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判断题)
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练习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四库全书》。
2、中国最著名的石窟有_莫高窟_、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_等。
3、孔子提出的“仁”的内涵是_爱人_。
4、秦始皇统一天下,为建立统一文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有:_书同文_、_车同轨_、度同制、行同伦和地同域。
5、《诗经》中的“_《诗经》_”和以_《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散曲分“__曲__”和“__小令_”两大类。
2、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提出了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_。
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__华夏、东夷___、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4、中国书法在_魏晋六朝_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_唐代__达到一个高峰。
5、__赋__和_骈文___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集中反映在(C )。
A.铜器B.迁都C. 使用文字D.建筑2、《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的是(A) 。
A.家国同构B. 封国制度C. 家族制度D.宗法制度3、最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 B )。
A.数学B. 中国古代医学C.农学D.地理学4、中国古代的数学家(B )曾求出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
A.刘伟 B.祖冲之C. 刘徽D. 秦九韶5、( A )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易传》B. 《诗经》C. 《论语》D. 《史记》6、下列哪项不属于制度文化层的?( D )A. 家族制度B. 婚姻制度C. 官吏制度D.服饰文化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 ( B )的提法。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重要文献和传统文艺形式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自由、人权B. 家庭、尊老C. 个人主义、竞争D. 社会福利、民主答案:B. 家庭、尊老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运动,其目的是:A.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C. 恢复传统文化价值观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4.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其_____________而闻名。
A. 诗词创作B. 书法艺术C. 戏剧表演D. 绘画作品答案:D. 绘画作品5. 以下哪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A. 京剧B. 芭蕾舞C. 摇滚乐D. 现代舞答案:A. 京剧二、问答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庭观念、尊老敬老、孝道、礼义廉耻等。
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长辈的尊重。
礼义廉耻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基,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重要的文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言行。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论第三套习题

第三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2.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叫做传统的____。
3.__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4.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5.华夏文化圈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鸟夷文化圈则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
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上,汉以后,则表现在__________上。
7.__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8.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政体、____政体和____政体。
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秦代开始,进入______时期。
1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___。
11.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在哲学的兴起期,已经开始接触到自然、人、和思维的形式问题,初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哲学领域。
12.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________,荀子的____和董仲舒的_______。
13.社会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14.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____作用,其与另一方只是____关系,而不是起____对方的作用。
1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____在当时最著名,被时人称为“____”16.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17.人为宗教有“三宝”,即____、____和______。
18. ______是指专门展开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史书体裁。
19学案体史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表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1. 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第二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19.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
20. 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____艺术、____艺术、____艺术和____艺术等几类。
老师发中华文化概要试题答案

海南电大12春《中华文化概要》期末考试题答案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 )A.血缘B.地缘C.同事D.同门2、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3、佛教的创始人是( C.释迦牟尼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4、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三纲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5、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B.宗族祭祀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家族血缘D.宗法体系6、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C.太平洋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C.科举制度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8、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 A.“无为” )A.“无为” B.“五伦” C.“三纲” D.“宗法制度”9、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切)A.查B.验C.测D.切10、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伦理政治)A.选举政治B.武官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11、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天人合一)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2、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 A.张道陵)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13、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A.仁)A.仁B.义C.礼D.智14、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两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B.《红楼梦》)A.《金瓶梅》B.《红楼梦》C.《聊斋志异》D.《牡丹亭》15、南欧旅行家() 向西方人描述了中华帝国的富饶和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1.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人化。
2. 《易传》共有七篇,包括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3.《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筮占之书,也是一本哲学之书,亦或者是一本历史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坤卦则代表道家的柔顺精神。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儒家、道教、佛教。
9. 宗法制形成于西周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差等之爱,墨家之爱是指兼爱。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三教合流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儒道互补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辞、变、象、占四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
它是一种国家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群体为主。
21、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D 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判断题1、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2、商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重要文献。
3、原始宗教的主要崇拜形式有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和灵魂崇拜。
4、传统哲学历经汉代天人之学、魏晋玄学、隋唐中国化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主要阶段,其中朱熹的天人感应之学和董仲舒的理气性命之学是两个高峰。
5、黄宗羲在教育目的上,提倡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6、西周时期,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十五国风是十五种地方性的民歌。
7、诗经和楚辞中的一些作品,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
8、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年间,创始人张陵被尊称为张天师,故该教也被称为“天师道”。
9、宋人杜佑所著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史著作。
10、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名句。
12、评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
13、大约公元14世纪的元末明初,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珠算方法。
14、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俾算经,最早记录了勾股定理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15、伏尔泰曾将中国剧本赵氏孤儿改写成法文搬上法国舞台。
16、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曹氏父子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17、五代宋元时期民族史得到了大发展,这一时期写成的民族史著作有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蒙古秘史等。
18、汉代文化教育的特征是学在官府。
