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仪器分析》-复试大纲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木材科学与技术、机械专硕-初试819《木材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木材科学与技术、机械专硕-初试819《木材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木材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木材学》主要研究木材的构造与识别,木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质,木材的缺陷、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及新型木材,以及竹材的性质及加工利用。

是木材学科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报考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木材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木材学基础知识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要求具有能够运用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木材的细胞及构造特征考试内容1. 木质资源的特点及木材的形成2.木材的宏观构造3.木材细胞4.木材显微构造5.木材缺陷考试要求1.了解树木分类基础知识,树木高生长和直径生长,树干组成。

掌握木质资源的优缺点、木材的命名、木材的形成过程,幼龄材的形成机理及性质。

2.掌握木材三切面,心边材、生长轮,早晚材,管孔,胞间道、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等基本概念,了解木材辅助特征,材表特征等。

3.了解木材细胞的生成,掌握木材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各级纤丝单元,壁层结构,细胞壁上的特征,并能够分析细胞壁的结构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4.掌握木材细胞和组织的种类、形态、特征等,针、阔叶材显微构造的比较。

5.掌握木材缺陷主要分类,节子、应力木、裂纹、变色、腐朽等缺陷的基础知识及其对材性的影响。

(二)木材的化学性质考试内容木材主要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抽提物。

考试要求掌握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在细胞壁中的分布,了解抽提物及其PH值对木材加工性能的影响。

(三)木材的物理性质考试内容1.木材的密度和水分2.木材的热学性质3.木材的电学性质考试要求1.掌握木材密度种类、木材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对木材材性的影响、木材的吸湿性,木材产生干缩湿胀的原因及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试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是为招收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电子及自动化研究方向)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考试内容包括“传感器原理”和“检测技术”两部分内容,以“传感器原理”为主。

“传感器原理”中以“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及“光电式传感器”为主,同时涉及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化学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内容。

“检测技术”部分只涉及一些最基本的检测参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

该课程为考察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其攻读研究生及今后从事传感器设计及检测技术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考试内容:(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3)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考试要求:理解传感器的静态、动态特性,掌握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2 电阻式传感器考试内容:(1)工作原理;(2)测量电路(电桥);(3)典型应用。

考试要求:(1)理解电阻式传感器的应变效应、温度误差及其补偿(2)掌握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的使用(3)了解典型应用案例3 电感式传感器考试内容:(1)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式);(2)差动变压器电感式传感器(互感式);(3)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互感式)。

考试要求:(1)理解变磁阻电感式、差动变压器电感式、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了解典型应用案例4 电容式传感器考试内容:(1)工作原理;(2)测量电路;(3)典型应用。

考试要求:(1)理解电容式传感器(变面积型、变介质型、变极距型)的工作原理(2)掌握调频电路、运算放大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5 压电式传感器考试内容:(1)工作原理;(2)测量电路;(3)典型应用。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初试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初试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是为招收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高分子化学》部分(一)绪论1、考试内容(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聚合物的命名及分类;(3)分子量;(4)线形、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

2、考试要求(1)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物、聚合反应、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均聚物、共聚物。

(2)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常用聚合物的命名、符号、来源、结构特征。

(4)线性、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

(5)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1)自由基聚合机理;(2)链引发反应;(3)聚合速率;(4)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5)分子量分布。

2、考试要求(1)自由基聚合的单体。

(2)自由基基元反应每步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

(3)常用引发剂的种类;引发剂分解动力学;引发剂效率;影响引发剂效率的因素;引发剂选择原则。

(4)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方程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常数;自动加速现象。

(5)影响聚合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因素(温度、压力、单体、引发剂)。

(三)自由基共聚合1、考试内容(1)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3)竟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4)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5)Q-e概念。

