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装配工艺

合集下载

液压系统元件及管路装配工艺

液压系统元件及管路装配工艺

液压系统装配操作规程(一)、油泵电机组装配操作规程1、油泵可以用支座和法兰安装,泵和电机应采用共同的基础支承,支座或法兰和基础都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免在油泵运转时产生振动。

2、对于流量大于760L/min的泵,由于电机功率较大,不可将油泵安装在油箱上,应独立设置。

油泵的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安装的同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图纸如无要求,两轴的同轴度公差应不大于0.05mm,可采用双表找正法求得。

电机、泵输出轴不得有轴向作用力。

3、泵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应尽可能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由于油泵传动轴不能承受弯曲力矩,因此严禁在泵轴上安装皮带或齿轮驱动油泵。

(二)、油箱装配操作规程1、油箱装配前应做渗漏试验,用煤油或柴油进行12小时试验,油箱不得有渗漏现象。

2、油箱应彻底清除油箱内残留物后方可安装封闭油箱的其它零件。

3、安装液位计,油温控制器、电加热器、空气滤清器、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人孔盖、放油阀等零件时,联连螺栓应均匀拧紧,确保密封无泄漏。

(三)、配管装配操作规程1、配管前管接头、焊接法兰必须经过去毛刺、清洗。

2、硬管必须经过倒角后方可点焊,焊接管夹。

阀、阀块、油缸与管路连接处在配管时必须经过封堵,避免混入杂物。

3、配管布置硬管要求横平竖直,软管要求弯曲半径不小于直径的6倍,轴向不得有旋转力矩。

4、焊接后各硬管管路必须经过酸洗、钝化、清洗处理,油口应有封堵,避免在装配时有灰尘等进入。

5、按输油管的作用分为吸油管、回油管和压力油管。

吸油管和回油管涂刷黄色油漆,压力油管涂刷红色油漆,以此为识别标志;对于特殊要求的油管另行喷涂。

6、所有连接螺纹处均要涂防松胶(LT-1242)进行螺纹紧固。

7、管路联接应牢固,确保密封无泄漏,承受压强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阀块装配操作规程1、阀块在安装前全部油孔应进行酸洗,确保油孔内无残留物,清洗干净后用螺栓均匀紧固到基础上,安装方向及位置不得有误,应符合图纸要求。

2、阀块的密封面不得有划痕,碰伤或损坏(特别是搬运过程中应用软物质将其包装或相互隔离,避免碰撞),螺纹孔的垂直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图纸无特殊要求应按相关标准或未注公差执行。

液压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液压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液压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压设备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液压设备的制造过程。

以下是液压设备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设计阶段1. 液压设备的生产过程通常从设计阶段开始。

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设备的结构、尺寸和功能。

材料采购2. 一旦设计完成,采购团队开始寻找所需的原材料,如金属、管道、密封件等。

他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和准时供货。

零部件加工3. 接下来,材料被送往加工厂进行零部件的制造。

这可能涉及切割、焊接、铣削和钻孔等工艺。

制造过程需要严格控制质量,以确保零部件的准确性和耐用性。

零部件组装4. 加工完成后,各个零部件开始进行组装。

液压设备的组装通常在装配线上完成,其中工人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逐步组装各个零部件。

液压系统安装5. 零部件组装后,液压系统开始安装。

这包括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和管道等。

专业技术人员确保系统安装正确,以确保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

调试和测试6. 完成安装后,液压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

这包括检查液压系统的泄漏情况、调整阀门和测试设备的性能。

必要时,设备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上市和交付7. 最后,经过全部测试和调试后,液压设备准备好上市和交付给客户。

设备将进行最终的品质检验,确保所有功能正常,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和运输。

综上所述,液压设备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设计阶段、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零部件组装、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和测试,以及上市和交付。

这个流程确保液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种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应用研究与实践

一种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应用研究与实践

一种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应用研究与实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械装配技术越来越成熟。

在机械装配中,液压法装配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它通过液压力将零部件装配到一起,具有装配力大、装配速度快等优点。

而在液压法装配中,锥面过盈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它利用锥面和过盈配合的原理,可以实现零部件的紧固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锥面过盈连接的液压法装配应用研究与实践,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锥面过盈连接的原理和特点锥面过盈连接是一种通过锥面和过盈配合实现的连接方式。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一端的零部件有一个锥面,另一端的零部件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锥孔,并且外径略大于锥面。

在装配过程中,利用液压力将带有锥面的零部件插入锥孔中,通过过盈配合产生摩擦力,最终将两个零部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连接强度高、装配精度高等特点。