19、朱子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0、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其基本特征是以“礼”为核心,以“仁”为行为规范,以“天命”为哲学根据的理论体系。
21、儒学始于孔子,因此儒学的思想也完全由孔子一人创造。
22、道教的主要信仰是“道”,根本信仰是“德”。
23、佛教在汉、晋时期主要是翻译佛经,最著名的翻译家是支娄迦谶和安世高。
24、禅宗是东土佛教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影响最大、传播最久远的一个宗派。
25、科举制创建于唐代。
26、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大批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同时,原本深藏于宫廷秘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平民读物,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
27、儒家在教育上培养的目标为“兼士”,重视科技教育,也重视武艺学习。
28、以王充为代表的思想家反对儒家独尊,主张博通百家之言,在学习途径和方法上,反对“生而和之”,主张“学而知之”,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29、北朝著名教育学家颜之撰写的《颜氏家训》中,主张家教的方法是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
30、在学校教育方面,明代同宋代一样实行“科举必由学校”的制度。
31、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32、我国现存的最大一部类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
33、《三戒》、《黔之驴》的作者是柳宗元。
34、春秋以前,代表中国文化的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35、“四诊”即望、闻、问、切诊,它是古代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所创。
36、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37、西周文化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
38、春秋以后,中国哲学开始萌芽。
《周易》中已有明显的阴阳观念。
39、孔子在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就,所谓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40、战国初期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对先秦各家伦理思想作了一定程度的综合。
41、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这就是慎独。
42、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m”的音译其原意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的一种标志。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43、道教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起源论解释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同的神秘世纪。
44、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45、颜之推写出了我国奴隶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46、王守仁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开我国学术专史之先河。
47、魏晋南北朝,散文逐渐被讲究押韵的骈体文所替代,并统治文坛达数百年之久。
48、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49、高山流水相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演奏家伯牙所作的古琴曲。
50、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51、秦统一中国后,中国书法盛行隶书。
中国书法在汉代盛行小篆。
52、隋唐至元朝,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农学著作相继问世。
如隋代诸葛颖的农书;唐代陆羽的茶经;元代王桢的种植法等。
53、相传在距今3000多年的周代,水稻开始从中国传向世界。
54、中国学术思想的西传,首先是靠传教士的努力。
55、法国哲学家布莱尼兹发现中国古老的周易阴阳二爻排列成象法与他发现的“二进位”制完全相吻合。
56、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几乎同时传入欧洲。
1454年,法国初次以活版印刷印成《圣经》。
57、词即歌词,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也称曲子词。
58、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抒情性。
59、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列为“三纲,三纲五常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
60、中国早在秦汉以前,就和朝鲜、日本、越南、中亚等地发生了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
61、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正式打开,是在东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62、中国科学技术的总体特征包括实用的功利性、辩证的整体性和经验的直观性。
63、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开创了罕见的农耕文明。
64、《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其作者是西汉的贾思勰。
65、第一次提出极限概念的是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
66、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
67、造成中国古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68、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
69、被称之为“茶仙”的是晚唐时期的陆羽。
70、西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结合已有的阴阳、脏腑、经络学说,提出了“四诊”、“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一套辩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
71、孔子“仁”的内涵是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2、造纸术是中国古老的发明,它约在隋朝中期传入西亚和中亚,再从那里传入欧洲。
73、我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佛教。
74、被称为“汉代孔子”的是董仲舒。
75、《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76、英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一生热爱中国文化,有欧洲孔子之称。
77、《左氏春秋》代表春秋时期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水平。
78、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第一高峰。
79、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帝下诏废除。
80、八股文的形式包括破题、起讲、四比和收合。
81、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过的科学文明古国。
82、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竹书纪年》、《春秋》中已开始记录天象的重要发现。
83、西汉的张衡是关于宇宙模型中的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月球不发光仅反射太阳光,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84、《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该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共18卷,包括《素问》和《针灸》各9卷。
85、中国书法的雏形见于公元前4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其中有100多种刻划得符号。
86、评剧的前身是浙江塖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
87、宫廷音乐指的是历代的统治者在宫廷内部或者朝廷仪式中为宫廷统治者演奏的音乐,具有功利性、礼仪性和旋律、节奏“雅化”的特点。
88、唐代咏舞诗中的双璧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和《霓裳羽衣舞歌》。
89、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用“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
90、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建筑不同,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而世界其他建筑则是以砖石结构为主。
91、唐古文运动是发生在晚唐时期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的,以统治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92、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
93、《离骚》的基本内容是表现诗人对实现祖国富强民族统一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94、绝句的真正源头是南北朝乐府民歌。
95、南朝的《木兰诗》和北朝的《西洲曲》是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96、中国古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学成为政治教化的工具。
97、西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沿用的是《史记》的体例。
98、东汉末年,荀悦奉献帝之命,写成《汉纪》一书,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9、北朝刘宋时,国家设置四种专科学校,以史学为专科之一。
100、北宋袁枢所撰写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为我国史苑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这是中国历史编纂法的一个重要创造。
101、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个行当,其名称的由来,传说是取其反意。
比如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满脸涂彩的大花脸,看来不干净,其反意就是“净”。
102、中国最早的“丹书”为陶弘景的《抱朴子·内篇》。
103、世界三大气功流派指道教的气功、印度的瑜伽、佛教的禅定。
104、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佛教徒尊称其为“佛”或者“世尊”。
105、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106、“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107、玄学家把《孔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
108、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和禅宗。
109、颜元在教育目的上,提倡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110、先秦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
东汉是我国史学的确立时期。
111、《阳光三叠》是唐代歌曲,歌词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
112、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夜间11时。
113、我国古代药学的最高成就是元代李时珍1578年完成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
114、基督教是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的。
115、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由古代向近、现代转型。
116、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其中代表性作品是《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117、南朝时出现图书四部分类法,将历史著作独立为专部,并形成经、子、集、史的次序。
118、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其成就之辉煌可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媲美。
11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建立在公元前199年。
120、中国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相同,都是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
12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
122、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它以整体综合、直觉感悟为基本特征,用以关照人与群体中的他人,人与宇宙整体的根本性关系。