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气候环境监测公报-杭州气象

合集下载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一、介绍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省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气候特点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和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杭州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尤以6月至8月为盛。

三、近期天气情况1. 温度近期杭州的气温整体较为适宜。

白天最高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夜间最低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晨起需要注意室外温度的变化,早晚温差较大。

2. 降雨近期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平稳。

每天都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但不会对出行造成太大的影响。

需注意携带雨伞出门,避免淋湿。

3. 风力近期杭州的风力较弱,多为微风和轻风。

气流相对较稳定,出行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

4. 大气质量近期杭州的大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清新。

但在早晚的高峰时段,需避开交通繁忙路段,注意呼吸道健康。

四、未来天气预报1. 温度未来一周杭州的气温将持续适中,总体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尽管有时会有一些局部高温天气,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2. 降雨未来一周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分散,大部分时间为多云天气,偶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

需要注意防备局部雷雨天气,尤其是下午时段。

3. 风力未来一周杭州的风力仍然较弱,以微风和轻风为主。

出行时不需过多考虑风力因素。

4. 气象提示未来一周杭州的气象条件较为适宜,但仍需注意防晒和及时补水。

出行时请根据天气实际情况穿戴合适的衣物,并合理安排行程。

以上是本次杭州气象文字报告的内容摘要。

杭州的气候特点、近期天气情况以及未来天气预报都得到了详细介绍。

希望对大家了解杭州的气象情况有所帮助,祝大家在杭州的旅途愉快!。

2023年十一月杭州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023年十一月杭州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一、概述xxx,杭州市的空气质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经过综合评估和监测,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杭州市十一月的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市民提供客观的参考。

二、空气质量指标分析1. PM2.5PM2.5是空气中颗粒物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空气的清洁程度。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杭州市十一月的PM2.5浓度呈现出较高的趋势,主要受到工业生产、交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2. PM10与PM2.5类似,PM10也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杭州市的监测数据中,PM10浓度相对较高,也需要引起重视。

3. 臭氧臭氧是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十一月份,杭州市的臭氧浓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主要由於光化学反应造成的。

4.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而在杭州市的监测中,这两种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低,但是也需要注意及时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分析1. 工业排放杭州市作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工业产能较大,因此工业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和管理是当前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重中之重。

2. 交通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杭州市需要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和监控。

3. 生活排放生活污染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生活垃圾的处理、城市清洁等工作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处理,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四、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的对策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让每个市民都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2. 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加强对工业、交通、生活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管理,推动环保工作向纵深发展。

3. 促进绿色出行鼓励和促进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降低交通尾气排放。

2012年杭州8月后半月天气变化调查报告

2012年杭州8月后半月天气变化调查报告

2012年杭州8月后半月天气变化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杭州的8月天气多变一会下雨一会晴,我决定就此做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的方法:
上网查询,看天气预报并记录,了解天气。

三、调查整理:
四、结论:
8月天气变化大,大多阵雨天最高温度在37℃,夜间最低温度在22℃平均风力在3-4级。

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

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

杭州气候分析

杭州气候分析

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

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

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

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

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

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

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

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

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

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

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杭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座城市,具有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历年的杭州天气总结表可以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

首先,杭州的夏季炎热潮湿,气温较高。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夏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28℃左右,最高温度可达到35℃以上。

同时,夏季也是降雨较多的季节,降雨量通常在每月150毫米左右,所以夏季是杭州较常遭遇台风的季节。

夏季的天气状况常常是炎热潮湿,时而下雨,时而晴朗。

人们在夏季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雨。

其次,杭州的秋季宜人凉爽,气温适中。

秋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20-25℃之间,适宜户外活动。

同时,降雨量也相对较少,每月平均在100毫米左右。

秋季的天气晴朗、干燥,气候适宜,是出行旅游的好季节。

接下来是杭州的冬季寒冷湿冷,气温较低。

历年数据显示,冬季的平均气温在5-10℃之间,最低气温可达0℃以下。

冬季降雨量相对较少,每月平均在70毫米左右。

冬季的天气一般阴冷湿冷,时常出现雨水和雨夹雪,人们需要加强保暖措施。

最后是杭州的春季温暖潮湿,气温回升。

春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0-15℃之间,温暖而湿润,气候多变。

春季降雨量较多,每月平均在120-140毫米左右。

春季的天气常常是多云、阴雨绵绵,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萌芽,春意盎然。

总的来说,从杭州的历年天气总结表中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宜人凉爽,冬季寒冷湿冷,春季温暖潮湿。