锥面过盈连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固性好:通过过盈配合,可以实现较高的紧固性和稳定性,不易产生松动。

(2)承载能力大:由于锥面过盈连接的牢固性,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和径向载荷。

(3)装配速度快:利用液压力进行装配,可以实现较快的装配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4)装配力大:液压法装配可以提供较大的装配力,满足一些对装配力要求较高的组件。

1. 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的原理分析在进行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过盈配合的设计和选择:需要根据连接零部件的尺寸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盈量和设计合适的过盈配合,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液压装配参数的确定:需要确定液压力和装配速度等参数,保证装配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3)装配过程的控制:需要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对装配过程进行控制,保证装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锥面过盈连接液压法装配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行以下优化研究:(1)液压系统的优化:通过优化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提高液压力的稳定性和精度。

(2)装配工艺的优化:通过优化装配工艺和步骤,提高装配速度和精度,降低装配成本。

[最新]液压系统装配工艺规程

[最新]液压系统装配工艺规程

液压系统装配工艺规程1.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产品液压系统装配作业。

1.2本规程由工艺部门负责编制、管理、归档。

2. 安装前准备2.1图纸技术资料的准备设备的液压系统图,电气原理图,管道布置图,液压元件,辅件及管件清单和有关样本等要备齐,并在安装前对其内容和要求都应熟悉了解。

2.2物资的准备按液压系统图和元件清单,由仓库领出液压元件等物资,领用时注意质量。

凡有破损和缺件的液压元件和压扁的管子,均不应领出。

压力表领出后应经校验,避免产生调试误差。

2.3元件和管件质量检查液压元件性能和管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故在安装以前应要再次检验质量。

2.3.1外观检查与要求液压元件:1)领出的液压元件型号,规格必须与清单一致;2)查明液压元件保管期是否过长,若过长要注意元件内部密封件的老化程度;3)元件上的调节螺钉,手轮,锁紧螺母等应完整无损;4)检查液压元件所附带的密封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5)板式连接元件,阀安装底板的连接平面应平整,其沟槽不应有飞边、毛刺、棱角、不许有碰磕凹痕;6)螺纹连接件的连接口处不准有毛刺和碰磕凹痕;7)检查油口道内是否清洁,特别是铸造孔的毛坯面;8)电磁阀的电磁铁应工作正常;9)各液压元件上相配的附件必须齐全;10)油箱内部不准有锈蚀,附件应齐全,安装前应清洗干净。

管子和管接头1)管子的钢号、通经、壁厚和接头的型号规格及加工质量都要符合设计规定,所用管子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使用:内外壁面已腐蚀或显著变色;有伤口裂痕;表面凹入;表面有离层或结疤。

2)所用接头(包括软管接头)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使用:螺纹和O型圈沟槽棱角有伤痕,毛刺或断丝扣等;接头体与螺母配合松动或卡涩。

2.3.2液压元件拆洗系统中安装的液压元件如在运输中或库存时不慎以致内部受污染,或库存时间过长密封件自然老化,势必将造成系统故障,因此,在元件安装前应根据情况进行拆洗,如有条件,应进行测试。

液压系统装配规范

液压系统装配规范

3.用清洗剂或煤油清洗密封表面及O型圈,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污物,保证其清洁度;4.在O型圈上涂适量润滑脂(也可以不涂,但是要确保O型圈不脱落且恰好镶嵌在O型槽内),将O型圈压到零部件的沟槽内,保证O型圈与沟槽紧密贴合;5.安装时,不可使用尖锐工具;6.安装完成后不允许O型密封圈有错位、折皱、扭曲、划伤和装反的现象存在。

7.带O型密封圈的油管接头安装时,首先检查O型圈有无老化、裂痕等缺陷,若有更换O 型圈,安装时注意将接头对正,将带O型密封圈连接部分压入后将螺帽扭紧,扭紧力矩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力矩确认后用记号笔作标记。

三、软管装配规范1、装配软管前注意查看软管的接头处是否有可视异物,装配时力矩要求按照接头型号进行紧固。

2、各软管路的排列要整齐,不得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现象,不得有扭转现象。

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3、管路要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橡胶管路不得直接与金属件接触磨损,必要时用胶皮垫做好防护。

