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合金锻造加工工艺
钨合金

钨合金的用途
1、灯丝业 钨最早用于制作白炽灯丝。1909年美国库利吉(W.D.Coolidge) 采用钨粉压制、重熔、旋锻、拉丝工艺制成钨丝,从此钨丝生产得到迅 速发展。1913年兰米尔(ngmuir)和罗杰斯 (W.Rogers)发现钨钍 丝(又称钍钨丝)发射电子性能优于纯钨丝后,开始使用钨钍丝,至今 仍然广泛使用。1922年研制出具有优良的抗下垂性能的钨丝(称为 掺杂钨丝或不下垂钨丝),这是钨丝研究中的重大进展。不下垂钨丝 是广泛使用的优异灯丝和阴极材料。50~60年代,对钨基合金进行 了广泛的探索研究,希望发展能在1930~2760℃工作的钨合金,以 供制作航天工业使用的耐高温部件。其中以钨铼系合金的研究较多。 对钨的熔炼和加工成形技术也开展了研究,采用自耗电弧和电子束熔 炼获得钨锭,并经挤压和塑性加工制成某些制品;但熔炼铸锭的晶粒 粗大,塑性差,加工困难,成材率低,因而熔炼-塑性加工工艺未能 成为主要生产手段。除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和等离子喷涂能生 产极少的产品外,粉末冶金仍是制造钨制品的主要手段。
THAMK YOU
钨合金的分类
1、钼钨合金 含钼和钨两种元素的合金,它包括以钼为基的钼钨合金和以钨为基 的钨钼合金系列。该种合金能以任何比例形成,在所有温度下均为完 全固溶体合金。 2、铌钨合金 以铌为基加入一定量的钨和其他元素而形成的铌合金。钨和铌形 成无限固溶体。钨是铌的有效强化元素,但随着钨添加量的增加,合 金的塑性一脆性转变温度将上升,晶粒也显著长大。因此,要得到高 强度的铌钨合金,须适当地控制钨的添加量,同时还须适量加入细化 晶粒、降低塑性一脆性转变温度的元素如锆和铪等。1961年,美国 研制成功用于航天飞机蒙皮的Nb-10W-2.5Zr合金,以后又发展成 为Nb-10W-1Zr-0.1C合金。70年代初,中国也研制成功 NbWl0Zr2.5和NbWl0Zr1C0.1合金。
大变形锻造钨合金冲击韧性和断口组织特征研究_齐志望

冲击韧性代表材料抵抗裂纹形成及扩展的能力,是一个与强度和延伸率有关的综合性指标,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1-4]:钨合金经过大变形锻造工艺后,材料的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增长趋势,延伸率则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缓慢降低。
对于传统锻态钨合金(变形量小于20%,抗拉强度1200MPa ,延伸率在10%左右)的冲击韧性,人们已认识的比较深入,主要有以下规律:冲击功a k 随钨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变形态钨合金冲击韧性低于未变形态;冲击韧性随试验温度降低而降低。
为摸清大变形强化钨合金在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作者拟针对93W 合金开展不同锻造变形量对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并对冲击断口形貌特征进行扫描电镜对比分析。
1试验方法研究用钨合金材料是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的。
将符合国军标要求的W 、Ni 、Fe 等元素的粉末按一定的比例配粉,然后通过混粉、冷等静压成型、烧结、真空热处理制成真空态坯料(93W ,Ni/Fe 比为8∶2)。
锻造变形工艺是在四模单夹头卧式精锻机上进行,为达到研究所要求的40%~60%的较大变形量,采用小变形量、多次锻造的方法,以加热—锻造—退火为一个循环,进行多次循环锻造。
每个循环的锻造结束后,将棒坯进行锻间热处理。
锻造结束后,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去应力退火,温度为500~700℃,时间为1h ,得到不同变形量的锻态坯料。
冲击韧性试验采用10mm ×10mm ×55mm 的标准无缺口冲击试样,在JB250型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韧性试验,在S360型扫描电镜上观察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
2试验结果和讨论2.1变形量与常温冲击功的关系本试验中的变形量是按棒坯截面面积的缩减量计算的,不同变形量93W 合金的室温冲击功及对应的抗拉强度、延伸率见表1。
将表1中的变形量与冲击功关系绘制成曲线,见图1。
由表1可知,与变形量小于20%的传统锻态钨合金相比,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大变形钨合金的强度高出大变形锻造钨合金冲击韧性和断口组织特征研究齐志望1,贾洪生2,田开文1,黄伟1,尚福军1,史洪刚1,史文璐1(1.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浙江宁波315103;2二炮审价中心,北京100085)摘要采用锻造大变形工艺制备出各种变形量的93W 合金,开展不同锻造变形量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并对冲击断口进行SEM 微观形貌观察与分析。
煅烧和锻烧

