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流程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机器人入门》2021年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胜利鼓乐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系部:自控系则专业班级:计算机控制20931学生姓名:陆小祥一、总体方案:1.工作原理:本设计使用stc89c52rc单片机做为本系统的掌控模块。
单片机可以把由ds18b20、ds1302、at24c02中的数据利用软件去展开处置,从而把数据传输至表明模块,同时实现温度、日历和闹铃的表明。
以lcd液晶显示器为表明模块,把单片机响起的数据表明出,并且表明多样化。
在表明电路中,主要依靠按键去同时实现各种表明建议的挑选与转换。
2.总体设计:设计总体框架图例如图二、系统硬件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及分析):1.stc89c52rc单片机最轻系统:最小系统包括晶体振荡电路、复位开关和电源部分。
图2为stc89c52rc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图2最轻系统电路图2.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传感器使用dallas公司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十一位~12十一位a/d切换精度,测温分辨率达至0.0625℃,使用真菌电源工作方式,cpu只需一根口线便能够与ds18b20通信,挤占cpu口线太少,可以节省大量引线和逻辑电路。
USB电路例如图3右图。
图3ds18b20测量电路3.时钟模块:时钟模块采用ds1302芯片,ds1302是dallas公司推出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指示决定采用24或12小时格式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个口线:rst复位、i/o数据线、sclk串行时钟。
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
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其接线电路如图4所示:图4时钟电路4.存储器模块:图5at24c02存储器电路5.lcd液晶显示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使用lcd1602型号,具备很低的功耗,正常工作时电流仅2.0ma/5.0v。
单片机流程图

单片机流程图单片机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程序执行流程的工具,它使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操作和条件,并将它们按照执行的顺序排列在一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流程图的结构和使用。
一、单片机流程图的结构单片机流程图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起始符号:起始符号用来表示程序的开始位置,一般使用一个圆圈或一个矩形框来表示。
2. 程序框:程序框用来表示程序执行的主体部分,一般使用矩形框来表示。
程序框中的内容按照执行的顺序排列。
3. 连接线:连接线用来连接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使用箭头来表示。
4. 判断框:判断框用来表示程序中的判断条件,一般使用菱形框来表示。
判断框中包含一个判断条件和两条连接线,分别表示条件成立和条件不成立时的执行路径。
5. 子程序框:子程序框用来表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可以把程序的不同部分放置在不同的子程序框中。
6. 结束符号:结束符号用来表示程序的结束位置,一般使用一个圆圈或一个矩形框来表示。
二、单片机流程图的使用单片机流程图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程序的功能和执行流程。
2. 使用起始符号和结束符号来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3. 根据程序的执行流程,使用程序框和连接线来表示程序的主体部分。
4. 根据程序中的判断条件,使用判断框和连接线来表示条件的判断和执行路径。
5. 可以将程序的不同部分放置在不同的子程序框中,以便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6. 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符号,如输入符号和输出符号,来表示程序的输入和输出。
7. 最后,检查流程图是否完整和正确,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三、单片机流程图的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流程图示例,演示了一个控制LED 灯亮灭的程序:起始符号--->程序框--->判断框(判断按钮是否按下)--->程序框(如果按钮按下,则LED灯亮起)--->判断框(判断按钮是否释放)--->程序框(如果按钮释放,则LED灯熄灭)--->结束符号。
单片机电路

单片机电路一、概述单片机电路是由单片机和其他外围电路组成的一种电子系统,它具有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模块。
单片机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二、单片机的基本结构1. CPU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常见的单片机CPU有AVR、PIC等。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
常见的存储器有闪存、EEPROM和SRAM等。
3. 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常见的输入输出接口有GPIO、SPI和I2C等。
4. 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或周期信号,可以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功能。
三、单片机电路设计流程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系统需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等。
2. 选型与方案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方案。
3. PCB设计根据方案设计出PCB电路板,包括电路图设计、元器件布局和走线等。
4. 软件编程根据硬件电路设计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5. 系统测试与调试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进行组装,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四、单片机电路中常用的外围电路1.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用于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使其能够按照一定的频率运行。
常见的时钟源有晶体振荡器和RC振荡器等。