根据这些气候特点,人们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在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雨,适时选择户外活动;在秋季外出旅行宜人;在冬季加强保暖措施;在春季享受阳光温暖,注意防雨。

这些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的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杭州的气候,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也可以为杭州市民和游客提供气象预报参考,让人们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以应对各种天气状况。

2007年杭州市环境公报

2007年杭州市环境公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之规定,现发布《2007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述2007年,是我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取得新成就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直面困难矛盾,破解要素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继续在高起点上稳定运行,经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朝着又好又快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深入推进。

过去的一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强化环境法治为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全市主要水系水质有较大改善,湖库水质总体稳定,河网水质仍然较差,空气质量有所提高,噪声污染有所加剧。

二、水环境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所改善,市控以上断面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比例为64.3%,断面功能达标率为60.7%,与上年相比分别提高10.7和7.1个百分点。

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生态省考核12项指标评价,钱塘江干支流90.9%市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较上年提高13.6%,功能区达标率为72.7%,较上年上升4.5个百分点。

钱塘江上游氮磷污染仍然较重,但水质有所好转,下游耗氧物质和氮污染较重, 粪大肠菌群、石油类污染有所缓解。

根据生态省考核12项指标评价,苕溪流域水体各断面均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且达到功能区目标要求。

西湖历年的各项综合整治措施绩效继续得到显现,高锰酸盐指数持续改善,但总氮受钱塘江来水及入湖溪流等因素的制约,浓度略有上升,总磷和透明度指标基本持平。

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

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

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

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

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

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

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

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

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

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

杭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杭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杭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气象局•【公布日期】2021.03.15•【字号】杭气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杭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气发〔2021〕8号各区、县(市)气象局,各城区气象工作责任部门:为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管理,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职责在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落实,避免、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际,市气象局制定了《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并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杭州市气象局2021年3月1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重点单位的确定和公布第三章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职责第四章重点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第五章附则杭州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管理,避免、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是指发生气象灾害时,易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间接对社会生产生活或城市功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第四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管理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突出重点、科学防御,属地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气候环境监测公报(2016年度)杭州市环境气象中心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目录【内容摘要】 (1)1、气温 (2)2、降水 (2)3、日照与辐射 (3)4、霾与能见度 (4)4.1、霾 (4)4.2、大气能见度 (6)5、大气成分 (7)5.1、PM2.5 (7)5.2、大气臭氧 (8)6、酸雨 (9)7、大气负氧离子 (10)8、主要气候事件 (11)内容摘要:2016年杭州市区气候环境特点:年平均气温偏高,为1951年以来年平均气温排序第三高位;降水量偏多,为1951年以来年降水量排序第五高位,雨日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6月11日入梅,7月1日出梅,梅期20天,较常年偏短5天,梅雨量偏少15%。

夏季高温特征较为明显,高温日数38天,较常年明显偏多。

年霾日数为92天,较2015年减少35天,为近10年来最低值;平均能见度8.4千米,较2015年升高1.6千米。

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年下降7.6微克/立方米;臭氧年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近3年来变化幅度不大;酸雨污染呈继续减轻趋势,酸雨发生概率为近10年最低值。

- 1 -1、气温2016年杭州全市年平均气温17.1℃(临安)~18.3℃(淳安),其中杭州年平均气温18.2℃,比常年(17.0℃)偏高1.2℃。

杭州1月平均气温4.9℃,较常年(4.6℃)偏高0.3℃;2月平均气温8.2℃,较常年(6.4℃)偏高1.8℃;春季(3-5月,下同)平均气温17.1℃,比常年(16.0℃)偏高1.1℃;夏季(6-8月,下同)平均气温28.6℃,比常年(27.3℃)偏高1.3℃;秋季(9-11月,下同)平均气温19.4℃,比常年(18.6℃)偏高0.8℃;12月平均气温9.5℃,较常年(7.0℃)偏高2.5℃。