4、安装软管时,切勿让其扭歪,否则当受压时会破坏胶管或令联接处松脱(如图1)。

为避免胶管被破坏及流量受限制,胶管弯曲半径应尽可能加大(如图2)。

当安装直管时,应预留松位,使其受压移动时不致被拉紧甚至拉断(如图3)。

图1 图2 图35、其它形式软管的装配要求:1)两端均为可转螺母的软管:一般情况下与软管相连的接头端面均有密封圈,用润滑脂粘牢,软管两端的螺母均先拧上后,注意软管走向,将软管理顺,再用手紧固两端螺母,手紧不动后,再用相应规格的扳手紧固至规定扭矩;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标记处数文件更改号签字日期正确的安装方式福田雷沃重工 雷沃挖掘机事业部液压系统装配规范T-2992-0004 共6页第4页四、法兰紧固规范1、对开法兰的紧固作业规范1)装配前确认O 型圈是否已经正确装入; 2)要确认安装面上无伤痕、磕碰、异物; 3)安装时,不要使O 型圈在对面产生摩擦; 4)使法兰靠紧内侧区最小间隙;5)紧固以及力矩校核顺序如右图:○1○1 ○2○2 ○3○3 ○4○4 ○5○5。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规定1使用范围:合用于特种设备液压系统安装2作业条件:3本作业应在晴好旳天气状况下进行, 风力不小于5级、雷、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 严禁作业。

4作业人员5作业人员2人一组, 配合作业。

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作业人员应有岗位合格证。

5.1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控制措施:5.2安全注意事项5.3在清洗接头件时, 应将汽油远离火源, 并在清洗过程中严禁吸烟。

5.4危险点控制措施作业环节及规定:液压元件构成:各液压元件之间由管道、接头和集成阀块等零部件有机地连接成一种完整旳液压系统。

因此, 液压管道安装与否对旳、牢固、可靠和整洁, 将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有着重要旳影响。

6.1液压管道安装规定管道安装质量旳好坏是关系到液压系统工作性能与否正常旳关键之一, 管路上应尽量按使用阐明书旳图纸连接。

并合理旳配置管夹及支架。

a 安装时对已经酸洗过旳管子还要用气吹净。

b安装时对管子接头、法兰件都要进行质量检查, 发既有缺陷旳接头或法兰件不准使用, 应更换, 并用煤油清洗和用气吹净。

c安装时要精心检查密封件质量, 不合规定旳密封件不准使用。

安装密封件时要注意唇口方向, 并仔细安装, 切勿划伤或破损密封件, 更不能漏装。

d各管子接头连接要牢固, 各结合面密封要严密, 不准有外漏。

e压力油管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和稳定。

高压软管安装规定a检查软管质量。

要查明软管通径和成套软管旳规格尺寸与否符合安装规定;检查胶管内外径表面与否有脱胶、老化、破损等缺陷, 有严重缺陷旳不准使用。

b 按使用阐明书旳液压图进行安装。

管接头安装规定a按照使用阐明书旳液压图进行安装管接头。

b 检查管接头旳质量, 发既有缺陷(如端面加工不平)应更换。

c 接头用煤油清洗, 并用气吹净。

d接头体拧入油路板或阀体之前, 将接头体旳螺纹清洗洁净, 涂上密封胶或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带顺螺纹旋向缠上, 以提高密封性, 防止接头处漏油。

但要注意, 密封带旳缠向必须顺着螺纹旋向, 一般1-2圈。

液压油缸装配工艺流程

液压油缸装配工艺流程

液压油缸装配工艺流程
《液压油缸装配工艺流程》
液压油缸作为工业领域常用的执行元件,其装配工艺流程尤为重要。

正确的装配工艺能够保证油缸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将介绍液压油缸的装配工艺流程。

1. 零部件准备:首先,将油缸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清洁处理,确保零部件的表面光滑且无杂质。

同时,检查零部件的尺寸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首先需要安装密封件。

密封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式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这样可以确保油缸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3. 装配活塞杆:接着,将活塞杆安装到油缸内,并确保其与密封件之间的配合良好。

活塞杆的摩擦力和密封性能对油缸的工作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4. 安装阀块和管路: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阀块和管路,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阀块和管路的安装位置要准确无误,连接处需严密,以防漏油和压力损失。

5. 装配油箱和液压泵:最后,将油箱和液压泵安装到液压系统中,并进行相关管路的连接和调试工作。

此时需要特别注意油液的清洁度和泵的正常工作,以确保整个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步骤的装配工艺流程,可以保证液压油缸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实施良好的装配工艺流程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