2、考试要求(1)共聚合基本概念: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竟聚率。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法学-初试613《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法学-初试613《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3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满分:150分1.法理学90分1.1法律的本体法的概念和特征、法律的渊源和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1.2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价值的理论、法与秩序、自由、平等、人权和正义的关系1.3法律的形成和运行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法律实施(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法律实施的监督)1.4法律方法法律方法的概念、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1.5法律的发展大陆法系、英美法系1.6法律与社会法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2.宪法学60分2.1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宪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宪法学的研究方法2.2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宪法学的分类、宪法学的基本特征2.3宪法总论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分类和渊源、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宪法的效力和作用2.4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2.5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宪法指导思想、宪法基本原则2.6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性质、国家形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2.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2.8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基本原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2.9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张文显、信春鹰、许崇德、夏勇:《法理学(第二版)》,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宪法学》第二版,《宪法学》编写组(许崇德、韩大元、胡锦光、李林、王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版。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生态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植物生态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植物生态学》复试考试大纲本《植物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复试。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2.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及研究特点(二)植物的生存环境1.限制因子的概念2.植物对生态环境的改良与调节(三)生态系统生态学1.影响初级生产的主要因素2.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正反馈与负反馈)3.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四)群落生态学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及与稳定性的关系2. 次生演替的一般特点3. 群落演替理论在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五)种群生态学1.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特性。

2.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3.植物种群调节作用(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4. 他感作用5. 种内与种间关系(六)植物的生态适应1.生态适应的概念2.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3.生态型的概念及划分4.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与进化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理解生态学的定义2.了解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3.掌握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特点(二)植物的生存环境1.掌握限制因子的概念及其作用特征2. 理解植物对环境的改良与调节作用(三)生态系统生态学1.理解并掌握影响初级生产的主要因素2.理解反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理解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四)群落生态学1.熟悉群落野外调查方法,掌握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2.掌握次生演替的一般特点3.理解演替理论在植物恢复与重建中的指导作用。

(五)种群生态学1.理解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特性2.掌握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3.理解种群调节中的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作用4. 理解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5. 了解种内与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六)植物的生态适应1. 掌握生态适应的概念2. 理解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3. 理解并掌握生态型的概念及划分4. 理解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三、主要参考书目姜汉侨, 段昌群, 杨树华, 王崇云, 苏文华. 植物生态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现代分子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现代分子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分子生物学》复试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化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是为招收化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包括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DNA的复制、DNA 损伤和修复、转录及其调控、RNA 加工、蛋白质合成、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能够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分析实际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熟悉分子生物学发展史和学科前沿,熟悉分子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并能做出专业描述和科学判断。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1.分子生物学简史。

2.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

3.基因和中心法则的概念。

考试要求1.掌握分子生物的研究内容。

2.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3.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和发展。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考试内容:1.染色体的结构。

2.DNA的组成及结构。

3.DNA复制与重组。

4.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考试要求:1.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特点。

2.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结构特征。

3.掌握DNA复制的概念和半保留复制机制。

4.了解DNA转座模式、机制和遗传学效应。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考试内容:1.RNA的转录。

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

4.转录终止与抗终止。

5.RNA拼接。

考试要求:1.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及其mRNA的区别。

2.理解转录全部过程。

3.掌握启动子基本结构和功能。

4.了解转录后修饰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5.了解RNA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

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考试内容:1.遗传密码。

2.tRNA的结构与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方向)-复试《植保概论》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方向)-复试《植保概论》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保概论》复试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植保概论》考试是为招收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保保护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保护知识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保护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保护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1.植物保护学定义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历史3.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考试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与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了解植物保护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

3.掌握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害考试内容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类型2.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的发生基本因素3.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征的概念;植物病害病状和病症的类型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原真菌、病毒、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等等。

2.掌握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四个阶段。

3.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例如柯赫法则的内容和其局限性,以及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与诊断,例如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要点。

(三)植物虫害考试内容1.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和体壁2.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昆虫的激素3.昆虫的生物学特征:生殖方式、变态类型、生活史、生物学习性4.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形态特征及习性、重要科及其形态特点5.刺吸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症状及其特点;咀嚼式害虫及其危害:种类、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6.重要农业害螨及其危害:害螨的种类及其危害范围、危害症状及其特点生活史对策考试要求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昆虫的附肢类型及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生态学、林业专硕-初试810《生态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2023考研考试大纲生态学、林业专硕-初试810《生态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试大纲本《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求考生掌握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并初步具有应用生态学基本理论分析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3.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二)生物与环境1.环境的概念(不同领域的辨析)与分类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特征3.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及其生态作用(三)种群生态学1.种群概念及种群的基本特征2.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及其特点3.主要种群增长模型的特点4. 种群调节理论5. r、k-对策的特点。