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主城区和桐庐,出现日期分别为7月24日和7月27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11.3℃,出现在临安,出现日期为1月25日;主城区极端最低气温为-8.2℃,出现日期为1月25日。

图1 2016年杭州市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2 -2、降水2016年杭州全市年降水量1741.7毫米(富阳)~2077.3毫米(临安),其中杭州年降水量1797.3毫米,比常年(1438毫米)偏多25%。

杭州1月降水量135.5毫米,较常年(80.6毫米)偏多68%;2月降水量30.6毫米,较常年(88.2毫米)偏少65%;春季降水总量为564.8毫米,比常年(392.4毫米)偏多44%;夏季降水总量为516.8毫米,较常年(554.4毫米)偏少7%;秋季降水总量为487.3毫米,较常年(273.5毫米)偏多78%;12月降水量62.3毫米,均比常年(48.9毫米)偏多27%。

杭州年雨日数为170天,与常年均值(147.4天)偏多22.6天。

全市年雨日数在170天(主城区)~186天(临安)之间,与常年相比均偏多,偏多19天(萧山)~32天(临安)。

图2 2016年杭州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3 -3、日照与辐射2016年由于降水量和雨日明显偏多,太阳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减少,但比去年略有增加。

杭州市区太阳总辐射量为4158.3兆焦耳/平方米,比常年偏少38.4兆焦耳/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20.6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总时数为1522.4小时,比常年偏少186.4小时,比2015年增加206.6小时(图3)。

图3 1981-2016年杭州市区逐年太阳总辐射量与日照总时数变化4、霾与能见度4.1、霾2016年杭州市区出现霾日92天,比2015年减少35天,为近十年来最低值。

其中8月是近年来首次没有出现霾日的月份。

2016年轻微霾占总霾日数的63%,轻度占32%,中度占3%,重度占2%;与去年相比轻微减少17天,轻度减少13天,中度减少6天,重度增加1天。

- 4 -- 5 -图 4 2003-2016年杭州市区逐年霾日数变化图5 2016年杭州市区逐月霾日数图6 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霾等级出现频率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霾日数 年份24681012141618123456789101112霾日数 月份多年平均 2016年63%32%3% 2%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6 -图7 2013~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等级霾日数变化4.2、大气能见度2016年杭州市区平均能见度为8414米,较2015年增加1602米。

从能见度的日内变化来看,各小时能见度在7~12公里之间,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段。

小时能见度最高依然出现在14~16时,最低出现在清晨的5~7时。

2016年小于2公里的低能见度出现频率为10.8%,比2015年下降5.7%;大于10公里的能见度天气出现频率为33.4%,比2015年增加9.8%。

此外,2016年能见度大于20km 的出现频率达到5.9%,比2015年增加3.3%,比2014年增加4.1%。

图8 2011~2016年杭州市区能见度逐时变化102030405060708090100轻微轻度 中度 重度霾日数2013年2014年 2015年 2016年能见度(K m )时刻- 7 -图9 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等级能见度出现频率5、大气成分5.1、PM2.5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PM 2.5(Sharp5030)监测数据,2016年杭州市区PM 2.5平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7.6微克/立方米。

8月和9月PM 2.5月平均浓度远低于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3.4%和29.1%。

从日变化来看,PM 2.5浓度依然是夜间高,白天低。

图10 2015~2016年杭州市区颗粒物PM 2.5逐月变化10.8%10.4% 17.1%28.3%33.4%0≤Vis<2 2≤Vis<3 3≤Vis<5 5≤Vis<10 Vis≥10- 8 -图11 2013~2016年杭州市区颗粒物PM 2.5逐时变化5.2、大气臭氧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O 3(Thermo49i)监测数据,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高3微克/立方米。