2.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用于在系统启动或异常情况下将单片机复位,保证系统稳定性。
常见的复位方式有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
3.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对单片机芯片进行供电管理,包括稳压、滤波和过压保护等。
4. 外设驱动电路外设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各种外部设备,如LED灯、LCD显示屏、继电器等。
常见的接口有GPIO、PWM和ADC等。
五、单片机开发工具介绍1. 开发板开发板是一种集成了单片机芯片和外围电路的开发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单片机电路并进行软件编程。
单片机实验程序及流程图

《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程序清单及程序流程框图ORG 0000H Array LJMP MAINMAIN: MOV R0,#30HMOV R2,#10HCLR AA1: MOV @R0,AINC R0INC ADJNZ R2,A1MOV R0,#30HMOV R1,#40HMOV R2,#10HA2: MOV A, @R0MOV @R1,AINC R0INC R1DJNZ R2, A2MOV R1,#40HMOV DPTR ,#4800HMOV R2, #10HA3: MOV A,@R1MOVX @DPTR ,AINC R1INC DPTRDJNZ R2,A3MOV SP,#60HMOV R2,#10HMOV DPTR ,#4800HPUSH DPLPUSH DPHMOV DPTR,#5800HMOV R3,DPLMOV R4,DPHA4: POP DPHPOP DPLMOVX A,@DPTRINC DPTRPUSH DPLPUSH DPHMOV DPL,R3MOV DPH,R4 MOVX @DPTR,A INC DPTRMOV R3,DPLMOV R4,DPHDJNZ R2,A4MOV R0,#50HMOV DPTR,#5800H MOV R2,#10HA5: MOVX A,@DPTR MOV @R0,AINC R0 INC DPTR DJNZ R2,A5POP DPH POP DPL HERE: LJMP HEREEND《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实验电路四.程序清单及流程图程序一ORG 0000H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IPTO MAIN: MOV SP, #30H MOV TMOD, #01HCLR 00H SETB EA SETB ET0 MOV TH0, #3CH MOV TL0, #0B0H MOV R1, #14H SETB TR0 MOV A, #0feH MOV P1, A NT: JNB 00H, NT RL A MOV P1, ACLR 00H LJMP NT IPTO: MOV TH0,#3CH MOV TL0,#0B0HDJNZ R1, TIOMOV R1, #14HSETB 00HTIO: RETIEND程序二只需将程序一中“RL A”改为“RR A”即可实现其功能。
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电源电路的设计一、引言单片机是现代电子技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芯片,其电源电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单片机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单片机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具体实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单片机电源电路基本原理1. 单片机供电要求单片机需要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且其工作电压范围较窄。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为3.3V或5V,最大工作电压不超过6V。
因此,在设计单片机供电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稳压器件;(2)保证输入直流电源稳定可靠;(3)保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可靠;(4)避免过载和短路。
2. 稳压器件选择常见的稳压器件有三种: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其中,LD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3. 保证输入直流电源稳定可靠输入直流电源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电压范围要满足单片机的工作电压要求;(2)电压稳定度要高,一般不超过5%;(3)输入直流电源的噪声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单片机的正常运行。
4. 保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可靠输出直流电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输出直流电压的波动范围应该小于5%;(2)输出直流电源的噪声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单片机的正常运行。
5. 避免过载和短路在设计单片机供电电路时,需要注意避免过载和短路。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保险丝、限制器等措施来避免过载和短路。
三、单片机电源电路设计流程1. 确定输入直流电源的参数在设计单片机供电电路时,需要首先确定输入直流电源的参数。
包括输入直流电源的额定工作电压、最小工作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等参数。
2. 选择稳压器件根据输入直流电源的参数和单片机供应要求,选择合适的稳压器件。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LDO稳压器件。
3. 选择输出电容在单片机电源电路中,输出电容的作用是平滑输出电压。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稳压器件的参数和单片机工作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输出电容。
4. 添加保险丝、限制器等保护措施为了避免过载和短路,需要在单片机供电电路中添加保险丝、限制器等保护措施。
单片机设计程序流程图

设计题1:按下SW1电机全速运行,电机输出端P2.6输出高峰按下SW2电机半速运行,电机输出端P2.6输出低峰设计题2;四路抢答器说明:按下复位键后没有显示,开始抢答,根据P3口的输入值,显示对应的数字设计题3:双路报警器说明:正常时SW1为断开状态,SW2为闭合状态。
当小偷翻窗入室,会导致SW1闭合或SW2断开时,同时启动声光报警:直流蜂鸣器(BUZZER)通电发声,LED1与LED2交替闪亮,交替时间为0.5秒设计题4:三人表决器说明:程序检测按键,三个按键中如果有一个主裁判和任意一个副裁判按下说明有效设计题5:设计题:5:单双八拍说明:A→AB →B →BC→C →CD→D →DA设计题6:小便池自动抽水说明:当人靠近小便池时,出水2秒,人离开后,出水5秒(请考虑时间的精度问题)。
本题仅要求用一只普通开关SW1来代替人体红外感应开关,有人靠近时SW1接通,人离开时,SW1断开。
设计题7:小便池自动抽水说明:通过三档旋转开关设定高、中、低三档水位,水位设定好后单片机能按设定水位控制电磁阀注水,达到设定水位后停止注水。
