 2 徐翔、黄夏妹400元87 理学院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处理研究自主研发 B 徐斌 4 4 许文慧、别亦男、余兵杰、400元吴高伟88 理学院基于灰熵的路面图像裂缝检测算法研究湖北省教育厅 B 李刚 4 2 孙雨皓、胡轩晨500元89 理学院顾及几何约束条件和高阶结构特征的异源影像同名点匹配研究自主研发 B 吴颖丹 5 5 王坤、韩露、陈凯、王念兵、400元肖少勇90 理学院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界面滑移效应的LBM数值研究自主研发 C 荣伏梅 4 4 江亚龙、何旭东、曾志文、400元谢雪源91 理学院中值定理应用的若干研究自主研发 C 巴娜 1 1 张成400元92 理学院实数完备性的若干研究自主研发 C 彭峰集 1 1 雷鸾400元93 理学院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及应用自主研发G 商豪 4 4 熊明权、丁玉花、王秀悦、400元许玉环94 理学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模型的实证研究湖北省教育厅 C 蒋慧峰 2 1 陈成500元95 理学院剪切干涉应用于温度场测量的研究预研项目 E 朱进容 2 1 宋菊华400元96 理学院基于计算层析技术建设三维大气参数模型研究预研项目 B 张金业 3 3 邱红强、王石磊、王俊伟400元注:机械与控制(A类)、信息技术(B类)、数理(C类)、生命科学(D类)、能源化工(E类)、土木建筑(F类)、经济(G类)、社会(H类)、管理(I类)、教育(J类)、其他(K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OBE理念、课程体系得到同行院校广泛认同,产生良好示范效应。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课题组成员均就课题成果做了主题报告,受到关注与欢迎。相关成果也得到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在建筑学专指委组织的年会上作经验介绍。
(2)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已见成效。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并多次获奖,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该项目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果概述如下:
(1)基于OBE确立人才培养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已为本专业师生所认同,并确立了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的“人才需求→目标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是从需求出发的反向设计,将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人才的社会需求适应度。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黄艳雁
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88
总体规划、研究方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成果推广应用
肖本林
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24
教育教学理念的建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邹贻权
副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56
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和实施
(2)基于目标达成构建“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生目标定位的支撑,围绕学生毕业能力,构建并完善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主”是指建筑设计主干课程,“两翼”是指专业基础课程群和实践项目群。该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群,做实建筑设计主干课程,拓展实践项目,培养具有建筑产业转型所需专业特长和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能力培养进一步细化分解到课程中,提高目标达成度。
(2)凸显能力,更新课程体系。
拟定了达成培养目标的12项建筑学专业毕业能力要求,从需求出发反向设计,构建“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并制定了毕业要求评价方案,用社会需求适应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来评价和更新完善该体系。
(3)深度融合,革新实践教学。
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程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三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教中学”的基础型实践、“做中思”的综合型实践、“建中创”的创新型实践和十多个模块,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3)基于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并实施了“三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是指“教中学”的基础型实践、“做中思”的综合型实践和“建中创”的创新型实践,多模块是指在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要求下设计多个实践项目模块。具体做法有:①整合资源,打造“建造节”和“国际游学”两个重要的实践教学项目。2014年以来每学期举办以“教中学,做中思,建中创”为宗旨的建造节。参与学生跨班级跨专业组成团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较小的构筑物或家具的设计和搭建,来完成对材料、构造以及建构的学习和实践。举办三次国际游学项目,项目内容均是基于成果导向精心设计的,成效显著,现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又一品牌。②教科融合,项目驱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纵横向项目,把理论用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操能力。③形成机制,创建“产学研用”协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利用平台,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争取项目,真正开展“产学研用”。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182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理论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张辉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40
实践项目指导及专业竞赛、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面向转型,创新培养体系。
面向建筑产业转型,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行业需求、市场需求和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专业特长和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教科融合成果显著,专业建设成绩斐然。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融入教学,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与企业合作的设计项目多次获奖,先后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湖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4)媒体多方报道,社会美誉度高。课题组孵化指导的“小筑暇居”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为育人和创新创业的典型,多次被长江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网、荆楚网、湖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湖北工业大学成果科类:建筑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 基于OBE的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单位:(1)湖北工业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黄艳雁、肖本林、邹贻权、周聪、邹涵、何萌、鲁菁、张辉
姓名
专业技术
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周聪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56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பைடு நூலகம்际化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
邹涵
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40
数字技术的教学应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
何萌
实验师
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208
实践项目指导及信息化资源库管理、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分析
鲁菁
院团委书记讲师
湖北工业大学
(4)基于科技发展革新教学技术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先进教学手段与新颖教学内容的完美对接。在“大数据”时代,开发基于“知识地图”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把各种知识按“能力-课程矩阵”聚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立体的、相互关联的资源库,便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另外,将建筑行业信息化的主体技术——BIM,融合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受到市场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