煅烧和锻烧煅烧和锻烧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应用等方面对煅烧和锻烧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一、煅烧1.1 定义煅烧是指将金属或其化合物粉末在高温下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以改变其性质和形态的过程。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高温处理将金属粉末转化为固体块材料。
1.2 原理在高温下,金属粉末表面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膜。
当温度升高时,氧化物膜会逐渐消失,并且粉末颗粒之间开始发生结合作用。
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会超过颗粒本身的强度,从而形成固体块材料。
1.3 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将所需金属或其化合物制成细小颗粒。
(2)混合:将所需的金属或其化合物粉末混合均匀。
(3)成型:将混合后的粉末压制成所需形状。
(4)煅烧:将成型后的金属粉末块材料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从而形成固体块材料。
1.4 设备常用的煅烧设备包括电阻式高温炉、气氛控制高温炉、真空高温炉等。
其中,电阻式高温炉是最为常见和经济实用的设备。
1.5 应用煅烧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例如,钨钼合金、铁素体不锈钢等都是通过煅烧工艺得到的。
二、锻造2.1 定义锻造是指将金属在受力作用下进行塑性变形,以改变其性质和形态的过程。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机械力量将金属加工成所需形态。
2.2 原理在锻造过程中,金属受到机械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
在变形过程中,金属晶粒会发生形变和重组,从而改变了其性质和形态。
2.3 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选择所需的金属材料。
(2)预热: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便于锻造操作。
(3)锻造:将预热后的金属材料放入锻造机中进行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形态。
(4)退火:对锻造后的金属材料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和改善其性质。
2.4 设备常用的锻造设备包括锤击式、压力式、摆式等多种类型。
其中,压力式锻造机是最为常见的设备。
钨合金 国标

钨合金国标钨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能源等领域。
钨合金的国标标准起到了统一规范和指导作用,保证了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钨合金国标对钨合金的成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由钨和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组成,而国标规定了钨合金中钨的含量应不低于90%。
此外,国标还对钨合金中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限制,以保证钨合金的化学性能稳定。
钨合金国标对钨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高密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和强腐蚀环境下的工作。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以确保钨合金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钨合金国标还对钨合金的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加工难度较大。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的加工工艺要求,包括锻造、热处理、冷加工等环节,以确保钨合金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裂纹和变形,并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国标还规定了钨合金的表面质量要求,如表面光洁度、氧化层厚度等指标,以确保钨合金产品的外观质量。
钨合金国标还对钨合金制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制品的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表面质量检查等,以确保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国标还规定了钨合金制品的试验方法,包括冲击试验、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以评估钨合金制品的力学性能。
钨合金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规定了钨合金的成分、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还规定了钨合金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
通过遵循国标标准,生产和使用钨合金产品的各方都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了钨合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价值。
钨合金国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对于保障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规定了钨合金的成分、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检验和试验方法。
钨合金 国标

钨合金国标钨合金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它由钨和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而成,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特性。
钨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钨合金的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
这些标准规定了钨合金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加工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钨合金在不同应用领域具有一致的质量和可靠性。
钨合金的化学成分是实现其优异性能的关键。
根据国际标准,钨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钨,通常含量在80%以上。
同时,钨合金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如镍、铁、铜等,以调节其硬度、塑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不同的合金成分可以使钨合金具有不同的特性,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钨合金的高熔点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钨的熔点达到3422摄氏度,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高的。
这使得钨合金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用于制造高温熔炼设备、高温工具和高温结构材料。
除了高熔点外,钨合金还具有高密度和高硬度。
钨的密度达到19.3克/立方厘米,是铁的两倍多。
因此,钨合金具有较高的重量和较高的硬度,适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研磨材料和防护装备等。
钨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由于钨合金中含有其他金属元素,使其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氧、水和酸碱等介质的侵蚀。
因此,钨合金在化工、石油、海洋等腐蚀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钨合金的制备工艺也是国际标准的重要内容。
国际标准规定了钨合金的冶炼、热处理和加工等工艺要求,以确保钨合金的质量和性能。
冶炼工艺包括精炼和合金化,以控制钨合金的化学成分。
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固溶和时效等,以调节钨合金的结构和硬度。
而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挤压、切削等,以获得所需的钨合金产品。
钨合金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钨合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标准确保了钨合金的质量和可靠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制备钨的原理