设计题8:自动计数说明:当自动检测开关SW1检测到有工件通过时,马上闭合,然后断开,利用这一特点实现自动流水线货物(SW1接通次数)计数(00--99)。
设计题9:水塔水位说明:当水位低于B时,开启水泵电机进行抽水,水池水位慢慢升高,达到预设水位C时,水泵电机停止;放水时,水池水位低于B时,水泵电机又开始启动并抽水(排除机械故障),如此循环。
当系统处于进水状态时,要求指示灯D1点亮。
设计题10:自动风扇的电气控制说明:通过对光照的感应,实现对风扇(FA)的启停,当外界没有光照时,相当于是夜间工作方式,风扇停止工作,当有光照时相当于是白天,风扇启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设计题11:计数指示灯说明:每按一次按键SW1,发光二极管向右移动增加一个亮灯,3个全亮后,再按按键,发光二极管全灭,之后再从最左一个开始点亮。
51单片机机械臂设计流程

51单片机机械臂设计流程
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机械臂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机械臂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抓取、移动、释放等。
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机械臂的关节数量、自由度以及工作范围等。
2. 机械设计:根据需求,设计机械臂的各个关节和结构。
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进行建模和仿真。
3. 控制系统设计:确定使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并为其编写控制程序。
根据机械臂的自由度和关节数量,选择合适的电机和驱动器,如步进电机、舵机等。
4. 硬件搭建:根据设计,采购并搭建控制系统所需的硬件,包括51单片机、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等。
同时,也需要设计和制作机械臂的电路板。
5. 软件编程: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为51单片机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这一步需要编写各种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6. 系统调试:在完成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确保机械臂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这一步可能需要反复修改硬件和软件,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7. 优化和完善:在初步实现机械臂的基本功能后,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提高机械臂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以上是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机械臂设计的基本流程,具体的设计过程可能会因实际需求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51单片机秒表程序设计

51单片机秒表程序设计1. 简介秒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时间间隔的计时器,常见于体育比赛、实验室实验等场合。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51单片机设计一个简单的秒表程序。
2. 硬件准备•51单片机开发板•LCD液晶显示屏•按键开关•连接线3. 程序流程3.1 初始化设置1.设置LCD液晶显示屏为8位数据总线模式。
2.初始化LCD液晶显示屏。
3.设置按键开关为输入模式。
3.2 主程序循环1.显示初始界面,包括“00:00:00”表示计时器初始值。
2.等待用户按下开始/暂停按钮。
3.如果用户按下开始按钮,则开始计时,进入计时状态。
4.如果用户按下暂停按钮,则暂停计时,进入暂停状态。
5.在计时状态下,每隔1毫秒更新计时器的数值,并在LCD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6.在暂停状态下,不更新计时器的数值,并保持显示当前数值。
3.3 计时器控制1.定义一个变量time用于存储当前的计时器数值,单位为毫秒。
2.定义一个变量running用于标记计时器的状态,0表示暂停,1表示运行。
3.定义一个变量start_time用于存储计时器开始的时间点。
4.定义一个变量pause_time用于存储计时器暂停的时间点。
5.在计时状态下,每隔1毫秒更新time的值为当前时间与start_time的差值,并将其转换为小时、分钟、秒的表示形式。
6.在暂停状态下,保持time的值不变。
3.4 按键检测1.检测按键开关是否被按下。
2.如果按键被按下,判断是开始/暂停按钮还是复位按钮。
3.如果是开始/暂停按钮,并且当前处于计时状态,则将计时状态设置为暂停状态,并记录暂停时间点为pause_time;如果当前处于暂停状态,则将计时状态设置为运行状态,并记录开始时间点为当前时间减去暂停时间的差值。
4.如果是复位按钮,则将计时器数值重置为0,并将计时状态设置为暂停。
4. 程序代码示例#include <reg51.h>// 定义LCD控制端口和数据端口sbit LCD_RS = P1^0;sbit LCD_RW = P1^1;sbit LCD_EN = P1^2;sbit LCD_D4 = P1^3;sbit LCD_D5 = P1^4;sbit LCD_D6 = P1^5;sbit LCD_D7 = P1^6;// 定义按键开关端口sbit START_PAUSE_BTN = P2^0;sbit RESET_BTN = P2^1;// 定义全局变量unsigned int time = 0; // 计时器数值,单位为毫秒bit running = 0; // 计时器状态,0表示暂停,1表示运行unsigned long start_time = 0; // 开始时间点unsigned long pause_time = 0; // 暂停时间点// 函数声明void delay(unsigned int ms);void lcd_init();void lcd_command(unsigned char cmd);void lcd_data(unsigned char dat);void lcd_string(unsigned char *str);void lcd_clear();void lcd_gotoxy(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主函数void main() {// 初始化设置lcd_init();while (1) {// 显示初始界面lcd_clear();lcd_gotoxy(0, 0);lcd_string("00:00:00");// 等待用户按下开始/暂停按钮while (!START_PAUSE_BTN && !RESET_BTN);// 判断按钮类型并处理计时器状态if (START_PAUSE_BTN) {if (running) { // 当前处于计时状态,按下按钮将进入暂停状态 running = 0;pause_time = time;} else { // 当前处于暂停状态,按下按钮将进入计时状态running = 1;start_time = get_current_time() - pause_time;}} else if (RESET_BTN) { // 复位按钮按下,重置计时器time = 0;running = 0;}}}// 毫秒级延时函数void delay(unsigned int ms) {unsigned int i, j;for (i = ms; i > 0; i--) {for (j = 110; j > 0; j--);}}// LCD初始化函数void lcd_init() {lcd_command(0x38); // 设置8位数据总线模式lcd_command(0x0C); // 显示开,光标关闭lcd_command(0x06); // 光标右移,不移动显示器lcd_command(0x01); // 清屏}// 向LCD发送指令函数void lcd_command(unsigned char cmd) {LCD_RS = 0;LCD_RW = 0;LCD_EN = 1;LCD_D4 = cmd >> 4 & 1;LCD_D5 = cmd >> 5 & 1;LCD_D6 = cmd >> 6 & 1;LCD_D7 = cmd >> 7 & 1;delay(1);LCD_EN = 0;LCD_D4 = cmd >> 0 & 1;LCD_D5 = cmd >> 1 & 1;LCD_D6 = cmd >> 2 & 1;LCD_D7 = cmd >> 3 & 1;delay(1);LCD_EN = 0;}// 向LCD发送数据函数void lcd_data(unsigned char dat) { LCD_RS = 1;LCD_RW = 0;LCD_EN = 1;LCD_D4 = dat >> 4 & 1;LCD_D5 = dat >> 5 & 1;LCD_D6 = dat >> 6 & 1;LCD_D7 = dat >> 7 & 1;delay(1);LCD_EN = 0;LCD_D4 = dat >> 0 & 1;LCD_D5 = dat >> 1 & 1;LCD_D6 = dat >> 2 & 1;LCD_D7 = dat >> 3 & 1;delay(1);LCD_EN = 0;}// 向LCD发送字符串函数void lcd_string(unsigned char *str) {while (*str) {lcd_data(*str++);delay(5);}}// 清屏函数void lcd_clear() {lcd_command(0x01);}// 设置光标位置函数void lcd_gotoxy(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nsigned char addr;if (y == 0)addr = x | (0x80 + y);else if (y == 1)addr = x | (0xC0 + y);lcd_command(addr);}5. 总结本文介绍了使用51单片机设计一个简单的秒表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设计流程
单片机设计是指使用单片机进行电子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单片机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包括家电、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单片机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需求分析
在进行单片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需求和功能要求。
这
一阶段涉及到对产品功能、性能、成本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与
客户交流和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的基本要求和设计目标。
同时,还需要对所使用的单片机型号和外围器件进行选择和考虑。
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单片机设计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涉及到硬件设计和软件
设计两个方面。
(一)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和连接各种电子元件的过程。
首先,根据产
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和外围器件,例如传感器、显示屏、
通信模块等。
其次,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布线设计,确定各个元件之
间的连接方式,考虑电源、信号线、地线等的布局和排线。
最后,完
成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包括PCB布局和元件焊接。
(二)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指通过编程实现单片机的功能和控制逻辑。
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例如C语言、汇编语言和Keil 等。
然后,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各种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处理、通信控制等。
最后,通过编译、下载和调试等步骤,将软件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进行功能测试和验证。
三、系统调试
在完成单片机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正常工作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调试过程中,需要逐步验证和修正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仪器设备,检测和分析系统的电气特性和信号波形。
同时,还要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包括输入输出的正常工作、各种状态的切换和复位、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四、性能优化
在单片机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算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性能优化的方法包括代码优化、降低功耗、减少延迟等。
通过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五、产品制造与生产
在完成单片机设计和调试之后,还需要进行产品的制造和生产。
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供应商、进行批量生产、进行质量测试和检验等
环节。
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通过完善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货周期。
六、产品验证与发布
最后,需要进行产品的验证和发布。
通过使用样机进行产品性能和功能的验证,检测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确认无误后,可以进行产品的发布和推广,包括产品宣传、销售渠道的建立等。
同时,还需要对市场反馈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改进产品和提升用户体验。
总结
单片机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设计和开发。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调试、性能优化、产品制造与生产、产品验证与发布等环节。
只有通过每个环节的有效执行和优化,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性能的单片机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