液压系统组装工艺要点

液压系统组装工艺要点

液压系统组装工艺1.一般条例·应在系统的制高点设置排气口·所有重量超过15kg的元件﹑部件﹑台架和设备,必须能方便的起吊,为此需装设起吊设备。

·应明确所制造的液压系统在投入工作运行时,油液应达到的清洁度等级。

·油箱﹑泵站﹑阀块﹑阀架﹑蓄能器和冷却器架的安装,管道的最终安装,必须在一个清洁的室内进行。

近旁不允许进行喷砂﹑打磨等环境污染作业。

·实用的液压元件内部清洁度都应符合各类液压元件清洁度等级标准,如购入元件无清洁度合格证,应重新清洗后方可应用。

·油箱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Ⅱ级。

管道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Ⅰ级或Ⅱ级。

·尽可能采用水平焊接,允许用立焊,但不允许用仰焊。

·各种液压阀的连接螺钉都应用测力矩扳手来拧紧,拧紧力矩应符合液压阀制造厂的规定。

·装配时零件间的接缝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错边。

·系统在制造完后要进行耐压实验,循环冲洗,各分回路功能试验。

·在产品每个独立台架上的明显或适当部位,牢固地装贴上与该台架有关的液压原理图硬质标牌。

在产品的明显或适当部位,牢固地装贴每个回路的名称和各接油口的硬指标牌在各液压元件边上牢固地装贴相应于液压原理图上的液压元件的编号硬指标牌·装配完毕后的系统,其所有外露油口应用耐油塞子封口。

禁用纸张﹑棉纱﹑木塞等杂物封口。

·试验合格后的系统,其各组件﹑元件外露表面应涂耐油油漆,包括二层底漆,二层面漆。

每层油漆应涂的均匀,并在前一层漆完全干燥后再涂下一层漆。

每层底漆厚度应为30~40µm;每层面漆厚度为25~30µm。

漆膜不得有皱纹﹑流痕﹑针孔﹑起泡等缺陷。

面漆要表面丰满,色泽均匀,表面平整光滑,无伤痕和明显的机械杂质。

·油漆前产品表面必须平整。

钢铁零部件可用喷砂﹑喷丸处理表面,也可用酸洗磷化处理除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装配工艺
液压系统装配工艺流程图
弹垫等),领取物料时要注意质量,凡破损和缺件的液压元件,均不应领用,并且根据液压支架安装图和各液压部件装配图,明确各物料相对安装的位置。

3、配备工具;
要求:根据装配实际需要配备好装配工具:开口扳手1套、内六角扳手1套、扭力扳手及扭力扳手开口头等,并熟悉使用扭矩扳手。

二、装配前的检查及清洗
1、阀架定位的检查及平台卫生的清理;
根据液压支架安装图,对各阀块安装支架进行检查。

检查焊接位置是否正确,焊接是否牢靠,是否漏焊支架的情况。

焊接件是否打磨、补刷油漆。

平台卫生需进行清理使平台干净、整洁,保证清洁度。

别的工序作业时也需注意保持整机的卫生。

2、清洗工作;
对装配所用的阀块用圆挫、钢丝刷、油石等工具,将零件各孔道进行毛刺处理,并检查装配表面无磕碰凹痕。

端直通、阀块、法兰等采用煤油清洗,用压缩空气吹干并及时用封口袋、纸胶带封口,防止二次污染保证装配清洁度。

达到阀块无毛刺、无油、无锈,装配接合面光滑,油口道内清洁,螺纹连接件的连接口处不准有毛刺和碰磕凹痕。

端直通密封件完好,螺纹口无碰伤。

三、液压元件的安装
·
1
配。

安装各阀块时要注意进油、回油的位置,严禁装错。

各阀类部件安装完成后检查螺栓紧固是否牢靠,打好拧紧标识,检查各油口是否堵住,封口是否完好,电插头部位是否保护到位。

2、油箱的装配;
油箱装配前需清理油箱内部垃圾、水分,铲除清理盖板和其它密封接合面的油漆,有锉刀清理螺纹孔的毛刺,用尖头锤清理焊渣,然后用吸尘器吸出灰尘、颗粒等杂物或者湿面团清理各部位。

