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下肢肌
人体解剖学上肢肌下肢肌

长伸肌
20
(三)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肠肌外侧头
比目鱼肌
关节。
跟腱
21
2.深层 有4块肌 (1)腘肌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2) 趾长屈肌
(3)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第2~5趾。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旋前方肌
7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浅层 有5块肌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作用:主要为伸腕,还可使腕外展。 肘肌 作用:伸腕、腕外展。 尺侧腕屈肌 作用:伸指和伸腕。 作用:伸小指。 作用:伸腕,使腕内收。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9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10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屈肌支持带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19
三、小腿肌
(一)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趾长伸肌 3. 长伸肌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作用为伸踝关节、伸足 趾。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六、上肢筋膜
15
下肢肌 一、髋 肌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11)——下肢肌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11)——下肢肌“ 重点提要(四)下肢肌下肢肌较上肢肌粗壮强大,这与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
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 髋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或外面,跨越髋关节止于股骨上部,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1)前群:主要是髂腰肌。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腰大肌主要起自腰椎体侧面;髂肌起自髂窝。
两肌向下互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腰大肌被一筋膜鞘包裹,当腰椎结核积脓时,脓液可沿此鞘流入髂窝或大腿根部。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图11-1 髋肌和大腿肌前群、后群(浅层)(2)后群:主要位于臀部,有臀大、中、小肌和梨状肌。
1)臀大肌:位于臀部皮下,大而肥厚,形成臀部膨隆。
起自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肌束斜向下外,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
臀大肌肌束肥厚,其外上1/4部深面无重要血管和神经,是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
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
2)臀中肌、臀小肌:两肌均起自髂骨外面,臀中肌掩盖臀小肌。
两肌向下止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使髋关节外展。
图11-2 髋肌和大腿肌后群(深层)3)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肌束向外经坐骨大孔出骨盆腔,止于股骨大转子。
在坐骨大孔处,上、下缘均留有空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均有血管、神经通过。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图11-3 梨状肌2. 大腿肌: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1)前群: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呈变袋装,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转向内侧,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屈曲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力量最强的肌。
以4个头起始: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位于股骨的内外侧,起自股骨的粗线;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起自股骨体的前面。
4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运动解剖学 下肢肌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马春莲

前群
1.股四头肌
位置与形态:大 腿前面皮下,人 体最大的肌肉, 羽状肌,4个头, 股直肌、股中肌、 股外肌和股内肌。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 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 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 股骨外侧唇,股内侧肌 起自股骨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 一强有力的腱,包绕髌 骨,并在其下方形成髌 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耻骨肌、长收肌、短收 肌位置及起止点
大收肌、骨薄肌位置及 起止点
大腿内收肌群的主要功能:近固定 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内收、旋内 远固定一侧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 收缩使骨盆前倾。
发展内收肌群练习方法
(三)小腿肌
要有胫骨 前肌、趾长伸肌 后群有小腿三头 肌、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和胫骨 后肌 外侧群有腓骨长 肌和腓骨短肌
近固定:大腿外展,前部屈及内旋;后 部伸及外旋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侧倾;前部使 骨盆前倾,后部使骨盆后倾
练习方法
(二)大腿肌
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分为前群、
后群、内侧群。 前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 内侧群有大收肌、长收肌、短收 肌、股薄肌和耻骨肌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 肌。
发展肌肉练习方法
足背肌群
足底肌群
足底肌群
发展肌肉练习方法
3.扩筋膜张肌
位置与形态:大 腿上部前外侧, 梭形肌,被扩筋 膜包裹。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在大腿外 侧移行于髂胫束, 止于胫骨外侧髁。
近固定:大腿屈、外展和旋内。 远固定: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倾。
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 肌 和半膜肌均在 大腿后部,都起 于坐骨结节及股 骨,将这三块肌 肉合称股后肌群, 也称股三弦或腘 绳肌。
起点:第2-5骶椎 前侧面 止点:股骨大转 子尖端 功能:近固定使 大腿外展,旋 外。远固定一 侧收缩使骨盆 向同侧倾并转 向对侧,两侧 同时收缩使骨 盆后倾。
下肢肌肉解剖