制备钨的原理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具有很高的熔点、硬度和密度,常用于制造耐热、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下面将从钨的起源、提取、冶炼和制备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制备钨的原理。
钨的起源与提取:钨元素的起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富含钨的矿石。
在地壳中,钨主要以酸性、中性的花岗岩矿床、石英脉及硫化物矿物等的形式存在。
其中最主要的矿石是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钠(Na2WO4)和钨酸钠二水合物(Na2WO4·2H2O)。
提取钨的主要方法是将钨矿经过破碎、浸出、沉淀、萃取等工艺流程,将钨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钨的冶炼过程:钨的冶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焙烧和还原。
1. 焙烧阶段:将提取得到的钨精矿进行焙烧处理。
焙烧的温度通常在500-800摄氏度之间,其目的是将钨酸钠转化为氧化钨,进一步净化钨矿。
2. 还原阶段:将焙烧后的钨矿与还原助剂(如碳、氢气等)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将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
还原反应需在高温(约2500摄氏度)、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还原反应的完全性。
还原反应后,通过冷却和凝固,得到块状的纯净金属钨。
制备钨制品的过程:制备钨制品主要通过两种方法:粉末冶金和热加工。
1.粉末冶金:将金属钨冶炼成粉末,并与其他合金元素进行混合。
通过压制、烧结等加工工艺,将混合物压制成具有所需形状的钨制品。
这种方法制备的钨制品通常用于制造电极、电子元件等。
2.热加工:将金属钨加热至可塑状态,通过锻造、轧制、折弯等加工操作,制备成所需形状的钨制品。
这种方法制备的钨制品通常用于制造高温结构件、钨丝等。
除了以上常规的制备钨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制备方式,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溶液共沉淀法、热蒸发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材料沉淀、蒸发等过程,制备纯净的钨材料。
综上所述,制备钨的原理主要包括提取钨矿、焙烧、还原和制备钨制品等多个阶段。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可以从钨矿中获得纯净的金属钨,用于制造各种钨制品。
这些钨制品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冶金等领域。
W18Cr4V成分

W18Cr4V介绍:W18Cr4V为钨系高速钢,具有高的硬度、红硬性及高温硬度。
其热处理范围较宽淬火不易过热,热处理过程不易氧化脱碳,磨削加工性能较好。
该钢在500℃及600℃时硬度分别保持在HRC57~58及HRC52~53,对于大量的、一般的被加工材料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
W18Cr4V化学成分:含碳量0.7--0.8%,含钨量17.5--19%,含铬量3.80--4.4%,含钒量1.0--1.4%,含硅量小于0.4%,含锰量小于0.4%,含钼量小于0.3%。
W18Cr4V红硬性:切削温度540度时,硬度可保持HRC66 切削温度600度时,硬度可保持HRC63W18Cr4V优点:通用性强,工艺成熟。
W18Cr4V缺点:碳化物偏析严重,热塑性低,刀具硬度和红硬性满足不了加工特硬和特韧材料。
合金元素含量多,成本高。
W18Cr4V用途: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如车刀、钴头、滚刀、机用锯条及要求高的模具等规格主要有圆钢和方钢、板材W18Cr4V的成分特点:在钢中,碳主要与铬、钨、钼和钒(碳化物的形成元素)等形成碳化物,以提高硬度、耐磨性及红硬性。
钨是提高红硬性的主要元素,它在钢中形成碳化物。
加热时,一部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淬火后形成含有大量钨及其他合金元素、有很高回火稳定性的马氏体。
在回火时,一部分钨以碳化物的形式弥散析出,造成二次硬化。
在加热时,未溶的碳化物则起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钒能显著地提高高速钢的红硬性、硬度及耐磨性。
钒形成的碳化物在加热时,部分溶入奥氏体,回火时以细小的质点弥散析出,造成二次硬化而提高钢的红硬性。
铬在高速钢中主要是增加其淬透性,同时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脱碳和抗腐蚀能力。
钴也能显著提高钢的红硬性及硬度。
W18Cr4V的组织结构:W18Cr4V的铸态组织包括呈骨骼状的、碳化物片状与马氏体或屈氏体相间排列的莱氏体,以及黑色组织(δ偏析)和白色组织(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高速钢的铸态组织和化学成分尤其不均匀,而且热处理也不能改变,因而必须进行压力加工,将粗大的共晶碳化物打碎,并使其均匀分布,然后再用以制造各种刃具及模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钨合金锻造加工工艺
钨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密度、高温稳定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军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钨合金的加工工艺对于材料性能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钨合金锻造加工工艺是一种将钨合金加热至变形温度,通过模具的压力将其变形成型的方法。
钨合金的锻造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加工能力强:
钨合金的高强度、高硬度、高温稳定性等特点使得其难以通过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加工。
而通过锻造加工,则能够快速完成零件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性能优良:
通过锻造加工将钨合金变形成型,能够使得其晶粒细化,缩小其晶粒尺寸,并且消除缺陷和杂质,从而提高其密度、硬度和强度等性能。
3.加工成本低:
锻造加工相对于其他加工方式,具备加工速度快,工具磨损少,加工成本低的特点,能够满足钨合金生产中的需求。
钨合金锻造加工工艺的主要过程包括钨材料选材、钨材料加热、坯料
成型、热处理等步骤。
其中,钨材料选材是制定加工方案之前的必要
步骤。
钨合金材料的项链化成分、品级以及加工前的硬度等参数都会
影响到加工后的性能。
在钨合金材料加热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合金种类和几何形状,合
理选择加热方式,以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氧化、变质等现象,从而保
证加工后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均匀性。
钨合金锻造加工中,通过模具的压力使得钨合金材料变形成型。
因此,确定模具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工艺参数等都是影响加工质量的重
要因素。
最后,通过热处理等工艺来消除钨合金锻造加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
变形,以保证零件的完整性和性能。
总之,钨合金锻造加工工艺具有加工能力强、性能优良、加工成本低
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军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在
进行钨合金锻造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合金种类和加工需求,采取
相应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后的钨合金材料具备优良的
性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