油箱清理时,严禁使用棉纱、纸对油箱进行清理。

自检要求用白手套擦拭各表面无灰尘、颗粒。

油箱上各零部件(空滤器、回油过滤器、液位计等)按照液压部件图纸要求进行装配,各零部件紧固到位并做好标识。

裸露部位及时进行封口保护,防止二次污染。

3、各泵的装配;
各泵安装前根据物料清单对照泵的型号是否正确,检查花键是否有损坏,泵的方向是否与实际装配匹配,各油口是否密封完好。

泵安装时,不要敲打,以免损坏液压泵的零件,安装要正确、牢固,固定螺栓需涂抹螺纹锁固剂并保证力矩。

4、先导手柄、脚踏阀的装配;
先导手柄、脚踏阀装配前对照物料清单型号,检查手柄阀芯是否有发卡的现象,方向是否正确。

根据液压部件图纸对先导手柄、脚踏阀端直通进行安装,安装时检查端直通密封件是否完好,端直通安装螺纹孔是否垂直,用扭力扳
手拧紧并用记号笔做好标识。

5、多路阀的装配;
多路阀装配时根据液压清单检查型号,根据液压部件图和液压布管图对端直通进行装配,并清楚进油、回油、控制油及各联所控制的动作。

多路阀吊装时需按照《行车使用规范》对行车进行操作,不得造成多路阀的碰伤。

6、油冷器的装配;
装配油冷器前先检查油冷器进风口表面是否有破损,再用纸板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吊装时损伤。

装配油冷风扇马达时先按装配清单对照马达的型号。

装配油冷马达与叶片连接螺栓时需打螺纹锁固剂。

马达装配完后拨动叶片看是否有干涉的现象。

四、管路的总装装配
流程图
1
接。

2、主油管路的装配;
液压主油管路装配时应按照液压系统原理图和液压布管图进行布管装配,并选择合适的管路型号。

分清阀块工作油口的位置,主阀进油、回油及各联工作油口所控制的相应动作,不得错装、乱装。

有方向要求的零部件(单向阀、单向节流阀)应注意安装方向,不得反装、错装。

注意油缸有杆腔、无杆腔和马达的管路连接方向。

各高压管路的连接要牢靠,防止整机动作时高压喷射。

拆卸阀体堵盖时可能有部分油液流出,需用干净的抹布擦除,装配管路产生的垃圾需清理干净。

3、泵、马达泄油管路的装配;
安装泵、马达壳体泄油管前,明确泄油口的相对位置,安装泵泄油管路时,应让管路高于泵、马达的最高平面,泄油管路应单独回油箱,不得与其它泄油管路串联后再回油箱。

4、先导手柄、脚踏阀管路的装配
装配液压先导手柄、脚踏阀管路时,不得将液压先导手柄的P、T口接反,前、后、左、右方向连接准确,防止整机启动时产生误动作。

旋转螺母式的管路装配方法:
在装配旋转螺母式的管路前,先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清洗干净,油口是否密封完好,密封圈是否损伤。

装配时应先用手将旋转螺母预拧再用扳手、扭力扳手拧紧,并且做好标识。

扣压法兰式的管路装配方法:
扣压法兰式的管路装配前,先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清洗干净,扣压管接头的密封平面是否有碰伤、毛刺,O型密封圈是否有压缩余量,管接头的密封平面是否稍高于扣压法兰片的下平面。

装配时将O型密封圈涂抹少量的润滑脂,避免管路装配时O型圈脱落,法兰片固定螺钉不得过长,螺钉拧紧时应按照对角均匀拧紧的方法拧紧,并用记号笔做好标识。

管路装配的布管要求:
a、当胶管平直连接时,必须保证管子有足够的松弛度以便于软管在受压力而长度发生变化时自身可进行调节。

b、管路安装时应保证胶管的弯曲半径大于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也不能使软管扭曲。

c、高压和低压管路的排布不能交叉或者固定在一起,必要时需用管夹固定,避免管路与设备表面接触而损坏胶管。

d、在高温环境下应对管路采取相应的隔热防护。

e、整机胶管排布应尽量保持清晰、合理、整齐美观的排布原则。

f、整机胶管清单造册:布管路线、型号、数量都需准确的记载,方便后续产品维修及生产。

五、油液的加注
1、液压油的加注;
加注液压油前先检查油号是否正确,油箱密封是否完好,油液是否乳化。

加注液压油时应采用带有滤芯的加注车进行加注,并保护加注口不让其它污染物进入油箱,边加注液压油应边观察看是否漏油。

第一次加注液压油应加满油标刻度线,启机运转整机动作后再补至油标刻度线2/3(启机运转时应时刻注意液压油的刻度避免油液过少造成吸空)。

2、行走齿轮油的加注;
先检查齿轮油的油号,再用齿轮油加注车将齿轮油加注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备注:
作业人员在液压装配过程中,要保持自身衣服的干净整洁,保持作业环境的干净,作业工具整齐摆放,不得戴手套进行安装,不准用易脱落、纤维制品擦拭安装结合面,防止脱落物、纤维类赃物侵入阀体内。

作业人员拆卸零部件前必须知道拆卸顺序和方法,不许乱拆乱卸,严禁破环性拆卸。

拆卸时不得损坏零件,并记住每个零件的安装位置,有图纸的应参照图纸进行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