• 两肌腱合成粗大的跟腱tendo calcaneus止于跟骨。小腿三头肌收 缩时,屈踝关节和膝关节;站立时可固定上述二关节,防止身体前倾。
2.深层
• 2.深层 有4块肌,脑肌在上方,另3块肌在下方。 • (1)腘肌popliteus斜位于腘窝底。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止
• 作用是伸踝关节和伸第2-5趾。
3. 长伸肌
• 长伸肌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起 自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肌束行向远端移行为肌腱,止于拇 趾远节趾骨底的背面。
• 作用是伸踝关节和伸拇趾。
(二)外侧群
• 外侧群有2块肌,即腓骨长肌 peroneus longus和腓骨短肌 peroneus brevis。
作用类似于上肢肩关节周围的“肌腱袖”,是髋关节的固定肌。
二、大腿肌
• 大腿肌分前群、后群、内侧群。
(一)前群肌
• 前群有2块肌。 • 1.缝匠肌sartorius 位于大腿前面及内侧面浅层,是全身最长的肌,呈
扁带状。 • 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 此肌的作用是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 梨状肌上孔上缘为骨性的坐骨大切迹上部,下缘为梨状肌,有臀上 血管和神经穿过;
• 梨状肌下孔上缘为梨状肌,下缘为坐骨棘和骶棘韧带,有坐骨神经、 股后皮神经、臀下血管和神经、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等穿过。
(二)股三角
•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内侧上部。 •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尖向
• 上口通股三角;下口经收肌腱裂孔通向腘窝。 • 管内有股血管、隐神经通过。
下肢肌肉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下肢肌肉的组成、形态、结构。
2. 理解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3. 观察下肢肌肉的生理特性及其在运动中的表现。
二、实验内容1. 观察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2. 分析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3. 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下肢肌肉标本、解剖图谱、解剖显微镜。
2. 实验器材:解剖台、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子、解剖夹、解剖针、解剖瓶、解剖液。
四、实验步骤1. 观察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1)首先观察下肢肌肉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大致分布情况。
(2)使用解剖刀和剪刀将下肢肌肉标本切开,观察肌肉的横断面和纵切面,了解肌肉的内部结构。
(3)使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肌肉纤维的细微结构,了解肌肉的细胞组成。
2. 分析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1)根据解剖图谱,了解下肢肌肉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
(2)分析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3. 观察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1)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
(2)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代谢水平。
(3)观察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损伤风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下肢肌肉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1)下肢肌肉主要由股四头肌、腓肠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等组成。
(2)肌肉纤维呈长条状,排列整齐,具有收缩和放松的功能。
2. 下肢肌肉的功能和运动形式。
(1)下肢肌肉在运动中主要起到支撑、推动和稳定的作用。
(2)下肢肌肉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保证了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 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生理特性。
(1)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收缩速度、力量和耐力存在差异。
(2)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代谢水平不同。
(3)下肢肌肉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损伤风险存在差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下肢肌肉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
2. 我们了解了下肢肌肉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以及生理特性。
《运动解剖学》下肢关节

– 股髌关节 股骨髌面+髌骨关节面
• 关节类型:
– 股胫关节——双椭圆关节 – 股髌关节——滑车关节
• 关节运动:
可作屈伸运动,屈位时还可作轻度旋 转运动
• 关节特点:
有半月板 、翼状襞、交叉韧带和侧副 韧带,为最复杂关节
2020/7/26
踝关节(一)
• 关节组成: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关节面+距骨滑车 • 关节类型:滑车关节 • 关节运动:可作屈伸运动,足跖屈时可作收展运动 • 关节特点:两侧有侧副韧带
踝关节(二)
2020/7/26
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
2020/7/26
下肢关节
• 下肢带关节
➢ 骶髂关节 ➢ 骨盆
• 自由下肢关节Biblioteka ➢ 髋关节 ➢ 膝关节 ➢ 踝关节 ➢ 跗骨间关节 ➢ 跖趾关节 ➢ 趾间关节
2020/7/26
骶髂关节
• 关节组成:
骶骨耳状面+髂骨耳状面
• 关节类型:
平面关节
• 关节运动:
轻微上下及前后运动
2020/7/26
膝关节
• 关节组成:
《运动解剖学》下肢关节

• 骨盆的整体运动:
前倾、后倾、侧倾、 旋转、环转
2020/10/24
踝关节(一)
• 关节组成: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关节面+距骨滑车 • 关节类型:滑车关节 • 关节运动:可作屈伸运动,足跖屈时可作收展运动 • 关节特点:两侧有侧副韧带
踝关节(二)
2020/10/24
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
2020/10/24
下肢关节
• 下肢带关节
➢ 骶髂关节 ➢ 骨盆
• 自由下肢关节
➢ 髋关节 ➢ 膝关节 ➢ 踝关节 ➢ 跗骨间关节 ➢ 跖趾关节 ➢ 趾间关节
2020/10/24
骶髂关节
• 关节组成:平面关节
• 关节运动:
轻微上下及前后运动
2020/10/24
骨盆
• 骨盆的组成:
人体解剖学 下肢肌