从逐月变化来看,杭州市区臭氧浓度呈现双峰型特征,4~10月臭氧浓度相对较高,一般5月和9月出现峰值;谷值通常出现在冬季的12月和1月。

从臭氧浓度日变化来看,午夜至清晨,由于近地层NO 会不断消耗臭氧使得其逐渐降低,大气中臭氧浓度处于一天中的低值区。

白天,随着紫外辐射的逐渐增强,臭氧浓度逐渐升高,通常13~15时出现一天中的最大值。

4045505560657075808590P M 2.5/μg ⋅m -3时刻图12 2013~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逐月变化图13 2013~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逐时变化6、酸雨2016年杭州市区酸雨强度维持在低位,降水平均pH值为5.13,比常年偏高0.88;降水平均电导率为38.7微西门子/厘米,比常年降低2.3微西门子/厘米;与2015相比,降水平均pH值和平均电导率均略有升高。

2016年杭州市区酸雨发生频率为52.7%,比常年下降24.8%;强酸雨发生频率6.9%,比常年下降32.1%;与2015年相比,杭州市区酸雨发生频率下降5.3%,强酸雨发生频率上升1.1%。

图14 杭州市区1993-2016年平均pH值及电导率变化图15 杭州市区1993-2016年酸雨、强酸雨发生频率变化7、大气负氧离子2016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810个/立方厘米,与2014年、2015年相比总体上有升高趋势,负氧离子浓度在夏季较高、秋季较低。

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三级以上(高于900个/立方厘米)占32.2%,一级B(低于200个/立方厘米)为5.9%。

图16 2014~2016年杭州市区负氧离子季节变化图17 2016年杭州市区负氧离子浓度等级8、主要气候事件(1)2016年气候偏暖降水偏多。

2016年杭州年平均气温18.2度,较常年明显偏高,位居1951年以来历史第三位,仅次于2007年(18.4度)和2006年(18.3度)。

年降水量1797.3毫米,较常年明显偏多,年降水量排序位居1951年以来历史第五位。

(2)1月下旬出现历史罕见寒潮天气。

20040060080010001200负离子浓度/个 c m-31月下旬杭州遭遇历史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零下8.2℃,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位,杭州历史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69年2月6日零下9.6℃。

1月20至23日杭州出现中到大雪,其中临安积雪深度达到24厘米;23日受强寒潮南下影响,杭州市区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1℃,25日市区最低气温进一步降至零下8.2℃。

(3)梅汛期偏短,雨量偏少。

2016年我市6月11日入梅,7月1日出梅,梅期20天,全市平均雨量247毫米,全市510个测站中有210个站点降水超过250毫米,单点最大为淳安木瓜村458.8毫米。

与常年比,今年梅汛期入梅时间正常(平均入梅6月13日),出梅时间偏早(平均出梅7月8日),梅汛期偏短5天,梅雨量偏少15%。

(4)高温日数明显偏多。

2016年高温天数39天,其中7月、8月共35天,较常年(27天)明显偏多。

38度以上的高温天数达到了14天,较常年(6天)偏多,其中7月21日到7月30日连续出现10天38度以上较强高温,仅次于2013年(24天),2003年(15天)。

(5)主要暴雨过程。

2016年汛期(5-9月)我市出现了3次主要暴雨过程。

主要有1)5月28日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建德和淳安南部,主要时段为28日16时至18时,全市平均面雨量40.9毫米,其中建德日雨量122.3毫米,最大日雨量出现在更楼街道143.7毫米。

暴雨造成建德市新安江街道丰产村横路自然村山体滑坡,并有3处农房倒塌。

2)6月11日-12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线的影响,我市出现强降水过程,至12日20时全市面雨量34毫米,有133个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单点最大下城区天子岭96.3毫米。

3)6月14日-15日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市西部和南部。

全市面雨量32毫米,有98个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6个站点超过100毫米,单点最大淳安红山岙村122毫米。

(6)“莫兰蒂”和“鲶鱼”影响台风。

2016年主要有两个台风第14号台风“莫兰蒂”和第17号台风“鲶鱼”影响杭州,受外围环流与冷空气结合影响,杭州出现暴雨、大风。

其中,台风“莫兰蒂”与冷空气结合影响,2016年9月15日08时到9月16日20时,市平均面雨量96.1毫米,有234个站大于100毫米,10个站大于150毫米,最大临安清凉峰185.9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