6. 他感作用7. 种内与种间关系(四)群落生态学1. 生物群落概念与基本特征2.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及其影响因素3.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与影响因素4. 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过程及机制的主要理论、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演替顶级学说5. 群落交错区及边缘效应(五)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基本概念与特征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生态系统中能流基本途径、特点及生物生产力测定方法4.物质循环基本特点与过程5.物质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6.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六)应用生态学1.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一般原理2.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功能及特征3.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形成原因4.城市生态管理的概念与原则5.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意义与价值6.全球变化的概念及全球变暖的影响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理解生态学的定义2.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3.掌握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二)生物与环境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生态因子及作用特征3. 理解限制因子及其实际应用4.理解主要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及其生态作用(三)种群生态学1.理解种群概念及种群的基本特征2.掌握种群空间分布类型及其特点3.理解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4. 理解种群调节理论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5.掌握r、k-对策典型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仪器分析》复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器分析》考试是为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考查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应能掌握色谱分离分析、电化学分析和光学分析等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功能;掌握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当前的科研动态。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2. 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3. 仪器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

考试要求
1. 掌握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
2. 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掌握仪器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主要内容:
1. 电磁辐射的性质;
2. 辐射的量子力学性质;
3 光谱法仪器及各部分作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点及其与光学分析法的关系;
2. 掌握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单元及其作用。

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激发光源,光谱仪;
2. 光谱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光谱定量分析: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3. 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各种光源的工作原理及仪器特点;
2.掌握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方法;
3.了解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原子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 谱线的轮廓及其影响因素;
3.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
4.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和抑制方法;
5.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条件的选择及定量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
1. 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 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 了解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因素;
4. 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5.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及实验条件的选择原则。

第五章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2. 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分类;
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异构体)。

考试要求:
1. 理解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与及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2. 理解朗伯比尔定律用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条件及其偏离因素;
3. 了解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构成部分及其作用;
4. 掌握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章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电位与浓度的关系,标准电位与条件电位,电极极化;
2. 电化学分析分类,特点及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3. 电极的种类。

考试要求:
1.掌握电池、电极电位、电化学等基本概念,理解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借助于化学电池,研究化
学电池中试样溶液的电化学性质,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
2. 掌握电极的种类;
3. 了解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

第七章电位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响应机理;
2. 指示电极;直接电位法的应用;溶液pH值测定(玻璃电极;参比电极);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检测下限等;
4. 电位滴定的特点: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电位滴定终点确定;自动电位滴定。

考试要求:
1. 了解各离子选择电极的能斯特表达式;
2.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 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5. 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第八章极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极谱分析装置,极谱分析过程,滴汞电极的优点;
2. 极谱扩散电流,扩散电流与扩散电流方程,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3. 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极谱极大;氧波和氢波);
4. 定量方法及其应用;
4. 现代极谱分析方法:单扫描极谱(示波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方波与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

考试要求:
1. 了解极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滴汞电极,分析装置,基本分析过程等;
2. 掌握极谱分析法的定量分析;
2. 掌握极谱分析中的常见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3. 了解现代极谱分析方法。

第九章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解电压、过电位等;
2. 恒电流电解法、控制电位电解法、控制汞阴极电位电解法;
3. 库仑分析基本原理;法拉第定律、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4. 恒电位库仑分析、恒电流库仑分析。

考试要求:
1. 掌握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库仑分析法的定量基础:法拉第定律;
3. 了解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的应用。

第十章色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色谱分析法产生分类及特点;
2. 色谱分析中的常用术语,色谱分析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分离度);
3. 色谱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方法(保留值、纯组分加入、保留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峰面积测试、校正因子、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4.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仪器构造及柱填充物;
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仪器构造及柱填充物。

考试要求:
1. 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
2. 熟悉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
3. 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4. 掌握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 了解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流动相及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6. 了解仪器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理解常用检测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四、主要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