(二)大腿肌: 共10块肌,分前、中、后群。
前群包括股四头肌、缝匠肌。 后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内侧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
二、大腿肌
缝匠肌
(一)前群:
•缝匠肌
股直肌
起止点四头肌
股直肌:髂前下棘 股内侧肌:粗线 股外侧肌:粗线 股中间肌:股骨体前面
(五)收肌管
前壁:大收肌腱板 后壁:大收肌 外侧壁:股内侧肌 上口:股三角尖 下口:收肌腱裂孔 内容:股血管、隐神经
(六)腘窝
上外侧界:股二头肌 上内侧界:半腱肌和半膜肌 下外侧界:腓肠肌的外侧头 下内侧界:腓肠肌内侧头 底:膝关节囊 内容: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
脂肪和淋巴结等
六、下肢筋膜
下肢肌性标志
短收肌 大收肌
(三)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半腱肌
半膜肌 作用: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屈膝时股二头肌使小腿旋外,
半腱肌和半膜肌使小腿旋内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三、小腿肌
(一)前群 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 使足内翻。
趾长伸肌
• 长伸肌
趾长伸肌
趾长伸肌
第三腓骨肌
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
长伸肌
长伸肌
腓骨头 胫骨上端内侧
半腱肌 半膜肌
•半膜肌
坐骨结节 胫骨内侧髁后面
作用: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屈膝时股二头肌使小腿旋外, 半腱肌和半膜肌使小腿旋内。
股二头肌长头 股二头肌短头
(三)小腿肌:
主要有10块肌,分前、外侧和后群。 前群由内向外依次为: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后群分浅层和深层。浅层为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 肌),深层为国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后群
臀中肌
臀大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臀小肌 梨状肌
臀大肌 闭孔内肌
股方肌
臀大肌
• ★1.臀大肌(P122 图 111) • 位置:臀部皮下, • 起点: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 • 止点:臀肌粗隆;髂胫趾长屈肌,
长屈肌 ,胫骨后肌
足肌
足背肌 短伸肌
趾短伸肌
足底肌
内侧群
展肌 短屈肌 收肌
中间群 外侧群 趾短屈肌 小趾展肌 足底方肌 小趾短屈肌 4条蚓状肌 3块骨间足底肌 4块骨间背侧肌
下肢的局部记载
梨状肌上孔 (臀上血管、神经)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臀下血管、神经,阴
部血管、神经)
《运动解剖学》下肢肌
1.髂腰肌(图109) • 位置:髂窝及腰椎两侧,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 • 起点:腰大肌:第12T、第1-5L椎体 骼肌:髂窝。 • 止点:股骨小转子。 • 功能:近固定:大腿屈,旋外;
远固定:单侧:同侧躯干侧屈 双侧:躯干屈,骨盆前倾;
• 辅助练习:负重高抬腿跑等
(一)盆带肌
前群—髂腰肌
位置:腰椎两侧及髂窝内 (1)腰大肌 形态:单羽状肌 起点: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止点:股骨小转子
(2)髂肌 形态:扇形 起点: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髂腰肌
后群—臀大肌
位置: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 止点: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髋关节伸、外旋
远固定:骨盆后倾。 • 辅助练习:蛙跳,纵跳摸高
小腿肌
(一)前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长伸肌
(三)小腿肌
后群—小腿三头肌 位置:小腿后部浅层 起点 腓 肠 肌—股骨内外上髁
比目鱼机—胫骨和腓骨的后上部 止点: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屈踝
远固定—协助伸膝
小腿三头肌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血管腔隙(股血管) 肌腔隙(髂腰肌和股神经)
股管
股三角 收肌管
腘窝
下肢筋膜
阔筋膜 髂胫束
卵圆窝(隐静脉裂孔) 筛筋膜
运动髋、膝、踝关 节的肌肉名称小节
远固定:骨盆后倾。 • 辅助练习:后踢腿,后蹬跑,等。
阔筋膜张肌
大腿肌
(一)前群 缝匠肌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二)内侧群 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 短收肌,大收肌
(二)大腿肌
前群—股四头肌
位置:大腿前面,人体最大的肌肉 起点 股 直 肌—髂前下棘
股 中 肌—股骨体前面 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 止点: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伸髋、屈膝 远固定—伸髋
(三)后群 1 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腘肌
• 1.小腿三头肌(P129 图118) • 位置:小腿后面浅层; • 起点:腓肠肌:股骨内外上髁, • 比目鱼肌:胫、腓骨后上; • 止点:跟结节; • 功能:近固定:足跖屈,屈小腿,
远固定:维持人体直立等 • 辅助练习:后蹬跑;勾足尖前压腿, • 常见运动损伤:跟腱拉伤或断裂。
位置:大腿后外侧浅层 起点 长头—坐骨结节
短头—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伸髋、屈膝
远固定—屈膝
股 二 头 肌
• 2.股二头肌(P125 图115) • 位置:大腿后外侧浅层; • 起点:坐骨结节,股骨粗线外侧唇 • 止点:腓骨头; • 功能:近固定:伸大腿,屈小腿等
远固定:骨盆后倾。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位置:大腿后外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睷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
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伸髋、屈膝
远固定—屈膝
半腱肌和半膜肌
• .半腱肌、半膜肌(图115) • 位置:大腿后内侧, • 起点:坐骨结节; •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面; • 功能:近固定:伸大腿,屈小腿等
股四头肌
1.股四头肌(P123 图 113 114) • 位置:大腿前面, • 起点:股骨粗线内侧唇等 • 止点:胫骨粗隆。 • 功能:近固定:屈大腿,伸小腿;
远固定:伸股骨,维持人体直立。 • 辅助练习:负重深蹲,跪撑后倒。
(三)后群
股二头肌,半腱 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后群—(1)股二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